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第23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73838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第23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第23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第23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第23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第23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第23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第23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北京朝阳区高三期中)民国初年颁布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统一着装;“共和国无阶级之分,受治于同一之法律虽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守法律,不能恃势以凌人。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这主要体现了()A自由思想B平等思想C民主思想D共和思想解析:选B。材料关键信息“官员不分级别,统一着装”反映出服饰变化,体现了人人平等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与自由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与民主思想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与共和思想无关,故D项错误。2(2019浙江省“超级全能生”联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处于社会变革的时期,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奔走呼号。1892年,温州豪士

2、宋恕力倡改良,指出是否是变法者“必自易西服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变法图强成为全体国民共同要求B服饰能够彰显人们的政治态度C甲午战败激发国人寻求救亡方案D西装传入对君主专制构成挑战解析:选B。“是否是变法者必自易西服始”表明服饰能够彰显人们的政治态度,故B项正确;变法图强成为全体国民的共同要求不符合史实,因为维新变法最大的功绩是思想启蒙,故A项错误; 1892年在甲午战争前,故C项错误;西装在鸦片战争后就传入中国,没有对君主专制构成挑战,故D项错误。3(2019河南八市高三测评)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大学学堂预备、速成两科学生毕业后,分别赏给举人、进士。这表明()A学堂管理以传统体

3、制为主B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C近代教育正处于转型时期D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对大学学堂毕业的学生的资格认定,他们毕业后就具有举人、进士的地位,体现不出学堂的管理方式,故A项错误;赏给举人和进士的功名是学堂的规定,反映不出学生的意愿,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可知清政府的大学学堂的规定既有近代化的色彩,又保留了封建的内容,反映出近代教育处于新旧交替的转型时期,故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大学学堂,体现不出新式学堂教育普及,故D项错误。4(2019南通模拟)下面是1911年2月5日法国小日报刊登的石印画,再现了当时一些中国人当众剪掉长辫的场景。该画反映出()A剪辫易服已成为当时社会的共

4、识B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已被推翻C民国政府剪辫易服法令得到贯彻D中国社会习俗呈现新旧杂糅特征解析:选D。材料中“一些中国人当众剪掉长辫”,也有人留长辫,穿长袍马褂,说明中国社会习俗呈现新旧杂糅特征,故D项正确。5(2019宜宾模拟)下图是丁聪1981年画的一幅漫画,作品试图表达的主题思想是()A新潮冲击下传统服饰的变迁B时代前进需挣脱观念的束缚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阻力较大D现代化建设的政策保障不足解析:选B。在漫画中,穿长袍马褂的老人对时尚服装显示出鄙夷与不屑的态度,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开始追求时尚,而当时也有一些思想比较保守的人在“评头论足”,这反映了传统观念阻

5、碍了时代的发展,故B项正确。6(2019荆州高三质检)下表为1912年初中国主要省区和同期美国不同年龄人口所占比例比较。与美国比较,中国人口发展表现为低速增长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115岁1650岁50岁以上中国18.35%63.00%18.65%美国34.40%51.70%13.90%A重男轻女的传统生育观念B民间海外移民的结果C中国近代恶劣的生存环境D清政府人口政策失误解析:选C。据材料表格数据可知,中国人口发展表现为低速增长,115岁人口比例较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恶劣的生存环境是人口低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7(2019河南八市测评)针对上海新报

6、没有社会新闻的缺陷,申报注重社会新闻报道,并不惜代价对重大的社会新闻进行连续报道,以此扩大报纸销路。这表明申报()A适应社会市场需求 B适应政治斗争需要C旨在引领社会潮流 D干预司法案例审判解析:选A。从材料中“针对上海新报没有社会新闻的缺陷,申报注重社会新闻报道”“以此扩大报纸销路”可知,申报是在满足读者阅读社会新闻的需求,故A项正确。8(2019安徽省十校发展共享联盟联考)人力车是日本人在1869年创制的,于1871年引进上海。申报1874年7月报道:“东洋来之顺利小车,沪上依式置造者已多,租界共约有一千有零。”该报道表明,上海()A开启了交通近代化 B积极仿制日本机器C崇洋媚外之风盛行

7、D代步工具发生变化解析:选D。从材料中的人力车盛行可知,人力车成为上海的重要交通工具,故D项正确。人力车不能体现上海开启交通近代化,故A项错误;从材料“沪上依式置造者已多”可知,上海仿造的是人力车不是仿制日本机器,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上海仿造的人力车盛行,不能体现崇洋媚外之风盛行,故C项错误。9(2019滨州期中)民国时期,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这一市场,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使得“婚礼铁路”成为时髦的象征。这一现象反映了()A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B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C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和效仿D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解析:选B。材料中“使得婚礼铁路成为时髦

8、的象征”说明铁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民主共和观念,故A项错误;材料中仅仅是仿效西方的“蜜月旅行”,不是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和效仿,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中国的铁路建设受制于帝国主义,因此并未体现出半殖民地的特征,故D项错误。10(2019全国百校联盟联考)1934年出版的中国实业志山东省记载:“山东近年电话建设,颇有进步,而济南为电话线网之集中点。但有商办、省办、部办三种。商办者,成立最早,通话范围在济南市区,省办、部办电话,皆最近五年成立。”此记载可以佐证近代山东()A通信事业的起步早于其他省份B社会信息的流通速度加快C工商业的发展由分散趋向集中D经济重心从沿海

