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双基演练:必修3 第4章种群和群落 第3、4节群落的结构和演替.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7175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双基演练:必修3 第4章种群和群落 第3、4节群落的结构和演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双基演练:必修3 第4章种群和群落 第3、4节群落的结构和演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双基演练:必修3 第4章种群和群落 第3、4节群落的结构和演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双基演练:必修3 第4章种群和群落 第3、4节群落的结构和演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4节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1下列有关种群或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群落有空间结构,种群没有空间特征B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C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解析:种群不仅具有数量特征,还具有空间特征,如均匀分布、集群分布和随机分布等;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由于生物逐渐增多,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增多;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答案:D2(2010浙江宁波联考)四个生物群落分别包含若干种群,下图中给出了这些种群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哪个群落不易受到影

2、响()A群落甲 B群落乙 C群落丙 D群落丁解析:群落丁含有的物种多且各种种群密度相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群落不易受到影响。答案:D3生物群落甲、乙、丙中含有数字1到8的八个物种,每个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下表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数/m2)。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群落种1种2种3种4种5种6种7种8甲924001111乙025202020500丙06510103200A. 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乙B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甲C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共生D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

3、可能的关系是捕食解析:生物群落是由若干个生物种群组成的有机结构,群落中的生物种类越多,个体数量分布越合理,越有利于能量流动,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大;反之,则越小。分析群落丙的种群中物种数目基本呈现数量金字塔型,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关系。答案:C4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初(原)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解析:初生演替所经历的时间一般较长,速度慢;群落演替的结果往往是生物多样性增加;演替早期,群落

4、中的弱势种群由于自然选择的压力,其基因频率往往会发生显著变化,但优势种群自然选择压力小,其基因频率往往相对稳定;D项内容属于次生演替的实例。答案:D5如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解析: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是群落垂直结构的表现,是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受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A和B选项正确。农业生产上可以根据分层现象的存在,合理套种,搭配种植适当的品

5、种。C选项的逻辑关系不对,合理密植从生态因素角度看是减轻种内斗争,保证充足的光照和CO2供应。答案:C6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的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解析:从表中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有机肥田中的土壤动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其物种数远远大于化肥田。使用有机

6、肥,可为土壤生物提供更多的有机营养,有利于土壤生物的大量繁殖,从而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同时异养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土壤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有机质减少),长期使用化肥,可导致土壤板结,生物多样性降低。答案:A7在某一生态保护区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两种群互不影响,种群变化无规则B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两种群相互影响,使种群数量呈现波动现象C捕食者种群数量受被捕食者控制,但被捕食者的种群变化不受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影响D被捕食者种群数量受捕食者控制,但捕食者的种群变化不受被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影响解析:捕食关系是生物界最常见的种间关系之一,捕食者

7、与被捕食者之间相互影响,当被捕食者数量增加时,捕食者由于食物增加而数量增加;当捕食者数量增加时,被捕食者由于被大量捕食而数量减少,这又会使捕食者数量减少。答案:B8水田中生活着一种无色草履虫(单细胞动物),以细菌和真菌为食,但常因与绿藻共生而成为绿色草履虫,该草履虫即使没有食物也能依赖共生的绿藻而生存。(1)绿藻可以为共生的草履虫生存提供_和_。(2)现有一批绿色草履虫,请设计一个既能除去共生绿藻,使之成为无色草履虫,又能保证其存活的简单的培养方法:_。(3)将破碎的绿色草履虫培养,可以获得共生的绿藻种群。培养液中除需含有_外,还需置于_处培养。(4)将绿色草履虫和除去绿藻的无色草履虫,在四种

8、实验条件下培养,实验条件是“有光、食物丰富”,“有光,食物贫乏”,“无光,食物丰富”,“无光,食物贫乏”。下图所示的生长曲线是四种实验条件下所得的结果,则对应于图A、B、C和D结果的实验条件分别是A:_,B:_,C:_,D:_(用序号表示)。绿色草履虫和无色草履虫在暗处共同培养时,在食物上存在着_关系。解析:绿藻是自养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产生O2,在暗处中绿藻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可以除去共生绿藻。在分析曲线时应注意,培养绿藻必须有光照,而培养草履虫必须有有机物。答案:(1)氧气养料(2)在暗处较长时间培养,培养液中要有丰富的细菌和真菌作为草履虫的食物(3)无机盐有光(4)竞争高考资源网()来源: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 s 5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