1、第12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考点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名师导语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我国新时期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历年的高考中,本知识点高考涉及内容甚少,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课标全国卷在第41题中考查了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村民自治)。结合当今社会热点,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需重点关注。知识点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初步建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
2、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3)初步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1)条件(2)标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3)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背景: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目的:实现民族平等、
3、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依据:共同纲领规定和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4)实施(5)意义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新中国建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张荆红建国初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评析知识点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文化大革命”(1)背景(2)危害2.新时期民主法制的健全与完善(1)法制走向健全措施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2)民主制度
4、的重建与完善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完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1982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建设。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的根本原因不是党内制度不健全,而是党的“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中国要避免十年“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并落实依法治国方略,而不单是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构图解史】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信息提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逐步确
5、立社会主义三大政治制度,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和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构图解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区别信息提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存在本质区别。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根本组织形式和核心运行机制。在当今世界政治体系中具有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协调国家机关高效运转、凝聚各族人民力量的政治优势。【构图解史】 民主政治建设新发展【漫画解史】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信息提取:基层民主的实质是把权力下放给基层和人民群众,农村基层民主是农村稳定乃至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探究1解读重要“历史概念”1.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
6、准备阶段。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在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基层民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是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形式及其运作方式,它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方式、方法、程序的总和,是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一种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2013江苏
7、单科,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解析1949年,新政协会议召开,旨在筹建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安排在港民主人士北上及民主人士参加筹备新政协的主要目的是: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故选A项。B项表述不当,民主党派恢复其各级组织主要由各民主党派自己进行,与中国共
8、产党的这一举动无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在1956年提出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于1953年,故C、D两项可排除。答案A探究2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巩固政权的斗争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斗争(1)追歼残敌:至1950年夏,基本上歼灭了大陆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至此,除台湾和少数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2)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农民向国家交“公粮”。至此,民主革命任务基本完成。(3)抗美援朝:1950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
9、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4)镇压反革命:肃清了国民党隐藏在大陆的特务及反对新生政权的各种反动组织。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三大特点(1)代表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具有真正的人民性和广泛的代表性。(2)全权性: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权性。(3)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2015安徽文综,17)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
10、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解析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共同纲领是以最广泛地召集全国各党派、各民族、各地区、各领域人员代表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研究确定的,在当时的条件下最大可能地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心愿,故C项正确。答案C2.(2013北京文综,20)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A. B. C. D.解析从题干结构图中看出:该时期政治协商会议处于最高领导地位,中央人民政府
11、受政协领导和一些机构的名称如“政务院”“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等,说明该时期应该是在建国初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时期,故正确。19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而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在1956年,排除。答案A探究3从“史料实证”角度解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核心论点:新中国实行“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这是由我国的具体
