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91.50KB ,
资源ID:1370203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7020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辽宁省辽南协作体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1、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语言运用题)两部分。其中第卷的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悬棺”之谜解朱友昌一千多年前,福建一位著名学者在武夷山游览时,看到半崖上的山洞里放着一些棺材,十分惊讶,便在笔记里写下了“悬棺”一词。后来,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等10多个省市,甚至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也发现了悬棺或类似的崖葬。这些悬棺或崖葬,有的在崖洞中,有的搁在横木上,有的近贴水面,有的高离水面。那么,这些悬棺或崖葬是什么人留下来的呢?秦汉时期,武夷山属闽越,

2、是闽越人的活动中心。因而就有人推断,武夷山的悬棺是闽越人的遗物。有人据悬棺或崖葬风俗的延续性考虑,认为散布在各地的悬棺或崖葬都是古越人及其后人所为。古越人散布到各地,把他们的葬俗也带到了这些地方。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我们在研究悬棺或崖葬时,认为它是一种风俗,而不去研究该葬俗形成的客观原因,即实行悬棺葬或崖葬的民族的生产生活环境。要知道,人类的许多风俗是自然形成的,越是在早期,人类越受到当时生产条件生活环境的制约。已发现的悬棺或崖葬,均在溪流的悬崖上,且大都在大江大河支流及其末端,两岸高山峻岭、断崖绝壁,中间溪水流淌,这样的环境,只有渔民才有可能在此生产生活。而且,这些地方都远离农耕区域

3、,可排除农耕民所为的可能性。在福建武夷山、江西龙虎山的悬棺中,有几具船形棺。可以设想:悬棺的主人是以船为家,也就把棺椁造成船形了,使死去的人能像活着时一样生活;或者在最早时,就是以船作棺来存放尸体的,渐而成俗。考古工作者曾对一具船形棺进行研究,发现随葬品中有龟形木盘和许多鱼骨,棺的主人生前很可能是个渔民了。遍布于江河小溪中的渔民因水而居,因渔而生,漂泊不定而又极其分散,很难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安身之“地”。到解放前,长江下游江湖中的渔民还有这种情况。山溪中的渔民上是天,下是水,两边是高山峻岭、悬崖绝壁,能把棺柩安到哪里呢? 除了溪中就只能选择山崖了。山体崩塌,山体形成直上直下的悬崖,塌下的泥石形成

4、天然的堤坝,堵塞水流,水位抬升,形成湖泊,渔民或船工生产生活于此,过世后就把棺木放置在临近水面的悬崖上,堤坝渐次下降,棺木也往下排列,到堤坝全部垮塌,这些棺木就成了后人所见到的悬棺。先民的这种葬制无需奇思妙想,是一种极其简单的葬制。(选自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论文选,有改动)1下列关于“悬棺”或“崖葬”习俗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散布在各地的悬棺和崖葬都是古越人所为,他们到哪里就把葬俗带到了哪里。这是有人从悬棺或崖葬风俗的延续性考虑得出的结论。B渔民只能在大江大河支流及其末端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这些地方恰是发现悬棺或崖葬的地方,所以,可基本排除悬棺或崖葬为农耕民所为。C悬棺或崖

5、葬大都是古代渔民所为,至少他们的劳动生活与船有关。船形棺的随葬品中有龟形木盘和鱼骨,就是棺主人生前是渔民的最好证明。D研究一种风俗,不去研究该风俗形成的客观原因是不科学的。早期渔民的生活环境,就是悬棺葬或崖葬风俗形成的客观原因。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越是早期,人类就越受到当时的生产条件生活环境的制约。人类许多风俗是自然形成的。这里的“自然”就是指“自然环境条件”。B早期在山溪中生活的渔民,由于山溪两边是高山峻岭、断崖绝壁,他们只能把灵柩放在溪中或者山崖上。C江河小溪中的渔民因水而居,因渔而生,漂泊不定而又极其分散,很难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安身之“地”。这“地”指的是葬身

