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点汉到元君主专制的加强名师导语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以来,政治制度不断成熟,在官制、法制、科举选官制度等方面有重要建树。本考点是全国卷考查的重点区域,题型以选择题为主,2018年全国卷在此命制了第41题。考查内容主要涉及唐代三省六部制、宋代社会阶层流动及乡约制度。从新高考角度看,体现国家治理和社会公平、公正原则的重大制度创新仍将是命题的重要思路,需重点关注。知识点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1.确立(1)时间:隋唐时期。(2)职责(3)特点: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2.演变(1)宋朝: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外设置“中书门
2、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政权、财政权;宰相只保留行政权。(2)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3.意义(1)明确了行政分工,提高了办事效率。(2)相互牵制,避免权臣大权独揽,有利于加强皇权。(3)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君主专制的开明性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别,一切全由皇帝专制。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知识点二选官制度1.西周至汉朝(1)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2
3、)战国至汉初:实行军功爵制度。(3)汉武帝时期2.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1)背景:隋朝统一后,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2)创立:隋文帝时开始分科取士,隋炀帝时设进士科。(3)完善:科举制度在唐代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4)影响科举制的作用科举制冲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另一方面,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倪峻、姚立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知识点三监察与谏议1.监察制度(1)目的:保证官僚队伍的廉
4、洁和效率。(2)演变2.谏议制度(1)含义: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2)过程隋唐时期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明清时期已经没有专门的谏议机构3.评价(1)积极性: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君主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监察官员只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监察制度能否发挥正常作用,与皇帝的明昏有密切关系;随着监察制度日益腐朽,监察官本身贪赃枉法者也不乏其人,更不能杜绝官僚的腐败和低
5、效。【图解历史】 三省六部制的运转信息提取: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二者属于决策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具体政令的实施。三省分权,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构图解史】 宋代“二府三司制”信息提取: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确立了尚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实现了决策权与行政权的分离。到宋代,军权和财权则完全从相权中分割出来,相权进一步衰落。【图解历史】 唐代进士的身份分布信息提取:上图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这说明科举制打破了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但世家大族把持朝局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漫画说史】 范进中举信息提取:范进从20岁到54岁,整整
6、考了35年,最终考取了功名。“范进中举”深刻揭露了明清科举制度的黑暗和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束缚。探究1解读重要“历史概念”1.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沿用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王先谦在汉书补注中记载:“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说明三省六部制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互相牵制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
7、了皇权与中央集权,削弱了相权。2.察举与征辟制(1)察举制: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先由皇帝下诏,令三公九卿、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各地品德高尚、才干出众、学识渊博的平民或下级官吏推荐给朝廷,由朝廷直接任官,或经过某种形式的考核、面试(直至皇帝亲自策问)择优录用。被察举的对象主要是官府官吏和各级学校的学生。察举科目包括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明经、尤异等。这为被举者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台,使真正优秀的人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2)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8、在汉代的选官制度中,征辟作为一种自上而下选任官吏的制度,地位仅次于察举。1.(2018课标全国,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解析材料反映了武则天时期,中书、门下两省名称发生变化并且宰相数量增加、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实质是分割宰相权力,强化皇权,这有利于加强君主对朝政的控制,C正确。答案C2.(2017海南单科,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
9、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解析东汉时期的察举制重视血缘和门第出身,这对地方的世家大族更为有利,阻碍了底层民众的上升,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B项正确。答案B探究2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2018重庆高考模拟)南朝齐武帝宠信出身寒微的纪僧真,纪僧真想获得士大夫身份,齐武帝让纪僧真去拜见当时的士族领袖。可在见面后,士族领袖竟命人把纪僧真赶了出来。这反映了当时()A.皇权与
10、士族特权相依仗 B.士族把持官吏的任免权C.士大夫自立于皇权之外 D.社会等级制度十分森严解析由材料中齐武帝让纪僧真去拜见当时的士族领袖却被赶出,说明士族并未依仗皇权,故A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士族社会地位高政治独立性强,没有体现士族是否把持官吏的任免权,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齐武帝让纪僧真去拜见当时的士族领袖却被赶出,说明士族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自立于皇权之外,故C项正确;材料仅体现士族社会地位高政治独立性强,没有体现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C探究3从“唯物史观”角度评价科举制的影响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打破了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
