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1 ,大小:3.24MB ,
资源ID:137724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772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文档:第二板块 3大必考题型命题热点大预测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文档:第二板块 3大必考题型命题热点大预测 WORD版含解析.DOC

1、通过研究全国卷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高考命题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8 个选择题,“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与航天”“电场”这 3 大考点几乎每年各有一题,另外 5题集中在“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能量与动量”“磁场”“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物理学史、直线运动、物体的平衡、电路及动态分析”等几个方面选择命制;2 个实验题,力学、电学各一道;2 个计算题,力学一道,主要考查运动学、动力学或能量问题,电学一道,主要考查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或电磁感应综合问题。考前依据高考命题规律针对押题,不但与高考形似,更与高考神似,锁定命题范围,押题更高效。选择题押题练(一)牛顿运动定律(必考点)1两个物体

2、A、B 的加速度 aAaB,则()AA 的速度一定比 B 的速度大BA 的速度变化量一定比 B 的速度变化量大CA 的速度变化一定比 B 的速度变化快DA 受的合外力一定比 B 受的合外力大解析:选 C 加速度 avt,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因此加速度 a 大,速度 v、速度变化量 v 均不一定大,速度变化一定快,故选项 A、B 错误,选项 C 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 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的大小与质量和加速度两个物理量有关,而题意中未涉及物体 A、B 的质量大小关系,因此它们所受合外力的大小关系也无法确定,故选项 D 错误。2竖直向上抛出一物块,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成

3、正比,则物块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过程中,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解析:选 C 物块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 amgkvm,因此在上升过程中,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加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到最高点加速度大小等于 g。在下降的过程中加速度 amgkvm,随着速度增大,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加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加速度方向始终向下,因此 C 正确。3多选一个质量为 2 kg 的物体,在 5 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 15 N 和 10 N 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关于此后该物体的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

4、是()A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5 m/s2B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C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 2.5 m/s2D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是 5 m/s2解析:选 BC 根据平衡条件得知,其余力的合力与撤去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撤去大小分别为 15 N 和 10 N 的两个力后,物体的合力大小范围为 5 NF 合25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aFm得:物体的加速度范围为:2.5 m/s2a12.5 m/s2。若物体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撤去的两个力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

5、为 5 m/s2,故 A 错误。由于撤去两个力后其余力保持不变,则物体所受的合力不变,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故 B正确。若物体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撤去的两个力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 C 正确。由于撤去两个力后其余力保持不变,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故 D 错误。4从 t0 时刻开始,甲沿光滑水平面做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甲;乙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从 t0 时刻开始受到如图乙所示的水平拉力作用。则在 04 s 的时间内()A甲物体所受合力不断变化B甲物体的速度不断减小C2 s 末乙物体改变运动方向D2 s 末乙物体速度

6、达到最大解析:选 D 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从题图甲中可知甲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不变,即加速度恒定,所以合力恒定,A 错误;从题图甲中可知甲的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B 错误;由题图乙知:乙所受的拉力先沿正向后沿负向,说明乙在 02 s 内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24 s 内沿原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2 s 末运动方向没有改变,2 s 末乙物体速度达到最大,C 错误,D 正确。5.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内,用细线将质量均为 m 的两个球 a、b 分别系于箱子的上、下两底的内侧,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球相连接,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下端细线对箱底的拉力为 2mg

7、,箱子的质量为 M(m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 g)()A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 Mg2mgB中间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mgC剪断连接球 b 与箱底的细线瞬间,b 球的瞬时加速度为 2gD剪断连接球 a 与弹簧连接点的瞬间,a 球的加速度为 3g解析:选 C 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地面的支持力等于系统的重力,即:FN(M2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地面受到压力大小为(M2m)g,故A 错误;对 b 受力分析,b 球受到重力、中间弹簧的弹力和细线的拉力,F 弹F 拉mg2mgmg3mg,故 B 错误;剪断连接球 b 与箱底的细线瞬间,b 球受重力

8、和弹簧的弹力,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b 球的瞬时加速度 abF弹mgm3mgmgm2g,故 C 正确;剪断连接球 a 与弹簧连接点的瞬间,弹簧对 a 球没有弹力,a 球上细线的拉力发生突变,等于 a球的重力,a 球的瞬时加速度 aa0,故 D 错误。6长途客运站的安检机中输送行李的水平传送带匀速转动,乘客把一袋面粉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上,在出安检机之前已经和传送带相对静止,结果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白色的径迹,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传送带的速度越大,径迹越长B面粉质量越大,径迹越长C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越长D释放的位置距离安检机末端越远,径迹越长解析:选 A 面粉释放后没有初速度,相对传送带向后

9、运动,摩擦力向前,面粉做匀加速运动,当和传送带速度相同后做匀速运动。匀加速过程加速度 ag,初速度为 0,末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 v,径迹的长度等于二者的相对位移即 vtv22a v22g,可知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越短,选项 C 错。径迹长度与释放位置和面粉质量无关,选项 B、D 错。传送带速度越大,径迹越长,选项 A 正确。7一重物在竖直向上的拉力 F 作用下,开始竖直向上做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图像在 01 s、34 s 阶段为直线,13 s 阶段为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第 2 s 末拉力大小为 0B第 1 s 内的拉力大于第 4 s 内的拉力C第 2 s

10、末速度反向D前 4 s 内位移为 0解析:选 B 根据图像可知,第 2 s 末加速度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合外力为零,所以拉力等于重力,故 A 错误;根据图像可知,第 1 s 内的加速度为正,方向向上,则拉力大于重力,第 4 s 内的加速度为负,方向向下,拉力小于重力,所以第 1 s 内的拉力大于第 4 s 内的拉力,故 B 正确;根据图像可知,04 s 内,重物一直向上运动,2 s 末速度没有反向,故 C 错误;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根据图像可知,前 4 s 内位移为正,不为零,故 D 错误。8如图甲所示,建筑工地常用吊车通过钢索将建筑材料从地面吊到高处,

11、图乙为建筑材料被吊车竖直向上提升过程的简化运动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前 5 s 的平均速度是 0.5 m/sB整个过程上升高度是 30 mC3036 s 材料处于超重状态D前 10 s 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解析:选 D 根据 v-t 图像可知:010 s 内材料的加速度 a0.1 m/s2,05 s 位移 x12at2120.152 m1.25 m,所以前 5 s 的平均速度是 0.25 m/s,故 A 错误;通过速度时间图像包围的面积求出整个过程上升高度为:h12(2036)1 m28 m,故 B 错误;3036 s 内材料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向下,所以处于失重状态,故 C

12、 错误;前10 s 材料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材料所受的拉力大于重力,1030 s 匀速运动,材料所受的拉力等于重力,3036 s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材料所受的拉力小于重力,比较可知,前 10 s 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故 D 正确。9在水平的足够长的固定木板上,一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开始滑动,经一段时间 t 后停止,现将该木板改置成倾角为 45的斜面,让小物块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沿木板上滑,若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小物块上滑到最高位置所需时间与 t 之比为()A.21 B.21C.22D.12解析:选 A 木板水平时,物块的合力是滑动摩擦力。根据牛

13、顿第二定律得出:小物块的加速度 a1g,设滑行初速度为 v0,则滑行时间为 tv0g;木板改置成倾角为 45的斜面后,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小物块的合力F 合mgsin 45fmgsin 45mgcos 45小物块上滑的加速度a2mgsin 45mgcos 45m1 2g2,滑行时间 tv0a22v01g,因此tt 21,故 A 正确,B、C、D 错误。10多选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桌面上放有 m1和 m2 两个小物块,它们中间有细线连接。已知 m13 kg,m22 kg,连接它们的细线最大能承受 6 N 的拉力。现用水平外力 F1 向左拉 m1 或用水平外力 F2 向右拉 m2,为保持细线不断,

14、则()AF1 的最大值为 10 N BF1 的最大值为 15 NCF2 的最大值为 10 N DF2 的最大值为 15 N解析:选 BC 若向左拉 m1,则隔离对 m2 分析,Tmm2a则最大加速度 a3 m/s2对两物块系统:F1(m1m2)a(23)3 N15 N。故 B 正确,A 错误。若向右拉 m2,则隔离对 m1 分析,Tmm1a则最大加速度 a2 m/s2对两物块系统:F2(m1m2)a(23)2 N10 N。故 D 错误,C 正确。11.某位同学在电梯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在 0 至 t3 时间段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随时间 t 变化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

15、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 v-t 图、P-t 图(P 为物体重力的功率大小)及 a-t 图可能正确的是()解析:选 C 由于该题没有告诉弹簧的拉力与重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可以依题意,分三种情况讨论:(1)若 F1mg,则 0t1 时间内电梯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即速度等于 0 或速度保持不变,加速度等于 0。四个图线没有是可能的。(2)若 F2mg,则 F1mg,在 0t1 时间内电梯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向下,加速度的方向向下,为负值,所以 D 是不可能的;则物体0t1 时间内可能向下做加速运动,速度为负,或向上做减速运动,故 A、B 是不可能的;而 t1t2 时间内受到的合外力等于 0,物体做匀速直线

16、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又由 Pmgv,可知 t1t2 时间内重力的功率不变,故 C 是错误的。(3)若 F3mg,则 F1mg,F2mg,在 0t2 时间内电梯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都是向下,加速度的方向向下,故 A、B、D 是不可能的;F3mg,可知在 0t1 时间内向下的加速度大于 t1t2 时间内向下的加速度,而 t2t3 时间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速度图像如图,速度的方向向下,重力的方向也向下,由 Pmgv 可知,图 C 可能是重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故 C 是正确的。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只有 C选项是可能的,A、B、D 都是不可能的。12多选如图所示为儿童乐园里一项游乐活动的示意图

17、:金属导轨倾斜固定,倾角为,导轨上开有一狭槽,内置一小球,球可沿槽无摩擦滑动,绳子一端与球相连,另一端连接一抱枕,小孩可抱住抱枕与之一起下滑,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且保持不变。假设抱枕质量为 m1,小孩质量为 m2,小球、绳的质量及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析可知 B小孩与抱枕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孩对抱枕的作用力平行导轨方向向下D绳子拉力与抱枕对小孩的作用力之比为(m1m2)m2解析:选 AD 由于球沿斜槽无摩擦滑动,则小孩、抱枕和小球组成的系统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 agsin,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隔离对小孩和抱枕分析,加速度 agsin gsin,则,故 A 正确,B 错误。

18、对抱枕分析,受重力、绳子拉力、小孩对抱枕的作用力,因为沿绳子方向合力为零,平行导轨方向的合力为 m1am1gsin,可知小孩对抱枕的作用力与绳子在同一条直线上,故 C 错误。对小孩和抱枕整体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绳子的拉力 T(m1m2)gcos,抱枕对小孩的作用力方向沿绳子方向向上,大小为 m2gcos,则绳子拉力与抱枕对小孩的作用力之比为(m1m2)m2,故 D 正确。13多选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 F 的作用,在 F从 20 N 开始逐渐增大到 40 N 的过程中,加速度 a 随拉力 F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以计算出(g 取 10 m/s2)()A物体的质量B物体

19、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C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D加速度为 2 m/s2 时物体的速度解析:选 ABC 当 F20 N 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ma,得 a fmFm则由数学知识知图像的斜率 k1m由图得 k 51402015,可得物体的质量为 5 kg。将 F20 N 时 a1 m/s2,代入 Ffma 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f15 N由 fFNmg 可得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故 A、B、C 正确。因为图像只给出作用力与加速度的对应关系,且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因没有时间,故无法算得物体的加速度为 2 m/s2 时物体的速度,故 D 错误。14多选如图甲所示,物块 A

20、 与木板 B 叠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其中 A 的质量为 m,B 的质量为 2m,且 B 足够长,A 与 B、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对木板 B 施加一水平变力 F,F 随 t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A 与 B、B 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 0t1 时间内,A、B 间的摩擦力为零B在 t1t2 时间内,A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在 t2 时刻,A、B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0.5mgD在 t3 时刻以后,A、B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mg解析:选 AD A、B 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fABmg,B 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f3mg,故在 0t1 时间内,

21、推力小于木板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故 B 静止,A、B间摩擦力为零,故 A 正确;A 在木板上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 amgm g,此时对 AB 整体分析可知 F3mg3ma,解得 F6mg,故在 t1t3 时间内,AB 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对 A 分析可知,A 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右,故 B 错误;在 t2 时刻,AB 整体加速度为a5mg3mgm2m2g3,A、B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3mg,故 C 错误;在 t3 时刻以后,A、B 发生相对滑动,故 A、B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mg,故 D 正确。15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均为 m 的 A、B 两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物块间

22、用一水平轻绳相连,绳中无拉力。现用水平力 F 向右拉物块 A,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 0Fmg 时,绳中拉力为 0B当 mgF2mg 时,绳中拉力为 FmgC当 F2mg 时,绳中拉力为F2D无论 F 多大,绳中拉力都不可能等于F3解析:选 ABC 当 0Fmg 时,A 受到拉力与静摩擦力的作用,二者平衡,绳中拉力为 0,故 A 正确;当 mgF2mg 时,整体受到拉力与摩擦力的作用,二者平衡,所以整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 A 受到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即 mg,所以绳中拉力为 Fmg,故 B 正确;当 F2mg 时,对整体:aF2mg2m,对

23、B:aF拉mgm,联立解得绳中拉力为12F,故 C 正确;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当 mgF2mg 时绳中拉力为 Fmg,绳中拉力可能等于13F,故 D 错误。选择题押题练(二)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常考点)1多选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筒固定在地面上,圆锥筒的轴线竖直。一个小球贴着筒的内壁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由于微弱的空气阻力作用,小球的运动轨迹由 A 轨道缓慢下降到 B 轨道,则在此过程中()A小球的向心加速度逐渐减小B小球运动的角速度逐渐减小C小球运动的线速度逐渐减小D小球运动的周期逐渐减小解析:选 CD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小球受力分析,小球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 m

24、amv2r mr2可知在 A、B 轨道的向心力大小相等,agtan,向心加速度不变,故 A 错误。角速度 gtan r,由于半径减小,则角速度变大,故 B 错误。线速度 v grtan,由于半径减小,线速度减小,故 C 正确。周期 T2,角速度增大,则周期减小,故 D 正确。2如图所示,平板 MN 和 PQ 水平放置,O、M、P 在同一竖直线上,且OMMPh,PQ 长为 h,MN 明显比 PQ 短,从 O 点水平向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先落在 MN 上并反弹,反弹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方向分速度等大反向,然后小球刚好落在 Q 点,则小球从 O 点抛出的初速度为()A(21)gh B(21)gh

25、C 212ghD 212gh解析:选 D 设小球从 O 点抛出后运动到 PQ 板所用的时间为 t,则 t22hg 4hg2(21)hg,则小球从 O 点抛出的初速度 vht 212gh,D 正确。3多选如图所示为用绞车拖物块的示意图。拴接物块的细线被缠绕在轮轴上,轮轴逆时针转动从而拖动物块。已知轮轴的半径 R0.5 m,细线始终保持水平;被拖动物块质量 m1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5;轮轴的角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 kt,k2 rad/s2,g 取10 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块做匀速运动B细线对物块的拉力是 5 NC细线对物块的拉力是 6 ND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26、大小是 1 m/s2解析:选 CD 由题意知,物块的速度为:vR2t0.51t又 vat,故可得:a1 m/s2,所以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 1 m/s2。故 A 错误,D 正确。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物块所受合外力为:Fma1 N,FTf,地面摩擦阻力为:fmg0.5110 N5 N故可得物块受细线拉力为:TfF5 N1 N6 N,故 B 错误,C 正确。4多选如图所示,从水平地面上 a、b 两点同时抛出两个物体,初速度分别为 v1 和v2,与水平方向所成角度分别为 30和 60。某时刻两物体恰好在 ab 连线上一点 O(图中未画出)的正上方相遇,且此时两物体速度均沿水平方向(不计

27、空气阻力)。则()Av1v2Bv1v2COaObDOaOb解析:选 AC 两物体做斜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匀减速,在水平方向匀速。对 a 点抛出的物体v1xv1cos 30 32 v1,v1yv1sin 3012v1,竖直方向通过的位移为:hv1y22g v128g。对 b 点抛出的物体v2xv2cos 60v22,v2yv2sin 60 32 v2,竖直方向通过的位移为:hv2y22g 3v228g。因 hh联立解得:v1v2,故 A 正确,B 错误;由于 v1x 32 v1,v1y12v1,v2x12v2,v2y 32 v2,则有从 a 点抛出的物体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大于从 b 点抛出的物体在水

28、平方向的速度,故在相遇时,从 a 点抛出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位移大于从 b 点抛出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位移,即 OaOb,故 C 正确,D错误。5如图所示,有一竖直转轴以角速度 匀速旋转,转轴上的 A 点有一长为 l 的细绳系有质量 m 的小球。要使小球在随转轴匀速转动的同时又不离开光滑的水平面,则 A 点到水平面的高度 h 最小为()A g2B2gC2gD g22解析:选 A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小球受三个力的作用,重力 mg、水平面支持力 N、绳子拉力 F,在竖直方向合力为零,在水平方向所需向心力为 m2R,设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则有:Rhtan,那么 Fcos Nmg;Fsin m