6、之地。D山体崩塌,形成悬崖,塌下的泥石堵塞水流,水位抬升,形成湖泊,渔民过世后只要把棺木放置在临近水面的悬崖上,棺木就自然会成为后人所见的悬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悬棺”的形成有着难解之谜,作者从民俗形成的客观原因和局部地质变迁的角度,对这一特殊葬制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解释。B要断定福建省武夷山地区的悬棺是闽越人的遗物,就必须确认悬棺的年代与闽越人存在的年代大致在同一时期才行。C除极个别墓主可能因某种特殊需求对棺材作了特殊处理外,悬棺葬或崖葬风俗很平淡,与山间小溪早期渔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相符。D我们不能以农耕文明时的状况去设想早期山溪渔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先民的这种葬制

7、是一种极其简单的葬制,无需奇思妙想。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年富,字大有,怀远人。本姓严,讹为年。以会试副榜授德平训导。年甫逾冠,严重如老儒。英宗嗣位,上言:“府军前卫幼军,本选民间子弟,随侍青宫。今死亡残疾,佥补为扰。请于二十五所内,以一所补调,勿更累民。”议多施行。迁陕西左参政,寻命总理粮储。又会计岁用,以筹军饷,言:“臣所部岁收二税百八十九万石,屯粮七十余万石。其间水旱流移,蠲逋负,大率三分减一,而岁用乃至百八十余万,入少出多。请减冗卒,汰驽马,杜侵耗之弊。”帝可其奏。三边士马,供亿浩繁,军民疲远输,豪猾因缘为奸利。富量远近,定征科

8、,出入慎钩考,宿弊以革,民困大苏。迁河南右布政使。复有言富苛虐者,帝命核举主,将坐之。既知举富者,少师杨溥也,意乃解。富至河南,岁饥,流民二十余万,公剽掠。巡抚于谦委富辑之,皆定。景泰二年春,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提督军务。时经丧败,法弛,弊尤甚。富一意拊循,奏免秋赋,罢诸州县税课局,停太原民转饷大同。富遇事,果敢有为,权势莫能挠,声震关中。是时,富威名重天下,而诸豪家愈侧目,相与摭富罪。山西参政林厚力诋富,帝日:“厚恕富、诬富耳,朕方付富边事。”削厚官。天顺元年革巡抚官,富亦罢归。顷之,石彪以前憾劾富,逮下诏教。帝问李贤,贤称富能祛弊。帝曰:“此必彪为富抑,不得逞其私耳。”贤曰:“诚如圣谕,

9、宜早雪之。”果无验,乃令致仕。四年春,户部缺尚书,李贤举富。左右巧阻之。帝语贤曰:“户部非富不可,人多不喜富,此富所以为贤也。”特召任之。富酌赢缩,谨出纳,躬亲会计,吏不能欺。由是部事大理。富廉正强直,始终不渝,与王翱同称名臣。宪宗立,富请黜左布政孙毓,吏部尚书王翱论富侵官。富力辩曰:“荐贤为国,非有所私也。”因乞骸骨。帝慰留之,为黜毓。顷之,病疽卒。(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五,有删改)注蠲:jun,免除,除去。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甫逾冠,严重如老儒 严重:长相老成。B蠲逋负,大率三分减一 逋负:拖欠、亏欠(的赋税)C果无验,乃令致仕 验:凭据、证据。D帝慰留

10、之,为黜毓 慰:抚慰5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年富为民办实事的一组是(3分)请于二十五所内,以一所补调,勿更累民。 量远近,定征科,出入慎钩考,宿弊以革。而诸豪家愈侧目,相与摭富罪。 奏免秋赋,罢诸州县税课局。 富酌赢缩,谨出纳,躬亲会计。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富在陕西时曾上书,他管辖的地区费用大,收入少支出多,可裁减闲散多余兵员,淘汰劣等军马,奏章被采纳。B河南闹饥荒,众多的百姓流离失所,不法者甚至公开抢劫掠夺,河南巡抚于谦对年富十分信任,委任他安抚,百姓终得到安定。C年富果断勇敢有所作为,曾经因为廉洁正直得罪了一些官员,他们就罗织