11、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推动世界文明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消极影响重才轻品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禁锢思想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1.(2019安徽宣城模拟)宋朝台谏官“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言及廊庙,则宰相待罪”。苏轼感叹说:“历观秦汉及五代,谏诤而死,盖数百人;而自建隆(北宋太祖年号)
12、以来,未尝罪一言者。”材料体现了北宋()A.谏诤官与君主矛盾尖锐B.统治者有更多自律反省意识C.理学主张影响施政观念D.台谏制度充分发挥监察效能答案B2.(2016课标全国,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解析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也能选拔优秀官吏,A项说法过于绝对;察举制更注重考查官员的品行,科举制在这方面并不具有优势,故B项错误;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并不排除世家子弟,故C项错误;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通过考试
13、的形式选拔人才,有利于推动社会读书风气的盛行,因此更有利于提升社会的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答案D探究4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形成了两大系统:一是御史监察系统即监察制度,是皇帝的耳目,职责是纠察官员,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二是谏官言谏系统即谏议制度,职责是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台官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二者构成了封建社会完整的监察体制。白寿彝核心论点:古代监察制度主要服务于君主专制制度,这决定了其实际
14、效能是有限的。主要由御史监察系统和谏官言谏系统组成,前者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后者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2018湖北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考题)唐代大理寺是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刑部是中央司法行政机关,御史台是中央监察机关。凡“国之大狱”,即皇帝交办的重大案件或疑难案件,由以上三个机关各派官员进行会审,称为“三司推事”。对这一设计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司法制度的完善 B.实现了司法的公平公正C.反映司法分权的趋势 D.有利于君主对司法干预解析唐朝“三司推事”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共同进行会审,有效监督司法,体现司法制度的完善,故A项正确。答案A考法1从社会阶层变动角度考查宋代科举制【考题1】 (2
15、018课标全国,25)下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明立意从社会阶层流动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抓关键表格中宋代宰相祖辈、父辈任官中低级官员和无官职记录者占大多数,这说明两宋时期社会阶层的流动比较大。清误区本题属于数字表格类选择题,难度适中。考生对宋代科举制选拔的内容及标准理解不透。祖辈、父辈无官职记录的宰相正是通过科举制度才成功走向仕途。考法2从社会
16、转型角度看科举制的废除【考题2】 (2018安徽A10联盟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史料由于科举制度是以儒家的政治标准和价值来选拔人才、凝聚人心和构成获取地位、名望和权力的基本途径的,科举制度的废止,从长远来看,就使国家丧失了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根本手段。这就导致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资源与新时代的价值之间的最重大的一次文化断裂。正如历史所表明的那样,科举制度的激进改革,起到了与清末新政的改革推行者意愿相悖的“釜底抽薪”的结果。美国学者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新政的)舵手在获得一个新的罗盘以前就抛弃了旧的,遂使社会之船驶入一个盲目漂流的时代。”这位作者还认为,中国的
17、困难的实质在于,这种过渡阶段破坏了久经考验的选拔精英的程序,科举制度的废除,破坏了经典教育,严重地削弱了传统价值的影响,代之以毫无章法可循的局面。摘编自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思考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评述史料中有关科举制度被废除的观点。(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答案:观点一:史料认为中国近代的社会衰落是由于科举制度被废除造成的,此观点不正确。理由:科举制度在中国近代已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它的废除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近代社会的动荡并非科举制度被废除造成的,而是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导致的,即使不废除科举制度,社会也会出现动荡局面。(言
18、之有理即可)观点二:史料认为中国近代的社会衰落是由于科举制度被废除造成的,此观点正确。理由:科举制不仅有利于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也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近代由于废除了科举制,不仅使选拔人才失去了制度化保障,也使国家丧失了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根本手段,传统文化资源与新时代的价值之间出现文化断裂。使一些手握重兵的强势力量能够割据一方,从而加剧了社会动荡。(言之有理即可)关键信息信息1由“评述史料中有关科举制度被废除的观点”可知,回答本题主要分三步:归纳观点、作出判断、说明理由。信息2史料信息“使国家丧失了”“导致文化断裂”“破坏了经典教育”“削弱了传统价值的影响
19、”说明:科举制的废除导致近代社会的混乱或衰落。思路点拨历史观点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可能与客观历史存在某些不符,需要对历史观点进行再“评议”。具体步骤是:首先,概括出史料中的观点;然后,指明对此观点的态度并联系相关史实进行评述。如本题史料论述的主旨是清末废除科举制与近代社会衰落之间的关系,侧重点在于如何评价近代科举制废除的影响。课时作业(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山东青岛学期初调研)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时,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取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A.中外朝制度制约了君主专制
