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5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选择题1(2022济宁)下图为晚清一份奏议的内容摘求。该奏议旨在倡导(D)方今之病,在笃守旧法而不知变,大学言“日新又新”,孟子称“新子之国”,论语:“孝子毋改父道,不过三年”,然则三年之后,必改可知,今兹之法,皆汉、唐、元、明之弊政,何尝为祖宗之法度哉A师夷长技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自强”“求富”D维新变法解析材料“方今之病,在笃守旧法而不知变”“今兹之法,皆汉、唐、元、明之弊政,何尝为祖宗之法度哉”体现变法改革的主张,D项正确;“师夷长技”“中体西用”及“自强求富”的口号与材料无关,A、B、C三项排除。21895年1
2、2月,上海强学会成立,特别强调要学习西方思想、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其机关报强学报采用孔子纪年,刊发上谕及政论文章,并接受西方七日为一星期及星期日休假的习惯。可见,强学会(D)A体现了维新运动的西学观念B显示了维新变法组织的多样性C唤起了有志之士的忧患意识D体现了新学与旧学交融的特征解析强学会强调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接受西方习惯的同时,采用孔子纪年等,体现出强学会具有新学与旧学交融的特征,D项正确;西学观念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不是材料的整体,A项错误;材料并未显示维新变法组织的多样性,B项错误;材料与忧患意识的觉醒无关,C项错误。3(2022烟台)梁启超于1903年提出了“合族民族
3、主义”主张,即强调在中华共同体内各族为统一之民族,并称国家要实现自强,需“平满汉之界”,新的中华民族应是“合汉合满合蒙合藏,组成一个大民族”,遂达“合族救国”之大成目标。由此可知,梁启超(C)A呼吁各民族团结共同推翻清政府B主张消除满汉差异挽救民族危亡C具有民族国家和民族认同的理念D具有明显的狭隘民族主义观念解析根据材料“合汉合满合蒙合藏,组成一个大民族,遂达合族救国之大成目标”可知,梁启超主张民族团结和加强民族认同,其思想中包含了民族国家和民族认同等进步的国家观和民族观,故选C项;材料未体现其主张推翻清政府,故排除A项;材料“平满汉之界”主要是指促进民族融合,缓和满汉矛盾等,并不是笼统地消除
4、满汉的差异,故排除B项;梁启超强调“在中华共同体内各族为统一之民族”,打破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局限,故排除D项。4下表为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的课程。这体现了章程制订者(C)科目分类具体课程普通学经学、理学、中外掌故学、诸子学、初级算学、初级格致学、初级政治学、初级地理学、文学、体操学专门学高等算学、高等格致学、高等政治学(含法律学)、高等地理学、农学、矿学、工程学、商学、兵学、卫生学A讲究政治改革的策略B坚持儒家思想不可动摇C追求中西文化的贯通D认为科技是救亡之根本解析从材料“经学、理学、中外掌故学、诸子学”“初级政治学、初级地理学、文学、体操学”“工程学、商学、兵学、卫生学”可以看出,当时京师大学
5、堂的课程既有传统课程又有西方新式课程,说明当时章程制订者追求中西文化的贯通,C项正确;材料与政治改革策略无关,A项排除;教授儒家课程只是材料的一方面,材料还有西方课程的设置,B项排除;京师大学堂是在戊戌变法时期设置的,当时主张政治变革,并非是科技变革,D项排除。51898年,光绪皇帝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湖广总督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一些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D)A不顾士民反对坚决废除科举B各省督抚大力支持维新
6、变法C着手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D适应形势变化调整取士制度解析从材料中的“废八股,改试策论”“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等信息可以看出,科举考试的内容在进行适当调整,反映出当时清政府为适应形势变化在调整取士制度,故答案为D项;材料中的“废八股”不是废除科举,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各省督抚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度的变化,没有涉及清政府办学堂的状况,排除C项。6戊戌变法期间,日本出现了“亚洲主义”复兴的局面,即以日本为盟主,与中、朝等亚洲国家合作共同抵抗西方列强入侵。戊戌政变后,日本政府彻底否定了“亚洲主义”路线,而将中国视为怀柔与瓜分对象。由此可知,戊戌变法的失败(D)A
7、推动了日本“大陆政策”的制定B促进了日俄同盟关系的形成C掀起了日欧瓜分中国的狂潮D影响了日本对外战略的调整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后,日本的亚洲政策发生彻底转变,从坚持“亚洲主义”到彻底否定“亚洲主义”,甚至积极参与瓜分中国,由此可见,材料强调的是戊戌变法失败影响了日本对外战略的调整,故选D项;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该政策的制定与中国戊戌变法失败无关,故排除A项;一战前美国在中国不断扩张,推动了日俄同盟关系的形成,与中国戊戌变法无关,故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惨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西方列强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故排除C项。71895年,康有为上书请设议