29、2htan;当球即将离开水平面时,N0,此时 Fcos mg,Fsin mgtan m2htan,即 h g2。故 A 正确。6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用 OB 和 OB 两根轻绳吊着,两轻绳与水平天花板的夹角分别为 30和 60,这时 OB 绳的拉力大小为 F1,若烧断 OB 绳,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 C 时,OB 绳的拉力大小为 F2,则F1F2 等于()A11 B12C13 D14解析:选 D 烧断 OB 绳前,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得:F1mgsin 3012mg;烧断 OB 绳,设小球摆到最低点时速度为 v,设 OB 绳长为 L。小球摆到最低点

30、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L(1sin 30)12mv2在最低点,有 F2mgmv2L联立解得 F22mg。故 F1F214。7多选如图所示,两个小球分别从斜虚线 EF 上的 O、S 两点水平抛出,过一段时间再次经过斜虚线 EF,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小球经过斜虚线 EF 时的速度大小可能相同B两小球经过斜虚线 EF 时的速度方向一定相同C两小球可能同时经过斜虚线 EF 上的同一位置D从 O 点抛出的小球从抛出到经过斜虚线 EF 所用的时间比从 S 点抛出的小球所用时间长解析:选 ABC 若两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相同,则过虚线时两球的速度相同,A 项正确;设虚线 EF

31、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再次经过虚线 EF 时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由平抛运动规律的推论可知:tan 2tan,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同,即速度方向相同,B 项正确;若从 O 点处球以水平初速度 v1 抛出到达虚线上某点 C 用时 t1,从 S 点处球以初速度 v2 水平抛出到达 C 用时为 t2,因此要使两球同时到达 C 点,只要 O 处的球(以初速度v1)比 S 处的球(以初速度 v2)早 t1t2 的时间抛出,两球可以同时到达 C点,C 项正确;若从 O 处的球抛出的初速度比从 S 处的球抛出的初速度小,则从 O 处抛出的球从抛出到经过虚线 EF 所用时间比从 S 处抛出的球从抛出到经过

32、虚线 EF 所用时间短,D 错误。8多选如图所示,A、B、C 三点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且在同一直线上,一小球若以初速度 v1 从 A 点水平抛出,恰好能通过 B 点,从 A 点运动到 B 点所用时间为 t1,到 B点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1,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为 x1;若以初速度 v2 从 A 点水平抛出,恰好能通过 C 点,从 A 点运动到 C 点所用时间为 t2,到 C 点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2,落地时的水平距离为 x2。已知 AB 间水平距离是 BC 间水平距离的 2 倍,则()Av1v223 Bt1t2 2 3Ctan 1tan 223 Dx1x2 2 3解析:选 BD 由于

33、A、B、C 三点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且在同一直线上,所以竖直方向的位移和水平方向上位移比值一定相等;设 ABC 的连线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则:tan yx12gt2v0t 解得:t2v0tan g。则落在 ABC 的连线上时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vygt2v0tan。设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有 tan vyv02tan 知小球到达 B 点与 C 点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与初速度无关,则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同,故 C 错误。AB 间水平距离与 AC 间水平距离之比为 23;由几何关系可知,小球到达 B 点与 C点时,竖直方向的位移之比为:ybyc23又 y12gt2联立得:y2v02tan

34、2g所以:ybycv12v22联立可得:v1v2 23。故 A 错误;联立得:t1t2v1v2 23,故 B 正确;两个小球在竖直方向都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运动的时间是相等的,水平方向的位移:xv0t联立可得:x1x2v1v2 23,故 D 正确。选择题押题练(三)万有引力与航天(必考点)1引力波的发现证实了爱因斯坦 100 年前所做的预测。1974 年发现了脉冲双星间的距离在减小就已间接地证明了引力波的存在。如果将该双星系统简化为理想的圆周运动模型,如图所示,两星球在相互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 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双星间的距离减小,则()A两星的运动周期均逐渐减小B两星的运动角速度均逐渐

35、减小C两星的向心加速度均逐渐减小D两星的运动线速度均逐渐减小解析:选 A 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具有相同的角速度,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 Gm1m2L2 m1r12m2r22,知 m1r1m2r2,知轨道半径比等于质量之反比,双星间的距离减小,则双星的轨道半径都变小,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知角速度变大,周期变小,故 A 正确,B 错误;根据 Gm1m2L2 m1a1m2a2 知,L 变小,则两星的向心加速度均增大,故 C 错误;根据 Gm1m2L2 m1v12r1,解得 v1Gm2r1L2,由于 L 平方的减小比 r1 的减小量大,则线速度增大,故 D 错误。2宇航员在某星球上为了探

36、测其自转周期做了如下实验:在该星球两极点,用弹簧秤测得质量为 M 的砝码所受重力为 F,在赤道测得该砝码所受重力为 F。他还发现探测器绕该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T。假设该星球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则其自转周期为()ATFF BTFFCTFFFDTFFF解析:选 D 设星球及探测器质量分别为 m、m在两极点,有:GMmR2 F,在赤道,有:GMmR2 FMR42T自2,探测器绕该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T,则有:GmmR2 m R42T2;联立以上三式解得 T 自TFFF。故 D 正确,A、B、C 错误。3多选质量为 m 的人造卫星在地面上未发射时的重力为 G0,它在离地面

37、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 R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A周期为 42mRG0B速度为2G0RmC动能为14G0RD重力为12G0解析:选 AC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r2 mv2r mr42T2 ma由题意可知,r2R。质量为 m 的人造卫星在地面上未发射时的重力为 G0,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GMgR2G0mR2由解得:周期 T42mRG0,则 A 正确;由解得速度 vG0R2m,则 B 错误;动能为 Ek14G0R,则 C 正确;由 aGMr2,则重力为G04,则 D 错误。4多选“轨道康复者”是“垃圾”卫星的救星,被称为“太空 110”,它可在太空中给“垃圾”卫星补充能源,延长卫星的使

38、用寿命,假设“轨道康复者”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五分之一,其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轨道康复者”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的 25 倍B“轨道康复者”的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速度的 5倍C站在赤道上的人可用仪器观察到“轨道康复者”向西运动D“轨道康复者”可在高轨道上加速,以实现对低轨道上卫星的拯救解析:选 AB 根据GMmr2ma 得:aGMr2,因为“轨道康复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五分之一,则“轨道康复者”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的 25 倍,故 A 正确。根据GMmr2mv2r 得:

39、vGMr,则“轨道康复者”的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速度的 5倍,故 B 正确。因为“轨道康复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小于同步卫星的周期,则小于地球自转的周期,所以“轨道康复者”的角速度大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站在赤道上的人可用仪器观察到“轨道康复者”向东运动,故 C 错误。“轨道康复者”要在原轨道上减速,做近心运动,才能“拯救”更低轨道上的卫星,故 D 错误。5多选2017 年 1 月 24 日,报道称,俄航天集团决定将“质子-M”运载火箭的发动机召回沃罗涅日机械制造厂。若该火箭从 P 点发射后不久就失去了动力,火箭到达最高点 M 后又返回地面的 Q 点,并发生了爆炸,已知引力常量为 G,地球

40、半径为 R。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在 M 点的速率最大B火箭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在 M 点的速率小于 7.9 km/sC火箭从 M 点运动到 Q 点(爆炸前)的过程中,火箭的机械能守恒D已知火箭在 M 点的速度为 v,M 点到地球表面的距离为 h,则可求出地球的质量解析:选 BC 火箭在失去动力后,在 M 点的速率最小,选项 A 错误;火箭从 M 点运动到 Q 点(爆炸前)的过程中,只有万有引力做功,火箭的机械能守恒,选项 C 正确;7.9 km/s是最大的运行速度,火箭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在 M 点的速率小于 7.9 km/s,选项 B 正确;火箭做的不是圆周

41、运动,根据选项 D 中给出的条件,无法求出地球的质量,选项 D 错误。6多选探索火星的奥秘承载着人类征服宇宙的梦想。假设人类某次利用飞船探测火星的过程中,飞船只在万有引力作用下贴着火星表面绕火星做圆周运动时,测得其绕行速度为 v,绕行一周所用时间为 T,已知引力常量为 G,则()A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vTB火星的半径为Tv2C火星的密度为 3GT2D火星的质量为Tv22G解析:选 BC 飞船在火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等于火星的半径,根据 v2RT,得 RvT2,故 B 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GMmR2 m42T2 R,得火星的质量M42R3GT2,根据密度公式得火星的密度

42、 MV42R3GT24R33 3GT2,故 C 正确;根据 M4R33 3GT243 vT23Tv32G,故 D 错误;根据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得,mgGMmR2,得 gGMR22vT,故 A 错误。7多选为纪念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发扬航天精神,自 2016 年起,将每年的 4 月24 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在 46 年前的这一天,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若该卫星运行轨道与地面的最近距离为 h1,最远距离为 h2。已知地球的半径为 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T,引力常量为 G,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求出的物理量有()A地球的质量B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

43、道半径C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D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解析:选 ABC 根据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有 mgGMmR2,得地球质量MgR2G,故 A 可求出;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GMm月r2 m 月42rT2,得 r3 GMT242,地球质量可求出,周期 T 已知,故可以求出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故 B 可求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做椭圆运动,椭圆轨道的半长轴 a2Rh1h22,设周期为 T,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a3T2r3T2,得 Ta3r3T,故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可求出,故 C 可求出;因为月球质量未知

44、,月球的半径也未知,所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无法求出,故 D 不可求出。8多选如图所示,a、b 两个飞船在同一平面内,在不同轨道绕某行星顺时针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已知引力常量为 G,a、b 两飞船距该行星表面高度分别为 h1、h2(h1h2),运行周期分别为 T1、T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 a 运行速度小于飞船 b 运行速度B飞船 a 加速可能追上飞船 bC利用以上数据可计算出该行星的半径D利用以上数据可计算出该行星的自转周期解析:选 BC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GMmr2 mv2r,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a的线速度大于 b 的线速度,故 A 错误。a 加速可做离心运动,可能会与

45、 b 发生对接,故 B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r2 m42T2 r,a 和 b 离地高度分别为 h1、h2,运行周期分别为 T1、T2,联立两方程,可求出行星的质量和半径,故 C 正确。利用卫星的运动规律只能得到行星的质量、体积和密度,但无法分析出行星的自转规律,故 D 错误。9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已于酒泉成功发射,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墨子”将由火箭发射至高度为 500 千米的预定圆形轨道。此前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 G7。G7 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高度约为 36 000 千米),它将使北斗系统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关

46、于卫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两颗卫星的运行速度可能大于 7.9 km/sB通过地面控制可以将北斗 G7 定点于西昌正上方C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的运行周期比北斗 G7 小D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的向心加速度比北斗 G7 小解析:选 C 第一宇宙速度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最大的环绕速度,所以这两颗卫星的线速度均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故 A 错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即同步卫星,只能定点于赤道正上方,故 B 错误;根据 GMmr2 mr42T2,得 T42r3GM,所以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的运行周期小,故 C 正确;卫星的向心加速度:aGMr2,半径小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的向心加速

47、度比北斗 G7 的大,故 D 错误。10据科技日报报道,2020 年前我国将发射 8 颗海洋系列卫星,包括 4 颗海洋水色卫星,2 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 2 颗海陆雷达卫星,以加强对黄岩岛、钓鱼岛及西沙群岛全部岛屿附近海域的监测。设海陆雷达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的 n 倍,则在相同的时间内()A海陆雷达卫星到地球球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的 n 倍B海陆雷达卫星和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到地球球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C海陆雷达卫星到地球球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的 n倍D海陆雷达卫星到地球球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的1n倍解析:选 C

48、根据 GMmr2 mr2,解得 GMr3,扫过的面积为 S12lr12r212r2t,因为轨道半径之比为 n,则角速度之比为1n3,所以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之比为 n。故C 正确,A、B、D 错误。11小型登月器连接在航天站上,一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半径的 3 倍,某时刻,航天站使登月器减速分离,登月器沿如图所示的椭圆轨道登月,在月球表面逗留一段时间完成科考工作后,经快速启动仍沿原椭圆轨道返回,当第一次回到分离点时恰与航天站对接,登月器快速启动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整个过程中航天站保持原轨道绕月运行。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月球半径为 R,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登月器可以

49、在月球上停留的最短时间约为()A10 5Rg 6 3RgB6 3Rg 4 2RgC10 5Rg 2RgD6 3Rg 2Rg解析:选 B 设登月器和航天站在半径为 3R 的轨道上运行时的周期为 T,由牛顿第二定律有:GMmr2 m42rT2,其中 r3R,解得:T6 3R3GM在月球表面的物体所受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GMmR2 mg,解得:GMgR2,所以 T6 3Rg,设登月器在椭圆轨道运行的周期是 T1,航天站在圆周轨道运行的周期是 T2T。对登月器和航天站依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分别有:T23R3 T122R3 T223R3,解得 T14 2Rg,为使登月器仍沿原椭圆轨道回到分离点与航天站实现

50、对接,登月器可以在月球表面逗留的时间 t 应满足:tnT2T1(其中 n1,2,3,),由以上可得:t6n3Rg 4 2Rg(其中 n1,2,3,),当 n1 时,登月器可以在月球上停留的时间最短,所以 B 正确。12多选我国“嫦娥二号”卫星于 2010 年 10 月 1 日 18 时 59 分 57 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发射的大致过程是:先将卫星送入绕地椭圆轨道,再点火加速运动至月球附近被月球“俘获”而进入较大的绕月椭圆轨道,又经三次点火制动“刹车”后进入近月圆轨道,在近月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的周期是 118 分钟。又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

51、 m/s2)的16。则()A仅凭上述信息及数据能算出月球的半径B仅凭上述信息及数据能算出月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C仅凭上述信息及数据能算出月球的质量和密度D卫星沿绕地椭圆轨道运行时,卫星上的仪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解析:选 ABC 卫星在近月圆轨道上绕月运行时,由重力提供向心力,则向心加速度近似等于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可得 a42T2 R,已知 T,a16g,可求得月球的半径,故A 正确。月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即为近月卫星的速度,设为 v。则 v2RT,T 已知,R 由上可求出,所以可以求出月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故 B 正确。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得:GMmR2 m42T2 R,得月球的质量:M42

52、R3GT2,可求得月球的质量 M,并能求出月球的密度,故 C 正确。卫星沿绕地椭圆轨道运行时,轨道半径在改变,不完全是由万有引力来提供向心力,则卫星上的仪器处于非完全失重状态,故 D 错误。132016 年 9 月 25 日,天宫二号由离地面 h1360 km 的圆形轨道,经过“轨道控制”上升为离地 h2393 km 的圆形轨道,“等待”神舟十一号的来访。已知地球的质量为 M,地球的半径为 R,引力常量为 G。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A天宫二号在圆形轨道 h2 上运行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天宫二号在圆形轨道 h2 上运行的速度大于在轨道 h1 上的运行速度C天宫二号在轨道 h1 上的运行周期为

53、42Rh13GMD天宫二号由圆形轨道 h1 进入圆形轨道 h2 运行周期变小解析:选 C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mr2mv2r,所以:vGMr,由于天宫二号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的半径,所以天宫二号在圆形轨道 h2 上运行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 A 错误。根据 vGMr,由于 h1h2,可知,天宫二号在圆形轨道 h2 上运行的速度小于在轨道 h1 上的运行速度,故 B 错误。天宫二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Rh2m42T2(Rh),解得周期 T42Rh3GM,则在轨道 h1 上的运行周期:T142Rh13GM,天宫二号由圆形轨道 h1进入圆形轨道 h2,轨道半径

54、增大,则运行周期变大,故 C 正确,D 错误。14多选2015 年 12 月 29 日,我国成功将“高分四号”卫星发射升空,它是目前世界上空间分辨率最高、幅宽最大的遥感卫星。若某阶段该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地球半径为 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卫星在远地点 P 距地心 O 的距离为 3R。则()A卫星在远地点 P 时的加速度大小为g9B卫星在远地点 P 时的速度大于gR3C卫星在 P 点加速后可绕地球球心 O 点做半径为 3R 的匀速圆周运动D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的周期比地球自转周期大解析:选 AC 根据 G Mm3R2mg,GMmR2 mg,则在远地点,gg9,故

55、 A 正确。若卫星以半径为 3R 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G Mm3R2mv23R,再根据 GMR2g,整理可以得到 vgR3,由于卫星到达远地点 P 后做近心椭圆运动,故在 P 点速度小于gR3,故 B 错误。卫星经过远地点时加速,则可以以半径为 3R 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可以再次经过远地点,故 C 正确。椭圆轨道的半长轴比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大约 6.6R)小,所以周期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即小于地球自转周期,故 D 错误。15多选已知地球和火星的半径分别为 r1、r2,绕太阳公转轨道可视为圆,轨道半径分别为 r1、r2,公转线速度分别为 v1、v2,地球和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分别为 g1、