12、国情决定的,如“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2018河北石家庄调研)随着民族自治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自治县相继达到了国务院规定的设市标准。由此,当地少数民族的干部群众纷纷要求在宪法中增加“民族自治市”的条文。这一要求()A.成为中国新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B.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启迪作用C.表明新中国民主政治已至臻完善D.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答案B考法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及特点【考题1】 (2014江苏单科,8)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
13、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答案A明立意从人民代表大会创立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抓关键“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表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妇女有了选举权。清误区本题属于历史情境型选择题,难度较小。考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时间记忆错误,易错选B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1954年9月。考法2近现代以来中西方社会立法的比较【考题2】 (2018江西南昌检测)加强立法工作是近代以来世界政治发展的共同趋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
14、初,英国议会加快了社会经济立法脚步。1908年6月,议会颁布了养老金条例。其内容为:财政拨款120万英镑作为非捐助性养老金的费用。所有年收入不超过31英镑的70岁以上的老人均可申请领取养老金。1905年,失业工人法应运而生。1911年,失业保险法作为国民保险法的第二部分由议会通过。1908年通过的矿工8小时工作法是第一个对成年男子限制工时的立法。1912年又应矿工的要求通过了矿工最低工资法案。1909年,实行行业委员会法,专门解决“血汗工人”的最低工资问题。同年还颁布了房屋和城镇计划法。1908年,健康保险法获得议会通过。摘编自刘华平论20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立法材料二八届全国人大以来,中国立法着
15、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的体系框架的构建:第一,规范市场主体的法,用以保障市场主体的权利和明确它们的义务;第二,调整市场主体关系、维护公平竞争的法,用以确认市场交换关系中必须遵循的原则,规范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第三,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法,用以抑制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因素;第四,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法,用以针对市场竞争造成的破产、失业等问题,给予相应的社会救济,减少社会震动,维护社会稳定。现在,这个框架已经逐渐形成。摘编自当代中国立法的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英国加强社会立法的背景。(8分)答案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英国经济的发展
16、;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和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英国资本主义议会制度的发展。(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相关立法的主要成就。(8分)答案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的体系框架,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发展并更好地融入世界。(3)根据材料一、二,说明20世纪英中两国立法侧重点的差异及启示。(9分)答案差异:英国立法重在促进社会公平;八届全国人大以来中国立法着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的体系框架的构建及完善。启示:法制化是历史潮流;法律建设应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保驾护航
17、;法律建设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民主政治是法制建设和经济持久发展的重要前提。关键信息信息1根据材料一“1908年1905年1908年”并结合所学,这是由经济领域第二次工业革命所致。信息2根据材料一“养老金条例失业工人法健康保险法”并结合所学,从政治角度看,这些成果的取得有民主政治发展的因素,但也有无产阶级自己的努力与争取。信息3根据材料二“中国立法着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的体系框架的构建”并结合所学,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思路点拨本题属于中西比较类试题。英国加强社会立法的背景和我国改革开放的立法成就逐层提炼材料可知。“差异”可从立法的目
18、的角度进行考虑,“启示”从国情、时代发展等角度进行思考。考点二祖国统一大业名师导语“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政府先后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祖国统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从历年高考看,本知识点命题甚少,近五年内全国卷没在此直接涉及考点,但从制度创新、国家统一大业的角度来看,“一国两制”的实践经验和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仍是需要关注的重点。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背景:内战后,台湾与大陆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2)过程(3)内涵(4)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2.香港、澳门的回归(1)香港回归
19、条件过程意义(2)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香港享有受法律保护的高度自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可同联合王国和其他国家建立互利的经济关系”“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单独地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并签订有关协定”。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原因(2)表现【构图解史】 “一国两制”构想与实践【构图解史】 特别行政区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区别信息提取:民族区域自治和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治模式。地方自治对推进政治民主、构建合理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解决民族问题和国家统一问题
20、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漫画解史】 阻碍台湾统一的因素信息提取:当前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岛内“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探究1解读重要“历史概念”1.九二共识1992年10月底至12月初,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香港举行了著名的“汪辜会谈”,开启了两岸高层接触对话和平等协商的先河。会议最终形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精髓是“求同存异”。2.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3月1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这是国家以立法形式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重大战略举措。主要内容是鼓励两岸继续交流
21、合作,但同时也首次明确提出了在三种情况下中国大陆可用“非和平手段”处理台湾问题的底线。该法仅适用于台湾问题。1.(2019广东惠州模拟)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2016年9月18日,台湾岛内蓝营与无党籍8县市“首长”决定“抱团登陆”,拜会大陆方面相关领导人,且表示认同并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希望两岸交流不要停止。这说明()A.两岸政治关系获得实质性进展B.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C.“一国两制”获得台湾各界认可D.推动两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解析材料中“台湾岛内蓝营与无党籍8县市首长决定抱团登陆,拜会大陆方面相关领导人”“希望两岸交流不要停止”说明推动两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故D
