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浏阳一中2012年下期高三第三次月(段)考试题语 文时量:150分钟 分值:150分 命题人:林雪冰 审题人:万年红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瑰丽傀儡 敕造赦免 监督监生 B诡计桅杆 酒馔撰写 宵柝坼裂 C囹圄龃龉 间或间架 慰藉蕴藉 D信笺签署 朱拓拓展 殉职徇私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腹泄 增幅 掉书袋 蜂涌而至B布署 渎职 紧箍咒 披星戴月C筹码 贯例 莫须有 讫今为止D沦落 告罄 志愿者 潸然泪下3、下列诗句引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刚退休不久的老王常对老伴抱怨:“你看我才退下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
2、是人走茶凉啊!”B、这些老屋确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C、电视剧大宅门中白景琦从济南返回京城家里时,父亲已去世。在灵堂前,他并没有嚎啕痛哭,导演也没有用哀乐来渲染,只是让他做了一个点燃父亲生前所用烟袋跪献灵前的动作。这一场戏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很能表现人物的性格。D、.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中国金花李娜克服开局慢热的不利,逆转战胜德国新星科贝尔,终于收获个人赛季第一个单打冠军。B、随着“天河一号”的问世,我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能够研制运算速度为每秒千万
3、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在这一重要科学领域中跻身前列。C、灰色权力,是指借助公权力的影响力,通过子女、配偶、亲人或朋友等,在市场中或者暗地里,通过权力的运作对稀缺资源的倒卖、获取,进行资本运作等,以获得巨额利益的权力行为。D、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W高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虽然不是每到一处人生驿站,都有丰硕的收获,不是每一个希冀都有理想的答案,旅途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 , , , , 。逆境中定会有峰回路转 心中就会有永远也欣赏不完的风景 但只要我们奋勇执
4、着 幸福和快乐也会伴你度过每一个驿站 只要活得充实,哪怕清贫ABCD(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共21分) 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闲走南归。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俗劲武,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由是益与时不合。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 曼卿少举进士,不中,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曼卿
5、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邪?”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叹曰:“此亦可以为政也。”县有治声,通判乾宁军。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还为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已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籍河北、河东、陕西之民,得乡兵数十万。曼卿奉使籍兵河东,还称旨,赐绯衣银鱼。天子