56、g2,平均密度分别为 1、2。地球第一宇宙速度为 v1,飞船贴近火星表面环绕线速度为 v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v1v2r2r1Bv1v2r2r1C1r12v222r22v12Dg1r12g2r22解析:选 AC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mr2mv2r,得 vGMr,r是行星公转半径,地球和火星的公转半径之比为 r1r2,所以公转线速度之比v1v2r2r1,故 A 正确。与行星公转相似,对于卫星,线速度表达式也为 vGMr,由于不知道地球和火星的质量之比,所以无法求出v1v2,故 B 错误。卫星贴近表面运行时,有 GMmr2mv2r,得:Mrv2G,行星的密度为:M43r3 3v24

57、Gr2(其中 v 为星球表面卫星运行速度,r为星球半径),故r2v2 34G为定值,故 1r12v222r22v12,故 C 正确。在行星表面,由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有 GMmr2 mg,r 是行星的半径,得:GMgr2,由于地球与火星的质量不等,则 g1r12g2r22,故 D 错误。选择题押题练(四)能量与动量(常考点)1多选如图所示,内壁光滑半径大小为 R 的圆轨道竖直固定在桌面上,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静止在轨道底部 A 点。现用小锤沿水平方向快速击打小球,击打后迅速移开,使小球沿轨道在竖直面内运动。当小球回到 A点时,再次用小锤沿运动方向击打小球,通过两次击打,小球才能运动到圆轨道的最

58、高点。已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轨道,在第一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 W1,第二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 W2。设先后两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全部用来增加小球的动能,则W1W2的值可能是()A.12 B23C.34D1解析:选 AB 第一次击打后球最多到达与球心 O 等高位置,根据功能关系,有:W1mgR两次击打后可以到达轨道最高点,根据功能关系,有:W1W22mgR12mv2在最高点,有:mgNmv2Rmg联立解得:W1mgRW232mgR故W1W223故 A、B 正确,C、D 错误。2质量为 2 kg 的物体 A 做平抛运动,落地时水平方向的位移和竖直方向的位移均为 L5 m,

59、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 A 落地时的动量大小为 10 5 kgm/sB物体 A 落地时的动能为 100 JC物体 A 落地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 45D物体 A 做平抛运动中合力的平均功率为 125 W解析:选 A 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 A 做平抛运动的时间 t2Lg 1 s,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v0Lt 5 m/s,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 vygt10 m/s,落地时速度 vv02vy25 5 m/s,落地时的动量大小 pmv10 5 kgm/s,A 正确;物体 A 落地时的动能 Ek12mv2125 J,B 错误;物体

60、A 落地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 tan vyv02,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是 45,C 错误;物体 A 做平抛运动中合力是重力,这段时间内重力做的功 WmgL100 J,重力的平均功率为 100 W,D 错误。3多选让一小球分别从竖直墙壁上面的 A 点和 B 点沿不同的粗糙斜面 AC 和 BC 到达水平面上同一点 C,小球释放的初速度等于 0,两个斜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关于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下滑到 C 点时合外力的冲量可能相同B下滑到 C 点时的动能可能相同C下滑到 C 点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一定相同D若小球质量增大,则沿同一斜面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不变解析:选 CD 下滑

61、到 C 点时速度方向不同,而动量是矢量,所以 C 点的动量不可能相同,由于初动量等于 0,所以下滑到 C 点动量变化量不同,即合外力的冲量不同,选项 A错误;两次下滑到 C 点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等于克服摩擦力做功,大小为 mgcos Lcos mgL,为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则损失的机械能一定相同,选项 C 正确;到达底端的动能为 mghWfmghmgL12mv2,则两次下滑到 C 点时的动能不可能相同,速度 v2gh2gL与质量无关,选项 B 错误,D 正确。4多选如图所示,固定于地面、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轻质弹簧,轻质弹簧一端与固定于斜面底端的挡板 C 连接,另一端与物块 A连接,物块

62、A 上方放置有另一物块 B,物块 A、B 质量均为 m 且不粘连,整个系统在沿斜面向下的恒力 F 作用下而处于静止状态。某一时刻将力 F 撤去,若在弹簧将 A、B 弹起过程中,A、B 能够分离,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力 F 撤去到 A、B 发生分离的过程中,弹簧及 A、B 物块所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A、B 被弹起过程中,A、B 即将分离时,两物块速度达到最大CA、B 刚分离瞬间,A 的加速度大小为 gsin D若斜面为粗糙斜面,则从力 F 撤去到 A、B 发生分离的过程中,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一定大于 A、B 增加的机械能与系统摩擦生热之和解析:选 AC 从力 F 撤去到 A、B 发生分离

63、的过程中,弹簧及 A、B 物块所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故 A 正确。A、B 被弹起过程中,合力等于零时,两物块速度达到最大,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A、B 还没有分离,故 B 错误。A、B 刚分离瞬间,A、B 间的弹力为零,对 B 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 maB,得 aBgsin,此瞬间 A 与 B 的加速度相同,所以 A 的加速度大小为 gsin,故 C 正确。若斜面为粗糙斜面,则从力 F 撤去到 A、B 发生分离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知,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一定等于 A、B 增加的机械能与系统摩擦生热之和,故 D 错误。5多选2017 年国际雪

64、联单板滑雪 U 型池世锦赛决赛在西班牙内华达山收官,女子决赛中,中国选手蔡雪桐以 90.75 分高居第一成功卫冕。如图所示,单板滑雪 U 型场地可简化为固定在竖直面内的半圆形轨道场地,雪面不同曲面内各处动摩擦因数不同,因摩擦作用滑雪运动员从半圆形场地的坡顶下滑到坡的最低点过程中速率不变,则()A运动员下滑的过程中加速度时刻变化B运动员下滑的过程所受合外力恒定不变C运动员下滑过程中与雪面的动摩擦因数变小D运动员滑到最低点时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达到最大解析:选 AC 滑雪运动员速率不变,必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选项 A 正确;滑雪运动员下滑的过程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受的

65、合外力的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在变,选项 B 错误;因运动员在运动方向(切线方向)上合力为零,才能保证速率不变,在该方向重力的分力不断减小,所以摩擦力 f 不断减小,而运动员下滑过程中重力沿径向分力变大,所需向心力的大小不变,故弹力 N 增大,由 fN 可知,运动员下滑过程中与雪面的动摩擦因数变小,选项 C 正确;由 PFvcos 得,当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时,运动员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就越小,选项 D 错误。6多选如图所示,AB 为固定水平长木板,长为 L,C 为长木板的中点,AC 段光滑,CB 段粗糙,一原长为L4的轻弹簧一端连在长木板左端的挡板上,另一端连一物块,开始时将物块拉至长木板的

66、右端 B 点,由静止释放物块,物块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左滑动,已知物块与长木板 CB 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块的质量为 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且 k4mgL,物块第一次到达 C 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v0,这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E0,不计物块的大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可能会停在 CB 面上某处B物块最终会做往复运动C弹簧开始具有的最大弹簧势能为12mv02E0D物块克服摩擦做的功最大为12mv0212mgL解析:选 BD 由于 k4mgL,由此 k14Lmg,由此,物块不可能停在 BC 段,故 A错误;只要物块滑上 BC 段,就要克服摩擦力做功,物块的机械能就减小,所以物块最终

67、会在 AC 段做往返运动,故 B 正确;物块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运动到 C 点的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EpmE012mv02mgL2,故 C 错误;物块第一次到达 C 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v0,物块最终会在 AC 段做往返运动,到达 C 点的速度为 0,可知物块克服摩擦做的功最大为 WfmEpmE012mv0212mgL,故 D 正确。7.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 AB 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h,以恒定速率v0 顺时针运行。甲、乙两相同滑块(视为质点)之间夹着一个压缩轻弹簧(长度不计),在 AB 的正中间位置轻放它们时,弹簧瞬间恢复原长,两滑块以相同的速率分别向左、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68、A甲、乙两滑块不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左右两侧B甲、乙两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左右两侧,但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相等C甲、乙两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同一侧,但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不相等D若甲、乙两滑块能落在同一点,则摩擦力对甲、乙做的功一定相等解析:选 D 设 v 大于 v0,弹簧瞬间恢复原长后,甲滑块向左做初速度为 v,加速度为 a 的匀减速运动。乙滑块向右做初速度为 v,加速度为 a 的匀减速运动。若甲、乙都一直做匀减速运动,两个滑块落地后,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相等,若甲做匀减速运动,乙先做匀减速后做匀速运动,则水平距离不等,故 A、B 错误。若 v 小于 v0,弹簧瞬间恢复原长后,甲滑块向左做初速

69、度为 v,加速度为 a 的匀减速运动。速度为零后可以再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乙滑块做初速度为 v,加速度为 a 的匀加速运动,运动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都和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同。甲、乙到达 B 点时的速度可能相同。落地的位置可能在同一点,此过程摩擦力对甲、乙做的功一定相等,故 C 错误,D 正确。8多选如图所示,小车质量为 M,小车顶端为半径为 R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质量为 m 的小球从圆弧顶端由静止释放,对此运动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 为当地重力加速度)()A若地面粗糙且小车能够静止不动,则地面对小车的静摩擦力最大为mgB若地面粗糙且小车能够静止不动,则地面对小车的静摩擦力最大为3mg

70、2C若地面光滑,当小球滑到圆弧最低点时,小车速度为 m2gRMMmD若地面光滑,当小球滑到圆弧最低点时,小车速度为 M2gRmMm解析:选 BC 若地面粗糙且小车能够静止不动,设当小球运动到重力与半径夹角为 时,速度为 v。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可得12mv2mgRcos,Nmgcos mv2R,解得小球对小车的压力为 NN3mgcos,其水平分量为 Nx3mgcos sin 32mgsin 2,根据平衡条件,地面对小车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 fNx32mgsin 2,故当 sin 21 时,即 45时,地面对小车的静摩擦力最大,最大为 fmax32mg,B 正确;若地面光滑

71、,则小车和小球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当小球滑到圆弧最低点时有 Mv1mv20,同时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即12Mv1212mv22mgR,联立可得 v1m2gRMMm,选项 C 正确。选择题押题练(五)电 场(必考点)1多选如图所示为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和两个相同的带负电的点电荷附近的电场线分布情况,M 点是两负电荷连线的中点,M、N 点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到正电荷的距离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 点的电场强度比 F 点的大BE 点的电势比 F 点的高C同一正电荷在 M 点受的电场力比 N 点的大D将正电荷从 M 点移到 N 点,电势能增大解析:选 ACD 由题图看出,E 点处电场线比 F 点处

72、电场线密,则 E 点的场强大于 F点的场强,选项 A 正确;电场线从正电荷到负电荷,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所以 F 点的电势比 E 点的高,选项 B 错误;负电荷在 M 点的合场强为零,M 点只有正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在 N 点正电荷产生的场强水平向右,两个负电荷产生的场强水平向左,合场强是它们的差值,所以 M 点的电场强度比 N 点的大,同一正电荷在 M 点受的电场力比在 N 点的大,所以 C 正确;正电荷到 M 点的平均场强大于正电荷到 N 点的平均场强,根据 UEd 可知,正电荷到 M 点电势降低的多,所以 M 点的电势比 N 点的低,将正电荷从 M 点移到 N 点,电势能增大,选项 D

73、正确。2多选如图甲所示,直线 MN 表示某电场线,a、b 是电场线上的两点,将一带负电的粒子从 a 点由静止释放,粒子从 a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的 v-x 图像如图乙所示,设 a、b 两点的电势分别为 a 和 b,场强的大小分别为 Ea 和 Eb,粒子在 a、b 两点的电势能分别为Wa 和 Wb,则()AabBEaEbCEaEbDWaWb解析:选 CD 由题图乙可知,带电粒子在从 a 点向 b 点运动的过程中,做加速直线运动,即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由 a 点指向 b 点,又由于带电粒子带负电,因此电场强度方向由 b 点指向 a 点,根据“沿着电场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知 ab,故选项 A

74、错误;粒子运动的动能增加,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其电势能减少,即 WaWb,故选项 D 正确;在 v-x 图像中,其斜率为:kvxvt txav,由题图乙可知,图像的斜率 k 逐渐增大,由于 v 又逐渐增大,因此粒子运动的加速度 a 逐渐增大,且比 v 增大得快,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粒子所受合外力逐渐增大,由 FqE 可知,EaEb,故选项 B 错误,选项 C 正确。3如图所示,M、N 是在真空中竖直放置的两块平行金属板,质量为m、电荷量为 q 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 v0 由 M 板中间的小孔垂直金属板进入电场中,不计粒子重力。当 M、N 间电压为 U 时,带电粒子恰好能够到达 M、N 两板

75、间距的一半处返回,现将两板间距变为原来的一半,粒子的初速度变为 2v0,要使这个粒子刚好能够到达 N板,则两板间的电压应变为()A.U2BUC2UD4U解析:选 C 设 M、N 板的中间为 P 点,电粒子恰好能够到达 P 点时,则粒子在 P 点速度为 0,该过程中只有电场力做负功,UMNEdU;UMPEd2U2,根据动能定理得:12Uq012mv02;两板间距变为原来的一半,粒子的初速度变为 2v0 时,粒子刚好能够到达 N 板,此时速度为 0,设此时两板间的电压为 U,根据动能定理:Uq012m(2v0)2,两个等式左边相除等于右边相除,约分化简得:UU12,故 U2U,故 C 正确。4如图

76、所示的装置可以通过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的变化,检测电容器电容的变化来检测导电液体是增多还是减少的仪器原理图。图中芯柱、导电液体、绝缘管组成一个电容器,电源通过电极 A、电极 B 给电容器充电,充电完毕移去电源,由此可以判断()A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小,说明电容器两板间电压增大B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小,说明导电液体增多C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大,说明电容器电容增大D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大,导电液体液面升高解析:选 B 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小,说明电容器两板间电压减小,选项 A 错误;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小,根据 CQU可知,电容器电容增大,因 C rS4kd,所以 S 增大,液面升高,导电液体增多,选项 B 正确;静电计指

77、针偏角变大,说明电容器两板间电压增大,根据 CQU可知,电容器电容减小,因 C rS4kd,所以 S 减小,液面降低,导电液体减少,选项 C、D 错误。5多选空间中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一带正电小球在电场中某点以初速度大小v0 水平向右抛出,小球落到水平地面时速度大小为 v0,已知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落地时速度方向一定与地面垂直B小球下落过程,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C小球下落过程,动能先减小后增大D小球下落过程,机械能一直减小解析:选 ACD 如图所示,小球所受的电场力 qE 和重力 mg 的合力为 F,沿 F 和垂直 F 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由于 qE

78、mg,则垂直 F 方向 vxv0cos 45,沿 F 方向 vyv0sin 45,当小球落地时速率为 v0,则小球必然处于垂直 F 且过初始位置的直线上(即 x 轴),此时垂直 F 方向的分速度(vx)不变,沿 F 方向速度与初始分速度(vy)等大反向,由速度合成可得小球落地时速度与地面垂直,A 正确;由于小球落地时速度与地面垂直,在落地前,小球一直向右运动,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机械能减小,B 错误 D 正确;小球速度与 F 方向垂直时,速度最小,因而小球下落过程,动能先减小后增大,C 正确。6有重力不计的 A、B、C、D 四种带电粒子,它们的质量之比是 mAmBmCmD11213141

79、,它们的电荷量之比是 qAqBqCqD1357,现让这四种带电粒子的混合物经过同一加速电场由静止开始加速,然后在同一偏转电场里偏转,如图所示。则屏上亮斑(带电粒子打到屏上某位置,就会在屏上该位置形成一个亮斑)的个数是()A1 B2C3 D4解析:选 A 设加速电场的电压为 U1,偏转电场的电压为 U2,偏转电场极板的长度为L,两极板之间的距离为 d,带电粒子在加速电场中运动时,由动能定理有 qU112mv02,带电粒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时,运动时间 tLv0,带电粒子离开偏转电场时偏转角度的正切值tan vyvx qU2Lmdv02,解得:tan U2L2U1d,可知偏转角度与粒子的种类、质量、

80、电荷量无关,故打到荧光屏上的位置相同,只有一个亮斑,A 正确,B、C、D 错误。7如图,水平正对放置的两块足够大的矩形金属板,分别与一恒压直流电源(图中未画出)的两极相连,M、N 是两极板的中心。若把一带电微粒在两板之间 a 点从静止释放,微粒将恰好保持静止。现将两板绕过 a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逆时针旋转一个小角度 后,再由 a 点从静止释放一这样的微粒,该微粒将(重力加速度为 g)()A仍然保持静止B靠近电势较低的电极板C以 ag(1cos)的竖直加速度加速D以 agtan 的水平加速度加速解析:选 D M、N 两极板水平放置时,微粒恰好保持静止,则有:mgqUd,两板绕过 a 点且垂直于纸面

81、的轴逆时针旋转一个小角度 后,微粒所受电场力方向与竖直方向成 角斜向左上方,且有竖直方向:FyqEcos mgqUdcos cos mgqUd mg0,竖直方向合力为零,水平方向:FxqEsin qUd ta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gtan,所以 A、B、C 错误,D 正确。8如图所示,空间有一正三棱锥 OABC,点 A、B、C分别是三条棱的中点。现在顶点 O 处固定一正的点电荷,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C三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ABC 所在平面为等势面C将一正的试探电荷从 A点沿直线 AB移到 B点,静电力对该试探电荷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若 A点的电势为 A,A 点的电势为 A,则 AA

