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6月模拟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47小题,总分300分,共12页。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考生号填写(涂)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按页码小号在上大
2、号在下的顺序叠放上交。24宁夏首次发现的大型西周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其灰坑及墓葬出土卜骨和卜甲计7块,其中有文字的刻字卜甲2块,总计34字,大意为: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这说明()A甲骨文是当时唯一文字资料 B西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体制完善 D西北地区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25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曾这样评析中国某一帝王:“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之间走出一条中间路线。”该帝王符合“中间路线”的举措是()A.设置御史大夫与刺史 B.推行中外朝制度C.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D.世袭与察举制共存26宋代的临安城,除了有瓦舍勾栏这样
3、固定的娱乐市场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定期文化集市和走街串巷演出的各种艺人。临安城娱乐市场繁荣的原因是()A受到理学格物致知理论的影响 B市民阶层的成长和壮大C农商皆本政策助推了商业发展 D城市政治功能逐渐消亡27、明代,许多商贾注意赶制时令性商品,如北京中秋节时,“纸肆市月光纸,绩满月像”。重阳节时,“市上卖糕人头带吉祥字”,“糕肆揉彩旗,日花糕旗”。(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这反映出当时()A商业经营具有品牌意识 B商品营销借助于民俗文化C北京是全国的商业中心 D城市商业脱离官府的监管28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
4、判断,该书()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 D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29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30下表是中国两次反日侵略战争对照表,两次战争的结果出现巨大反差,其根本因素是(甲午战争抗日战争时间9个月14年国力 中国稍优悬殊装备 相当悬殊中国军队损失 海军几乎全军覆没;陆军1020万人 原有空军几乎拼光;海军全军覆
5、没;陆军牺牲、失踪约400万人日占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大半中国中国政治和社会状况 国家统一;某些地区民间出现反清活动由分裂到统一;同仇敌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结果 战败 完全胜利 A民族意识 B经济实力 C政府领导 D国际援助31下图是我国19522002年国民收入变化图。其中,国民收入迅速增长主要得益于()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开展经济体制改革C推行科教兴国战略 D市场经济体制形成32罗马遗嘱继承法规定,遗嘱人可以自由安排他所控制的家族财产,后来又规定遗嘱人必须在给近亲属留足遗产后,才能根据自己意愿处分剩余财产,以保护家庭其他成员的法定继承权。这表明罗马法A坚持折中调和的审判原则 B侧重民事纠
6、纷的调解 C关注权利主体的利益平衡 D遵循权力制衡的原则33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34.(2018四川德阳高二第一学期期末7)有学者指出,在某一个阶段上,最能体现这个阶段特点的国家就是这个阶段所谓的大国。由此判断,促使英国成为一个“大国”的经济发展主导思想是()A重商主义B凯恩斯主义C自由主义D新自由主义35下
7、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尚书酒诰曰:“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尔雅释训曰:“善父母为孝”,给予父母以物质方面的供养。孔子言:“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子将最初产生和存在于家庭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先秦的各个朝代设立专职人员管理养老事务,如“乡大夫”,具体登记“免除赋役”的老者信息等。国家实行“学中养老”,将有智慧的老人奉养在学校,以兴教化
8、,明人伦。摘自朱海龙、欧阳盼中国人养老观念的转变与思考材料二“中世纪的欧洲,依靠子女提供主要收入及劳务服务的养老模式,是占主导地位的”(欧洲家庭史)。在西方社会的历史演进中,老年经济保障一般是通过家庭、教会各类自愿互助组织、私人保险、政府救助以及发展到近代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险来实施的。它植根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传统。老年人应由家庭负责赡养的思潮,甚至在19世纪的西方还相当普遍。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1896年公布的德国民法典,都有子女赡养父母的条文,成年子女在义务上和道德上,均有奉养双亲的责任。晚清民初,人们开始重新考量带有封建色彩的养老观,“非孝”思潮盛行。但这种思潮只是批判具有封建色彩
9、的不合理之处,对传统文化中的尊老、敬老传统并无推翻和反对之意。养老实践开始从传统的道德义务向制度义务转变,救养主体从家庭和宗族向社会力量转移。1928年,上海市颁布了职工退职待遇暂行办法,规定工人年满50岁、公务人员年满60岁退休时,由雇主发给养老费,按劳动时间的长短计算。1943年,国民政府公布了公务员退休法,对公务员领取退休金的具体情形(七种)作了详细规定。(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养老制度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之前中西方养老方面的主要差异;指出民国时期养老制度变化的背景,并谈谈你的认识。(17分)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秦至清约
10、两千年间,中国文明如同水向低处奔流,气体由浓聚点向稀释区扩散,强烈地影响着亚洲国家,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东亚世界的文化格局,而且以强大的辐射力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程。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的继续西传并没有因西方的强盛和中国的衰弱以及中外间的战争而中断,西欧建立了一批专门研究中国的学术机构,中国经典的翻译介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国文化西传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它对西方社会的实际影响都比17、18世纪有了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等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文明与世界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12分)4