6、方思尽其才,而且病矣。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扦贼者,笑曰:“此得吾粗也。夫 不 教 之 兵 勇 怯 相 杂 若 怯 者 见 敌 而 动 则 勇 者 亦 牵 而 溃 矣 今 或 不 暇 教 不 若 募 其 教 行 者 则 人 人 皆 胜 兵 也。”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及听其施设之方,虽精思深虑,不能过也。状貌伟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绳以法度,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遇人无贤愚,皆尽欣欢。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当其意者无几人。其为文章,劲健称其意气。(节选自欧阳修石曼卿墓表)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 忧:指父母丧事 B稍用其说 稍
7、:稍微 C若不可绳以法度 绳:约束 D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 否:贬斥、议论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乃 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B、之 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以 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D、然 状貌伟然,喜酒自豪 其下平旷,有穴窈然 8、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3分)A、夫不教之兵 / 勇怯相杂 / 若怯者见敌而动 / 则勇者亦牵而溃矣 / 今或不暇教 / 不若募其教行者 / 则人人皆胜兵也。B、夫不教之 / 兵勇怯相杂 / 若怯者见敌 / 而动则勇者 / 亦牵而溃
8、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C、夫不教之兵 / 勇怯相杂 / 若怯者 / 见敌而动 / 则勇者亦牵而溃矣/今或不暇教不若 / 募其教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D、夫不教之兵 / 勇怯相杂 / 若怯者见敌 / 而动则勇者 / 亦牵而溃矣/今或不暇教 / 不若募其教 / 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石曼卿年少时放荡不拘,读书不研究章节句读,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节操品行并建立非同寻常功劳的人,自认为不合于时,常大饮而醉。 B石曼卿不顾个人安危,两次上书进谏,一为太后干预朝政,一为朝廷的边防担忧,他主张太平时期练兵,防患未然。
9、C作者刻画石曼卿,先交代其性格特征和结局,再回头叙写他一生的几件重要事情,这有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引起共鸣的作用。D石曼卿仪表英俊,性格豪爽,文武双全,他的文章就像他的为人,遒劲刚健,他生逢其时,深得皇帝重用,可惜已病重,只活了48岁。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9分) (1)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3分) (2)张文节公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邪?”(3分) (3)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3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2分)11、.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分)碧湘门陶弼城中烟树绿波漫,几万楼台树影间。天阔鸟行疑没草,地卑江势欲沉山。【
10、注】碧湘门,即长沙(今属湖南)城门。行(hn):行列。(1)这首诗最后一句哪一个字锤炼得最好?请简要分析。(3分) (2)有人评价这首诗“句句写远,却又始终未着远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第一句和第三句作简要分析。(4分) 12、默写(5分) (1)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2)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3)女娲炼石补天处,_ _。(李贺李凭箜篌引)(4)莫听穿林打叶声,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荀子(苏轼定风波)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选择题6分,简答题4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一致性 王朝闻多样性是艺术风格的必然特性。艺术所反映的客观世界本身