8、院。后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又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D)A减少变法的阻力B争取光绪帝的支持C自身认识的转变D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解析根据材料,康有为由请设议院到认为开议院过早到提出设制度局,由皇帝负责选拔成员可知,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法与封建势力直接抗衡,故D项正确;这一变化的目的是减少阻力,不是原因,故A项错误;争取光绪帝的支持是原因,但不是根源,故B项排除;这么做并不是自身认识转变了,而是资产阶级力量尚弱,不得已的选择,故C项错误。8有观点认为,“戊戌
9、维新较同治维新(洋务运动)进步者,在觉悟徒恃西技不足以图强,而提出借鉴西教,易法更制之主张。但其仍蹈同治维新之故辄者,则迷信清廷之足与有为,欲籍保皇以教国。”此观点强调戊戌维新(D)A挽救了民族危亡B秉承“中体西用”思想C完成了政治改革D兼具创新与守旧的色彩解析材料观点前半部分认为戊戌维新对比洋务运动有进步性,即借鉴西方制度,材料观点后半部分认为戊戌维新与洋务运动一样都迷信清政府而革新不足,材料强调戊戌维新的进步与守旧的特点,D项正确;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维新变法是对“中体西用”的突破,B项排除;戊戌变法并未完成政治改革,以失败告终,C项排除。9网络上流传着对义和团运动的多种评价:比如义和团
10、运动是愚昧的暴民运动、义和团运动是人民翻身做主的前奏、义和团运动是政府和民间“上下合谋”。这些评价(A)A说明历史解释具有一定主观性B表明互联网有利于历史真相的传播C导致对义和团的记载模糊不清D说明人们对认识历史真相无能为力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网络上存在着对义和团运动的多种评价,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可以看出这些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评价不一定准确,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属于农民运动,材料中的评价并不能改变义和团运动的真实情况,也不能改变义和团斗争的记载,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人们无力认识历史真相,故D项错误。10义和团运动期间,清议报发表了一系列的专文:
11、“有志者乘其(义和团运动)机而导之以国民之义务那么可望20世纪之中国将张自由之旗鼓夺回自由之民权扫专制之颓风开共和之善政。”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B)A改良了中国政治体制B有利于民主思想发展C提倡民主与自由思想D挽救了清王朝的统治解析根据“那么可望20世纪之中国将张自由之旗鼓夺回自由之民权扫专制之颓风开共和之善政”可知,其强调进步人士可以借用义和团运动来宣扬国民义务,宣传民主思想,反映出义和团运动有利于民主思想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宣传思想,并没有强调真正改良政治体制,排除A项;材料中提倡民主与自由思想的并不是义和团,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是借义和团反对清王朝,排除D项。11下图是晚清周
12、振汉(周汉)刊印的一套反“洋教”的漫画中的一幅,这一漫画反映了(B)A漫画是反侵略宣传的主要形式B中国社会与西方列强矛盾尖锐C佛道团体成为反帝运动的主力D知识阶层对于西学的理性认识解析漫画信息体现了近代道教、佛教反“洋教”的斗争。这说明在民族危机下,佛教和道教加入了反帝斗争中,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与西方列强的矛盾极为尖锐,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漫画是反侵略宣传的主要形式,故A项错误;一幅漫画不能说明佛道团体成为反帝运动主力,故C项错误;由漫画信息“释道治鬼图”可知,这不是对西学的理性认识,故D项错误。12(2022内江)1899年,捐官出身的汉裔旗人毓贤出任山东巡抚,提出“民可用,团应抚,匪必
13、剿”,对义和拳采用招抚办法,将其招安纳入民团,于是义和拳变为“义和团”,其口号也由“反清复明”改成“扶清灭洋”。这些变化客观上源于(C)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义和拳改变斗争策略C民族危机空前严重D统治者顺应时代潮流解析根据材料“其口号也由反清复明改成扶清灭洋”可知,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灭洋”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口号的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C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1900年,排除A项;“义和拳改变斗争策略”不是材料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统治者顺应时代潮流”,排除D项。13(2022南通)20世纪初
14、,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东南各省督抚与英美列强议约互保,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省“保护”,而自处于战局以外,是为“东南互保”。这一做法(C)A说明地方割据政权出现B直接导致义和团运动的失败C严重动摇清政府的统治D表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东南互保”将东南各省与中央政府进行了分割,实质上是加强了地方自治,否认了中央权威,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C项正确;“东南互保”导致清廷中央集权的削弱,但地方割据政权并没有出现,排除A项;材料与义和团运动无关,排除B项;辛丑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排除D项。14有学者认为,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将条约关