11、罪名诋毁、诬陷年富,山西参政林厚就是其中之一。D李贤推举年富担任户部尚书,遭到一些大臣的强烈阻止,皇帝认为年富贤明,特意授职,年富上任后严格支出收入,控制犯罪。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5分)迁陕西左参政,寻命总理粮储。又会计岁用,以筹军饷。(2)(5分)富酌赢缩,谨出纳,躬亲会计,吏不能欺。由是部事大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11分)秋 蕊 香张 耒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别离滋味浓如酒,著人瘦。 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依旧。8.上片写景时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词的内容分析(5分)

12、9. 结合全词,简要赏析“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依旧”一句。(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登斯楼也, ,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乙 选考题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生长在历史中的青藤我此来绍兴,是拜谒青藤书屋,凭吊饱受世间苦难的明代文学艺术大师徐渭的。走进书屋大门,迎面是一个小小的冷清的园子。园

13、子尽头是一间后人重建的前后两室的老式瓦房。前室正中悬挂着明末大画家陈洪绶题写的“青藤书屋”匾额和徐渭画像。眼前的书屋与徐渭自己所画的“青藤书屋图”已大相径庭。徐渭的画上,是几间排列不规则的草屋,正如他在画上所题,“几间东倒西歪屋”。而据他题词的下句“一个南腔北调人”来推断,徐渭的晚年直至去世都是在那几间草屋中度过的。尽管书屋为后人重建,但确是在青藤书屋的故址上,这是毋须怀疑的。书屋旁的小天井里,那十尺见方、徐渭所称“天池”的小水池还在,天池正中竖有一方形石柱,上刻“砥柱中流”四字,也是徐渭手笔。靠墙,青砖砌成的花坛上,那一棵郁郁葱葱的青藤虽为后人补植,但在那同样的位置,徐渭手植的一棵青藤也确实

14、蓊郁过。倔强孤傲长于顽石之中而终年葱绿的青藤,正是徐渭的精神象征,无怪乎他以“青藤”作为自己的别号了。 我在这徐渭狂啸过、痛哭过的青藤书屋里久久地低徊默想,一阵阵寒意透进骨髓。这位旷世奇才,诗文书画俱佳的艺术大家,并非恃才傲物的狂狷之士,仅从他的镜湖竹枝词即可看出,他是热爱世俗生活的啊!可世俗生活却怎么也容不下他。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他刚刚成年时就给他预设了种种打击,直到他去世。徐渭少年时便才华显露,可却连续八次乡试未中。他当过幕宾,参加过抗倭斗争并立了功,参加过反奸相严嵩的斗争,曾六次坐牢。他一生穷困潦倒,晚年靠卖书画度日。为了生存,数千卷心爱的藏书也变卖一空,最后在贫困交加中离开了人世。 这

15、便是天才的命运吗? 我想,设若命运改变一下徐渭的品格,他的人生又将是怎样一种境况呢?假如他不那么张扬个性,以他的才华,在科举考试中会一路顺利,那也就成了几品大员,锦衣玉食、宝马香车少得了吗?即使科举不中,随和一些,隐忍一些,找关系,托门子,拿自己的作品当礼送,在哪家权贵门下做个清客,总是可能的吧,也可衣食无忧,免遭冻馁啊!当我踱进展室,看见黄甲图和墨葡萄图时,立即否定了自己荒唐的设想。徐渭笔下的汪洋恣肆,乃是一个天才画家内心深度焦虑的宣泄。正是这种宣泄,构成了他艺术的精魂。他是那样的孤高,那样的自信,那样的卓尔不群,那样的反叛正统。要这样的艺术天才、反传统的斗士去迎合世风、摧眉折腰是不可想象的

16、。如果他真的放弃坚守,出卖自己,他还能做这水墨淋漓、恣肆放纵的画吗?还会有强心铁骨、才横笔豪的书法吗?还会有血气奔涌悲声如诉的诗文吗?不,不会有了。那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称道的徐渭了。往深里想,命运也是公正的。在他那神秘之手的一再敲打下,徐渭落魄、困顿、遭受诟辱,在贫病中死去;但同是这敲打,又造就了徐渭独特的、后人难以企及的艺术品格。 命运之手敲打过古人,也敲打着今人。我本是来凭吊徐渭的,本以为能在凭吊之后走笔行文,痛斥龌龊的世俗,给徐渭以真挚的悲悯,不想倒是徐渭先生悲悯了我。尽管我未遭冻馁,但我有属于我自己的哪怕一小片精神领地吗?有徐渭那种“深山无人收,颗颗明珠走”的坚信自己是明珠的自信吗? 我