11、的多样性,艺术家思想情感、生活经验、审美理想、创造才能的多样性,群众对艺术的需要和爱好的多样性,规定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艺术作品只有具有多样的风格,才能适应对无限丰富多样的客观世界的反映,满足群众对于艺术的多样的需要和爱好。我国古代许多有关艺术史的著作表明,艺术繁荣的时代,往往伴随着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发展。风格的多样性不仅表现于不同的艺术家的作品中,而且也表现于同一艺术家的作品中。伟大的作家所反映的生活包括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他的创造才能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他所创作的作品虽然有着一种主导的、占优势的风格,但并不排斥他创造出具有多样风格的作品,布封曾说:“随着不同对象,写法就应该大不相同,”“一个大
12、作家决不能只有一颗印章,在不同作品上都盖上同一的印章,这就暴露出天才的缺乏.”胡应麟对杜甫的艺术风格的评价是:“正而能变,大而能化,化而不失本调,不失本调而兼众调。”这里所说的“本调”与“众调”的关系,体现了艺术风格的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对立统一。一般说来,沉郁是杜甫作品中占主导的风格,但并不能用这一种风格来说明杜甫全部作品的艺术特色。杜甫的艺术风格是丰富多采的,有“欲倾东海洗乾坤”那样的豪放,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样的深沉,也有“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那样的悲壮和“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那样的轻灵尽管杜甫作品中的基调还是那种积极的忧国忧民的沉郁的精神。其次,一个作家的艺术风格的发展,
13、常常包括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同时期,由于艺术家的思想情感、生活经历的变化,构成了产生不同风格的作品的可能性。在风格的多样性之中之所以又显示出一致性,乃是由于艺术家主观条件自身构成因素的对立和统一。就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来说,他的作品风格多样的变化,最终不能不为他所具有的创作个性所制约;就不同艺术家的作品风格来说,他们的作品风格多样的变化,不能不为他们所共同生活的某一时代、阶级、民族的审美需要和艺术发展所制约。艺术发展史表明,具有各自不同创作个性的艺术家,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超出他们生活的时代、阶级、民族的共性,这就规定了他们作品的风格个性不能不带有一致性。辩证地把握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对于正
14、确认识艺术风格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承认多样性而否认一致性,必然导致否定风格的时代性、阶级性、民族性;相反,否认多样性而只承认一致性,在创作上必然导致千篇一律,阻碍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节选自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出版)13、下面对艺术风格多样性的解释,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家不同的阅历和素养,是艺术风格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B、由于客观世界本身具有多样性,反映客观世界的艺术也就具有多样性的风格。C、艺术作品只要具有多样的风格,就能满足群众对于艺术的多样的需要和爱好。D、不同的艺术家的作品都会呈现一种主导的风格以及丰富多彩的多样性风格。14、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15、是( )A、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发展是艺术繁荣时代常有的特征,这是我国古代许多有关艺术史的著作证明了的结论。B、一个作家艺术风格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间当然会产生不同风格的作品。C、布封说“一个大作家决不能只有一颗印章”,是说天才作家不能只有一种创作手法。D、创作上之所以出现千篇一律的毛病,只承认艺术风格的一致性而否认其多样性是一个重要原因。15、胡应麟评价杜甫的艺术风格“不失本调而兼众调”。下面诗句表现了杜甫诗歌什么“本调”,又各表现了什么“众调”?(4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挽