15、系推向新的阶段,中国的主权遭受空前的损害。条约中规定,“各国应分自主,当驻兵队护卫使馆,并各将使馆所在境界自行防守”。该条约后(D)A列强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B列强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C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解析根据材料“各国应分自主,当驻兵队护卫使馆,并各将使馆所在境界自行防守”可知,该条约应是辛丑条约,1901年,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而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D项正确;两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A项排
16、除;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B项排除;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项排除。15(2022淄博)1904年8月7日,春仙茶园首演汪笑侬编瓜种兰因(又名波兰王国惨史)。该剧主要根据波兰衰亡史改编而成,是京剧舞台上第一个“洋装新戏”。该剧的出现表明(C)A传统京剧艺术风光不再B文化传承保护显露危机C民族危机催生艺术改良D中西交流抑制民族文化解析依据“该剧主要根据波兰衰亡史改编而成,是京剧舞台上第一个洋装新戏”和所学知识,1904年正值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作者借波兰的衰亡,以京剧艺术的创新形式警醒国人,由此得出民族危机催生艺术改良,C项正
17、确;依据题干可知,该剧是以京剧艺术的形式演出的“洋装新戏”,说明传承了传统京剧艺术,并非风光不再,A项排除;题干并非凸显文化传承保护显露危机,而是借助传统艺术形式的改良起到警醒世人的作用,B项排除;题干反映了中西交流有利于民族文化的改良和创新,并非抑制民族文化,D项排除。二、非选择题16“公车上书”了没?材料一康有为在康南海自编年谱中说:“再命大学士李鸿章求和,议定割辽、台,并偿款二万万两。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并先鼓动粤中公车,上折拒和议,湖南人和之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余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并
18、日缮写遍传都下,士气愤涌,联轨察院(都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已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材料二当代学者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提出:“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日子里,上奏、代奏或电奏的次数达154次,加入的人数超过2 464人次在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反对签订和约)已过其半数;在京城,翰林院、总理衙门、国子监、内阁、吏部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的单独上书也达到了31次,加入的人数达到了1 555人次;举人们参加官员领衔的
19、上书为7次,加入人数为135人次。”“四月初八日(5月2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茅海建认为:“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1)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点所依据史料的类型,并分析其价值。(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茅海建观点的看法。答案(1)材料一中的史料属于个人回忆录(私人著述),记述者本人为当事人,反映了记述者从自身立场出发对史事的记载,对研究记述者或史事有较高史料价值;但由于回忆录包含记述者的主观意图,记忆有时也不够准确,因此有时记述的并非真实的历史。材料二中的研究依据大
20、量的宫廷(官方)档案,客观性和真实性较高。(2)参考示例一:茅海建的观点较为可信。理由是:所依据的史料属于可信度很高的档案材料;使用了多种档案材料相互印证,详细统计各阶层上书数量,其结论具有扎实的史料基础。或参考示例二:茅海建的观点仍需进一步证明,因为他所引用的史料中并没有直接记载康有为是否上书,仅仅依据都察院代奏上书的统计数据,不足以得出结论说康有为没有上书。解析(1)史料类型:依据材料一信息“康有为在康南海自编年谱中说”和材料二信息“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得出:材料一中的史料属于个人回忆录,材料二是宫廷(官方)档案。价值:依据所学知识从个人回
21、忆录对研究记述者或史事有较高史料价值,但由于回忆录包含记述者的主观意图,记忆有时也不够准确,因此有时记述的并非真实的历史;而宫廷(官方)档案则客观性和真实性较高。(2)看法:根据材料二信息“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得出:康有为没有组织“公车上书”。说明:如果认为茅海建的观点较为可信,则从所依据的史料属于可信度很高的档案材料、使用了多种档案材料相互印证、结论具有扎实的史料基础等角度分析;如果认为茅海建的观点仍需进一步证明,则从所引用的史料中并没有直接记载康有为是否上书,仅仅依据都察院代奏上书的统计数据,不足以得出结论说康有为没有上书的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