22、项正确。答案D2.(2018江西南昌高三调研)反分裂国家法是2005年3月14日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一部关于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法律。关于这一法律颁布的背景,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台独”势力猖獗,造成海峡两岸关系紧张B.两岸人民心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九二共识”达成,“一国两制”方针指引D.“三通”成为现实,两岸交流日益频繁解析两岸真正实现“三通”是在2008年,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探究2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和“一国两制”的内涵1.港澳台问题的由来(1)香港:1842年,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北京条约割
23、让九龙界限街以南地区;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地区。(2)澳门:1557年后,葡萄牙殖民者开始长期占据。(3)台湾: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形成割据政权(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不同于港澳问题)。2.解读“一国两制”的内涵(1)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3)高度自治: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
24、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4)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5)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具有稳定性。(2015北京文综,19)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解析反映的是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样板戏,反映的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映的是1997年香港回归,按照时间先后应为,故选C项。答案C探究3从“史料实证”角度解读香港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1.香港回归的伟大意义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19世纪40年代初,区区
25、一万多英国远征军的入侵,竟然迫使有80万军队的清朝政府割地赔款、割让香港岛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邓小平先生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并以此为指引,通过同英国的外交谈判,顺利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习近平在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的讲话核心论点:清政府统治时期,国力衰落,列强侵略,香港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发展,国际地位提高,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香港顺利回归。2.美国人眼中的两岸关系“同是中国人”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信赖极大地促进了随后台湾地区与大陆的经济关系的迅速扩大。正如台湾的一位谈判代表所说,台湾人和大陆人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并为彼此的成就而感到自豪。
26、据报道,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150亿300亿美元之间。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其成功也日益依赖于大陆。一位当地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对面临着岛内劳动力短缺的台湾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主要的吸引力。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核心论点:材料分析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有利因素,使我们对祖国的统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期待。1.(2017浙江选考,16)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
27、行。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重要意义是()A.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B.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C.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D.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解析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是澳门的回归,故A项错误;香港回归是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故B项正确;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的是上海合作组织,故C项错误;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是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故D项错误。答案B2.(2019广东珠海调研)今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圈发展规划,它将成为“一带
28、一路”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支点。粤港澳大湾区有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其他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观念,其最为独特的优势是()A.跨制度合作、丰富“一国两制”内容B.解决港澳青年成长就业问题C.面向海洋、承载更多对外开放的功能D.显著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香港、澳门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实行资本主义制度,B、C、D项的表述是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和优势,并非独特优势,A项表述正好体现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优势,故A项正确。答案 A考法1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及现状【考题1】 (2015江苏单科,1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
29、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答案D明立意从海峡两岸关系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抓关键梳理出一个影响因素:“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清误区本题属于史料主旨型选择题,难度适中。根据材料中多次出现“和平”和“谈判”两个词语,盲目推断和平统一方针的正式确立,而其真正的标志事件为1979年元旦发表的告台湾同
30、胞书。考法2“一国两制”理论和台湾问题【考题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史料一美国与台湾关系大事记1950年6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有关封锁台湾海峡的声明中声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考虑。”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公报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李庆山志愿军援朝纪实史料二1948年9月8日,蒋介石签署“修正国定
31、纪念日日期表”。其中规定:“九月三日是抗战胜利纪念日,全国一律悬旗庆祝。”1951年8月,周恩来签署通告,宣布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为9月3日,每年全国举行纪念。至此,海峡两岸抗日胜利纪念日保持一致,但纪念活动却各搞各的,自说自话。2008年,国民党再度执政,台湾当局恢复了对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的纪念规模。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两岸表述虽各有侧重,但彼此照顾到对方的关切,互动意味明显加强。席志刚胜利日:两岸,70年思考(1)史料一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与台湾关系的演变历程。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台湾地位认识的变化,结合史