16、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0分)赤脚礼赞李成诗人蔡其矫有首诗写“船家女儿”,其中的两句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那圆润的双肩从布衣下探露,那赤裸的双脚如海水般晶莹”写得真是好,把劳动人民尤其是劳动的女孩子那种天然去雕饰的美写出来了。我生长在农村,只要稍稍打开一点记忆的闸门,眼前就会浮现一双双赤裸的脚。每年一到仲春,天气渐渐暖和起来的时候,村子里就开始看到一双双赤脚了。我们那里主产水稻,许多劳作都是在水田里进行的,要下地干活当然得脱掉鞋袜。不仅是孟春,甚至在早春二月,要顶凌下种,农人们就得赤脚跳下冰寒刺骨的水田,犁田、打坝,播种育秧,哪
17、还能等到春深日暖呢?只要天气许可,农村里的孩子也是喜欢赤脚的。每年春天那常常是一场又一场的春雨之后,村子周围已是一片春草芊芊、禾苗青翠,我们跑啊、跑啊,似乎是那么的无拘无束。我们在潮湿、平整的打谷场上印下一双双稚嫩的脚印,那脚印如花瓣到处开放,我们到山冈上采草叶、采野果,到溪边捉鱼儿、戏水,去草地上放牛、牧鹅那尖尖的青草戳着了我们的脚心,不仅不疼,而且很舒服,脚踝脚背被荆棘划拉了几道细细的痕印,也不知觉,也不以为意,仍然快乐地在田塍上奔跑。那时生活条件有限,一般人家不仅买不起胶鞋,就是布鞋也没有几双,所以都要省着穿,能赤脚的尽量赤脚。孩子们也经常光着脚去上学,一般要到深秋或初冬,但有些贫寒人家
18、的孩子甚至到天上飘下雪花,也要坚韧地赤着脚去学校。这样的赤脚的记忆,当然不免让人感到有几分苦涩。其实,辛苦的还是我们的父母。他们一年里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赤着脚在田地里干活。他们挑着担子,走在雨后泥泞的道路上,为了防止滑倒,那脚趾深深地扣进泥里,恨不得像铁锚一样紧紧地抓住泥土,才能稳住身体;他们几个人同扛一副笨重的打稻机或者禾桶(也是打稻用的)走到滑溜难行或拐弯抹角的地方,赤裸的双脚在泥浆中来回倒腾,甚至半天移动不了多少,那脚趾更是用尽了力气,死命地吸附着大地,直到协调了动作或确定了方位,才又向前移动这样的一双双赤脚也像锚一样牢牢地扎在我记忆的深处,每每想起,就会从内心里发出一声喟叹。乡村似乎就是
19、赤脚的地方,到处都可见到赤脚,甚至是一年四季。村里开会时,一双双赤脚坐在台上台下;各家人家吃晚饭,也往往是一双双赤脚围拢在桌旁。中午,如果有时间获得短暂的休息,也是就带着一双沾着泥土的赤脚侧卧在木榻上在我们村子里有几位农民是在劳作当中倒在田地里过世的;我们那里甚至用“脚丫里的泥还没有洗净(就死了)”这样的话来泛指一切倒在岗位上的死者,凄然当中似乎还有那么一点悲壮。正是因为农人们一年四季有那么多的日子赤脚,所以他们的脚大多是变形的,趾骨粗大,踵茧很厚,冬天脚掌还会有道道裂口,颜色则是黧黑!然而,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双双赤裸的脚在大地上终年奔跑,田野间才会出现春天碧浪千重,秋天金黄一片,处处稻谷飘
20、香的景象!我不知道,在今天的农村除了农忙季节,平时赤脚的是不是还很多,但我知道,只要是机械化没有普遍实现,只要农民还要干体力活,就少不了要赤脚。我当然希望,赤脚的人越来越少,赤脚的时候越来越少。但是,即便我们的农村里已经很少人赤脚了,我们也不应忘记我们曾经赤脚的日子。我曾在一首题名草鞋脚的诗里写道:从前,我们民族就是一个草鞋脚的民族;(这双脚)踩过岩石,踩过荆棘,踩过悬崖,踩过蛇,也踩过从老远森林里跑出来的豺虎其实,草鞋脚与赤脚差不多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我们的民族曾经是个赤脚的民族,我们的民族正是赤着脚,从困苦中一步一步走到了已初步繁荣兴盛的今天!因此,我要向我曾经看到的一双双赤脚致以最高的