82、 连线中点 D 处的电势 D 一定小于AA2解析:选 D 因为 A、B、C三点离顶点 O 处的正电荷的距离相等,故三点处的场强大小均相等,但其方向不同,故 A 错误;由于ABC 所在平面到顶点 O 处的距离不相等,由等势面的概念可知,ABC 所在平面不是等势面,故 B 错误;由电势的概念可知,沿直线 AB的电势变化为先增大后减小,所以当在此直线上从 A到 B移动正电荷时,电场力对该正电荷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故 C 错误;因为 UAD E AD AD,UDA EDA DA,由点电荷的场强关系可知 E AD E DA,又因为 AD DA,所以有 UADUDA,即 ADDA,整理可得:DAA2,故 D

83、 正确。9多选在匀强电场所在平面内存在一个半径为 R 的圆形区域,完全相同的带正电粒子以初速度 v0 沿不同的方向从 A 点进入圆形区域,且仅受电场力,已知从 D 点离开的粒子动能最大,且 AB、CD 是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方向沿 CD 方向B电场方向沿 AD 方向C从 B 点离开的粒子速度仍是 v0D从 C 点离开的粒子速度仍是 v0解析:选 AC 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 A 点进入,从 D 点离开的粒子动能最大,电势能最小,由于粒子带正电,则 D 点是电势最低的点,所以电场线与过 D 点的切线相垂直,故匀强电场的方向沿 CD 方向,由 C 指向 D。故 A 正确,B

84、 错误。由于 AB 与 CD 垂直,而电场的方向沿 CD 的方向,所以 A、B 两点的电势相等,所以从 B 点离开的粒子速度仍是 v0,故 C 正确,D 错误。10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有一个以 O 为圆心、半径为 R 的圆,电场方向与圆所在平面平行,A、O 两点电势差为 U,一带正电的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经 A、B 两点时速度方向沿圆的切线,速度大小均为 v0,粒子重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在 A、B 间是做圆周运动B粒子从 A 到 B 的运动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C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EURD圆周上,电势最高的点与 O 点的电势差为 2U解析:选 D 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于

85、粒子在 A、B 两点动能相等,则电势能也相等。因为该圆周处在匀强电场中,所以两点的连线AB 即为等势面。根据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特性,从而画出电场线 CO。由曲线运动条件可知,正电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沿着 CO 方向,因此粒子从 A到 B 做抛体运动,故 A 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速度方向与电场力方向夹角先大于 90后小于 90,电场力对于运动来说先是阻力后是动力,所以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故 B 错误;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EUd,式中的 d 是沿着电场强度方向的距离,因而由几何关系可知,UAOE 22 R,所以 E 2UR,故 C 错误;圆周上,电势最高的点与 O 点的电势差为 UER 2UR R 2

86、U,故 D 正确。11多选竖直平面内存在有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 m,带电荷量为 q 的小球以初速度 v0 沿与竖直方向成 角斜向左上方沿直线运动,已知小球运动路径恰好在匀强电场的平面内,那么在小球发生位移 L 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电场强度 EmgqB若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电场强度可能等于 E3mg4qC若小球运动过程电势能不变,则电场强度 Emgsin qD若小球运动过程电势能不变,则小球的动量变化量与速度反向解析:选 ACD 小球做直线运动,说明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与速度共线或者等于 0,若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合力等于 0,电场力等于重力,即 qEmg

87、,电场强度 Emgq,选项 A 正确。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合力一定和速度同向,根据力的合成,可发现电场力大于重力,即电场强度 Emgq,选项 B 错。若小球运动过程电势能不变,说明电场力和运动方向垂直,根据合力与速度共线,可判断电场力大小为 mgsin,电场强度 Emgsin q,选项 C 正确。根据几何关系可判断合力与速度反向,所以合外力的冲量也与速度反向,选项 D 正确。12多选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固定的半径为 R 的光滑绝缘圆形轨道,水平匀强电场平行于轨道平面向左,P、Q 分别为轨道的最高、最低点。一质量为 m、电量为 q 的带正电小球(可视为质点)在轨道内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

88、,场强 E3mg4q。要使小球能沿轨道做完整的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过 Q 点时速度至少为 5gRB小球过 Q 点时速度至少为 23gR2C小球过 Q、P 点受轨道弹力大小的差值为 6mgD小球过 Q、P 点受轨道弹力大小的差值为 7.5mg解析:选 BC 根据“等效场”知识得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大小为 mg 效mg2qE254mg,则 g 效54g,方向为 tan qEmg34,即 37。当小球刚好通过 C 点关于 O 对称的 D 点时,就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在 D 点由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则:54mgmvD2R,从 Q 到 D,由动能定理得mg(RRcos)

89、qERsin 12mvD212mvQ2,联立解得 vQ 23gR2,故 A 错误,B 正确。在 P 点和 Q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FQmgmvQ2R,FPmgmvP2R;从 Q 到 P,由动能定理得mg2R12mvP212mvQ2,联立解得 FQFP6mg,则 C 正确、D 错误。13.如图所示,一倾角为 30的匀质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角速度 转动,盘面上离转轴距离 d 处有一带负电的电荷量为 q、质量为 m 的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整个装置放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 Emg2q,则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为重力加速度)()

90、A.33g42d9gB.2 312d3gC.3g42d3gD.3g22d3g解析:选 A 对物体跟着圆盘转动的各个位置分析比较可知,当物体转到圆盘的最低点时,所受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达到最大,即将相对滑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qE)cos 30(mgqE)sin 30m2d,解得 33g42d9g,故 A 正确,B、C、D 错误。14多选如图所示,a、b、c、d 四个质量均为 m 的带电小球恰好构成“三星拱月”之形,其中 a、b、c 为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在光滑绝缘水平面内的同一圆周上绕 O 点做半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动,三小球所在位置恰好将圆周等分。小球 d 位于 O 点正上方 h 处

91、,且在 F 作用下恰处于静止状态,已知 a、b、c 三小球的电荷量均为 q,d 球的电荷量为 6q,h 2R。重力加速度为 g,静电力常量为 k,则()A小球 a 一定带正电B小球 b 的周期为2RqmRkC小球 c 的加速度大小为 3kq23mR2D外力 F 竖直向上,大小等于 mg2 6kq2R2解析:选 CD a、b、c 三小球所带电荷量相同,要使三个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d 球与 a、b、c 三小球一定是异种电荷,由于 d 球的电性未知,所以 a 球不一定带正电,故 A错误。设 db 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则 cos Rh2R2 33,sin hh2R2 63,对 b 球,根据牛顿第二

92、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得:k 6qqh2R2cos 2kq22Rcos 302cos 30m42T2 Rma解得:T2Rq3mRk,a 3kq23mR2则小球 c 的加速度大小为 3kq23mR2。故 B 错误,C 正确。对 d 球,由平衡条件得:F3k 6qqh2R2sin mgmg2 6kq2R2,故 D 正确。15多选长为 l、间距为 d 的平行金属板水平正对放置,竖直光屏 M 到金属板右端距离为 l,金属板左端连接有闭合电路,整个装置结构如图所示,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粒子以初速度 v0 从两金属板正中间自左端水平射入,由于粒子重力作用,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一位置时,粒子恰好垂直撞在

93、光屏上。对此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粒子在平行金属板间的运动时间和从金属板右端到光屏的运动时间相等B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2mgqC若仅将滑片 P 向下滑动一段后,再让该粒子从 N 点以水平速度 v0 射入板间,粒子不会垂直打在光屏上D若仅将两平行板的间距变大一些,再让该粒子从 N 点以水平速度 v0 射入板间,粒子依然会垂直打在光屏上解析:选 ABD 粒子先在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间做类平抛运动,粒子离开电场时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粒子垂直撞在光屏上,说明竖直方向末速度等于 0,即电场中粒子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不管是在金属板间还是离开电场后,粒子在水平方向速度没有变化,而且水平位移相等,所

94、以运动时间相等,选项 A 正确。竖直方向速度变化量等大反向,所以有qEmgmtgt,可得 E2mgq,选项 B 正确。若仅将滑片 P 向下滑动一段后,R 的电压减小,电容器的电压要减小,电荷量要减小,由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所以电容器不能放电,电量不变,板间电压不变,所以粒子的运动情况不变,再让该粒子从 N 点以水平速度 v0 射入板间,粒子依然会垂直打在光屏上,故 C 错误。若仅将两平行板的间距变大一些,电容器电容减小,但由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所以电容器不能放电,电量不变,根据推论可知板间电场强度不变,所以粒子的运动情况不变,再让该粒子从 N 点以水平速度 v0 射入板间,粒子依然会垂

95、直打在光屏上,故 D 正确。选择题押题练(六)磁 场(常考点)1多选如图所示,纸面内 AB 两点之间连接有四段导线:ACB、ADB、AEB、AFB,四段导线的粗细相同、材料相同;匀强磁场垂直于纸面向内,现给 AB 两端加上恒定电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段导线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相同B四段导线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相等CADB 段受到的安培力最大DAEB 段受到的安培力最小解析:选 AC 导线的粗细相同、材料相同,由电阻定律:RLS可知:导线越长,电阻越大,由 IUR可知:ACB 导线电流最小,而 ADB 导线电流最大,四段导线的有效长度都相同,由 FBIL 可知,ADB 段受到的安培力最大,而

96、 ACB 段受到的安培力最小,由左手定则可知,它们的安培力的方向均相同,故 A、C 正确,B、D 错误。2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测量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用绝缘轻质丝线把底部长为 L、电阻为 R、质量为 m 的“U”形线框固定在力敏传感器的挂钩上,并用轻质导线连接线框与电源,导线的电阻忽略不计。当有拉力 F 作用于力敏传感器的挂钩上时,拉力显示器可以直接显示力敏传感器所受的拉力。当线框接入恒定电压为 E1时,拉力显示器的示数为 F1;接入恒定电压为 E2 时(电流方向与电压为 E1 时相反),拉力显示器的示数为 F2。已知 F1F2,则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为()ABRF1F2LE1E2

97、 BBRF1F2LE1E2CBRF1F2LE2E1DBRF1F2LE1E2解析:选 B 线框接入恒定电压为 E1 时,对线框受力分析得出:F1mgBE1R L;当线框接入恒定电压为 E2 时,对线框受力分析得出:F2mgBE2R L,联立整理得:BRF1F2LE1E2,故 B 正确,A、C、D 错误。3多选如图所示,一个绝缘且内壁光滑的环形细圆管,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环的半径为 R(比细管的内径大得多),在圆管内的最低点有一个直径略小于细管内径的带正电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小球的质量为 m,带电荷量为 q,重力加速度为 g。空间存在一磁感应强度大小未知(不为零),方向垂直于环形细圆管所在平面向里的匀

98、强磁场。某时刻,给小球一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 v0 5gR的初速度,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无论磁感应强度大小如何,获得初速度后的瞬间,小球在最低点一定受到管壁的弹力作用B无论磁感应强度大小如何,小球一定能到达环形细管的最高点,且小球在最高点一定受到管壁的弹力作用C无论磁感应强度大小如何,小球一定能到达环形细管的最高点,且小球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都相同D小球在从环形细圆管的最低点运动到所能到达的最高点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解析:选 BC 由左手定则可判定小球受到的洛伦兹力 F 始终指向圆心,假设小球受到管道的支持力为 N,小球获得 v0 5gR的初速度后,由圆周运动可得:FNmgmv02R解

99、得:Nmgmv02R Fmgmv02R qv0B可见,只要 mgmv02R qv0B,支持力 N 就为零,故 A 错误。由于洛伦兹力不做功,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故小球在从环形细圆管的最低点运动到所能达到的最高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小球能不能到最高点与磁感应强度大小无关,从最低点到最高点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得:mg2R12mv212mv02解得:v gR,可知小球能到最高点,由于当 v gR时,小球受到的向心力等于 mg,故此时小球除受到重力、向下的洛伦兹力之外,一定还有轨道向上的支持力,其大小等于洛伦兹力,故 B、C 正确,D 错误。4多选绝缘光滑斜面与水平面成 角,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q

100、 的小球从斜面上高 h 处,以大小为 v0、方向与斜面底边 MN 平行的初速度射入,如图所示,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已知斜面足够大,小球能够沿斜面到达底边 MN。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曲线运动B小球到达底边 MN 的时间 t2hgsin2C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取值范围为 Bmgqv0cos D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取值范围为 Bmgqv0sin 解析:选 ABC 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时受重力、支持力、洛伦兹力,根据左手定则,洛伦兹力垂直于斜面向上,求得小球的合力大小 Fmgsin,方向沿斜面向下,与初速度 v0垂直,则小球做类平

101、抛运动,即匀变速曲线运动,故 A 正确;小球沿斜面向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agsin,再由运动学公式,解得小球到达底边 MN 的时间t2hgsin2,故 B 正确;小球能够沿斜面到达底边 MN,则小球受到的洛伦兹力 qv0Bmgcos,解得磁感应强度的取值范围为 Bmgqv0cos;下滑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增大,但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分速度始终等于 v0,则洛伦兹力 qv0B 始终不变,故 C 正确,D 错误。4多选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 R 的半圆形光滑轨道置于竖直平面内,左、右两端点等高。半圆轨道所在区域有一个磁感应强度为 Bmqg2R、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或一个电场强度为 E

102、mgq、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带正电小球从轨道左端最高点由静止释放。P 为轨道的最低点,小球始终没有离开半圆轨道。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半圆轨道有匀强磁场,小球经过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4mgB若半圆轨道有匀强磁场,小球经过轨道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 2gRC若半圆轨道有匀强电场,小球经过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6mgD若半圆轨道有匀强电场,小球经过轨道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 2 gR解析:选 BCD 若半圆轨道有匀强磁场,只有重力做功,根据机械能守恒有12mv2mgR,小球经过轨道最低点时速度大小 v 2gR,B 正确;小球第一次经过轨道最低点时,

103、受到的洛伦兹力竖直向下,由向心力公式得 FNqvBmgmv2R,解得 FN4mg,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经过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4mg,小球第二次经过轨道最低点时,受到的洛伦兹力竖直向上,由向心力公式得 FNqvBmgmv2R,解得 FN2mg,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经过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2mg,A 错误;若半圆轨道有匀强电场,电场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 mgRqER12mv2,解得 v2 gR,D 正确;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电场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由向心力公式得 FNqEmgmv2R,解得 FN6mg,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经过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6mg,

104、C 正确。5如图所示,abcd 为一正方形区域,e、f 分别是 ad、cd 的中点。若该区域内只存在由 d 指向 b 的匀强电场,沿对角线 ac 方向以速度 v 入射的带电粒子(不计粒子的重力)恰好从 e 点射出。若该区域内只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沿对角线 ac 方向以速度 v 入射的带电粒子恰好从 f 点射出。则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和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比值为()AvB2vC3vD10v解析:选 D 设正方形边长为 L,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24 Lvt,竖直方向:24 L12at212qEm t2,联立解得:E4 2mv2qL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

105、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v2r,画出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图中fad,结合几何关系,有:cos(45)54 Lr,sin L252 L,cos L52 L;结合三角函数知识可以解得:r54 2L;联立以上各式解得:B2 2mv5qL 联立解得:EB10v故 A、B、C 错误,D 正确。6多选如图所示,在、两个区域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均为 B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分别垂直于纸面向外和向里,AD、AC 边界的夹角DAC30,边界 AC 与边界 MN 平行,区域宽度为 d,长度无限大。质量为 m、电荷量为q 的粒子可在边界 AD 上的不同点射入。入射速度垂直于 AD 且垂直于磁场,若入射速度

106、大小为qBdm,不计粒子重力,不考虑区磁场右边界,则()A粒子从距 A 点 0.5d 处射入,不会进入区B粒子从距 A 点 1.5d 处射入,在磁场区域内运动的时间为mqBC粒子在磁场区域内运动的最短时间为 m3qBD从 MN 边界出射粒子的区域长为(31)d解析:选 BCD 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qvBmv2r,其中 vqBdm;解得:rd,画出恰好不进入区的临界轨迹,如图所示:结合几何关系,有:AOrsin 302r2d;故从距 A 点 0.5d 处射入,会进入区,故 A 错误;粒子从距 A点 1.5d 处射入,在区内运动的轨迹为半个圆周,故运动时间

107、为:tT2mqB,故 B 正确;从 A 点进入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最短(弦长也最短),时间最短,轨迹如图所示,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 60,故时间为:tT6 m3qB,故 C 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从 A 点和距 A 点右侧 d 处进入磁场的粒子可从 MN 边界出磁场,画出临界轨迹如图所示,可得 GH 长度为(31)d,故 D 正确。7多选如图所示,虚线 MN 的下方存在着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强度大小为 E,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一带电微粒自离 MN 为 h的高处由静止下落,从 A 点进入场区,沿着 ACD 做了一段匀速圆周运动,从 D 点射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微粒做圆周运动的