20、制度B.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C.君权与相权斗争导致了政局动荡D.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解析“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时,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说明相权被大大削弱,故D项正确。答案D2.(2019广东百校联考)贞观三年(629年),魏征任门下省给事中,由于在征兵年龄上坚持依法办事,不同意降低年龄标准,“敕三四出,征执奏以为不可”,唐太宗怒而再出敕,“征又不从,不肯署敕”,唐太宗无奈,只得召魏征商量,最后听从了魏征的意见。这说明()A.三省六部制利于政治民主化B.门下省是中央最高决策机构C.皇帝的独断得到了根本遏制D.给事中有相对独立的封驳权解析由材料“征又不从
21、,不肯署敕,唐太宗无奈,只得召魏征商量,最后听从了魏征的意见”可知魏征作为门下省给事中,有一定的封驳权,故D项正确。答案D3.(2019云南昆明摸底)唐朝明确地将国家政务划分为大事和小事,小事由门下省审核决定,送交皇帝“划可”,大事则奏请皇帝批准。这反映了当时()A.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 B.实行分层决策机制C.门下省权力不断扩大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解析由材料“小事由门下省审核决定”“大事则奏请皇帝批准”可知,唐朝时实行大小事分层决策,故B项正确。答案B4.(2019湖北武汉起点考试)元朝初年,行御史台对行省官的纠劝,常常引起行省官的反纠劾,行御史台官因纠劾行省官而反遭诬陷和人身迫害的现象也较
22、为常见。后来,元世祖正式下达诏令“行御史台勿听行省节度”,行御史台官遭行省迫害的情形才逐渐减少。这一变化表明()A.行御史台与行省长期紧张对立B.元朝初年监察制度逐渐完善C.行御史台代表着中央控制行省D.行省成为行御史台监察重点解析材料“行御史台勿听行省节度”表明元代的地方监察制度逐渐走向完善,故B项正确。答案B5.(2019湖北重点中学起点考试)在糊名制出现之前的唐代科举考试中,出现过一种“倒歧视”的现象许多高官子弟不以门荫入仕,而是去参加进士考试。这种现象本质上说明了()A.士族门第不再有吸引力 B.科举制的地位日益稳固C.科举制亟待进一步完善 D.社会舆论决定士族选择解析据材料“高官子弟
23、不以门荫入仕,而是去参加进士考试”说明科举取士比门荫入仕更有吸引力,进一步说明科举制的地位日益巩固,故B项正确。答案B6.(2019河北张家口摸底)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长官的指令。御史之外,皇帝还常派使臣临时巡察地方。这表明()A.皇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B.御史的权力超越了宰相C.地方官吏腐败日益严重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解析据材料“御史监察机构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长官的指令,御史之外,皇帝还常派使臣临时巡察地方”结合所学可知御史代表皇帝监察地方,从而有助于加强皇权,故A项正确。答案A7.(2019河南中原名校质量考评)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
24、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自然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但就汉代察举制度之原始用意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强调察举制是门第社会的主要起因B.认为察举制比九品中正制好C.肯定以品行取代血缘世袭的进步性D.认为科举制要优于察举制解析据材料“就汉代察举制度之原始用意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可知,钱穆先生对察举制的实行初衷持一种肯定的态度,认为其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故C项正确。答案C8.(2019百校联盟摸底考试)下表为隋唐科举制发展简表。对此解释合理的是()时间事件隋大业元年始创进士科,但仅具有古词新用的含义。唐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
25、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考试称制科。明经、进士两科成为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及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武则天时期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首创武举科。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皇帝在长安、洛阳宫殿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A.隋代没有真正实行科举考试制度B.科举考试考题禁锢了读书人思想C.唐代科举成为当时唯一选官方式D.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逐渐完善解析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故A项错误;科举考试禁锢读书人的思想指的是明清八股取士,故B项错误;唐代科举是选官方式之一,故C项错误;从隋唐科举制发展简表可以看出,科举考试制度的逐渐完善,故D项正确
26、。答案D9.(2019山西太原调研)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东汉光武帝规定察举须“授试以职”,即给候选人一项职务,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顺帝时又规定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授官。察举制的演变说明东汉()A.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 B.政府意在扩大统治基础C.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 D.士族门阀崛起遭到抑制解析由材料“给候选人一项职务,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授官”可知,察举制不仅注重道德还注重才能,故C项正确。答案C10.(2018河南中原名校联盟质量考评)唐朝科举中有这样一道程序,即在确定录取名单前,主考官通常会邀请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社会名声,共同决定最
27、终录取名单,这个过程简称“通榜”。这一做法()A.体现唐代科举制走向完善B.使科举的公平性遭质疑C.导致科举制无法选拔精英D.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解析材料“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社会名声,共同决定最终录取名单”,而不是完全依据才学,说明唐代科举制存在局限性,使科举的公平性遭质疑,故B项正确。答案B11.(2018江西师范大学附中模拟)以下是有关古代“通判”一职的史料记载。史料出处(943年,张易)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郡事亦赖以济。南唐书张易传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宋史职官志(南宋通判)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督经总制钱为职业。四库全书后
28、村集据此可以断定的是()A.通判一职的设置始于南唐B.南宋通判的职权有名无实C.通判行使地方最高行政权D.通判发挥过地方监察作用解析据材料“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南唐书”可知南唐时已有通判,但未知“始于南唐”,故A项错误;据材料“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督经总制钱为职业”可知,通判没有监察的实权,但有“督经总制钱”的权力,故B项错误;依据所学,地方行政权由州郡长官行使,故C项错误;据材料“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可知,通判行使监督权,故D项正确。答案D12.(2019广东揭阳模拟)宋代以前,历朝监察制度都是谏官对君主言谏,御史对百官纠弹。唐代谏官分属中书、门下两省管理,宋代则谏院独