21、礼赞。(节选自文汇报,2010年9月29日)16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农民雨中劳作的场景,请分析其写作特色。( 6分) 17文中写孩子的“赤脚”有什么意图?(4分) 18文章开头和结尾分别引用了蔡其矫和作者的诗,各有什么作用?(4分) 19鲁迅说“中国自古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请探究文中赤脚农民的脊梁精神。(6分) 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1题,12分) 20. 阅读下面的新闻,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12分)这是一个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的快客司机吴斌,跑杭州-无锡路线。2012年5月29日中午,他驾驶浙A19115大型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车上有
22、24名乘客。11时40分左右,车行驶至锡宜高速公路宜兴方向阳山路段时,一块不明铁片突然从天而降,在击碎挡风玻璃后,砸向吴斌的腹部和手臂,导致多根肋骨断裂,肺肠也严重挫伤,在这被击中的一瞬间,吴斌本能的护了一下腹部,忍着剧痛,把车缓缓减速,停靠在路边,打起双闪灯,拉上手刹,然后解开安全带,挣扎着站起来,对着慌乱的乘客们说:“别乱跑,注意安全。”在这短暂的1分16秒里,吴斌的壮举,感动了在场的24名乘客。6月1日,快客司机吴斌因伤势过重,离开了人世,没能与死神对抗成功的他,还是离开了。吴斌今年48岁,从2003年开始做快客司机,至今,他已经做了10年的快客司机了,10年里他已经安全行驶了100多万
23、多公里路程,相当于绕地球近30圈。 21、阅读下面三则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第一则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季氏第二则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第三则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 梁惠王(1) 请你概括上述几则文字所体现的儒家思想理念;并谈谈这种思想理念在当今多元化时代的现实意义。(200字左右)(9分) 七、写作(60分)300多年前,建筑设计师克里斯托来伊恩受命设计英国温泽市政府大厅。他应用自己工程力学的丰富知识和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的大厅天花板。市政府权威人士进行工程验收时却说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保障不了
24、大厅的安全,责令莱伊恩再多加几根柱子。莱伊恩争辩无效,只好在大厅内增加了4根柱子。不过,这4根柱子实际上并未与天花板接触。直到前几年,市政府准备修缮大厅的天花板时,才发现这个秘密。 请从这则材料中,选择一个角度,写成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语文答案1、答案:A、 gu/ku , ch /sh , jin /jin , B、gu / wi , zhun , tu/ch C、y, jin / jin , ji D、jin/ qin , t /u ,xn 2、答案:D(A腹泄腹泻,蜂涌而至蜂拥而至;B布署部署;C贯例惯例,讫今为止迄今为止)3、答案:3.B (使用对象有误
2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多指老人。)4、答案:. B (A成分残缺 克服局面 C概念交叉 顺序不当:获取 倒卖 D、句式杂糅,“拟采用”和“为准”杂糅,可改为“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的说法”或者“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5B(本题根据这段文字的开头“虽然”一词的提示,可以推知跟在其后,放在最前面。而从语意的承接上,可知是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故应放在最后。是表条件的句子,应放在各自领起的复句前。是表结果的句子,应该对应放在或后,根据语意可知关系紧密,关系紧密)6、答案B(稍:逐渐)7、A、才 B(定语后置的标志)C、(用来)(用) D、(形容词词尾,的样子)8、A9、D(“
26、生逢其时,深得皇帝重用”错)10、(1)北宋皇帝为嘉奖他们来投奔,准备让他们享受国家的俸禄,没有实行,于是(他们)在宋州的宋城定居下来。(禄:使享受俸禄;状语后置;句意各1分)(2)张文节一向以他为奇才,对他说:“你母亲去世了,你才选择官禄吗?”(关键字:素、奇、老、乃: )(3)北宋就推行(致力)休兵养息政策,天下安宁,从中央到地方放松军事三十多年。(晏然:安宁;弛:放松;句意各1分)11、答案: (1)“沉”字好。沉”,使动用法,使沉没。城门地势低,放眼望去浩茫的江水仿佛要把远处的山峦淹没似的。“沉”字写出了水势之大,同时使景物具有力量,有一种动感, 也传达了远水浩茫给诗人的的强烈主观感受