17、站在书屋前,久久地、久久地凝视着眼前的青藤。这株在人们心目中存活了400多年的青藤啊。时间的推移,只会使它愈益葱茏。这株青藤已生长在人类的历史中了。(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青藤书屋的前室正中悬挂着明末大画家陈洪绶题写的“青藤书屋”匾额,徐渭的晚年就是在绍兴的这几间老式瓦屋中度过的。B. 作者写到书屋旁的“天池”及出自徐渭手笔的“砥柱中流”四字,证明了此地的确是青藤书屋的旧址,也透露着徐渭的志趣。C. 徐渭曾在靠墙的花坛处亲手种过一株青藤,并将“青藤”作为自己的别号。青藤倔强孤傲、终年葱绿,正是他精神的象征。D. 徐渭曾经参加过抗倭斗争和反奸相严嵩的斗争,正因为有

18、过这样的斗争经历,他的作品才会具有强心铁骨,才会才横笔豪。 E. 徐渭笔下的汪洋恣肆,是内心深度焦虑的宣泄。是命运的敲打,造就了他独特的艺术品格,所以作者说“命运也是公正的”。(2)第段中作者假设了徐渭品格改变后可能出现的人生境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3)文章以“这株青藤已生长在人类的历史中了”一句做结,有什么作用?(6分)(4)徐渭多才多艺,学识品格都给当世及后代留下深远影响。郑板桥曾刻一印,自称“青藤门下牛马走”,近代艺术大师齐白石也曾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结合全文,概括徐渭广受人们推崇的原因。(8分)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19、一(4)题。(25分)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 曾有一种说法,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 2009年11月28日,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王世襄的离世,意味着中国又一位标志性的文化老人陨落。 王世襄生于1914年。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朝中大官,母亲是书香门第,他年轻时就在燕京大学读书。王世襄虽然出身豪门,拥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对书画、陶瓷这些也都是通的,他更关注的却是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捉獾、养鸽、驯鹰、养狗等等。他的很多对于这些方面的研究,就不被许多人看成是学问。 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

20、于乐趣。王世襄生前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他被称为“京城第一大玩家”。少年的“王家二少爷”养狗、玩葫芦、养鸣虫,在北京城可以算得上是小有名气。他玩过一只白鹰,是鹰中绝品,当时叫价一百块钱,而一袋洋面粉才两块五。王世襄头一次托人借钱,买走了这只白鹰。 王世襄从小的心思都不在学业上,他对自己的判断是:“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但启功先生却不认同这种说法,他曾说,王世襄先生的“玩物”是“研物”,许多被人看作是玩的东西,在王世襄眼里都是艰苦的学问。王世襄曾说:人生价值不在据有事物,而在观察赏析,有所发现,使之上升成为知识,有助文化研究与发

21、展。 即使“雕虫小技”,王世襄都“玩”出了道道,他曾经出版过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等等。他收藏的东西除了家具这样的大家伙,还包括蛐蛐罐、鸽哨这样的小玩意儿,同样都非常精深而成一领域之专家。2000年,王世襄将自己一生所写的大部分文章交由三联书店以锦灰堆为名出版,书中涉及家具、漆具、竹刻、工艺、书画、雕塑、乐舞、忆往、游艺、饮食、杂稿等十二类。 王世襄于l940年曾应梁思成之邀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国难频仍的年代,他们在荒野中寻找中华文明的久远证据,将历史传统重又缝合。l945年8月,日本投降。经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和梁思成推荐,王世襄被派遣回北平清查战乱损失的文物。当时,许多日本和德

