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首发》广西桂林十八中2014届高三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77269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发》广西桂林十八中2014届高三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首发》广西桂林十八中2014届高三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首发》广西桂林十八中2014届高三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桂林十八中11级高三第六次月考试卷 历史 考试时间:2014.02.13 09:0011:30注意:本试卷共4页,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请务必将所有答案填在答题卷上,第I卷用2B铅笔填涂,第II卷用黑色水性笔作答。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第卷(选择题 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2书法中的先后关系首先表现在藏锋,藏锋就是“隐去点画出入之迹”。清代书法家笪重光在书筏中说道:“将欲顺之,必故逆之;将欲落之,必故起之;将欲转之,必故

2、折之将欲行之,必故停之。书亦逆数焉。”其书法理论体现了A儒家的中庸思想 B道家的辩证观点 C法家的变革思想 D墨家的尚贤精神13 “此制度的实行,使中国的国家形态逐步脱离(夏商周)古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转向单一的中央集权模式。”材料中的“此制度” A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 B负责监察中央和地方各项工作 C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D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14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说:汉武帝“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通一技之士,咸得自效”。司马迁认为汉武帝实行的文化政策是A博采百家,综合利用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文化专制政策 D任各种学派自由传播15司

3、马光说:“有德国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 司马光关于节俭的观点A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B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的反映C提倡节俭以修身,适应了统治阶级需要D在儒家思想中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16“同治中兴”是指清朝中叶后,同治皇帝在位期间(18621874年)的一个中兴阶段。对此,西方学者的评论说:“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低层次的复兴,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造成此评论的主要原因在于该时期的现代化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B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行变革C没有冲破自然经济的束缚 D以“中体

4、西用”为指导思想1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外国商业扩大到中国内地,促进了中国商人阶级的发展,他们不久就接管了西方商品的销售。还记载:早在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这主要说明近代中国A民族资产阶级垄断了商业活动 ks5u B外商与华商竞争共生关系 C西方在华商品输出都靠中国人经营 D中国商人在本国市场上很难占有优势18孙中山认为:“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欧美既无从仿效,我们自己便应该想一种新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为此,他提出的的“新方法”是A创立民国 B发展实业C扶助农工

5、 D节制资本19 1962年,江苏有些地区出现了“借地”现象,即每人可向公社或生产队“借地”五分至一亩不等,称为“责任田”。这说明 A出现“借地”的地区还未进行土改 B“借地”符合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 C江苏最早废除落后的人民公社体制 D江苏已开始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0 英国伟大的科学倡导者弗朗西斯培根曾经说过:“通过在我们时代已开始习已为常的远距离的航海和旅行,人们已揭露和发现了自然界中许多可使哲学得到新的光亮的事物。”这句话反映了A培根的思想闪耀着理性主义的光辉 B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文明交流C科学发展是思想解放的根本动力 D地理大发现推动了科学发展21 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认为“一个国家只有用

6、法律手段治理才能顺利运转,没有它,国家就不能存在,就不成其为国家了”。此观点的主要影响是 A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B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C成为卢梭“人民主权”论的先声 D最早提出了分权的学说22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 。”这则材料是ks5u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客观描述 B对新经济政策的客观认识C否定了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主张学习俄国十月革命23印度学者Prabir De认为,在当今世界,不断降低的交通、通讯成本与技术进步结合在一起,改变

7、了各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换句话说,国家的比较优势,如果不能与地区优势,如地区内连接程度相结合,就很可能会被完全抹杀。由此可以看出,该学者ks5uA认为国家的比较优势取决于交通、通讯的进步B倡导世界各国积极主导其所在区域的经济集团C认为区域经济集团对非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不利D强调国家比较优势与地区内在联系程度成正比 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大题,共160分。37 (32分)世界历史是人类社会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民族都面临着自身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 注:本题中的“文化”,包括经济、政治、思想和科技文艺等方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 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辉煌

8、灿烂,形成中华文化圈。列举唐朝继承先秦、秦汉传统文化及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史实,(8分)概括唐朝吸收外来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条件。(4分)材料一 李鸿章说: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2) 上则材料反映晚清政府中出现了两个意见分歧的派别。请分别用史实说明这两个派别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8分)ks5u 材料二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

9、洋西岸的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日本一百年的大国之路,的确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总结。大国崛起解说词(3)指出日本在追赶世界历史潮流过程中,保留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表现,(4分)及其对日本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ks5u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进入20世纪后,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全面扩大,社会文化日益繁荣和多样化,有关中西文化的讨论也日趋激烈。如:国粹与欧化之

10、争、废止和保存中医之争,废汉语与行世界语之争。更有新闻媒体报道:中国形象标志可能不再是龙,这引起了轩然大波。(4)综合上述各材料,说明你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对继承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认识。(4分)3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三 太平洋丝绸之路真正的东端在中国福建沿海的一个港口,叫做月港,这是一个自由贸易港,由于沿海贸易的兴盛,它发展得非常的繁荣,被誉为小苏杭它的商品是通过国内的商人运送到月港,然后通过月港的外贸商人运到马尼拉去所以马尼拉和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这个航线的货源就是来自中国。因为运送出去的中国商品第一位的是生丝,以及丝织品,另外还有比方说棉布、瓷器,其他一些中国的商品,但是

11、以生丝和丝织品为主,所以这条航线就叫做太平洋丝绸之路。摘编自樊树志讲明史:“全球化”贸易与白银资本(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影响。(12分) 材料四 从海权的意义来看,海权乃为控制海洋及利用海洋,以达成国家目标之能力,而拓展海权之主要工具为海军武力及商渔船队,武力用以制海以保障海上商渔船队与交通线(海上航路)之安全,而商渔船队可开发海外商业及经济利益,厚植国力,平时商业船队可赚取大量经济利益,战时可支援海军舰队作战。 马汉海权论之中心思想(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英国“控制海洋”产生了哪些结果?(8分)桂林十八中11级高三第六次月考文科综合

12、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历史答案选择题答案:1223 B C A C D B C B D A A D 37参考答案: (1)传统文化:政治:沿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等: 经济:减免租税,兴修水利等; 思想:承袭儒学,以儒为师等: 科技文艺:唐本草、干金方弘扬中国传统医学、书法艺术承前启后等。 (6分)答出任意3个方面的史实即给满分外来文化:玄奘西行天竺,引入佛教经典;乐舞吸收邻国风格等。(2分)答出1点即可条件:唐朝前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策开明;交通发达。(4分)(2)态度:洋务派:“中体西用”。创办近代工业;创办近代海军;开办近代教育,培养近代军事人才。(4分)顽固派;固守封建专

13、制统治和伦理道德,盲目排外。排斥一切外洋事物,攻击洋务派。(3)保留:天皇制度或武士道精神。(2分)吸收: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文明开化等。(2分)影响: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新兴强国;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4分)(4)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分)合理地继承发扬自身传统优秀文化和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可以促进本民族和社会进步与发展;反之,则不利于本民族和社会进步与发展,会对其他国家或地区造成伤害。(2分)39答案(3)影响:有利于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沿海港口城市的兴盛;推动了国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中外物质文明的交流。(12分)(4)结果:使各地区原有的文明遭到破坏;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工业文明(资本主义文明),有利于落后地区文明的发展;客观上加强了世界范围内各种文明的交流融合。(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