108、半径为EB2hgB微粒从 A 点运动到 D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从 A 点运动到 D 点的过程中微粒的电势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保持不变D若微粒从 D 点离开场区到再次落回场区将沿 DCA 返回解析:选 AC 微粒开始时做自由落体运动,进入场区的速度大小为:v 2gh,由题意可知,微粒进入复合场区做匀速圆周运动,因此必有重力与电场力平衡,即:mgqE,此时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qvBmv2R,解得:REB2hg,故选项 A 正确;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因此微粒从 A 点运动到 D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其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故选项 B 错误;微粒从 A 点运动到 D 点的

109、过程中,洛伦兹力不做功,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微粒的重力势能、动能、电势能之和恒定,由于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动能不变,因此微粒的电势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保持不变,故选项 C 正确;微粒离开场区后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运动对称性可知,将运动至 D 点正上方与初始释放位置等高处,下落后重复之前的运动向右平移 2R 距离,故选项 D 错误。选择题押题练(七)电磁感应(常考点)1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充电已经进入人们的视线。小到手表、手机,大到电脑、电动汽车,都已经实现了无线充电从理论研发到实际应用的转化。如图所示为某品牌的无线充电手机利用电磁感应方式充电的原理图。关于无线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线充

110、电时手机接收线圈部分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B只有将充电底座接到直流电源上才能对手机进行充电C接收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与发射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相同D只要有无线充电底座,所有手机都可以进行无线充电解析:选 C 无线充电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当充电底座的发射线圈中通有交变电流时,发射线圈产生交变的磁场,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在接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实现对接收充电设备的充电。无线充电时手机接收线圈部分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只有将充电底座接到交流电源上才能对手机进行充电。所以 A、B 选项错误。接收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与发射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相同,C 选项正确。不是所有手机都可以进行无线充电,手

111、机中要装有接收线圈设备才可以,故 D 错误。2韦伯和纽曼总结、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如图所示是关于该定律的实验,P 是由闭合线圈组成的螺线管,把磁铁从 P 正上方,距 P 上端 h 处由静止释放,磁铁竖直穿过 P 后落在海绵垫上并停下。若仅增大 h,重复原来的操作,磁铁穿过 P 的过程与原来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将增大B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将增大C通过线圈导线截面的电量将增大D线圈对磁铁的阻碍作用将变小解析:选 B 若仅增大 h,对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没有影响,故 A 错误;若仅增大 h,磁铁经过线圈的时间减小,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将增大,故 B 正确;若仅增大 h,对穿过

112、线圈的磁通量没有影响,所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相同,则通过线圈导线截面的电量 qR 保持不变,故 C 错误;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将增大,所以感应电流增大,线圈对磁铁的阻碍作用将变大,故 D 错误。3如图所示,两个标有“6 V、2 W”的相同的灯泡 A、B,分别与电容器 C 和电感线圈 L 相连后接在 6 V 电源的两端,已知电感线圈的自感系数很大、内阻不计,电容器的耐压值足够大,则()A若电源是直流电源,闭合开关时,A 灯缓慢地变亮B若电源是直流电源,闭合开关稳定后再断开时,A 灯会亮一下再熄灭C若电源是交流电源,闭合开关稳定后,A 灯不会亮D若电源是交流电源,闭合开关稳定后,B 灯可能会

113、被烧坏解析:选 B 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通交流、阻直流”,电感线圈在电路中的作用是“通直流、阻交流”,因此,若电源是直流电源时,闭合开关后,B 灯缓慢变亮。电路接通瞬间,给电容器充电,A 灯将出现闪亮一下后熄灭,闭合开关稳定后再断开时,L与 A、B 及 C 组成闭合回路,L 中由于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减小,因此 A 灯会亮一下再熄灭,故选项 A 错误,选项 B 正确;当电源是交流电源时,闭合开关稳定后,A 灯一直发光,B 灯几乎不亮,故选项 C、D 错误。4“超导量子干涉仪”可用于探测心磁(1010 T)和脑磁(1013 T)等微弱磁场,其灵敏度可达 1014 T,其探测“回路”示意

114、图如图甲。穿过 ABCD“回路”的磁通量为。总电流强度 Ii1i2。I 与 0的关系如图乙所示(02.071015 W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乙中横坐标的单位是 WbB穿过“回路”的磁通量越大,电流 I 越大C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变化引起电流 I 周期性变化D根据电流 I 的大小,可以确定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大小解析:选 C 0的单位是 1,故 A 错误;从题图中可以看出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变化引起电流 I 周期性变化,当 0的比值是整数时,电流最大,故 B 错误,C 正确;因为电流是周期性变化的,同一个电流值,对应很多个回路的磁通量,故不能根据电流的大小来确定回路中磁通量的大小,D 错

115、误。5如图所示,a、b 两个闭合正方形线圈用同样的导线制成,匝数均为 10 匝,边长 la3lb,图示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且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大,不考虑线圈之间的相互影响,则()A两线圈内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Ba、b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之比为 91Ca、b 线圈中感应电流之比为 34Da、b 线圈中电功率之比为 31解析:选 B 当磁感应强度变大时,由楞次定律知,线圈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由安培定则知,线圈内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选项 A 错误;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ESBt 及 SaSb91 知,Ea9Eb,选项 B 正确;由 R LS知两线圈的电阻关系为

116、Ra3Rb,其感应电流之比为 IaIb31,选项 C 错误;两线圈的电功率之比为PaPbEaIaEbIb271,选项 D 错误。6如图所示,足够长的 U 形光滑金属导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其中 MN 与 PQ 平行且间距为 L,有一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平面斜向上,导轨电阻不计。金属棒 ab 由静止开始沿导轨下滑,并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ab棒在 MN 与 PQ之间部分的电阻为 R,当 ab 棒沿导轨下滑的距离为 x 时,棒的速度大小为 v。则在这一过程中()A金属棒 ab 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始终为v22xB金属棒 ab 受到的最大安培力为B2L2vRsin C通过金属棒

117、 ab 横截面的电荷量为BLxRD金属棒 ab 产生的焦耳热为B2L2v2R x解析:选 C 金属棒 ab 开始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大,感应电动势增大,所以感应电流也增大,导致金属棒受到的安培力增大,所以加速度减小,即金属棒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 A 错误。金属棒 ab 受到的最大安培力大小为 FBILBBLvR LB2L2vR,故 B 错误。通过金属棒 ab 横截面的电荷量 qR BLxR,C 正确。金属棒 ab 产生的焦耳热等于克服安培力做的功,安培力是变力,且安培力非线性变化,故 D错误。7如图所示,一闭合直角三角形线框 PNM 以速度 v 匀速穿过匀强磁场区域

118、。磁场 CD 边长度是线框 PN 边长度的 3 倍。从 NM 边进入磁场区开始计时,到 P 点离开磁场区的过程中,线框内感应电流的情况(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是下列图中的()解析:选 A 如图所示,线框切割磁场的有效长度随 t 变化,设 NM 边长度为 L,PN 边长度为 x0。进磁场过程0 x0v,如图中段,由右手定则知感应电流方向为正。有效长度 l 从 L 线性减小至 0;电流大小 iERBlvR,从 I0BLvR 起线性减小,在 tx0v时有最小值 0(临界点),如图所示。线框在磁场内运动过程x0v3x0v,如图中段,线框中无感应电流。出磁场过程3x0v 4x0v,如图中段,电流为

119、负方向;有效长度 l 从 L 线性减小至0;电流大小 iERBlvR,从 I0BLvR 起线性减小,在 t4x0v 点有最小值 0(临界点)。综上分析,应选 A。8多选如图所示,电阻不计、间距为 l 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于磁感应强度为 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导轨左端接一定值电阻 R。质量为 m、电阻为 r 的金属棒 MN 置于导轨上,受到垂直于金属棒的水平外力 F 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外力 F 与金属棒速度 v 的关系是 FF0kv(F0、k 是常量),金属棒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金属棒中感应电流为 i,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FA,电阻 R 两端的电压为 UR,感应电流的功率

120、为 P,它们随时间 t 变化图像可能正确的有()解析:选 BC 当金属棒 MN 的速度为 v 时,MN 受到的安培力 FABilB2l2vRr,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金属棒 MN 的加速度 aFFAmF0mk B2l2Rrmv,且 i BlvRr,URBlRvRr,PB2l2v2Rr。若 k B2l2Rr,金属棒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i-t 图像为直线,FA-t 图像为直线,UR-t 图像为直线,P-t 图像为抛物线。若 k B2l2Rr,则金属棒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则 i-t 图像、FA-t 图像、UR-t 图像、P-t 图像为曲线,斜率越来越大,此时选项 B 正确。若 k B2l2Rr,

121、则金属棒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加速度减为零后做匀速运动,此时 i-t图像、FA-t 图像、UR-t 图像为曲线,斜率越来越小,最后恒定,感应电流的功率最后也恒定,此时选项 C 正确。选择题押题练(八)交变电流(常考点)1阻值为 50、匝数为 311 匝的闭合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如图乙所示。则可以判断()At0 时刻线圈应转到图甲所示的位置B线圈的角速度为 50 rad/s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最大值为 1100 WbD线圈转一周所产生的热量为 968 J解析:选 C t0 时刻产生的电动势为零,所以线圈应处于中性面,即线圈与磁场垂直,故 A 错误

122、;据图像可知,T0.02 s,由 T2 可得:100 rad/s,故 B 错误;据 EmnBS 可知,BS311311100 Wb 1100 Wb,故 C 正确;由图像可知,电动势有效值 EEm2220 V,据焦耳定律可知,线圈转一周产生的热量:Q220250 0.02 J19.36 J,故 D错误。2将电阻 R1 和 R2 按如图甲所示接在理想变压器上,变压器原线圈接在电压为 U 的交流电源上,R1 和 R2 上的电功率之比为 21;若其他条件不变,只将 R1 和 R2 改成如图乙所示的接法,R1 和 R2 上的功率之比为 18。则图乙中两组副线圈的匝数之比 n1n2 为()A12 B14C

123、18 D116解析:选 A 题图甲中,R1 和 R2 串联,则电流相等,根据功率之比P1P2I2R1I2R221,得R1R221;题图乙中 R1 和 R2 上的功率之比为 18,则乙图两副线圈的功率之比P1P2U12R1U22R218,可得 U1U212,则题图乙中两组副线圈的匝数之比等于两副线圈电压之比,为 12,故 A 正确。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110,线圈接通交流电源,理想电压表 V 示数为 22 V,理想电流表 A1 示数为 5 A,副线圈串联了理想电流表 A2 以及虚线框内的某用电器,电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 A2 的示数为 50 A

124、B若虚线框内接入电容器,电容器的耐压值至少是 220 VC若虚线框内接入定值电阻,则电阻消耗的功率为 110 WD若虚线框内接入电动机且正常工作,可知电动机内阻为 440 解析:选 C 根据I1I2n2n1,可得副线圈中的电流为 I20.5 A,故 A 错误;根据U1U2n1n2,可得 U2220 V,若虚线框内接入电容器,则电容器的耐压值至少是 220 2 V;若虚线框内接入定值电阻,则电阻消耗的功率为 PUI2200.5 W110 W;电动机为非纯电阻,可知电动机内阻不为 440,故 B、D 错误,C 正确。4如图所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b 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R

125、0 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 A1 的示数增大了 0.2 A,电流表 A2 的示数增大了 0.8 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 V1 示数增大B电压表 V2、V3 示数均增大C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D变阻器滑片是沿 cd 的方向滑动解析:选 D 电压表 V1 的示数和 a、b 间电压的有效值相同,滑片滑动时 V1 示数不变,选项 A 错误;电压表 V2 测量的电压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原、副线圈匝数不变,输入电压不变,故 V2 示数不变,V3 示数为 V2 示数减去 R0 两端电压,两线圈中电流增大,易知 R0两端电压升高,故 V3

126、示数减小,选项 B 错误;理想变压器 U1I1U2I2,则 U1I1U2I2,I2I1,故 U2U1,变压器为降压变压器,选项 C 错误;因 I2 增大,故知 R 减小,变阻器滑片是沿 cd 的方向滑动,选项 D 正确。5某同学模拟“远距离输电”,将实验室提供的器材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A、B 为理想变压器,灯 L1、L2 相同且阻值不变。保持 A 的输入电压不变,开关 S 断开时,灯 L1正常发光。则()A仅闭合 S,L1 变亮B仅闭合 S,A 的输入功率变小C仅将滑片 P 上移,L1 变亮D仅将滑片 P 上移,A 的输入功率变小解析:选 D 闭合 S,则消耗功率增大,B 副线圈中电流增大,B

127、 原线圈中电流也增大,则 R 上损失的电压和功率增大,则 B 输入电压 UB1UA2IR 减小,灯泡两端电压 UB2 减小,故灯泡会变暗,故 A 错误;由以上分析知 A 的输入电流增大,电压不变,根据 PUI 知输入功率增大,故 B 错误;仅将滑片 P 上移,A 副线圈匝数减小,则输出电压减小,B 的输入电压减小,灯泡电压也减小,故 L1 变暗,消耗功率减小,则 A 输入功率减小,故 C 错误,D 正确。6如图甲所示电路中,L1、L2、L3 为三只“6 V 3 W”的灯泡,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 ab 端接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时,三只灯泡均正常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28、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31B输出端交流电的频率为 50 HzC电流表的示数为 0.5 AD电压表的示数为 18 V解析:选 B 因原、副线圈的电流之比为 12,则匝数之比为 21,故 A 错误;因周期为 T0.02 s,则其频率为 f1T50 Hz,故 B 正确;电流表的示数为有效值,每个灯泡的电流为:IPU36 A0.5 A,则电流表示数为 2I1 A,故 C 错误;电压表的示数为 UabUL118 V6 V12 V,故 D 错误。7多选图甲中的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 n1 与副线圈匝数 n2 之比为 101,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如图乙所示正弦交流电,电阻 R1R2R320 和电容

129、器 C 连接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电容器的击穿电压为 8 V,电压表 V 为理想交流电表,开关 S 处于断开状态,则()A电压表 V 的读数约为 7.07 VB电流表 A 的读数为 0.05 AC电阻 R2 上消耗的功率为 2.5 WD若闭合开关 S,电容器会被击穿解析:选 AC 开关断开时,副线圈为 R1 和 R2 串联,电压表测量 R2 的电压,由题图乙可知原线圈电压为2002 V100 2 V,所以副线圈电压为 10 2 V,则 R2 的电压为 5 2V7.07 V,选项 A 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副线圈电流为10 240A 24A,所以原线圈电流为 24 110 A 240 A0.0

130、35 A,选项 B 错误;电阻 R2 上消耗的功率为PU22R2 5 2220W2.5 W,选项 C 正确;当开关闭合时,R1 与 R3 并联后和 R2 串联,电容器的电压为并联部分的电压,并联部分电阻为 R 并12R10,所以并联部分的电压为10 2102010 V10 23V,最大值为203 V8 V,所以电容器不会被击穿,选项 D 错误。8多选在匀强磁场中,一个 100 匝的闭合矩形金属线圈,绕与磁感线垂直的固定轴匀速转动,穿过该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按图示正弦规律变化。设线圈总电阻为 2,则()At0 时,线圈平面平行于磁感线Bt1 s 时,线圈中的电流改变方向Ct1.5 s 时,线圈中的

131、感应电动势最大D一个周期内,线圈产生的热量为 82 J解析:选 AD t0 时,磁通量为零,磁感线与线圈平面平行,A正确;当磁感线与线圈平面平行时,磁通量变化率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大,画出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由图可知,t1 s 时,感应电流没有改变方向,B 错误;t1.5 s 时,感应电动势为 0,C 错误;感应电动势最大值 EmNBSNm2T 1000.0422(V)4(V),有效值 E 22 4(V)2 2(V),QE2R T82(J),D 正确。选择题押题练(九)物理学史、直线运动、物体的平衡、电路及动态分析(偶考点)物理学史与物理方法1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

132、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普勒研究了行星运动,从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出了引力常量,被誉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C牛顿第一定律虽然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但可用实验直接验证D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使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的结论陷入困境解析:选 B 开普勒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但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发现的,故选项 A错误;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实际的应用价值测天体质量,故选项 B 正确;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不受力的运动物体,因此牛顿第一定

133、律不可以直接用实验验证,故选项 C 错误;伽利略在理想斜面实验的基础之上,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使得“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的结论陷入困境,故选项 D 错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B卢瑟福通过对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心系“磁生电”思想是受到了安培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的启发D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应用了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解析:选 D 伽利略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A 错误;卢瑟福通过对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

134、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 错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提出“磁生电”思想是受到奥斯特发现电生磁的现象的启发,C 错误;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应用了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D 正确。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库仑定律的公式和万有引力的公式在形式上非常相似,说明这两种力的性质相同B弗兰克和赫兹实验证明了汞原子的能量确实是量子化的C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力学中基本单位D能量守恒定律是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作出了突出贡献解析:选 B 尽管库仑定律的公式和万有引力的公式在形式上非常相似,但是仍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故 A 错误;弗兰克和赫兹用电子轰击汞原子,证明了汞原子的能