22、国的文物贩子与收藏家在中国收买文物,伺机盗运出境。王世襄宴请了四五十位知名的古玩商,请他们提供线索。他得知沦陷时期河南某地出土的青铜器多数被德国人杨宁史买去,于是通过其父友人找到宋子文详陈原委,终于没收了杨宁史的青铜器240件,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宴乐渔猎攻战铜壶”、“商饕餮纹大钺”等。 文革时期,王世襄跑到国家文物局,请求文物局的内行红卫兵前来抄家,就此保住了大批文物。 王世襄毕生为国家追回国宝,收藏了那么多宝贝,却在晚年都拍卖回流到了社会。王世襄最终选择了“散尽”,这些宝贝也有了更多前世今生。 王世襄自称“书呆子”,在反右已经开始的情况下,他还热情地邀约黄苗子、郁风以及漫画家张光宇来自己的

23、四合院“芳嘉园”住。小院越来越热闹,成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京城文化圈里一个不可多得的雅集场所。但由于人越来越多,王世襄便缩回一间漏雨的小屋,将数十件形态、大小各异的明清家具塞满狭小的空间。两个明代的柜子被王世襄拼在一起,他和老伴袁荃猷睡在里面,以至黄苗子专门为这张特殊的“大床”写了一副对联“移门好就橱当榻,仰屋常愁雨湿书”,横批“斯是漏室”。 有一件物什是王世襄始终珍藏的,那就是他与夫人袁荃猷买菜用了多年的提筐。2003 年,妻子去世,王世襄在怀念亡妻的诗中,深情地回忆与妻“提筐双弯梁,并行各挈一”的情景。他还说,到将来自己辞世之后,请人把这个提筐放在两个墓穴之间,能与妻子“生死永相匹”。编选自

24、马未都忆王世襄: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头引用一些人的说法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并不是否定钱钟书的国学大家的地位,主要突出了王世襄在民俗研究和文物收藏上的贡献。 B文中写王世襄借钱买白鹰一事,以实例说明他从小的心思都不在学业上,而对“玩物”投入热情,也说明了他的“杂”与“通”。 C王世襄一生始终秉持研究与发展文化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有意识地关注“雕虫小技”,著述颇丰,他的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锦灰堆等书都代表其成就。 D王世襄毕生为国家追回国宝,收藏了许多宝贝,却在晚年散尽收藏,这表现他对国

25、家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也表现他性情豁达。 E这篇人物传记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说明,展示了王世襄性格的不同侧面,记叙颇为生动,而评介性文字里又渗透着作者的敬佩之情。(2)从全文看,文章表现了王世襄的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3)王世襄的名言:“一个人如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而他对自己的判断又是:“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6分)(4)这篇传记标题“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既概括王世襄先生生平,又道出事理,颇有深意。请你就对“学问与乐趣”、“藏与散”这两组关系的理解,任选一组,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第卷 语言运用题五.

26、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B.有些人取得一点成绩,便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有大的作为。C.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纠纷经常发生。1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以1994年创办的“焦点访谈”、“新闻纵横”为代表,广播电视的舆论监督不仅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闻改革的一大

27、突破,而且成为我国扩大民主的一个标志。B.廉价住房制度建设是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C.关于课外阅读,这位教育专家提出如下建议:诗词、小说最好推荐给初中学生比较合适,曲赋和笔记文学则最好推荐给高中学生。D.无数的创作经验表明,只要来自生活,发诸于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15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希望孔子是灰色的。或者说,我们愿意把他看作是灰色的。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_。这也就是和谐。(易中天灰色的孔子和多彩的世界)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灰色也

28、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适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灰色提升着品位,而多彩保证了活力。因此,灰色的孔子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ABC D16. 下面是刘小明发给他老师的一则手机短信,有几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四处来并加以修改。(4分)卢老师:您好!您今天专程来拜访我,我万分感激。我在一家公司上班,日理万机,实在抽不出时间陪您。明天我会抽时间光临您下榻的地方,与您共进午餐,并亲自送您上火车。 学生 刘小明 (1)将 改为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17下面是选自中

29、国青年报的两条消息,请在分析两条消息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消息一 教育部目前确定的高考加分项目只有14种,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加分项目却林林总总有近200种。其中,以重庆市为例,今年重庆市共有196万考生,获得各种加分的高达7万人,占35%以上。消息二 今年公示的高考加分名单中,浙江省平湖中学的三名学生,以参加2009年浙江省少年儿童游泳锦标赛的名义,获得高考加分20分。湖南省娄底三中31名学生,以参加湖南省青少年武术锦标赛的名义,获得高考加分10分到20分。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两条消息的内容。(2分) (2)针对以上两条消息报道的现象,请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