29、立,谏官言谏失误,不加谴责,谏官言谏对象扩大到宰相等百官。这一变化()A.加强谏官对皇权和相权独立监察的权力B.加强了君主对百官的控制C.提高了各级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D.有效地清除官僚系统的腐败解析根据题目中“御史对百官纠弹”和“谏官言谏对象扩大到宰相等百官”得出监察主要针对百官,而且不断扩大到丞相,体现了皇权的加强,故B项正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018湖北襄阳五中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密,取人之道益公,所举中原与边域之人才益均,既受拥护于人民,又不遭君主
30、之干涉,独立发展,蔚为盛典,盖吾国政制中之最可称颂者也”。从唐代以后,科举出身成为各个朝代首要的做官途径,“国家以科名奔走天下士”,“范才于科目之内”。中国古代重视监察机构,但若没有科举制的配套,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史书记载,“(元)仁宗皇帝居潜,深厌吏弊作,其即位乃出独断,设进士科以取士。”美国学者罗兹曼说:“科举制度曾经是联系中国传统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是维护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它构成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模式。”摘编自刘海峰科举政治与科举学材料二18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日趋重要,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1854年,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要
31、求下,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发表,对文官的选拔、晋升等提出改革建议。根据此报告,英国于1855年和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它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引入公平竞争机制,优胜劣汰、选贤任能。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选的影响,只要无过失就不受免职处分,可一直工作至退休。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有人称文官成为“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摘编自张延华廉洁与效率:英国两次文官制度改革的共同价值取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
32、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不同于中国科举制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15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范才于科目之内”“取人之道益公”“联系中国传统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维护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所举中原与边域之人才益均”可分别进行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可提炼材料二有效信息进行归纳即可,原因可根据时间“18世纪末以来”并结合英国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答案(1)通过考试选拔文化素质较高的官员,提高行政效率;打破选官的世袭特权,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社会稳定;普及儒家价值观(思想),形成文化认同感,有利于稳固统治;兼顾边疆人才选拔,促进边疆开发和民
33、族团结;科举为监察制度提供人才保障,有助于廉政建设。(2)特点:通过立法确立;建立独立于党派的考试机关;文官政治中立。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法治社会;英国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影响;工业革命需要政府加强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建立廉洁高效行政管理体系的需要;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14.(2019山东聊城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重文轻武”是宋朝基本国策,即所谓“重文教,轻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还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根据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
34、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12分)(要求:写明观点,观点合理,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信息确定一个论题,本题可确定“重文轻武”促进了宋朝的繁荣和“重文轻武”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两个主题;其次,结合论题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例证;最后,论证表述成文并总结。阐述时注意题目要求:写明观点,观点合理,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答案观点一:“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论述:(1)政治上:宋朝统治者“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使其能很快铲除军阀割据势力,清除分裂的隐患,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发展,社会环境宽松,文人享有较多自由,参政
35、热情高涨。(2)经济上:社会稳定,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扩大,农作物品种和产量增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科技上:宋朝开始盛行读书风气,以文为贵、武为轻的思想深入骨髓,推动了天文学、机械学、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船技术的发展。(4)文化上:宋代的文、史、哲和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名著和名作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综上所述,“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社会的全面繁荣。观点二:“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论述:(1)军事上:皇帝直接掌握兵权,不懂军事的文官控制军队,武将频繁调动和千方百计压制武人,使武官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国防力量。在对辽、西夏的战争中屡战屡败。(2)外交上:由于“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再加上统治阶级“强干弱枝”的思想。对外没有积极加强防御,而是一贯采取屈辱忍让、纳币求和的做法。(3)政治上:为了削弱武将的势力,设置大量文职官员,导致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庞大,在遇到重大军事、政治问题时意见不一,很难制定有效的决策。(4)社会风气上:“重文轻武”政策使北宋的价值观发生较大变化,多数人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尚武精神遭到削弱。综上所述,“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使宋朝最终陷于积弱的局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