135、量确实是量子化的,故 B 正确;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不是力学中基本单位,是导出单位,故 C 错误;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的物理学家中没有牛顿,故 D 错误。42017 年 2 月 12 日消息,福岛第一核电站 2 号机组安全壳内辐射量达到高值,对此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安全提醒,建议在日侨胞及赴日中国公民妥善安排出行计划。关于核电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电站是使核能转化为内能,通过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来发电的B发电的能量来自于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放出的能量C核泄漏中放射性物质都是天然放射性元素D核电站的核废料可以直接堆放在露天垃圾场解析:选 A 核电站是利用核能发电的

136、电站,它是在人工控制下缓慢进行的链式反应实现核能的释放,核电站中都有热交换器,把核能转化为内能,用高压的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动再带动发电机发电,选项 A 正确、B 错误;核泄漏中放射性物质有的是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同位素,并非都是天然放射性元素,选项 C 错误;核废料具有放射性,会对环境和生物造成严重的危害,不能直接堆放在露天垃圾场,要做防辐射处理,选项 D 错误。直线运动5一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从底端向上滑出,从滑出至回到斜面底端的时间为 6 s,若在物块上滑的最大位移的一半处设置一垂直斜面的挡板,仍将该物块以相同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向上滑出,物块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37、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这种情况下物块从上滑至回到斜面底端的总时间约为(不计空气阻力)()A1.0 s B1.8 s C2.0 s D2.6 s解析:选 B 将物块的上滑过程分成位移相等的两段,设下面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 t1,上面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 t2,根据逆向思维可得:t2t11(21),设从滑出至回到滑出点的时间为 2t6 s,物块撞击挡板后以原速率弹回(撞击所需时间不计),物块上滑和下滑的总时间 t2t1 且 t1t2t3 s,由以上各式可得:t(63 2)s1.8 s,故只有选项 B正确。6多选t0 时刻 A、B 两质点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在时间 t 内平均速度为 v,它

138、们的 v-t 图线分别为图中的直线 A、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质点 A 的加速度大小为 1 m/s2B质点 B 的加速度大小为 1 m/s2Ct2 s 时,质点 A、B 相遇Dt4 s 时,质点 A、B 相遇解析:选 AC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 xv0t12at2 变形得:v xtv012at,则知图像的斜率大小等于12a,由题图可知,12aA314,得 aA1 m/s2,12aB22,得aB2 m/s2,故 A 正确,B 错误;由上可得,A 的初速度为 v0A3 m/s,A 做匀减速运动,B 的初速度为 v0B0,做匀加速运动。2 s 时 A、B 的位移分别为 xAv0At1

139、2aAt232 m12122 m4 m,xB12aBt212222 m4 m,则知 t2 s 时,质点 A、B 相遇。同理,可得 4 s 时 A、B 的位移分别为 xAv0At12aAt234 m12142 m4 m,xB12aBt212242 m16 m,则知 t4 s 时,质点 A、B 没有相遇,故 C 正确,D 错误。7多选A、B 两物体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其运动的 v-t 图像和 a-t 图像如图甲、乙所示,已知在 0t0 和 t02t0 两段时间内,A 物体在 v-t 图像中的两段曲线形状相同。则有关A、B 两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A 物体先加速后减速Ba22a1Ct0 时刻,A、

140、B 两物体第一次相遇D2t0 时刻,A、B 两物体第一次相遇解析:选 BD 读取 v-t 图像信息,A 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但速度一直在增大,故 A 错。v-t 图像与 t 轴所围面积为位移,由几何关系知在 2t0 时刻,两物体位移相同,又由于两物体从同地出发,则此时第一次相遇,故 C 错、D 对。由 v-t 图像可知 v22v1,又由 a-t 图像与时间轴所围面积等于速度的改变量,可得 a22a1,故 B 对。8.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两车在某一时刻刚好经过同一位置,此时甲的速度为 5 m/s,乙的速度为 10 m/s,甲车的加速度大小恒为 1.2 m/s2。以此时作为计

141、时起点,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以上条件可知()A乙车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加速运动B在前 4 s 的时间内,甲车运动的位移为 29.6 mC在 t4 s 时,甲车追上乙车D在 t10 s 时,乙车又回到起始位置解析:选 B 根据图像可知,乙图线的切线的斜率表示乙车的加速度,故乙车的加速度先减小,之后反向且先增大再减小,故 A 项错误。前 4 s 甲的位移 xv0t12at229.6 m,故 B 项正确。v-t 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t4 s 时,两车速度相同,但甲车的位移小于乙车的,即甲车未追上乙车,故 C 项错误。10 s 前乙车速度方向不变,位移一直在增大

142、,不可能回到起始位置,故 D 项错误。物体的平衡9多选如图所示,一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物块静止在斜面上,物块上端连一轻弹簧,现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 Fkt 的拉力拉轻弹簧的上端,则弹簧的弹力 F 弹与物块受到的摩擦力 f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斜面足够长,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解析:选 AD 弹簧的弹力始终等于拉力 F,即 F 弹kt,选项 A 正确,选项 B 错误;物块开始受到的是静摩擦力,且大小为 mgsin,方向向上,在拉力 F 增大的过程中,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满足 Ffmgsin,随着 F 的增大,静摩擦力先向上均匀减小到零,再向下均匀增大,当增大到等于

143、最大静摩擦力时,再增大拉力,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大小就保持恒定,因此选项 C 错误,选项 D 正确。10.如图所示,同一竖直面内有上下两条相同材料做成的水平轨道MN、PQ,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 A、B 放置在两轨道上,A 在 B 物块正上方,A、B 之间用一细线相连。在细线的中点 O 施加拉力,使 A、B 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F 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必须沿水平方向B不能沿水平方向,要斜向右下方C不能沿水平方向,要斜向右上方D力 F 只要有使物体向右运动的作用效果,沿任意方向都可以解析:选 B 力的作用点是在细线的中点,而且物块 A 在 B 的正上方,所以三角形 ABO是等腰三角形

144、,且 AB 在竖直方向,所以 AO 与 BO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等。因为 A 对水平轨道的正压力大于 B 对水平轨道的正压力,所以水平面对 A 的摩擦力大于水平面对 B 的摩擦力,由题意知细线 AO 受到的拉力必须大于 BO 受到的拉力,所以 F 的方向只能是斜向右下方,故 B 正确,A、C、D 错误。11.水平面上有 U 形导轨 NMPQ,它们之间的宽度为 L,M 和 P之间接入电源,现垂直于导轨搁一根质量为 m 的金属棒 ab,棒与导轨的动摩擦因数为(滑动摩擦力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通过棒的电流强度为 I,现加一个范围较大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于金属棒 ab,与垂直导轨

145、平面的方向夹角为,如图所示,金属棒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 g,则金属棒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ABILsin BBILcos C(mgBILsin)D(mgBILcos)解析:选 B 金属棒处于静止状态,其合力为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有 BILcos Ff0,FfBILcos,选项 B 正确;由于滑动摩擦力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且金属棒处于静止状态,则 Ff(mgBILsin),选项 A、C、D 错误。12.如图所示,倾角 30的斜面体 A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根轻绳跨过斜面体顶端的小滑轮,绳两端系有质量均为 m 的小物块 a、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给物块 b 施加一

146、个水平向右的力 F,使其缓慢离开直到与竖直方向成 30角(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此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 b 受到绳的拉力先增大再减小B小物块 a 受到的摩擦力先增大再减小C水平拉力 F 逐渐增大D小物块 a 一定沿斜面缓慢上移解析:选 C 物块 b 受力平衡,对 b 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设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b 缓慢离开直到与竖直方向成 30的过程中,变大,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T 逐渐增大,F 逐渐增大,故 A 错误,C 正确;对 a 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刚开始 Tmg,a 处于静止状态,则 fTmgsin 3012mg,方向向下,T增大时,f 增大,摩擦力增大,由于不知道最

147、大摩擦力的具体值,所以不能判断物块 a 是否会滑动,故 B、D 错误。电路及动态分析1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R1 和 R2 均为定值电阻,RT 为热敏电阻(温度越高,电阻越低)。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合上开关 S,当环境的温度逐渐升高时,若三个电表 A1、A2 和 V 的示数分别用 I1、I2 和 U 表示。则各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I1 增大,I2 不变,U 增大BI1 减小,I2 增大,U 减小CI1 增大,I2 减小,U 增大DI1 减小,I2 不变,U 减小解析:选 B 由题图知电压表测量路端电压,电流表 A1 测量流过 R1 的电流,电流表A2 测量流过

148、RT 的电流;当环境的温度逐渐升高时,RT 减小,整个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电源的内电压增大,则路端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示数 U 减小,R2 电压增大,R1、RT 并联电压减小,通过 R1 的电流 I1 减小,而总电流 I 增大,则流过 RT 的电流 I2增大,故A、C、D 错误,B 正确。14多选如图甲中 R1 为定值电阻,R2 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5 A)。闭合开关 S 后,移动滑片 P 时,ab 两端电压 U 和通过的电流 I 之间的关系如图乙;R2 消耗的功率 P 与电流 I 的关系如图丙。电源内阻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为 50 VBR1 的阻值

149、为 5 C当 R2 的功率为 120 W 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200 WD滑动变阻器连入阻值的范围为 445 解析:选 ABC 读取 U-I 图像信息,应用电路规律。两电阻串联接入电路,ab 两点间电压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当开关断开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0,此时 a、b 两端电压是电源的电压,由题图乙可知 a、b 两端的电压,即电源的电压 U50 V,故 A 正确。由题图丙可知,当 R2 的功率为 120 W 时,电路中的电流 I4 A,由题图乙可知,Uab30 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 R1 两端的电压 U1UUab50 V30 V20 V,由 IUR可得,R1 的阻

150、值 R1U1I 20 V4 A 5,故 B 正确。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PUI50 V4 A200 W,故 C 正确。由题图乙所示图像可知:I11 A 时 U245 V,I25 A 时 U225 V,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大和最小电阻分别为 R 最大U2I1 45 V1 A 45,R 最小U2I2 25 V5 A 5,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545,故 D 错误。15.可变电容器 C1、C2 和可变电阻器 R1、R2 以及电源 E 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 S,当 R1 的滑片在图示位置时,C1、C2 所带的电荷量相等。现要使 C1 所带的电荷量大于 C2 所带的电荷量,可采用

151、的方法是()A只增大 R2 的电阻B只增大 C2 的电容C只增大 C1 的电容D只将 R1 的滑片向 A 端移动解析:选 C 由题意,当变阻器 R1 的滑片在图示位置时,C1、C2 的电荷量相等,即U1C1U2C2,只增大 R2 的电阻时,C1、C2 两端的电压 U1、U2 同时减小,且减小比例相同,仍有 U1C1U2C2,故 A 错误;只增大 C2 的电容,C2 的电荷量增大,C1 的电荷量不变,则 C2 所带的电荷量大于 C1 所带的电荷量,故 B 错误;只增大 C1 的电容,C1 的电荷量增大,C2 的电荷量不变,则 C1 所带的电荷量大于 C2 所带的电荷量,故 C 正确;当将 R1

152、的滑片向A 端移动时,C1 两端的电压降低,C2 两端的电压升高,则 C2 所带的电荷量大于 C1 所带的电荷量,故 D 错误。16多选如图所示,A、B 为水平放置的平行正对金属板,在板中央分别有一小孔 M、N,D 为理想二极管,R 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 S,待电路稳定后,将一带负电荷的带电小球从 M、N 的正上方 P 点由静止释放,小球恰好能运动至小孔 N 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若仅将 A 板上移,带电小球将无法运动至 N 处B若仅将 B 板上移,带电小球将从小孔 N 穿出C若仅将变阻器的滑片上移,带电小球仍将恰好运动至小孔 N 处D断开开关 S,从 P 处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带电小

153、球仍将恰好运动至小孔 N 处解析:选 AD 若仅将 A 板上移,根据 C rS4kd,知电容器的电容减小,由 QCU 知,电压不变,电容器的带电量要减少,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阻止电容器上的电荷流出,故电容器的电量不变,根据 CQU,UEd,得到:E4kQrS,故场强不变;带电小球如果能到达小孔 N,重力做功小于电场力做功,可知带电小球未达到小孔 N 时速度已经减为零返回了,故 A 正确;若仅将 B 板上移,根据 C rS4kd,电容增加,电容器要充电;由于电压 U 一定,根据 UEd,电场强度增加,故如果能到达小孔 N,重力做功小于电场力做功,可知未达到小孔 N 时速度已经减为零返回了,故

154、 B 错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移,分压增加,故电容器的电压增加,带电小球如果能到达小孔 N,重力做功小于电场力做功,可知未达到小孔 N 时速度已经减为零返回了,故 C 错误;断开开关 S,场强不变,故小球恰好能运动至小孔 N 处,故 D 正确。实验题押题练(一)重视基本仪器的使用和读数(送分型)1某同学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板的厚度。该螺旋测微器校零时的示数如图(a)所示,测量金属板厚度时的示数如图(b)所示。图(a)所示读数为_ mm,图(b)所示读数为_ mm,所测金属板的厚度为_ mm。解析:图(a):0 mm0.01 mm1.00.010 mm;图(b):6.5 mm0.01 mm

155、37.06.870 mm;故所测金属板的厚度为 6.870 mm0.010 mm6.860 mm。答案:0.010 6.870 6.8602图甲中游标卡尺的读数是_cm,图乙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_mm。解析: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 2.9 cm,游标尺上第 8 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 80.1 mm0.8 mm0.08 cm,所以最终读数为 2.9 cm0.082.98 cm。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 5.5 mm,可动刻度为 18.00.01 mm0.180 mm,所以最终读数为 5.5 mm0.180 mm5.680 mm。答案:2.98 5.680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

156、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测得纸带上计数点的情况如图所示,A、B、C、D、E 为选好的计数点,在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 4 个点未标出,图中数据的单位是 cm,实验中使用的电源频率为 50 Hz。由此可知:小车的加速度 a_m/s2;打点计时器打下 C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vC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因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0.1 s;根据 xaT2,可得 axCExAC4T2;代入数据,解得a17.478.058.0540.12102 m/s20.34 m/s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vCxBD

157、2T 12.593.8620.1102 m/s0.44 m/s。答案:0.34 0.444有一内阻未知(约 20 k60 k),量程为 010 V 的直流电压表。(1)某同学想通过一个多用电表的欧姆挡直接测量上述电压表的内阻,该多用电表刻度盘 上 读 出 电 阻 刻 度 中 间 值 为 30,欧 姆 挡 的 选 择 开 关 拨 至 倍 率 _(选 填“10”“100”或“1 k”)挡。先将红、黑表笔短接调零后,选用图甲中_(选填“A”或“B”)方式连接。(2)在实验中,欧姆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分别如图乙、丙所示,某同学读出欧姆表的读数为_,这时电压表的读数为_V。计算出欧姆表中电池的电动势为_V。

158、解析:(1)多用电表测电阻时,应让指针指在中间刻度附近,因而应选“1 k”挡。多用电表测电阻时,用其内部电源,黑表笔接内部电源的正极,又因电压表的两接线柱中,“”接线柱应接高电势端,因而 A 电路的连接方式正确。(2)题图乙中欧姆表的读数为 401 k4104。题图丙中电压表的读数为 5.0 V。欧姆表中电池的电动势E5.0 V5.04030 V8.75 V。答案:(1)1 k A(2)4104 5.0 8.755(1)将一个满偏电流为 3 mA 的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调零后用它测量 500 的标准电阻时,指针恰好指在刻度盘的正中间。如果用它测量某元件的电阻时,指针指在 1 mA 处,则该元件

159、的阻值为_。(2)某同学想精确测量上述待测电阻 Rx 的阻值,设计了图甲所示电路图,并按下列步骤进行测量(补充完整):按电路图连好电路,并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置于_(填“最右端”“正中间”或“最左端”)。闭合开关 S,单刀双掷开关置于 1,调节滑片 P,使电流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I。保持 滑动 变阻器 滑片 P 位 置 不变,单刀双 掷开 关置 于 2,调节电 阻箱,_,读取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如图乙所示。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解析:(1)当电流达到满偏电流的一半时,所测电阻与欧姆表内阻相同,为中值电阻,即 R 内500。故表内电源电动势为 EI

160、gR 内1.5 V。当指针指在 1 mA 处时,RxEIR内,代入数值解得 Rx1 000。(2)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调到最大值,即滑片应位于最右端;用替代法测电阻必须保证电流表两次的读数相同,即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 I;电阻箱的阻值等于待测电阻的阻值,由题图乙可知电阻箱的示数为 1 006。答案:(1)1 000 (2)最右端 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 I 1 0066(1)某同学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一电流计 G 的内阻(几百欧),当他选择倍率“100”进行正确测量时,指针偏转情况如图 1 中“a”所示,误差很大,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他应选择倍率_(填“10”或“

161、1 k”),正确操作后得到指针偏转情况如图 1 中的“b”所示,则该电流计的内阻为_。(2)将电流计 G 改装成多用电表,如图 2 所示,用此多用电表测量一阻值未知的电阻,所采用的器材及电路图如图 3 所示。测量电阻两端电压时,选择开关 K 应接_(填“1”“2”或“3”),电路开关 S 应_,两表笔并接在电阻两端,且红表笔接_(填“a”“b”或“c”);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时,选择开关 K 应接_(填“1”“2”或“3”),开关S 应_,红表笔接_(填“a”“b”或“c”),黑表笔接_(填“a”“b”或“c”)。解析:(1)当他选用倍率“100”进行正确测量时,指针偏角太大,说明所测电阻较小,