32、实分析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对台政策的背景。(13分)答案变化:从台湾地位“未定”(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到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美国对新中国政权采取孤立、敌视、包围、封锁政策;美苏对抗;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史料二反映了台湾和新中国分别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每年举行全国纪念活动。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两岸纪念抗战胜利日活动从“各搞各的,自说自话”到“互动意味明显加强”的有利因素。(12分)答案因素: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方针;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和缓的政策措施;国共两党最
33、高领导人的会晤,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关系不断加强;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与努力。关键信息信息1由“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考虑”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体现了美国对台湾地位认识的变化。信息2解读史料二的关键是明确时空因素,“2008年,国民党再度执政”“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思路点拨透过史料分析解读历史事件或现象,寻找隐藏历史背后的真实目的。如史料一中美国与台湾关系的背后是不同时期国际格局的变化和中美关系的反映,史料二中以“两岸纪念抗战胜利日活动”为表象,实际考查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中
34、国政府的政策与措施,长期经济互动往来,两岸人民的夙愿等。课时作业(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重庆调研)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A.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B.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C.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D.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解析重大节日突出“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使之“合法化、神圣化”,强化了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故A项正确。答案A2
35、.(2018四川绵阳诊断)1956年8月1日,中共中央指出:“今后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除了少数中央负责同志的文章和少数的社论以外,一般地可以不代表党中央的意见,而且可以允许一些作者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同我们共产党人的见解相反的文章。”这一表态()A.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B.拓展了文学创作的新领域C.消除了“左”倾错误思想影响D.促进了人民教育不断进步解析人民日报是党报,材料中“可以允许一些作者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同我们共产党人的见解相反的文章”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故A项正确。答案A3.(2019吉林长春模拟)阅读下表:20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文献。对其相同点认识正确的是()1912年中华民国南
36、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布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说明阶级基础和社会环境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B.阶级斗争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成果能否实现C.都是民主与专制长期斗争的结果D.都借鉴地吸收了欧美民主的精华解析临时约法颁布时,中国仍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内容无法得到落实;共同纲领颁布时,新中国已经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故A项正确。答案A4.(2018四川成都诊断)1982年,邓小平针对社会法治涣散的局面指出
37、:“盗窃国家财产,贪污受贿,这是现钱买卖,清清楚楚,不容易搞错。所以,现在刹这个风,一定要从快、从严、从重。”邓小平的目的是()A.强调经济建设是国家中心工作B.维护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C.推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强化司法执行和法律效力答案D5.(2019天津滨海七校联考)对于现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有人说它“是中共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有人担心它会成为一种“政治浪漫主义”,而人民日报某记者则认为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据此推断,该项制度是()A.政治协商制度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己选举基层领导的群众自治制度,体现了中
38、共群众路线和民众真正成为国家主人,故B项正确。答案B6.(2018河南漯河模拟)有人说,“一国两制吸纳了联邦制的包容性优点,从而具备了一般单一制国家结构模式所没有的柔性特征”。“一国两制”和美国联邦制相比,两者的共同点是()A.都强调中央集权原则B.都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C.都保持地方独立行使主权D.都实行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解析“一国两制”主张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力,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力都属于各州或者人民”可见美国各州有一定的自主权,故B项正确。答案B7.(2019湖北武汉模拟)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对参
39、选香港议员的法律资格进行重新解释说明。人大释法即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解释法律权”,对特区因为法律知识不足和其它特别原因(纷争、诉讼不清)而进行定调。因为香港的司法独立是按照香港基本法由中央授权,香港法院解释基本法的权力也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香港基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即规定: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人大释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利于清除港独势力B.是香港繁荣稳定的根本保证C.一定程度上有违“港人治港”的原则D.彰显了中央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解析“香港法院解释基本法的权力也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香港基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即规定: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知其强
40、调香港基本法的权力来源,重申国家对其领导地位,故D项正确。答案D8.(2018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模拟)香港回归祖国两年前,美国财富杂志曾发表封面文章预言“香港已死”。香港回归十周年时,美国财富杂志又公开发表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这一变化反映了()A.中美关系由对抗到正常化的转变B.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政策的首次实践C.“一国两制”政策保障了香港的繁荣稳定D.美国政府企图干涉中国内政失败解析由材料中的“香港已死”到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客观上说明了香港的繁荣稳定,故C项正确。答案C9.(2019广东顺德高三调研)1963年,周恩来指出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
41、一于中央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等到时机成熟后,尊重蒋介石的意见协商后再进行。对此解读错误的是()A.使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B.已隐含后来“一国两制”的构想C.中共对台湾政策向和平方式转变D.打击了美国“两个中国”的阴谋解析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并非材料中的“1963年”,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A10.(2019安徽蚌埠调研)右图是美国20世纪五十年代的一幅漫画。漫画中蒋介石用链条锁住了山姆大叔先生的鼻子。他们脚下是金门、马祖岛。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国
