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34 ,大小:1.24MB ,
资源ID:1375083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7508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1课课件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1课课件 .ppt

1、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标: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一位父亲带小孩去学校报名。当他一听老师介绍学费要多少多少的时候,忍不住大声嚷嚷起来:“这么贵!我用这些钱都可以买到一头猪了!”老师纠正他说:“不!那样的话,你就会有两头猪了。”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实际增长数据,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技和教育)。日本19521961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100%)=3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6%(科学技术)。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60%-80

2、%,我国占30%左右。对比以上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中国及部分国家25至64岁人口受教育状况 世界银行研究表明: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9。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为本,在于育人一.人民教育的奠基1.拉开序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49年)(1)接管旧教育,创建人民教育事业(2)教育向工农敞开大门2.制定教育方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年)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德智体)一.人民教育的奠基3.成就建国后的17年,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1)大力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2)建立半工半读学校教育制(3)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

3、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田头识字学习偏远贫因地区的小学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经济落后,政府办了许多工农速成中学和文化补习学校,田头识字教学等形式,这些形式为扫盲教育作出贡献劳动模范郝建秀(中)在山东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学习北京工农速成中学学生在学习采煤工人施玉海在中国煤矿工人速成中学学习1949年1964年60%以上38.1%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年均扫盲604.3万人意义: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新中国头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1965年在校生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1965年学校数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高等学校 67.4万人1

4、947年的3.3倍434所1947年的1.1倍中等学校 1432万人1946年的6.9倍80993所1949年的14.1倍小学11626.9万人1946年的3.9倍168100所1949年的4.9倍学思之窗: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哪些发展?为什么得到较快发展?新中国教育获得了怎样的发展?为什么?学思之窗(1)小学、中等及高等学校教育全面发展,形成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校数量成倍增长,尤其是小学和中等学校增长较快;在校生人数成倍增加,远远超过旧中国的在校生数。(2)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事业真正回到人民手中;人民政府根据国情,确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全国第二、三四

5、五次人口普查的文盲人数全国第二、三四五次人口普查的文盲人数文革期间,文盲人数没有减少,说明在此期间教育处于停滞状态。1962年 1982年 1999年 2000年二.动乱中的教育1.原因:“文革”十年极“左”路线的干扰和破坏2.表现:(1)师生破四旧,学校停课(2)1966年,废止高考制度(3)70年代初,招收“工农兵学员”(4)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图为文革中清华校门被砸。example“北大”红卫兵批判校长陆平等“反动学术权威”材料:据统计,十年间中国至少少培养了200万中专毕业生和100万大学毕业生。据估算,十年中的中国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

6、亿元。3.影响:使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导致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下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三.教育的复兴1.措施: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恢复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参加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三.教育的复兴1.措施: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恢复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三个面向”中国高等教育近几年的发展在1998年到2003年的五年中,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激增。大学本科及专科在校生人数由341万增长

7、为1100余万,在校研究生及在职攻读硕士、博士人数增至80万,其中研究生人数增长了约45万。高等教育资源扩大,校均规模增加。2004年全国共有普通、成人高等学校2236所,其中普通高校1731所,比上年增加179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684所,高职(专科)院校1047所。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希望工程宣传画正在安徽大学就读的苏明娟(希望工程宣传画中的“大眼睛”)2005年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启动了“希望工程”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

8、度 我们国家,国力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责任。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966年1976年1949年趋势年份奠基挫折复兴(蓬勃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材料1 据统计,文革十年间中国至少少培养了200万中专毕业生和100万大学毕业生。据估算,十年中的中国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材料2 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9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1957年获理工农医专业博士学位的占博士总

9、数的88。1965-1970年培养出19万工科中级技术人员。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材料3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美元)年份1952196319701976产值17368219695544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6)现代国家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前途,从世界来看,哪一个国家重视教育,那么这个国家就兴旺发达。(如战后日本德国)如何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为本,在于育人。江泽民同志曾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

10、教育为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你觉得当代中国教育还存在哪些问题?对此你有何建议?问题:(1)基础教育普及率低,人均受教育的年限低于主要的发达国家、而文盲人数还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科学家和工程师等高素质人才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差距十分明显(3)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人均受教育的差距大,西部和农村教育相对较弱n党和国家为什么要提出“科教兴国”战略?n答案提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在于培养人才。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1966年1976年1949年趋势年份奠基挫折蓬勃发展课堂小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