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哈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命题人: 赵立多 吕 静 胡冬梅 校题人: 赵立多 第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牌坊又名牌楼,被誉为中华文化的典型象征,在某种竟义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载体。牌坊的具体形制规定有:帝平神庙、陵寝用“六柱五间十一楼”,一般臣民最多只能建“四柱三间七楼”。这些具体数字体现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典型特征是A.以血缘亲疏为依据 B.等级森严 C.中央严密控制地方 D.神权色彩浓厚2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
2、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A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精耕细作特点C生产尊重自然规律 D注重因地制宜 3.资料一:尚书酒诰是周初的告诫文书,指出:殷纣王好酒,因此上帝不再庇佑殷人,以致亡国。资料二:考古学者指出陪葬品距尸体越近,越具重要性。殷商各个时期墓葬的陪葬品,青铜食器多置于棺、椁之间,而青铜酒器多置于棺内。对上述内容的合理解释是A.酒诰之说是周人藉以自省,足以证明殷人好酒而亡国B.酒诰反映春秋时期的天道观,为后人伪造,故不可信C.考古证据显示殷人确实好饮酒,证明酒诰
3、的说法是正确的D.考古证据显示殷人好饮酒,但无法证明殷人是否因好酒而亡国 4禹鼎铭文载:“噩侯驭方反叛伐周,厉王和其大臣武公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反映了A周王铸鼎显示权威 B宗法制度开始瓦解 C周王专制急需加强 D分封制中常见矛盾 5.幼学琼林疾病死丧中记有“孙承祖服,嫡孙杖期;长子已死,嫡孙承重”。从这一记载可以看出与之相关的中国古代制度是A. 分封制 B. 君主专制 C. 宗法制 D. 中央集权制6据史书记载:周初“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武王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王族姓氏)之国四十人”。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表明A.周天子地位非常卑微 B.周天子完全依靠
4、同姓诸侯维持统治C.周朝推崇以仁治天下 D.周朝重视利用政治联姻巩固统治7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而民将无时或息也。”这段话的主要含义是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选择C宗法制极大维护了分封制 D批判嫡长子继承制的局限性 8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秋七月,初税田”“宗庙之牺,为畎亩之
5、勤”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A. B. C. D.9周礼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系统记录手工业生产技术的专著。书中共总结了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这段记载描述的是A官营手工业产品丰寓,技艺精美 B民营手工业水平超过官营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专业化强 D民营手工业技艺庞杂,规模扩大10.据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载: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上述现象出现在A春秋战国时期 B七国之乱时期 C靖康之变之时 D靖难之役之时11.春秋时期,卫国商人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反映了A.“工商食官”政策强化B.商人社会地位提高C.
6、商人与国君矛盾尖锐D.私营工商业的兴起 12一位先秦思想家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护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该思想家所属学派是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13.汉书艺文志在评价战国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它所评价的是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14.孔子任鲁国大司寇期间,“设法而不用,无奸民。”“(此前)鲁之贩羊有沈犹氏者,常朝饮其羊以诈市人。”孔子当政后,
7、“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孔子主张无为而治 B孔子倡导重农抑商 C孔子思想由儒变法 D商品经济有所发展15.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A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 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 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16战国时期,荀子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下应时而使之?”下列对上述引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这说明了当时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 B.这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显著提高C.这表明人们对人与自然关
8、系的认识提高 D.这说明战国时期唯物主义占主导地位 17.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A荀子继承了儒家思想并开创了法家学派 B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C儒法并用成为当时统治者核心治国思想 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间结成了利益同盟18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A民贵君轻 B重农抑商 C施行仁政 D闭关锁国 19.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各异
9、,但都是因应社会变迁,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用”,不要浪费。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经界。商鞅主张开辟草莱,制定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说明较为适当的是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B.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C.三者立论互异,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根据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20.战国初期,传统社会组织解体。魏国李悝(或李克)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对上述记载,下列解释较为适当的是A.盗贼现象的普遍出现,
10、反映出战国时期国家权力的衰弱B.农民失去氏族保护,当生产失调、生计无着,成为盗贼C.李悝努力地维护封建秩序,因而夸大盗贼问题的严重性D.李悝尽地力之教,强迫生产,引起了农民反对而为盗贼 21.在春秋战国的税制改革中,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郑国“作丘赋”。从左传中“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子产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吾不迁矣。”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税制改革受到了保守势力的非议 新税制承认土地私有利于调动生产积极性税制改革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 税制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改革者的个人能力A B C D22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
11、向抒情。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下列文学现象,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A离骚 B子虚赋 C论语 D诗经23.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下令将国内所有的矿产、冶炼、铸造等行业收归国有,由政府经营,商人不得参与。汉武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稳定统治秩序,增强中央政府实力 B保证生产所需铁制工具的供应C进一步拓展官营手工业的经营范围 D保障武器生产以满足战争需要24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察举制 C重用待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D郡国并行制25.