11、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高宗远比他的前辈伟大的政绩是重新建立科举制度,并在他统治时期更多地通过科举制起用官员。中举和应试的人数开始迅速增多,科举制的影响开始在最高一级官僚机构中表现出来。相当数量的官员开始以这种方式走上仕途。但不能夸大这个趋势。官员中中举的人依然是少数,大部分官员仍靠世袭的特权入仕,甚至靠更普遍的方式从胥吏升任。高宗统治时期的真正成就,不是想改变统治阶级内部社会力量的对比这一难以作为定论的企图,而是对科举制本身进行一系列大改变。651年,隋朝和初唐最高级的秀才考试中断;656年新设专科数学考试,与原有的两种考试一样,专为低级官员和庶民的儿子举办;658年
12、创设了为特定应试人举行的殿试:681年明确了明经科考经书及其注疏,进士科考政治事务,从而再次确定了唐朝其后时间的科举形式。为了从取得当官资格的人当中选人担任实职,选举制被采用了。因此,国家的首要的官员选举制在高宗时期得到了彻底改造。8世纪盛唐时期实行的选举制度基本上是高宗时期传下来的。一一摘编自(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1) 根据材料,概括唐高宗时期科举改革的内容(8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高宗的科举改革(7分)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二战后中东地区由于其特殊的战略地理位置而成为美苏争夺的一个重要对象。美国的中东政策经历了几次重要的调整阶段,
13、从杜鲁门到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美国为排挤英法势力曾笼络阿拉伯国家,在中东建立自己的霸权。在1948年、1956年的两次中东战争中,美国对以色列施加压力,敦促其停火撤军。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犹太人社区,美以合作越来越密切,逐步发展为一种准军事同盟的关系。最突出的表现是第三次中东战争时,美国完全站在以色列一边,将以色列的胜利视为美方的胜利。在战争中,以色列取得了极其巨大的胜利,夺取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以及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旧城。阿拉伯国家在这场战争中却遭受惨败。1967年,13个阿拉伯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了喀土穆会议,达成的协议中包括
14、:保证继续对以色列展开斗争以及“三不政策”,即不承认以色列,不与以色列直接谈判,不与以色列缔结和平条约。摘编自张熠从第三次中东战争看美国中东政策的调整(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中东政策调整的原因(7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中东政策调整后给中东地区带来的影响(8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1915年4月2005年5月),波兰华沙人,早年他随父母移居中国,1933年开始为中国革命工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作为美国驻华记者,先后到上海、南京等地采访。1938年,奔赴前线采访台儿庄战役,出版人民之战,向国外真实报道了
15、中国人民奋起抗日头两年的战绩。1944年,突破封锁到陕北访问了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和众多抗战军民,向世界报道了中共领导人民抗战的真实情况。1945年至1951年初,不顾美国反华势力的迫害,投入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增进美中两国人民友谊的进步活动。新中国成立不久,参与创办了对外刊物中国建设,后更名今日中国,现已成为有中、英、法等多语种文版的综合性月刊。在“文革”中他蒙冤被囚禁,平反后,他依然满腔热情地投入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改革开放新时期,他作为政协常委,参与参政议政活动,积极开展国际友好交往活动。1957年加入中国国籍,1964年入党。2019年入选“最美奋斗者”。 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最美奋斗者
16、事迹介绍等(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爱泼斯坦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做的主要贡献(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最美奋斗者爱泼斯坦体现的时代精神(7分)历史答案242526272829303132333435BCBBDCABCDCC41、【答案】(1) 特点:A物质供养与精神供养并重;B把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C国家对养老的重视;D重视教化,形成尊老礼法;E学者(尤其是儒家)著书立说奠定了养老观的文化基础。(任答4点给8分)(2) (17分)差异:西方:A受个人主义文化传统影响,依靠子女提供主要收入和劳务服务为主;B养老呈现多元化、多渠道及保险立法予以保障。中国:受尊老敬老文
17、化影响,注重道德义务;以家庭和宗族养老为主。变化背景:西方文化的冲击;从晚清到民国社会转型的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民国政府的政策探索。认识:民国时期养老观念和养老实践初步向近代化转变推动政府对养老制度实施一些立法保障;但这种转变受制于当时的具体历史背景,既未覆盖全国,也不具有连续性,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42、(12分)【答案】示例:论题:中国文明推动了世界的发展。阐述:隋唐时期,中国文化强烈地影响着亚洲国家。日本、朝鲜和越南大规模地接受中国文化,学习唐朝的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和物质文明,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文化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转
18、型,火药及火药武器摧毁了封建堡垒,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总之,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45(15分)(1) 内容:注重科举选官的作用;大力调整科举制,增设新的考试科目;扩大参加考试的人员范围;确立新的官员选举制。(每点2分,共8分)(2) 评价: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抑制了士族的影响;为唐代确立了选官标准;出发点是巩固其统治。(言之成理即可,一点3分,两点6分,三点7分)46(15分)(1)原因:美国争夺霸权的需要;犹太人在美国的影响力增强;确保美国石油经济的安全性;以色列积极主动拉拢美国。(共7分,任答2点给4分,任答3点给7分)(2)影响:扩大了以色列的国土面积,壮大了以色列的力量;激化了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矛盾,恶化了中东局势;中东地区日益受到美国的控制;促进了阿拉伯国家的觉醒与联合。(8分)47. (15分)(1)主要贡献: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向国外介绍中国抗战情况;投入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增进美中友谊的进步活动;创办刊物,向世界介绍新中国的建设;积极参政议政,开展国际友好交往活动。(每点2分,共8分)(2)时代精神:积极宣传中国民族解放事业和建设成就的国际主义精神;不畏艰险、深入一线、反抗强权的斗争精神;致力于新中国建设、热心参政议政的奋斗精神。(言之成理即可,一点3分,两点6分,三点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