30、(5分)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美国作家阿扎洛夫,前半生努力和勤奋,取得辉煌的成就。然而,他在后半生,丧失理智地与一个叫马利丁的文坛小丑较上了劲,与其在小报展开了长达数年的论战,将其视为对手。结果,这个马利丁靠着他既得到了名又得到了利,而他,在无端地空耗青春与生命的同时,竟成为世人耻笑的对象,从此一蹶不振,郁郁而终。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9分,每小题3分)1D (A以偏概全。“都是古越人所为”错,原文是“古越人及其后人所为”,信息见

31、第3段。B曲解原文。“只能在大江大河支流及其末端的环境中生产生活”错误,原文说“这样的环境,只有渔民才有可能在此生产生活”,信息见第4段。C混淆必然和或然。“就是棺主人生前是渔民的最好证明”错,原文是“棺的主人生前很可能是个渔民了”,信息见第5段。D符合本文的立意,相关表述见第3段。)2D (A、B、C三项理解的依据分别见4、6段,D项分析不够准确。根据原文最后一段,悬棺的形成还有“堤坝渐次下降,棺木也往下排列,到堤坝全部垮塌”的地质变化条件。)3C (A、B、D三项根据文章内容所作的概括和推论都正确。C项有的说法无中生有,“除极个别墓主可能因某种特殊原因将棺材作特殊处理外”,在原文中找不到根

32、据。)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A项。(严重:严肃稳重。)(3分)5.B项。( 是说年富遭到有钱有势人家的愤恨。是说年富在户部任尚书时勤敏于政事。)(3分。)6.D项。(“强烈阻止”不对,文中说“巧阻”,是委婉巧妙地阻止。“控制犯罪”不对,纯属无中生有,文中只是说年富不让一些官吏欺瞒他。3分。)7.(1)年富升任陕西左参政,不久被朝廷任命负责管理粮食储备。又恰逢计算每年用粮情况,用来筹划军费。(5分。“迁”“寻”“总理”“会计”各1分,大意1分)(2)年富斟酌赢利和亏欠,严格支出和收入,亲身参加计算,一些官吏不能欺瞒他。因此,户部事情得到了很好的办理。(5分。“赢缩

33、”、“出纳”、“躬亲”、“大理”各1分,大意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5分)(1)写景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空间上由房内写到房外,时间上由白天写到晚上。先写风动门帘,再写燃香香金兽,这是房内之景;然后写黄昏的朱栏和月下的长廊,这是房外之景。也体现了时间的变化。(2分)。(2)以动衬静。起首两句先写从疏帘缝隙间穿透进来的风,使金兽炉中的一线香烟袅袅飘动,以动衬静,表现出室内居人的孤寂心情。(2分)(3)运用比喻修辞。“月华如昼”,用“白昼”比喻洁白的月色。(1分)9.(6分)第一,银色的月光照见了她的伶俜瘦影,同时又现出东家墙头的重重烟柳,两者映衬对比,不觉感从中来,发出如怨如慕的叹息。

34、(2分)第二,词中主人公以“墙东柳”自喻,“墙东柳”年年春色依旧,而主人公容颜却一年一年老去(2分);第三,借用柳的离别之意,但层次更深。虽然同为离别,“墙东柳”每年至少能被人见一次,而抒情主人公连这一面都不曾见过,意指已经离别至少超过一年时间了。(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分,每空一分)()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25分)(1)(5分)A D(A挂有匾额的老式瓦房是重新修建的,徐渭所居几间草屋已塌。D强加因果,徐渭作品的特点,主要源自命运的打击与他不屈人格的矛盾造成的内心焦虑。“