12、中国古代有一官职为“拾遗”,“拾遗”如东西掉了重新捡起,这是指皇帝遗忘了什么,他可以提醒他。“补阙”是指皇帝有了什么过失,要替他弥补,定名正义。这两种官职的职能是A. 监察 B. 谏议 C. 行政 D.司法26.“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引文的出处应为A道德经 B论语 C韩非子 D春秋繁露27.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仲舒主张A平均分
13、配财富以消除贫富分化 B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 D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28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一书中指出:(汉代)最基层的官吏要把(君主的)诏书抄写在乡亭的墙壁上,后来改为书写在木板上,或直接以“扁书”(成编的简册)悬挂在市里乡亭。这种现象说明汉朝时 A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 B基层官吏直接对皇帝负责C皇帝通过政令贯彻来控制地方 D皇帝直接对人民进行统治29.班固汉书:“(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
14、规模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30.张衡的西京赋中有“郭开九市,通阛带阓,旗亭垂立,俯崇百隧”之语,这表明当时 A. 洛阳城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B. 长安城设立有多个商业区C. 洛阳城商业繁荣,商铺林立 D. 长安城商业受到严重打压31三国时期,孙权要吕蒙多读书,吕蒙读了一段时间后,鲁肃对吕蒙关于时局的分析,大为钦佩,并说吕蒙“非复吴下阿蒙”。根据以上所述,判断孙权要吕蒙读的书是A.诗、书、易、礼、春秋,這些基础典籍,属于学者必读B.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C.周易、老子、庄子,了解这些最近风行一时的学说思想D.孙子、
15、左传、史記、汉书等典籍,培养见识与能力 32.这座佛寺不只是个宗教场所,同时也是地方金融中心,寺院借贷给农民并收取高额利息。寺院拥有庞大的地产和大量的身分依附者,寺院长老们正和来到寺院的达官贵人们探讨着深奥的佛理。该现象A.是佛教刚传入中国的两汉时期的特征 B.是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下寺院的写照C.是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寺院的特征 D.是明清时期土地财富向寺院集中的表征 33晋书中载:“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务随爱憎。”这是A.对豪强分裂国家的批判 B.对九品中正选官弊端的揭露C.对国家官吏素质的讽刺 D.对中正官是否该设置的质疑 34资治通鉴记载:“文明太后曰:立三长则课调
16、有常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不可!甲戌,初立党、里、邻三长,定民户籍。”文明太后的直接目的是A.强化税收管理 B.加强皇权专制 C.促进民族融合 D.加速北魏汉化 35绘画历史就是人类历史。透过右图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获得正确的历史信息是 A.当时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风貌B.当时河西地区开始出现了自耕农经济C.驿使出现,说明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强化 D.全面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交通工具发达 36. 据正史载,南北朝带僧字的名有122人,昙者39人,佛者24人。这段史料可以得出下列结论A.佛教取代儒家学说居于独尊地位 B.儒道释三教并行C.这一时期佛教在中国盛行 D.南北朝对峙的局
17、面形成37.魏道武(拓跋珪庙号)初定中原,虽日不暇给,始建都邑,便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人。天兴二年春,增国子太学生员至三千人。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民族融合 B学习汉族文化 C维护统治秩序 D推行儒家思想38.宋代商业史研究中说道:(城市),特别是在秦汉至唐初“市”制存在的时代,工商业被“市”所吸收。因此,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也与“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这主要说明了秦汉时期 A.城市以商业职能为主 B.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C.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 D.城市商业限制被打破39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子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到明清
18、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的趋势是A.传统家庭观念逐渐解体 B.嫡妻地位日渐上升C.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 D.家父掌权日趋巩固 40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到“像今天我们常说的国家社会等等,原非传统观念中所有,而是海通以后新输入的观念。旧用国家两字,并不代表今天这涵义,大致是指朝廷或皇室而说。自从感受国际侵略,又得新观念之输入,中国人颇觉悟国民与国家之关系及其责任。”该段叙述材料意在表明A传统观念中民族国家概念已形成 B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国民责任C维护国家利益是国民应尽的责任 D旧用“国家”并非是指朝廷或皇室而说第II卷 非选择题
19、41.(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 五年春,置五经博士。 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举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汉书武帝纪材料三 董仲舒一方面继承了先秦儒家关于教化的学说,一方面综合其他诸子尤其是阴阳家的思想,构造了他独特的教化理论
20、,呈现出与前人教化思想不同的突出特点,集中体现了综合性与时代性。在大一统的时代背景下,他的教化学说得到了当局统治者的肯定并逐步推广运用,这在儒家教化学说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董仲舒的教化学说也不是完美无暇的,他的教化论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他主张教化以防欲,将统治者和万民置于对立的地位;主张顺命、服从,过于强调外在的说教,漠视人的自愿原则;原本丰富的乐教只沦为教化的工具,等等。周春兰董仲舒教化哲学思想儒家教化体系的确立及其在大一统社会的实践开端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提出的具体教化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倡导教化的主要原因。(10分)(2)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汉武帝重视儒学
21、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作用。(8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正确理解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历史影响?(7分)42.(12分)材料 “现代化”这个词是在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逐渐流行的一个术语,用以概括人类发展进程中社会急剧转变的总的动态。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具有时间跨度和发展路径。不同国家的现代化,有自己的发展路径和阶段模式。有人据此图示现代化的基本路径(见下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历史选做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
22、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安世乃上书高祖涞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 魏书李安世列传材料二 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群,学术界有不同的声音。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而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却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的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1)材料一中认为均田制推行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 (8分)(2)你同意材料二中哪位史学家的观点?说明同意的理由。 (7分)44.(15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 料 曹
23、参(?前190年),字敬伯,汉族,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名将,是继莆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在楚汉战争和平定异姓诸侯王中,曹参参与多次战争, 立功最多,作战勇猛,曾经负伤七十处,成为汉军中的主要人物,曾经攻下两国,一百二十二个县,俘虏候王两名、高官十数人,封平阳侯。唯战功极高,论功仍不及萧何。后因箫何推荐,继任相国,虽然与萧何感情不睦,但仍然依循箫的制度,实施黄老无为而治选拔贤才、注重吏治,各官吏均选任老成持重之人。史记曹相国世家载: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萧何为法,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栽其清净,民以宁一。(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曹参成为西汉第二任丞相的主要原因。(6分)(2)根据材料,请评价担任丞相后的曹参。(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