27、, 恰当地把握住了描写的分寸。(2)本诗首句写长沙城内远树如烟,有如碧绿的水波。只有远处之景、朦胧之景才有看上去如烟似雾的不真切感。第三句写辽阔的天空中,成行的鸟儿愈飞愈远,仿佛就要没入天际的草丛。只有在天地相连之处,天空中鸟儿的行列才会给人这种“没入草丛”的错觉,所以这两句写的都是登楼所见到的远景,却又始终未着“远”字。12、默写(1)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劝学)(3)女娲炼石补天处,_石破天惊逗秋雨_ (李贺李凭箜篌引)(4)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 平生 。(荀子(苏轼定风波
28、) 13、答案 B解析 A只是艺术风格多样性的一个原因,不能说是“根本原因”;C原文是“只有.才”;D以偏概全。14、答案 B、以偏概全,绝对化,仅是“常常”有“可能性”。15、答案 这些诗句都表现了杜诗忧国忧民的本调。体现了杜诗轻灵的风格;体现了杜诗悲壮的风格。体现了杜诗豪放的风格。16、答: (1)用词准确。如扣、抓、倒腾、吸附等动词,准确地表现了农民雨天劳作的艰辛。(2)比喻形象,像铁锚一样紧紧地抓住泥土,形象表现了农民劳作时的尽力尽职。(3)细节传神,表现了农民劳作的韧性。17、答: (1)表现孩子天真烂漫,快乐无忧,反衬农民劳作的艰辛。(2)反映出当时生活条件的困苦。(3)为主旨的深
29、化“我们的民族曾经是个赤脚的民族,我们的民族正是赤着脚,从困苦中一步一步走到了已初步繁荣兴盛的今天”作铺垫。18、答: 开头引用蔡的诗(1)从内容上表现劳动人民朴素的自然美,(2)从结构上引出下文对一双双赤裸的双脚的回忆。结尾引用作者的诗(1)从内容上将故乡所经历的困苦推及整个民族所经历的困苦,有力深化了主题。(2)从结构上,照应了开头,首尾呼应。 19.(1)性格质朴,直率本色。(2)不畏艰苦,豁达乐观。(3)吃苦耐劳,任劳任怨。(4)意志坚定,充满韧性。(结合内容分析) 20、主题词: 责任 敬业 坚强 勇气 爱 尊重他人生命重于自身生命的高尚情怀。面对危险突然来临的一刻,司机吴斌如果没有
30、心怀乘客的意识,怎么可能不顾自己生命安危,强忍巨痛作出一系列动作?这是一种尊重他人生命重于自身生命的高尚情怀。这个社会有浮躁的尘埃、有自私的角落,也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叫嚣,也有好人善举被误解被责怪的无奈,甚至也有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悲剧,当有人选择逃避有人选择袖手旁观的时候,还是有人选择了担当与责任,他们没有因为别人的“不为”而放弃“作为”,没有因为别人的不承担就放弃了善良与坚守。这是个呼唤英雄的时代,而英雄就在我们普通的人群里。这也是一个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时代,当危难来袭,能否挺身而出,当贫弱需要救治,能否慷慨相助?职业里,责任面前,是推诿扯皮还是勇于承担?“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
31、之”,“宽容大度”“海纳百川”我们是否怀了同情、平和与温暖看待世界,是否总是觉得付出太多而得到太少?责任,细细地想一想,真的是重于泰山的。对家庭、对职业、对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只是享受者,只有负责任的人,才能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英雄就是那些把责任看得高于一切,甚至高于自己生命的人。21、答案:(1)第一则强调以文德来感化外邦,反对轻率诉诸武力 第二则强调天下万物和谐共存于天地之间第三则强调人对自然的亲和态度。 三则均体现了了儒家思想中的“和”的理念人加强自身修养,促进内心和谐; 人与人之间能心怀宽容协调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类要亲和自然,善待地球,达到天人合一的圆通;国与国之音民
32、族与民族之间能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言之有理即可22作文审题角度:当然材料的类型有很多种,这里不想过多涉及,仅就这则材料来谈谈故事类材料的观点提炼。 有故事就有事件,事件总是由人所为(由动植物所为是寓言),所以只要分析材料中主要人物的行为就行了。这样来看,上述材料的方向就有两个:一是“建筑设计师克里斯托来伊恩”;一是“市政府权威人士”。我们读这则材料就要分析他们的所作所为。 一般的分析分成三步 1某人做了什么?包括起因、经过、结果。 2做得对不对?或者对,或者错,或者有对有错。判断的过程其实就可以看出你的思想深度,表现你的价值观、人生观。 3为什么说是“对”(或错,或有对有错)?理由是什么?这