162、应换用小倍率的挡进行测量,即选用“10”倍率,由欧姆表读数规则知电流计的内阻为3610 360。(2)因多用电表电流流向是“红进黑出”,测量电阻两端电压时,选择开关 K 应接 3,电路开关 S 应闭合,红表笔接 b、黑表笔接 a;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时,选择开关 K 应接 1,开关 S 应断开,红表笔接 c,黑表笔接 b。答案:(1)10 360 (2)3 闭合 b 1 断开 c b实验题押题练(二)强化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保分型)1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完成探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关系的实验,不可伸长的细绳绕过定滑轮把小车和砝码盘连在一起,通过测量经过光电门 A、B 的速度和 A、B 之间

163、的距离来完成探究过程。实验主要步骤如下:(1)实 验 中 小 车 总 质 量 应 该 远 大 于 砝 码 质 量,这 样 做 的 目 的 是_;(2)如图乙,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宽度 d_mm,再用刻度尺量得 A、B 之间的距离为 L;(3)将小车停在 C 点,在砝码盘中放上砝码,小车在细绳拉动下运动,记录此时小车(含挡光片)及小车中砝码的质量之和为 M,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 m,小车通过光电门A、B 时的遮光时间分别为 t1、t2,则可以探究小车通过 A 至 B 过程中合外力做功与动能的变化的关系,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探究结果的表达式是_(用相应的字母m、M、t1、t2、L、d 表示

164、);(4)在小车中增减砝码或在砝码盘中增减砝码,重复的操作。解析:(1)实验过程中,没有测量细绳拉力,而是把砝码和砝码盘总重力作为细绳拉力,即小车合外力,只有当小车质量远大于砝码和砝码盘总质量时,细绳拉力才近似等于砝码和砝码盘总重力。(2)遮光板的宽度 d0.8 cm0.05 mm50.825 cm8.25 mm。(3)小车通过光电门 A、B 时的瞬时速度:vAdt1,vBdt2,则要探究的关系式为:mgL12Md21t22 1t12。答案:(1)把砝码和砝码盘总重力作为细绳拉力(2)8.25(3)mgL12Md21t22 1t122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1)甲

165、同学在做该实验时,通过处理数据得到了图甲所示的 F-x 图像,其中 F 为弹簧弹力,x 为弹簧长度。请通过图甲,分析并计算,该弹簧的原长 x0_cm,弹簧的劲度系数 k_N/m。该同学将该弹簧制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 x_cm。(2)乙同学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 a 和 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Aa 的原长比 b 的长Ba 的劲度系数比 b 的大Ca 的劲度系数比 b 的小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解析:(1)x0 为甲图中 F0 时的 x 值,即 x08 cm。kFx25 N/m。弹簧秤示数 F3.0 N,由甲图知弹簧长

166、度 x20 cm。(2)在图像中横截距表示弹簧的原长,故 b 的原长比 a 的长,故 A 错误;在图像中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 k,故 a 的劲度系数比 b 的大,故 B 正确,C 错误;弹簧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 D 错误。答案:(1)8 25 20(2)B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长木板下垫着小木块,用来平衡摩擦力,反复移动小木块位置,直到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时可保持匀速运动为止。在小车 A 的前端粘有橡皮泥,轻轻推小车 A 一小段距离后松手,小车 A 将在长木板上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 B 相碰后粘合成一体,并继续运动。他设计的

167、具体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小车 A 后边连着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 50 Hz。(1)图乙为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现用一刻度尺放于其旁对其进行测量,从图中可以判断,两车相碰发生位置可能对应刻度尺的刻度为_。A4.5 cm 处 B5.5 cm 处C6.5 cm 处D7.5 cm 处(2)已测得小车 A 的质量 m10.40 kg,小车 B 的质量 m20.50 kg,由以上测量结果计算碰前总动量、碰后总动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结合纸带数据进行分析知,小车 A、B 相碰发生在 56 cm 之间,所以选 B。(2)小车碰撞前的速度 vA0.010.02 m/s0.5

168、 m/s则碰前的动量为 pmv0.20 kgm/s碰后小车 A、B 一起运动的速度v0.0040.02 m/s0.2 m/sp(m1m2)v0.18 kgm/s。答案:(1)B(2)0.20 kgm/s 0.18 kgm/s4如图所示,利用 DIS 实验系统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调至水平后固定在桌面上,另一端安装位移传感器(接收器),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细线将装有位移传感器(发射器)的小车和力传感器连接起来,动滑轮下挂有质量可以改变的小重物。将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相连,打开计算机中操作软件,放开小车使之运动。不计滑轮、托盘和细线的质量,忽略滑轮与转轴间的摩擦。

169、(1)实验中力传感器的示数 F 与小重物的重力 mg 的关系为()AFmg2BFmg2CFmg2D无法确定(2)保持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 M 不变,改变小重物的质量 m,重复进行多次实验。记下每次力传感器的示数 F,利用 DIS 测出每次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 a,将得到的 a、F 数据绘制成 a-F 图像。以下图像可能正确的是()(3)在本实验中不计滑轮的质量,忽略滑轮与转轴间的摩擦,除此之外请写出一种减少实验误差的主要方法:_。解析:(1)小重物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2Fma,解得:Fmgma2mg2,故 C 正确。(2)根据实验装置可知,本实验没有平衡摩擦力,所以当 F

170、0 时,a0,即在 F 轴上有截距,细线的拉力减去摩擦力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即 FFfMa,a 1MFFfM,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故 A 正确,B、C、D 错误。(3)减小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答案:(1)C(2)A(3)减小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5某同学用下列器材组装的简易欧姆表,如图所示。a干电池一节:电动势为 1.5 V,且其内电阻可忽略;b电流计一块:量程为 0 至 1 mA,最小刻度 0.1 mA,内电阻 20;c可变电阻一只:阻值范围为 100 至 2 500。(1)测量电阻前,先进行欧姆调零。将可变电阻的阻值调节为 R_,此时电流计指针指到最大刻度;(2)欧姆表

171、正确调零后,将待测电阻的两端分别连至红、黑表笔,若电流计的示数为 0.5 mA,待测电阻的阻值 Rx_;(3)若将电流计示数范围限制在 0.1 mA 到 0.9 mA 之间,欧姆表可测量的电阻范围为_;(4)如果将 r20 的电阻与电流计并联,重新调零后,与第(3)问相比,可测量的电阻范围将如何变化?解析:(1)电流计的读数为 1 mA 时,全电路的电阻为1.5 V1103 A1 500。所以,可变电阻的阻值为 1 500 20 1 480。(2)调零后,可变电阻的阻值为 1 480,电流计的示数为 0.5 mA 时,待测电阻的阻值为1.5 V0.5103 A1 480 20 1 500。(3

172、)电流计示数 0.1 mA 时,待测电阻的阻值为1.5 V0.1103A1 480 20 13 500;电流计示数 0.9 mA 时,待测电阻的阻值为1.5 V0.9103A1 480 20 167。欧姆表可测量的电阻范围为 16713 500。(4)因电流计两端并联与电流计内阻相同的电阻后,电路中的总电流变为原来的两倍,而电池的电动势仍为 1.5 V,故可测量的电阻范围将变小。或者:电阻与电流计并联后,调零时,通过电流计的最大电流为 1 mA,通过干路的电流为 2 mA,全电路的电阻为1.5 V2103A750。所以,可变电阻的阻值为 750 10 740。电流计示数为 0.1 mA 时,待

173、测电阻的阻值为1.5 V0.2103A740 10 6 750,电流计示数为 0.9 mA 时,待测电阻的阻值为1.5 V1.8103A740 10 83,欧姆表可测量的电阻范围为 836 750。答案:(1)1 480 (2)1 500 (3)16713 500(4)可测量的电阻范围将变小或者可测量的电阻范围为 836 750 6某学习小组探究一小电珠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大小,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现已完成部分导线的连接。(1)实验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到右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零开始逐渐增大,请按此要求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实物接线图中完成余下导线的连接;(2)某次测量,电流表指针偏转

174、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A;(3)该小组描绘出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丙所示,根据图线判断,将_只相同的小电珠并联后,直接与电动势为 3 V、内阻为 1 的电源组成闭合回路,可使小电珠的总功率最大,其总功率的值约为_W(保留两位小数)。解析:(1)电流表示数要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滑动变阻器要用分压接法,如图所示。(2)电流表示数为 0.44 A。(3)当外电路的总电阻与电源内阻相等时,电源有最大的输出功率,即小电珠的总功率最大,此时 R 外r1,IER外r32 A1.5 A,U 外E21.5 V,即每只小电珠两端的电压为 1.5 V,通过图像可知每只小电珠的电流为 I00.38 A,n II04

175、(只);P 总nPnU 外I041.50.38 W2.28 W。答案:(1)图见解析(2)0.44(3)4 2.287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 50 cm。(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 1 所示,其读数应为_m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 Rx。实验所用器材为:电池组(电动势 3 V,内阻约 1)、电流表(内阻约 0.1)、电压表(内阻约 3 k)、滑动变阻器 R(020,额定电流 2 A)、开关、导线若干。某小组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176、次数12345678U/V00.10.30.711.51.72.3I/A00.020.060.160.220.340.460.52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他们测量 Rx 是采用图 2 中的_图(选填“甲”或“乙”)。(3)图 3 是测量 Rx 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置于变阻器的一端。请根据(2)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下图中实物间的连线。(4)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 U、I 坐标系,如图 4 所示,图中已标出了与测量数据对应的 4 个坐标点。请在图 4 中标出第 3、5、7 次测量数据的坐标点,并描绘出 U-I 图线。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阻值 Rx_(保留

177、两位有效数字)。(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金属丝电阻率约为_(填选项前的符号)。A1102 m B1103 mC1106 m D1108 m解析:(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d039.80.01 mm0.398 mm。(2)从给出的数据表可知,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变化范围较大,所以变阻器采用的应是分压式接法,即测量电路采用的是甲图。(3)实物间的连线如图(a)所示。(4)根据描出的点,作出图像,如图(b)所示。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阻值为:RxUI 1.50.344.4。(5)根据 RLS得:RSL R d22L代入数据得:1106 m。答案:(1)0.398(2)甲(3)见解析图(4)见解析图

178、4.4(4.34.5)(5)C实验题押题练(三)提升实验设计和探究归纳能力(增分型)实验原理的迁移1.实验室购买了一捆标称长度为 100 m 的铜导线,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定其实际长度。该同学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为 1.0 mm2,查得铜的电阻率为 1.7108 m,再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出铜导线的电阻 Rx,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可供使用的器材有:电流表:量程 0.6 A,内阻约 0.2;电压表:量程 3 V,内阻约 9 k;滑动变阻器 R1:最大阻值 5;滑动变阻器 R2:最大阻值 20;定值电阻:R03;电源:电动势 6 V,内阻可不计;开关、导线若干。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

179、应选_(选填“R1”或“R2”),闭合开关 S 前应将滑片移至_(选填“a”或“b”)端。(2)在如图乙所示的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图甲电路完成剩余部分的连接。(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读数为 0.50 A 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读数为_V。(4)导线实际长度为_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由 RLS得,铜导线电阻 Rx 约为 1.7,电路中 RxR0 约为 4.7,若选 R15 的滑动变阻器,则电路中电流将超过电流表量程,故滑动变阻器选 R2。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 S 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 a 端,使其电阻为最大。(2)实物电路连接图如图所示。(3)电

180、压表量程 3 V,指针在 2 后第 3 条刻度线,故读数为 2.30 V,估读为 2.29 或 2.31均可。(4)R0RxUI 2.300.5 4.6,Rx1.6,由 RxLS得 L94 m。答案:(1)R2 a(2)见解析图(3)2.30(2.29、2.31 均正确)(4)94(93、95 均正确)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用以测定 a、b 两个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图中 R 是电阻箱,其阻值可以直接读出)。考虑到干电池的内阻较小,电流表的内阻不能忽略,故该同学事先测出电流表内阻:RA0.20。(1)图乙是该同学测量电池 a 所得到的数据图像。由此可知,该电池的电动势 Ea

181、_V、内阻 ra_。(2)图丙是该同学测量电池 b 所绘出的1I-R 图像,由此可求出该电池的电动势 Eb_ V、内阻 rb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1)读取图像信息知,电源电动势为 E1.5 V,内阻为 r1.51.00.51.0。(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IERrRA,变形得1IRrRAERE0.2rE由题图知图像的斜率表示电源的电动势的倒数,有E6.01.63.01.5 V2.93 V图像与纵坐标的交点0.2r2.93 0.9,解得 r2.44。答案:(1)1.5 1.0(2)2.93 2.44实验器材的等效与替换3图 1 为某同学用力传感器去探究弹簧的弹力和伸长量的关

182、系的实验情景。用力传感器竖直向下拉上端固定于铁架台上的轻质弹簧,读出不同拉力下的标尺刻度 x及拉力大小 F(从电脑中直接读出)。所得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拉力大小 F/N0.450.690.931.141.441.69标尺刻度 x/cm57.0258.0159.0060.0061.0362.00(1)根据所测数据,在图 2 坐标纸上作出 F 与 x 的关系图像。(2)由图像求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N/m,弹簧的原长为_cm。(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为了用弹簧测定两木块 A 和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 3 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A和B之间的滑

183、动摩擦力的大小,你认为_方案更合理。若 A 和 B 的重力分别为 10.0 N 和 20.0 N。当 A 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 a 的示数为6.0 N,b 的示数为 11.0 N,c 的示数为 4.0 N,则 A 和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出对应的图像如图所示。(2)由胡克定律可知,图像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则可知k1.800.6250.552 N/m24.7 N/m,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弹簧的原长 x55.2 cm。(3)甲、乙两种方案,在拉着物体 A 运动的过程中,拉 A 的弹簧测力计由于在不断地运动,示数可能会变化,读数不是很准,弹簧测力计 a 是不动的

184、,指针稳定,便于读数,故甲方案更合理。弹簧测力计 a 示数为 6.0 N,所以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 FaGB 6.020.00.3。答案:(1)见解析图(2)24.7(24.325.0 均正确)55.2(55.055.5 均正确)(3)甲 0.34某同学想要测量一个阻值大约为 20 的电阻的阻值,实验室给出了以下器材:电流表 G1(05 mA,内阻 r13);电流表 G2(010 mA,内阻 r21);定值电阻 R1(150);定值电阻 R2(15);滑动变阻器 R(05);干电池(1.5 V);开关 S 及导线若干。(1)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图中电阻_(填“A”或“B”)为被

185、测电阻,电阻_(填“A”或“B”)为定值电阻,定值电阻应选_(填“R1”或“R2”)。(2)图乙中的实物图已连接了一部分,请将实物图连接完整。(3)若 某 次 测 得 电 流 表 G1、G2 的 示 数 分 别 为 I1、I2,则 被 测 电 阻 的 大 小 为_(用已知和测量物理量的符号表示)。(4)若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多组的 I1、I2,作出 I2-I1 的图像,如图丙所示,求得图像的斜率为 k1.85,则被测电阻的大小为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1)由于电流表 G1 的内阻已知,因此串联一个定值电阻可以改装成一个电压表,因此 A 为定值电阻,B 是被测电阻,由于被测电阻的阻值

186、约为 20,而电流计 G1 的量程为G2 的一半,因此 G1 的内阻加定值电阻的总阻值应与被测电阻差不多,因此定值电阻应选R2。(2)实物图连接如图所示。(3)被测电阻 RxI1r1R2I2I1。(4)由 RxI1r1R2I2I1得 I2Rxr1R2RxI1,因此有Rxr1R2Rxk,求得 Rxr1R2k1 180.85 21.2。答案:(1)B A R2(2)见解析图(3)I1r1R2I2I1(4)21.2数据处理的创新5.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竖直墙上的 A 点安装一个拉力传感器,用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一端与质量为 1.00 kg 的小球 C 连接,另一

187、端绕过小滑轮 B(可以忽略滑轮大小)与传感器连接,定滑轮 B 与 A 等高,BD 为水平参考线,测出 BC 间绳长 L0.80 m。实验中,使绳始终处于绷直状态,将小球从距离 BD 线高 h 处由静止开始释放,从拉力传感器记录的拉力变化图线中读出拉力的最大值为 F。改变 h 的值,记录下相应的最大拉力 F,取 HLh,g9.80 m/s2,实验中得到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h/m0.100.200.300.40H/m0.700.600.500.40F/N26.8824.4522.0019.56(1)当 H0.60 m 时,小球的最大动能为 _J,此过程中外力做功为_J。(2)实验结论是:_。(3

188、)根据实验结论,推导出 F 与 H 之间的关系为:_。解析:(1)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可知,H0.60 m,F24.45 N,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动能最大,受到的拉力最大,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v2L可得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所具有的动能为12mv25.86 J,此过程中外力做功为Wmg(Lh)1.009.800.60 J5.88 J。(2)实验结论为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3)根据实验结论可知,Fmgmv2L,12mv2mg(Lh)mgH,解得:F2mgL Hmg,代入数据得:F24.5H9.8。答案:(1)5.86 5.88(2)见解析(3)F