35、 强心铁骨、才横笔豪”是徐渭书法的特点,D项表述为“作品”的特点,不准确。)(全对5分,对一个给2分)(2)(6分)假想与现实中徐渭的真实人生形成对比,(2分)突出了他在困顿中坚守的难能可贵,(2分)进一步表达了对徐渭人格的敬佩之情,暗含着对世态的嘲讽。(2分)(3)(6分)照应文题。(2分)用青藤指代(或“比喻”)徐渭,形象生动,耐人寻味。(2分)全句强调徐渭精神永存,表达了敬仰之情。(2分)(4)(8分)文学艺术大师,旷世奇才,诗文书画俱佳。(2分)屡遭打击,穷困潦倒,却始终不迎合世俗,坚守品格,孤高自信。(3分)屡遭冻馁,却保有自己的精神领地,有坚信自己是明珠的自信。(3分)四、 实用类

36、文本阅读(25分) 12(25分)(1) (5分) A D (B项“从小的心思都不在学业上”错,是说明“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趣”;C项“有意识地关注雕虫小技”错;E项没有“说明”)(全对5分,对一个给2分)(2)研究民俗方面,是杂家也是通家,特别关注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不停留在“玩”的层面,还进行艰苦深入的研究,使之有助于文化发展;抢救收藏文物方面,为保护民族文物而费尽心力,收藏广泛,最终却散尽藏宝;为人处世方面,生活简朴,自甘淡泊,待人热情,重视亲情。(1点2分,共6分) (3)不矛盾前一句的意思是,人天性好玩,对玩投入极大热情,在玩的过程中可以总结知识,凝聚智慧,而如果没有这样的热情

37、与智慧是干不好工作的;后一句是王世襄自谦之语,也是自得之言;表明自己专注于不被一般人认可的“学问”,乐此不疲,很有收获。(1点2 分,共6分) (4)观点一:学问与乐趣。“知之不如好知之,好知之不如乐知之”,兴趣是做学问的动力,在做学问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同时,也获得了探究、发现、创新乐趣;在研究学问中,由“乐”而产生的强大动力,可以化苦为甘,研究学问不再是枯燥的行为,而成为有意义的探索过程;一个人学问成就的大小,往往与他在其中感受到的乐趣成正比。(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阐释也可。第l点2分,后2点各3分,共8分)观点二:藏与散。对一切收藏而言,藏是暂时的,散是必然,藏与散是收藏过

38、程中的一对矛盾;藏是珍爱,也是保护,但并不是个人物质上的占有;散是对藏品进行一种更合理的再分配,散于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其价值,由此可以传承文化;人对喜爱的东西应该珍爱,藏时竭尽心力;也应该懂得与人分享,散时洒脱。(1点2分,共8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 A项(3分)(A项“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用在此句中适用对象错误;B项“自命不凡”,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贬义词适合语境;C项“少不更事”,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符合语境;D项“讳莫如深”,原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深,符合语义。)14 A项。(B项 成分残缺,“解决”后缺宾语“问题”;

39、C项语意重复,删去“比较合适”; D项 “诸于”,“于”字多余) (3分)15 B项。( 本部分讲的是色彩的和谐,注意形象到理论、自然到人文的顺序。)(3分)16. (1)将“ 拜访 ” 改为“看” (2)将 “日理万机” 改为 “杂事很多 ” (3)将“光临” 改为“前往” (4)将“亲自” 改为 删去 (每改对一处得1分,共4分)17. (7分)(1)高考加分受惠面过大,加分项目过多,加分理由难以服众。(2分)(2)这种做法极大损害了其他考生的正当权益和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倾听民声,顺应民意,清理规范高考加分政策,从源头上遏制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维护高考公平正义,尤为迫切。【5分,要点一:

40、要揭示这种现象的本质是缺乏公正公平(2分)要点二:规范高考加分政策,维护高考公平(3分)】六写作(60分)18.(60分) 【作文审题立意参考】要选准角度,必须揣摩命题人的倾向性。材料中涉及到了两个人物:阿扎洛夫和马利丁。但从 “丧失理智”“长达数年”“无端地空耗”“一蹶不振,郁郁而终”等词中能看出来命题人的倾向,即对阿扎洛夫是持否定态度的。那么,阿扎洛夫错在哪里?他错在选错了对手,对存在的对手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等,所以可以考虑以下的角度:1.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对手2.选择对手的重要性3.面对对手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如何正确认识对手的价值审题误区这个材料审题时易出现偏离题意的问题:只谈:“对手