42、务卿杜勒斯在向一位记者解释。该漫画意在()“我们只好跟着走以保全面子”A.指责美国政府的“扶蒋反共”政策B.讽刺美国的对台政策陷入窘境C.批评美国政府愚弄民众的做法D.揭露美蒋勾结搞“两个中国”解析新中国建立后,台海两岸对峙,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被蒋介石牵着鼻子走,材料讽刺了美国政府对待台湾问题的尴尬,故B项正确。答案B11.(2019陕西师大附中模拟)国台办在评价蔡英文“5.20”就职演说时指出,由于“在两岸同胞最关切的两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问题上采取模糊态度,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因此蔡英文的演说“是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是()A.尽早实现两岸“三通”
43、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实现和平统一的共识D.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合作解析海峡两岸早在2008年就实现了“三通”,故A项错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正是“九二共识”的核心和关键,故B项正确;“九二共识”并没有涉及统一方式问题,故C项错误;蔡英文代表的是民进党,故D项错误。答案B12.(2018江西九江高三阶段性检测)1992年,两岸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为关系解冻撕开了裂口。数轮接触后,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60年来首次会面。2008年以后,两岸直接“三通”,高层互动和协议签署明显加快。2015年,习近平、马英九两位“先生”,终结了跨
44、世纪的两岸仇怨,改写了最初未曾料到的两岸关系历史,重塑了可能趋于黯然的两岸关系未来。这充分表明()A.两岸均坚持“一国两制”原则B.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C.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越来越大D.两岸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血浓于水的一家解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直接三通,高层互动和协议签署明显加快”“习近平、马英九终结了跨世纪的两岸仇怨”反映了两岸在改善关系道路上成果显著,故C项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019贵州黔东南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算得上是一个典型,它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发
45、展方式,英国最早实行政治变革,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树立了榜样。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议会的主权,但并没有解决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问题。此时的国王,是实实在在的行政首脑,他有权遴选政府大臣,并亲自主掌国务大事,内阁处于国王的控制之下。到安妮女王时代,她在马尔博罗和戈多尔芬的劝解下逐步认识到政府大臣必须与议会多数党相一致,议会换了,政府也要换,否则政府将受到议会的强烈抵制,行政事务便无法运作。因此,虽然从个人感情上说她极其厌恶辉格党,但她还是在1708年听从劝告,组织了一个辉格党政府,开创了内阁与议会多数党一致的先例。安妮女王的继任者乔治一世,来自德意志的一位小王公,由于其不通英
46、语和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他发现必须接受议会多数派的统治地位,否则“国王陛下的政府”便会麻烦不断。为此,他必须任命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政府首脑,而不管从感情上说他是喜欢这个人还是不喜欢这个人。英国因为其稳重的、令世人印象深刻的民主政治,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成为现代世界的开拓者。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材料二当代中国政治体系在行政区域的安排上出现了一些新的要素,一部分来自近现代的政治安排,一部分则来自改革以来的政治尝试。如作为我国四大基本政治制度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央直接设置政府机构并派出官员来治理,已不同于传统帝国政治对边疆的管理模式;如果说民族区域自治是一个现代性的政治安排,而另一特殊类
47、型的行政区域安排,则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一国两制”实践。“一国两制”作为现代政治语境下的一个大胆实践,的确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当代中国政治从近现代政治中承接过来的,是“全能主义”的政治体系。这构成当代中国政治“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基础。应该说,从“延安道路”时起,中国形成了这样一种特征的政治体系。这一政治体系在建国后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在改革开放后,其作为当代中国政治的核心架构,在国家制度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全面完善。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政党制度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无疑都在其中发挥着核心的主导作用。摘编自刘伟论当代中国政治
48、的复合性与国家治理现代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为西方民主制度树立的榜样并分析其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13分)答案(1)榜样: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影响:经济上,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障碍;政治上,资产阶级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政治局面稳定;对世界,对其他国家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有着巨大的影响,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也标志着统治方式由人治走向法治,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原因: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和人民民主专政的
49、国家性质决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原因: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革命经验的总结;为了防止一党专政,充分发扬民主;组建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原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促进国家统一。“一国两制”形成原因: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即国家统一问题,邓小平进行的伟大创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形成的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需要,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认识:民主政治建设要有创新意识;要与国家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相结合;适合本国国情;不能一味地照搬复制其他国家的制度。14.(2018湖南十三校联考)阅读下列材
50、料,回答问题。材料下面是台湾中学历史教科书“1949年后的中国历史”目录摘编。第三节中共政权的演变一、中共政权的建立与巩固二、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民国5565年三、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摸索四、创造两岸双赢,华人屹立世界1.两岸关系的发展A.军事冲突时期(3867年)B.冷战对峙时期(6875年)C.交流对谈时期2.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内外因素A.国际因素B.中共对台政策C.台湾内部因素3.两岸交流的现况4.当前的两岸问题焦点:统独之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12分)答案建议1:增加“社会主义制度在大陆的建立”。理由:新中国成立,经过以三大改造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革命,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建议2:增加“冷战与台海关系”。理由:二战后,美苏全面冷战。朝鲜战争爆发后,美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加剧台海分裂程度。建议3:增加“台湾问题与国际认知”。理由: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已为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