189、24.5H9.86在做测量电源电动势 E 和内阻 r 的实验时,提供的器材有:待测电源一个(电动势 E 约为 9 V,内阻 r 在 3585 范围内),内阻为 RV19.95 k 的电压表一个(量程略大于电源的电动势),电阻箱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为了测量得更加准确,多次改变电阻箱的电阻 R,读出电压表的相应示数 U,以1U为纵坐标,R 为横坐标,画出1U与 R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试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1)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2)根据图像可得 E_,r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由题图可知,电阻箱的阻值可达到 5 k,与电压表内阻的数量级相当,故电压表可并联在电阻箱

190、两端,也可与电阻箱串联测电流,由1U与 R 成线性关系可知,电压表应与电阻箱串联,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2)闭合开关,设干路电流为 I,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UI(Rr),其中 I URV,解得:1U RERVrRVERV,可见斜率 k 1ERV6106 V11,纵轴截距 brRVERV 0.12 V1,解得:E 1kRV8.4 V,rbkRV50。答案:(1)电路图见解析(2)8.4 V 50 计算题押题练(一)力学计算题1交通信号“绿波”控制系统一般被称为“绿波带”,它是根据车辆运行情况对各路口红绿灯进行协调,使车辆通过时能连续获得一路绿灯。郑州市中原路上某直线路段每间隔 L500 m

191、 就有一个红绿灯路口,绿灯时间 t160 s,红灯时间 t240 s,而且下一路口红绿灯亮起总比当前路口红绿灯滞后 t50 s。要求汽车在下一路口绿灯再次亮起后能通过该路口。汽车可看作质点,不计通过路口的时间,道路通行顺畅。(1)若某路口绿灯刚亮起时,某汽车恰好通过,要使该汽车保持匀速行驶,在后面道路上再连续通过五个路口,满足题设条件下,汽车匀速行驶的最大速度是多少?最小速度又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若某路口遭遇红灯,待绿灯刚亮起时,某汽车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 a2 m/s2 匀加速运动,加速到第(1)问中汽车匀速行驶的最大速度以后,便以此速度一直匀速运动。试通过计算判断,当

192、该汽车到达下一个路口时能否遇到绿灯。解析:(1)若汽车刚好在绿灯亮起时通过第五个路口,则通过五个路口的时间 t5t此时匀速运动的速度最大 vmax5Lt 10 m/s若汽车刚好在绿灯熄灭时通过第五个路口,则通过五个路口的时间 t5tt1310 s此时匀速运动的速度最小 vmin5Lt8.1 m/s。(2)若路口绿灯刚亮起时,汽车启动加速,最终加速到 vmax10 m/svmaxat1,t15 s在此过程中汽车走过的位移 xvmax2 t1,x25 m然后汽车以此速度匀速运动,可知Lxvmaxt2,t247.5 s因此,汽车从该路口开始启动到下一个路口的时间为tt1t252.5 s110 st5

193、0 s,因此走到下个路口时能够遇到绿灯。答案:(1)10 m/s 8.1 m/s(2)能2.在水平长直轨道上,有一长度为 L 的平板车在外力控制下始终保持速度 v0 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将一质量为 m 的小滑块轻放到车面的中点,滑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证明:若滑块最终停在小车上,滑块与车面摩擦产生的内能 Q 是一个与动摩擦因数 无关的定值;(2)已知滑块与车面间动摩擦因数 0.2,滑块质量 m1 kg,车长 L2 m,车速 v04 m/s,g 取 10 m/s2,当滑块放到车面中点的同时对该滑块施加一个与车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 F,要保证滑块不能从车的左端掉下,恒力 F 的大小应该满

194、足的条件;(3)在(2)的情况下,力 F 取最小值时要保证滑块不从车上掉下,求力 F 的作用时间 t。解析:(1)由题意知滑块相对平板车静止时速度为 v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滑块:mgmav0at滑块相对车面滑动的距离:sv0t12v0t滑块与车面摩擦产生的内能:Qmgs联立解得:Q12mv02所以 Q 是一个与动摩擦因数 无关的定值。(2)设在恒力 F 作用下滑块加速度为 a1,经过时间 t1 后速度达到 v0,要使滑块不从左端掉下小车,即此时还未到达车的左端,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1v0a1t1v0t1v02 t1L2联立解得:F6 N。(3)F 取最小值时,滑块经过时间 t1 运

195、动到车左端后速度达到 v0,为使滑块恰不从右端滑出,滑块在 F 作用下相对车先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 a2,时间为 t2),再撤去外力 F 做匀减速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 a3),到达右端时恰与车达到共同速度 v0,则有:Fmgma2mgma312a2t22a22t222a3 L由式代入数据解得:t2 33s0.58 s由(2)可解得 t10.5 s,则力 F 的作用时间 t 应满足 t1tt1t2,即 0.5 st1.08 s。答案:(1)见解析(2)F6 N(3)0.5 st1.08 s3如图所示,光滑的14圆弧 AB(质量可忽略)固定在甲车的左端,其半径 R1 m。质量均为 M3

196、 kg 的甲、乙两辆小车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两车之间通过一感应开关相连(当滑块滑过感应开关时,两车自动分离)。其中甲车上表面光滑,乙车上表面与滑块 P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4。将质量为 m2 kg 的滑块 P(可视为质点)从 A 处由静止释放,滑块 P 滑上乙车后最终未滑离乙车。求:(1)滑块 P 刚滑上乙车时的速度大小;(2)滑块 P 在乙车上滑行的距离。解析:(1)设滑块 P 刚滑上乙车时的速度为 v1,此时两车的速度为 v2,以滑块和甲、乙两辆小车组成系统,规定向右为正方向,根据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列出等式:mv12Mv20对整体应用能量守恒有:mgR12mv12122Mv22解得:v

197、1 15 m/s,v2 153m/s。(2)设滑块 P 和小车乙达到的共同速度为 v,滑块 P 在乙车上滑行的距离为 L,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对滑块 P 和小车乙应用动量守恒有:mv1Mv2(mM)v对滑块 P 和小车乙应用能量守恒有:mgL12mv1212Mv2212(Mm)v2解得:L2 m。答案:(1)15 m/s(2)2 m4.如图所示,有一内表面光滑的金属盒,底面长为 L1.2 m,质量为 m11 kg,放在水平面上,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在盒内最右端放一半径为 r0.1 m 的光滑金属球,质量为 m21 kg,现在盒的左端给盒施加一个水平冲量 I3 Ns,(盒壁厚度、球与

198、盒发生碰撞的时间和能量损失均忽略不计)g 取10 m/s2,求:(1)金属盒能在地面上运动多远?(2)金属盒从开始运动到最后静止所经历的时间多长?解析:(1)由于冲量作用,金属盒获得的速度为 v Im13 m/s,金属盒所受摩擦力为 F(m1m2)g4 N由于金属盒与金属球之间的碰撞没有能量损失,且金属盒和金属球的最终速度都为 0,以金属盒和金属球为研究对象,由动能定理,得Fs012m1v2解得 s1.125 m。(2)当金属盒前进 s11 m 时与球发生碰撞,设碰前盒的速度为 v1,碰后速度为 v1,球碰后速度为 v2,对盒,由动能定理得Fs112m1v1212m1v2解得 v11 m/s由

199、于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有m1v1m1v1m2v2,12m1v1212m1v1212m2v2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v10,v21 m/s。当球前进 1 m 时与盒发生第二次碰撞,碰撞前球的速度为 1 m/s,盒子的速度为 0,碰撞后球的速度为 0,盒子的速度变为 v21 m/s,以金属盒为研究对象,由动能定理得Fs2012m1v22解得 s20.125 m。所以不会再与球相碰,则盒子运动时间可由动量定理求出。设盒子前进 s11 m 所用时间为 t1,前进 s20.125 m 所用时间为 t2,则Ft1m1v1m1v,Ft20m1v2且 v1v21 m/s代入数据得 t10.5 s,t20

200、.25 s在盒两次运动之间还有一段时间 t3,为小球在运动,t3s1v21 s则金属盒从开始运动到最后静止所经历的时间tt1t2t31.75 s。答案:(1)1.125 m(2)1.75 s5.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 AB 与光滑的水平面 BC 连接,光滑的、半径 R0.5 m 的半圆轨道与水平面连接,相切于 C 点。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 v 顺时针运行,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 m0.5 kg 的物体以 v16 m/s 的速度向左滑上传送带,经过 2 s 物体的速度减为零,物体返回到光滑的水平面且沿着半圆轨道恰能运动到 D 点,g 取 10 m/s2。求:(1)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01、(2)传送带的速度 v;(3)物体在传送带上滑动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解析:(1)物体滑上传送带后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其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ma根据加速度定义式有:a0v1t由式联立解得:v1gt61020.3。(2)当物体速度减为零后,由于传送带有恒定向右运动的速度,与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物体将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皮带速度足够大,根据对称性可知,物体滑回光滑水平面时的速度 v2 大小应与 v1 相等,即 v2v16 m/s又由题意可知,物体返回到光滑的水平面且沿着半圆轨道恰能运动到 D 点,设经过最高点 D 时的速度为 vD

202、,在 D 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有:mgmvD2R 在由 C 运动至 D 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mg2R12mvD212mvC2由式联立解得:vC 5gR 5100.5 m/s5 m/s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应做匀速直线运动,显然vC5 m/sv26 m/s所以物体在传送带上返回时只能先做一段匀加速直线运动至与传送带速度相等后,再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以该速度运动至 C 处,即有:vvC5 m/s。(3)物体向左滑行时,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为:x1v12 tvt物体向右滑行时,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为:x2v vg v22g物体在传送带上滑动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为:Qmg(x1x2)由式联立,并代

203、入数据解得:Q30.25 J。答案:(1)0.3(2)5 m/s(3)30.25 J计算题押题练(二)电学计算题1如图所示,中轴线 PQ 将矩形区域 MNDC 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充满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下部分充满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皆为 B。一质量为 m、带电荷量为 q 的带正电的粒子从 P 点进入磁场,速度与 MC 边的夹角 30,MC边长为 a,MN 边长为 8a,不计粒子重力,求:(1)若要该粒子不从 MN 边射出磁场,其速度最大是多少;(2)若该粒子从 P 点射入磁场后开始计数,则当粒子第五次穿越 PQ 线时,恰好从 Q 点射出磁场,粒子运动的速度又是多少?

204、解析:(1)设该粒子恰不从 MN 边射出磁场时的轨迹半径为 r,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rcos 60r12a,解得 ra又由 qvmBmvm2r解得最大速度 vmqBam。(2)当粒子第五次穿越 PQ 线时,恰好从 Q 点射出磁场时,由几何关系得52rsin 608a,解得 r8 315 a又由 qvBmv2r解得速度 v8 3qBa15m。答案:(1)qBam (2)8 3qBa15m2如图甲所示,一对平行金属板 M、N 长为 L,相距为 d,O1O 为中轴线,两板间为匀强电场,忽略两极板外的电场。当两板间加电压 UMNU0 时,某一带负电的粒子从 O1点以速度 v0 沿 O1O 方向

205、射入电场,粒子恰好打在上极板 M 的中点,粒子重力忽略不计。(1)求带电粒子的比荷qm;(2)若 M、N 间加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其周期 TLv0,从 t0 开始,前T3时间内 UMN2U,后2T3 时间内 UMNU,大量的上述粒子仍然以速度 v0 沿 O1O 方向持续射入电场,最终所有粒子恰好能全部离开电场而不打在极板上,求 U 的值。解析:(1)设粒子经过时间 t0 打在 M 板中点沿极板方向有L2v0t0垂直极板方向有d2qU02mdt02解得qm4d2v02U0L2。(2)粒子通过两板间的时间 tLv0T,从 t0 时刻开始,粒子在两板间运动时,每个电压变化周期的前三分之一时间内的加

206、速度大小 a12qUmd,在每个电压变化周期的后三分之二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 a2qUmd,不同时刻从 O1 点进入电场的粒子沿电场方向的速度 vy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所有粒子恰好能全部离开电场而不打在极板上,可以确定在 tnT(n0,1,2,)和 tnT13T(n0,1,2,)时刻进入电场的粒子恰好分别从上、下极板右侧边缘飞出。它们在电场方向偏转的距离最大,则d212a1T3 T,解得 U3U08。答案:(1)4d2v02U0L2 (2)3U083边长为 3L 的正方形区域分成相等的三部分,左右两侧为匀强磁场,中间区域为匀强电场,如图所示。左侧磁场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207、B1,右侧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2,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中间区域电场方向与正方形区域的上下边界平行。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从平行金属板的正极板开始由静止被加速,加速电压为 U,加速后粒子从 a 点进入左侧磁场且与左边界的角度 30,又从距正方形上下边界等间距的b 点沿与电场平行的方向进入电场,不计粒子的重力,求:(1)粒子经过平行金属板加速后的速度大小 v;(2)左侧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 B1;(3)若 B2 6mqUqL,电场强度 E 的取值在什么范围内时粒子能从右侧磁场的上边缘 cd间离开?解析:(1)粒子在平行金属板间被加速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qU12mv20。解得粒子

208、经过平行金属板加速后的速度大小为:v2qUm。(2)根据题意,作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几何关系可知,粒子在左侧磁场区域内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偏转角为:9060其轨道半径为:R1 Lsin 2 33 L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洛伦兹力提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有:qvB1mv2R1解得:B1 6mqU2qL。(3)设粒子经中间电场加速后速度为 v,要使粒子能从上边缘 cd 间离开,其临界情况分别为刚好从 c 点和轨迹与右边界相切离开,对应的速度分别为 vmin和 vm,轨道半径分别为 R2min 和 R2m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R2min34L,R2mL即粒子能从上边缘

209、 cd 间离开时对应的轨道半径满足:34LR2L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有:qvB2mv2R2在中间电场运动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有:qEL12mv212mv2解得电场强度需满足的条件为:11U16LE2UL。答案:(1)2qUm (2)6mqU2qL (3)11U16LE2UL4如图所示,半径为 r,圆心为 O1 的虚线所围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在磁场右侧有一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 M和 N,两极板间距离为 L,在 M、N 板中央各有一个小孔 O2、O3,O1、O2、O3 在同一个水平直线上,与平行金属板相接的是两条竖直放置间距为 L 的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导体棒 PQ 与

210、导轨接触良好,与阻值为 R 的电阻形成闭合回路(导轨与导体棒的电阻不计),该回路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整个装置处在真空室中,有一束电荷量为q、质量为 m 的粒子流(重力不计),以速率 v0 从圆形磁场边界上的最低点 E 沿半径方向射入圆形磁场区域,最后从小孔 O3 射出,现释放导体棒 PQ,其下滑 h 后开始匀速运动,此后粒子恰好不能从O3 射出,而从圆形磁场的最高点 F 射出,求:(1)圆形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2)棒下落 h 的整个过程中,电阻上产生的电热;(3)粒子从 E 点到 F 点所用的时间。解析:(1)由题意可知,带电粒子在圆形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

211、动的半径为 r,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qv0Bmv02r,解得 Bmv0qr。(2)根据题意粒子恰好不能从 O3 射出的条件为:12mv02qUPQ导体棒匀速运动时,速度大小为 vm,UPQBLvm导体棒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MgBIL,又 IUPQR,由能量守恒可得 QRMgh12Mvm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QRBLmh2qR v02m3v0616gBLRq3。(3)在圆形磁场内的运动时间为 t1,则t1T4T4122rv0 rv0在电场中往返运动的时间为 t2由 L v t22,得 t24Lv0故 tt1t2r4Lv0。答案:(1)mv0qr (2)BLmh2qR v02m3v0616gBL

212、Rq3(3)r4Lv05如图所示,两光滑金属导轨,间距 d2 m,在桌面上的部分是水平的,仅在桌面上有磁感应强度 B1 T、方向竖直向下的有界磁场,电阻 R3,桌面高 H0.8 m,金属杆 ab 质量 m0.2 kg,其电阻 r1,从导轨上距桌面 h0.2 m 的高度处由静止释放,落地点距桌面左边缘的水平距离 s0.4 m,取 g10 m/s2,导轨电阻不计。求:(1)金属杆刚进入磁场时,R 上的电流大小;(2)整个过程中电阻 R 放出的热量;(3)磁场区域的宽度。解析:(1)设杆刚进入磁场时速度为 v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12mv02代入数据解得:v02 m/s又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EBdv04 V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 ERr1 A。(2)设杆刚离开磁场时速度为 v,接着杆开始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H12gt2解得:t2Hg在水平方向上有:svt,解得:v1 m/s电磁感应过程中电阻 R 上产生电热为:QR RRr Q根据能量守恒有:QW 电12mv0212mv2解得 QR0.225 J。(3)由动量定理可得 Ftmv,即B2d2vtRr mv。即B2d2lRrm(v0v)解得:lmRrv0vB2d20.2 m。答案:(1)1 A(2)0.225 J(3)0.2 m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