41、”却忽视了“选择”;只谈“选择”却忽视了“对手”,将话题偷换成了“对手”或“选择”,把 “选择对手”界定为“竞争”,无限制扩大“对手”内涵。评分标准参考2010年辽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附参考译文】年富,字大有,是怀远县人。本来姓严,错成“年”。他凭借会试中副榜授官德平县训导。年龄刚刚超过二十岁,严肃稳重得像老年(年长)的儒生一样。明朝英宗皇帝继位,年富上书说:“皇帝亲军中府军前卫的补充兵,本来选自民间百姓人家的子弟,随时侍奉在太子身边。现在(因为)死亡或残疾,全部补充兵源会成为打扰百姓的一件事。请求从二十五个驻军卫所内,用一个卫所的兵士补充选调,不要再牵累老百姓了。”(年富)上书中所议事情多

42、数被实施执行。年富升任陕西左参政,不久任命他负责管理粮食储备。又恰逢计算每年用粮情况,用来筹划军费,年富(上奏章)说:“我所管辖的地区每年收二次税共一百八十九万石,屯积粮食收入七十多万石。这期间水灾、旱灾(人口)流动、转移,免除拖欠、亏欠(的赋税),大概三份要减去一份,可每年的费用就达到一百八十余万石,收入少支出多。请求裁减闲散多余的士卒,淘汰劣等马匹,杜绝侵占耗费资源的弊端。”皇帝同意了他的奏折。边疆的兵士马匹,(钱粮等)按需要而供给的数量浩大繁多。军民因远途运输而疲乏,强横狡诈不守法纪的人因为这个缘故做违法的事情牟取利益。年富计算路途远近,核定征收赋税,支出或收入(一律)谨慎地探求考核,过

43、去的弊端得以革除,老百姓的困苦得到大大缓解。(年富)升任河南右布政使。年富到河南,那年闹饥荒,流离失所的百姓有二十多万,(不法者)公开抢劫掠夺。河南巡抚于谦委任年富安抚流亡百姓,(河南流亡的百姓)都安定了。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春天,凭借右副都御史身份出任大同巡抚,管理军政事务。当时经历丧乱战败,法律松弛,弊端尤其严重。年富一心一意抚慰体恤民众,上奏请求免除了秋赋,撤除几个州县的税课局,停止让太原的民众从大同转运出粮饷。年富遇到大事,果断勇敢有所作为,权势不能阻挠(使他屈服),声名震动关中。这时,年富的威望名声远扬于天下,可是许多有钱有势的人家更加憎恨(他),互相收集年富的罪名。山西参政林

44、厚竭力诋毁年富,皇帝说:“林厚怨恨年富、诬陷年富啊,我正交付年富边防事务。”免除林厚官职。天顺元年朝廷革除巡抚官职,年富也被罢官回家。不久,石彪因为从前的怨(仇)恨弹劾年富,年富被逮捕投入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皇帝征询李贤,李贤称赞年富能够祛除弊(端)政。皇帝说:“这一定是石彪被年富遏制,不能够满足他的私欲罢了。”李贤说:“果真如圣上所说,应该尽早洗刷年富的罪名。”果然没有证据(说明年富有罪),就下令让年富辞官退休回家。天顺四年的春天,户部缺少尚书(一职的人选),李贤推举年富。皇帝身边一些大臣委婉地阻止让年富任户部尚书。皇帝对李贤说:“户部不能没有年富,人们大多不喜欢年富,这就是年富被称为贤能的原因。”特意召年富任命他担任尚书官职。年富斟酌赢利和亏欠,严格地支出、收入,亲身参加计算,一些官吏不能欺瞒他。因此,户部事情得到了很好的办理。年富为官清廉正派刚强正直,至始至终不改变,与王翱一同被当时的人们称作是有名的大臣。明宪宗立为皇帝,年富请求罢黜左布政使孙毓,吏部尚书王翱说年富侵夺官职。年富全力争辩说:“举荐贤良人才是为了国家,没有个人的私心。”于是请求辞官告老还乡。皇帝抚慰并挽留年富,作出了罢黜李毓。不久,年富生疽病(毒疮)死亡。(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五)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