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太和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校本教材反馈测试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左传国语等文献记载中,楚人引用诗经的例子并不少见。其中楚庄王引用诗经数量之多,尤为引人注目。由此可见( )A礼乐制在楚地广泛传播B楚文化体系完全形成C楚人华夏认同意识增强D楚文化神秘色彩浓厚2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弃儒生建议的简单质朴的原始祭山仪式而不用,而是亲自登上泰山(位于今山东)之巅,并立石歌颂其德“明其得封也”,由此开创了中国古代封禅泰山的祭天大礼。秦始皇意在(
2、 )A打击儒生推行文化专制B确立新的祭祀上天礼仪C彰显皇权来源的正当性D加强对山东地区的统治3有学者认为魏晋南北朝后期的选官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地位低下的寒人的要求,从而孕育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对这种新制度的评述,恰当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B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C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D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4汉末以来许多世族聚族而居,形成“坞堡”。南北朝时北方农民为维持生计大量依附于“坞堡”中,仅关中就有“坞堡”三千多个,这种耕战兼备的生产模式被史家称作“坞堡经济”。南北朝“坞堡经济”的出现( )A导致了农耕经济的衰落B遏制了士族门阀政治的发展C不利于大一
3、统局面形成D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5唐诗中记载当时的长安城:“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宋词这样描写当时的汴州:“九陌六街平,万物充盈。青楼弦管酒如渑。”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B城市经济功能的加强C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D重农抑商政策的弱化6汉唐“头枕三河(黄河中下游地区),面向草原”,两宋则“头枕东南,面向海洋”。这一立国态势的转变A根源于游牧民族的衰微B得力于世界市场的出现C受制于东南部地狭人众D源自于社会经济的变动7下图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该图呈现的发展趋势,深刻表明( )A清代统治者最重视妇女的贞节教育B中国的传统主流思
4、想逐渐趋于保守C两汉以前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小D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积极塑造8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思想( )A是对君主专制集权的批判B具有鲜明近代代议制度的特征C奠定了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基础D提出了学校议政的方式9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把部落和氏族束之高阁吧!”是古代雅典一次改革后流行的谚语。与此谚语流行密切相关的改革措施是(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C设立五百人议事会D向全体公民开放官职10雅典有一种专门的官员,坐在高高的地方监督集会的举行,如果他们发现法律遭到攻击
5、,就会打断演说家的演讲,命令立即解散集会,要求人民散去,不能投票。这说明在古代雅典( )A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B注重法律程序的正义性C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D严格规范公民政治运行11罗马人对“法”的观念源于ius,即“法”被认为是关于善良与公正的艺术,所以罗马共和国时期的立法者“都不意在创制新的法律,而只是陈述法律是什么及其始终是什么。”这反映了罗马法( )A注重立法正义B维护民主共和C保障私有产权D忽视法律发展12古代罗马法关于“浇泼或扔掷之诉”中规定:建筑物中的投掷物或者倾注物造成他人受损,应当由建筑物的占有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表明,在古代罗马( )A社会行为受到严格规范B公共利益得到法律
6、保护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公民自由受到严格限制1317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后,就自动失去了议员资格。这一规定( )A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B体现了权力分立制衡原则C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D基本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14有学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制衡体制包括“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和“水平方向上的分权制衡”两个方面。下列属于后者的是( )A消除了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的矛盾B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兼顾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利益D化解了南、北双方之间的矛盾15资本主义议会制度的发展是民主制度的重大进步。英美俄德的议会制度在19
7、世纪末20世纪初都得到较大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俄德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C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D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16下图反映了15801626年西班牙流往欧洲其他国家贵金属折合白银数量(公斤)的情况,其对西班牙的主要影响是( )A成为世界市场中心B封建生产关系瓦解C世界霸主地位衰落D引发本国工业革命17英国商人托马斯孟(15711641)是当时欧洲流行的贸易差额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以增加货币的流入量。其理论( )A适应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B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C适
8、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D阻碍了英国工业的发展1818世纪中叶以来,英国经济学界兴起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理论,认为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这体现出( )A经济理论决定政府政策B英国“世界工厂”地位C工业化改变了英国面貌D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需要19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封建的政治斗争C反君主的民主革命D反宗教的民族革命20卢梭强调,“在国家之中,并没有任何根本法