9、转向内地解析:选B。从山东省电话建设的发展状况可知,山东通信事业发展很好,可以佐证社会信息的流通速度加快,故B项正确。11(2019湖南师大附中月考)1911年11月20日,天津大公报进行了一次征文评比,主题是“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获奖结果统计如下:类别主张君主立宪主张民主立宪主张调和者篇数1024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君主立宪成为主流选择C评比结果具有明显的政治导向性D大公报实质上是政府的喉舌解析:选C。根据统计可知,主张民主立宪的仅有2篇,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并未深入人心,故A项错误;虽然主张君主立宪的篇数最多,但此时武昌起义已经爆发,民主共和才是主流选择,故B项错

10、误;根据篇数的多少可以看出大公报偏向于君主立宪,故C项正确;大公报偏向于君主立宪,是对封建君主专制的否定,因此不可能是政府的喉舌,故D项错误。12(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月考)记述出处夫今日泰西大局绝似周末战国形势;时局又与春秋相仿1898年申报彰彰西报,日播瓜分之谣;渺渺中州,将踵波兰之辙1898年知新报居此有强权无公理,与帝国主义之民族相遇,安所往而不居劣败之数耶1906年通学报协约者,战争之新法也,强国之战弱国也1907年外交报上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舆论对世界形势的描绘。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维新变法时期华夷观念开始动摇B辛亥革命推动进化思想传入中国C近代国人国际观念

11、逐渐居于主导D世界战争迫使政府外交转为被动解析:选C。华夷观念开始动摇是在鸦片战争后,非维新变法,故A项错误;进化思想在维新变法时期就已经传入,非辛亥革命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选取的四则记述都是从世界眼光看待中国,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主体是中国舆论,而非清政府的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9成都高三诊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民国初年,民智低下、民德浇薄。政府制定了一套教育政策,采取开办民众学校、通俗讲演、通俗教育馆等形式对下层民众进行通俗教育。19121918年全国开办为失学儿童创设的半日学校共1 746所。通俗教育馆主要开展博物、图书、体育、音乐、讲演、出版等

12、活动,民众在购票后即可入内。讲演一直是政府开展社会教育的最重要方法之一,讲演员定时到城镇公共场所讲演国家观念、国民道德、公共卫生等内容。江苏通俗讲演最为兴盛,但其办理成绩优良的也不过三五处,毫无成绩的则为三十一处,其他省份更不及此。 据毛文君近代中国19111937城市民众教育馆述论等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采取“以民教民、能者为师”的方针,积极开展农村冬学运动和职工教育运动。据统计,仅1953年,全国农民参加冬学(农校)的人数就达到4 885万,参加职工业余学校的工人也达到300多万,一些大型的工矿业还办起了职工夜大。当时上到国家级出版社,下到县乡扫盲学校,各地出版了很多种不同文化水平

13、的“识字课本”。有面对工人的,也有面对农民的,还有专门教城市家庭妇女的。在运动中,一位普通解放军战士祁建华发明的“速成识字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扫盲学校的教师每天从报纸上和时事手册上找些有关国家大事的文章念给学员听,农校还请农林局的人来讲农业技术课。各地学校经常组织学员协助政府完成一些重要工作,如组织乡村抗旱大队、参加修路、进行社会服务活动等。 据吴敏先、方海兴论建国初期的工农教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通俗教育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民国初年通俗教育相比,新中国初期工农教育的新发展,并分析其影响。解析:(1)根据材料一,从政府主导、教育形

14、式、教育内容、教育对象、组织程度、各地发展状况和成效等方面归纳回答。(2)第一小问新发展,根据材料二,从教育对象范围的扩大、文化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举、组织的完善、实践操作性增强等方面归纳回答。第二小问影响,根据两则材料,从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基层社会的重构、社会风貌的改变、新政权的认同等方面归纳回答。答案:(1)政府主导进行;教育形式多样;教育内容侧重培养国民的基本文化素养;教育对象范围较小,以城镇市民为主,女性参与较少;组织较为松散;各地发展不平衡;成效不大(缺乏普通民众的认同)。(2)新发展:教育对象范围扩大,以工农大众为主;包括妇女在内的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文化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举;组

15、织相对完善;实践操作性较强。影响: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质;通过业余教育将群众组织起来,有利于重构基层社会;增强了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巩固了人民政权);推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改革;促使社会风貌焕然一新。14(2019衡水一中高三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图摘选自中国画火车的第一人王忠良的钢笔画。依据材料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火车的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通过两个图片的变化对比,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论题进行阐述:其一,从1952年的蒸汽机车到今天的高铁,可以看出中国工业的大踏步发展;其二,从坐蒸

16、汽机车出行到今天坐高铁出行,可以看出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有了很大的进步。答案:示例一论题:火车的变迁折射出中国工业的巨大进步。阐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在重工业生产极其薄弱,工业技术水平极其落后的基础上,生产出解放牌蒸汽机车,代表了当时中国重工业水平和建设成就,是当时中国的骄傲。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生产突飞猛进,火车制造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高铁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新名片,是当代中国人的自豪,中国火车从蒸汽机车到高铁的变迁,折射出中国工业生产的巨大进步。(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二论题:火车的变迁反映出中国社会生活的巨大进步。阐述:火车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蒸汽机车速度低、运载量小,适应当时工业生产落后、人口流动量小、生活节奏缓慢的生活状况。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口流动规模、速度扩大,生产生活节奏加快,高铁运行的高速度顺应了社会变迁的步伐,是社会生活进步的集中反映。(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