33、个理由其实就是你的观点,即你提炼的观点,或称之为“一个角度”。 我们以此方法分析上述材料。先分析“建筑设计师克里斯托来伊恩”的行为(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他怎么做的?“莱伊恩争辩无效,只好在大厅内增加了4根柱子。不过,这4根柱子实际上并未与天花板接触”,说得很清楚。 1你可以认为他的做法是对的。那么,“对”在哪里呢?你要说清楚。比如说:他既坚持了自己的设计思想,同时也做了妥协,照顾到了别人的视觉感受和传统心理。这种处理事情的方式是一种艺术,其实要做成事情常常需要这样。许多创新之所以失败也多因为没有很好地用好那实际上无用的“4根柱子”。 2当然,你可以否定他的这种做法,认为其有弄虚
34、作假之嫌,但是是他愿意这样的吗?肯定不是的,他是被逼的,可见,有许多“形式主义”其实是“上面”逼出来的。“市政府权威人士”如果能多听听建筑师的意见,或者从谨慎出发,多做些可行性研究,总之,改变作风,也许就不会有今天揭晓后的尴尬了。 我们再来分析“市政府权威人士”的行为。他们做了什么?“进行工程验收时却说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保障不了大厅的安全,责令莱伊恩再多加几根柱子”,并最终迫使建筑设计师克里斯托来伊恩做出了妥协。无疑,这种做法是缺乏远见的、无知的。可以引起以下两方面的思考 1保守的势力非常强大,他们也许是出于善良的愿望,但,他们是无知的。他们只忠于自己的感受和习惯,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有丝
35、毫的突破。从而差点儿扼杀了建筑史的一个杰作。 我们的社会需要形成一种“崇尚科学”的风气。 2由这件事情可见创新、尝试之路有多难!每一种创新,每一次进步可能都是与传统的代表某些权威人士斗争或妥协的结果。小到一个建筑,大到政策设计,即使是文学艺术的创新,也都无不如此。 经过这样分析,我们就清楚了,可写的角度至少有四个,你选择一个自己感受最深、贮备最多的角度就行了。注意!只需选择一个角度,而不是一股脑地都倒出去。 参考译文曼卿名延年,姓石,他的祖先是幽州人。幽州被北方的契丹占领后,他的祖先自成才率领他的一族人向南逃逸,投归北宋。北宋皇帝为嘉奖他们来投奔,准备让他们享受国家的俸禄,没有实行,于是在宋州
36、的宋城定居下来。曼卿的父亲,名叫补之,官至太常博士。幽燕一带一般人都强健勇武,石曼卿年少时也豪气逼人。读书不研究章节句读,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的节操品行并建立过非同寻常功劳的人,看轻世俗的小功名,心中不为所动。自认为跟时代不相合,于是整日借酒混世。且喜欢痛饮大醉,颓废地放纵自己。从此更加与时代不相合。那些跟他交游的人,都只懂得爱慕曼卿卓异超群的气度,却不懂得他的才华可以为世所用。康定二年二月四日,在京城逝去,时年四十八岁,担任太子中允秘阁校理。 石曼卿年少时便被举荐为进士,但没被选中,真宗皇帝广施恩惠,凡多次被举荐的人都给予奉职。曼卿开始不肯就职,张文节一向以他为奇才,对他说:“你母亲去世了,
37、你才选择官禄吗?”曼卿惊视了一下,同意就职了,后调任殿直。不久,改任太常寺太祝,管理济州金乡县。曼卿曾感叹说:“这也可以施展治理国家的才华啊!”治县得到好评,任乾宁军通判。母亲李氏逝世,服丧完后,任永静军通判,都得到好评。充任馆阁校勘,调任大理寺丞,海州通判。后任校理。庄献明肃太后上朝处理国政,曼卿上书,请求太后还政给天子。后来太后去世,范讽因进言被皇上宠爱,推荐那些曾经为太后还政天子一事进过言的人,那些人很快得了高官,范讽要推荐曼卿,曼卿坚决推辞不就,范讽才作罢。自从契丹与中原结好,黄河以南都臣服开始,北宋就推行(致力)休兵养息政策,天下安宁,从中央到地方放松军事三十多年。曼卿上书谈了留心边
38、事,平时练兵,防患未然等十件事,没有引起重视。不久元吴背叛,北宋向西边用兵,皇上才想起曼卿的谏书,召见了曼卿。逐渐采用了他的主张,在河北、河东、陕西百姓中征兵,得到乡兵几十万。石曼卿也奉命在河东征兵,做得非常好,合乎皇帝的心意,回到朝廷,皇帝赐给他绯衣银鱼。皇上正想充分发挥他的才智,重用他,他却身体不好。不久听说有一位边将想率领乡兵与贼决斗,曼卿笑着说:“这只领悟了我的表面意思。没有经过调教的士兵,勇敢的胆小的杂在一起,假如胆小的见到敌人就动摇溃逃,那么勇敢的人也会跟着溃逃。现在或许没有空闲来调教,不如招募那些经过调教有品行的人,这样招来的人个个都是强兵。”他看待世事,轻得像不值得做似的。到听了他设计的方案,即使是深思熟虑,也不能超过他。他仪表英俊,喜欢饮酒,性恪豪爽,表面看去好像不可用法度来约束他,退一步想想,他一生做事却追求大节,从不违背事理。不管是贤者不贤者,都十分喜欢结交。等到闲暇议论天下是非善恶,却没有几个人能符合他的心意。他写文章遒劲刚健,正像他的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