9、是不能予以废除的,即使是社会公约也不例外;因为如果全体公民集合起来一致同意破坏这个公约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怀疑这个公约之被破坏乃是非常合法的”。该观点( )A是“不断革命”的原动力B是导致多数人的暴政的根源C实际体现“社会契约”思想D即将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21中国茶叶输英总值在17811790年间是9626万元,英国毛织品等货物输华总值在17811793年间是1687万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1/6。因此,英国必须以大量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国( )A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B操控三角贸易,发展制造工业C协定中国关税,控制中国海关D推行鸦片贸易,改变贸易格局22第二次鸦片战争
10、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这表明,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 )A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B华夷观念正在转变C已具有国际法意识D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231853年末,清朝户部下文:“凡川、粤盐斤入楚(湖北),无论商民,均许自行贩鬻,不必由官借运令四川、广东各督抚招来商贩,远赴邻村。”清政府允许“私盐”入楚,主要是因为( )A四川广东两省的食盐价格便宜B清政府开始实行官盐民营政策C清政府对太平军实行经济封锁D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了官盐贩运24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
11、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该战之后( )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C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D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第卷(非选择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材料一盐是日常生活必需品,许多生产也用盐,如冶铁炉、铜炉需用盐来和泥抹炉膛,但主要是食用。盐需求量大,经营收益高,官府征发灶户制盐,灶户隶于灶籍,“世守其业”产品官收官运,实行专卖。有的产区允许商民自由采盐,主要生产资料逐渐私有化,灶籍也在清代废除,灶户成为具有自由身份的手工业者。清代,当灶户生产资料不足,往往不得不依靠借
12、贷资金来维持,“凡灶户资本,多称贷于商人”。商人暗里支出用来打点官吏的费用几乎相当于成本的一半。激烈的竞争导致灶户两极分化加剧,一些灶户成为了盐业生产的雇工阶层。摘编自中国经济通史材料二从19世纪末西方列强开始要求清政府以盐税作为战争赔款的担保偿付外债本息,剩下的款项以“馀盐”的名目交付中国政府。日本全面侵华期间,我国沿海地区的盐场几乎都被占据,大量盐业资源被掠夺到日本。1914年,范旭东开设的久大精盐厂生产的“海王星”牌精盐,打破了英、美在精盐销售中的垄断,结束了国人食粗盐的历史,而且为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积累了资金和办厂经验。不久永利碱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以盐为原料),在万国博览会上获
13、得金奖。摘编自 长芦盐业史话(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盐业生产经营的特点。(12 分)(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盐业生产经营的变化和启示。(13 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两千多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缔造了各自的帝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世界,融汇出耶路撒冷三千年的历史;成吉思汗的蒙古铁蹄一路向西,在带来杀戮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国通过搜刮丝绸之路上的财富,铸就了日不落的辉煌;从张骞通西域到“一带一路”,翻开这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
14、著,我们或将发现,丝绸之路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摘编自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从材料中任意选取或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材料 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为英国历史上首任女首相。针对当时的经济发展现状,撒切尔夫人开始治疗“英国病”,并对“福利国家”制度操起了“手术刀”。她认为长期不断增长的社会福利开支对于英国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因此,她通过对福利机构的大規模私有化,通过出售医院、住房、学校等来弥补财政赤字,并实行第三方购买,从而更多发挥社会和个人在社会养老
15、融资方面的作用。但改革中完全忽视了社会福利本身公平正义的天性,改革深刻触动英国底层人民的利益,中产阶级急剧减少,社会贫富差距急剧扩大。摘自童素娟、瞿雅峰撒切尔“去福利化”改革及其启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社会福利改革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社会福利改革的影响。(7分)历史答案解析1C2C3B4C5B6D7B8A9C10D11A12A13B14B15B16C17A18D19B20C21D22A23D24C25. (1)用途广泛;是政府重要财政来源;官营逐渐转为私人经营,人身依附放松;商业资本进入生产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4点12分)(2)殖民地半
16、殖民地化,受到列强控制;日本直接掠夺以战养战;单纯食用到化工利用;食用盐质量提高,具有一定国际影响。(9分)启示: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产业发展要为民生服务;科技强国,抓住机遇(4分)26.示例:观点: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宗教出现和相互融合(或丝绸之路是信仰之路)。论证: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不约而同都诞生在耶路撒冷,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耶路撒冷处在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枢纽位置,这里是东西方的交会处,也是往来丝绸之路的人的会聚之地。不同的文化、思想在这里碰撞,交会整合之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传播出去,这是宗教能够诞生的重要前提。总之,在丝绸之路这条狭窄的通道上,各种宗教竞争非常激烈,只有开放、包容的宗教才能存活下来。示例2:丝绸之路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27【答案】(1)背景:英国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社会福利加剧了国家财政负担;撒切尔夫人当选首相;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8分)(2)影响:推动了英国社会福利的市场化发展;促进了英国经济发展;缓解了英国政府的财政困难;不利于英国社会矛盾的缓和。(7分:消极积极两方面三点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