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横峰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历史第15周周练试卷(文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956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两个“八字方针”。它们的相同点是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B直接促进我国科技与文艺领域的繁荣C促进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D推动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顺利完成2 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表年代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学校数在校生数学校数在校生数学校数在校生数1949年34万2 400万5 219127万20511.7万2003年49.13万1.25亿10.09万9 115.
2、13万1 9111 175.05万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包括“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211工程”的推动我国人口的持续大幅度增长 义务教育法的出台A. B. C. D.3.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得人才者,得天下。商鞅在秦国变法,着重选拔、储备的人才是A.能征善战的兵将,从行伍中选拔B.经济发展的能人,能提高耕织技术水平的技术人才C.熟读儒家经典,有经邦济世管理国家的人才D.文学之士,能舞文弄墨,制造变法舆论的文士4.康有为办万木草堂、梁启超办时务学堂与洋务派近代教育在培养人才的目的上不同的是A.推进向西方学习,培养熟悉西方文化的实用人才B.传授优胜劣汰思想,为维新变法运动做准备C.学习西方
3、工艺技术,培养企业和外交人才D.为青年传输民主共和思想,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5王军同学在整理父亲的书房时。偶然发现书中夹着一张阵旧的大学招生宣传册,其中介绍有“教育大革命”的内容,学校办学体制有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学习三类。这经宣传册最早应印刷于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6.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主要区别是A.在目的上不同 B.在内涵上不同 C.在表现上不同 D.在作用上不同7美国经济学家帕尔伯格说:“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此说法不正确的是A他指的是袁隆平 B他的发明成果是南优一号C
4、他的发明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D他的发明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8“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根本保证。“百家争鸣”主要针对A学术领域 B政治领域 C经济领域 D艺术领域9下图是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 B体现了有中国特色教育事业的发展C体现了教育领域中的“改革开放” D体现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101977年9月邓小平指示:“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这一指示
5、的目的是A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路线 B招生政审要为改革开放服务C为更多人参加高考减少阻碍 D招生仍要审查考生家庭出身11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 )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C.“文化革命”的观点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成就,“两弹一星”是典例。“两弹一星”不包括A氢弹 B原子弹 C人造地球卫星 D导弹132012年在全国上映的电影钱学森再现了钱学森冲破重重困难最终回国报效祖国,成为“
6、两弹一星”之父的传奇经历。下列有关钱学森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仿制的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B.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文革”时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4毛泽东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自由讨论 B. 在学术问题上允许发表不同意见C.在宪法范围之内允许任何争鸣意见 D.社会科学的争鸣
7、要在宪法范围内15从1956年国务院制定的国家技术发展的第一个远景规划开始,我国就确定了“两弹一星”的战略策略。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在( )A.20世纪50-60年代 B.20世纪60-70年代 C.20世纪70-80年代 D.20世纪80-90年代16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D“南优2号”杂交水稻17温家宝总理做客中国政府网时,与网民就教育、医疗、就业、金融危机、反腐等各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内容进行了在线交流。总理提出“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关于这一现象,下列描
8、述正确的是(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 网络成为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 网络成为推进民主发展的渠道之一 网络民主已经成为主流民主形式A B C D181956年国家制定了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当时列入重点发展的项目主要有( ) 航天技术 电子计算机技术 火箭和导弹技术 原子能技术A B C D19粉碎“四人帮”后,发展高等教育的第一个举措是()A.新时期教育方针的确定 B.教育大革命C.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方针 D.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20有人说,袁隆平鼓起了中国人的“米袋子”,王乐义(山东寿光人,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丰富了全国人民的:“菜篮子”。这主要说明农业科技有利于:A.提高蔬菜产量
9、 B.增加农民收入 C.提高粮食产量 D.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1标志着我国进入太空新时代的科技成就是( ) A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B“东方红一I”号人造卫星升空 C返回式遥感卫星的发射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2下图所示的毛泽东的题词,旨在A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B提高人民群众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C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D. 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23“这颗炸弹更多的是一个心理武器,而不是一个军事武器,它将使中国获得一个核国家的形象和在亚洲增加威信。”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有力打击了美苏的核讹诈 B.中国从此迈入了核国家的行列C.中国提高了在亚洲的影响力 D.世界政治格
10、局平衡因此而打破24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东方红”I号发射成功C. “神舟”号飞船进太空 D. “远望”I号航天测量船建成使用25该作品问世时,正值中国的A文革后期民众逐步觉醒 B拨乱反正成为时代呼声C徘徊前进寻找新的方向 D对外开放正向内地深入横峰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历史第15周周练试卷(文0)命题人: 付建国 考试日期:12月7日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答案26、
11、(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此改革案由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学校系统改革案列有七条标准: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材料二 抗战爆发后,教育界内部也围绕着如何制定新的“战时教育方针”而展开了论战。主流的意见是学科要调整,以军事课为主;教育对象也要调整,须“以民众为对象”,“高中以上学校与战事无关者,应予以改组或即停办”。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俊升认为教育是百年大计,只可因战争做若干临时调整,而不能全盘改弦更张。
12、胡适向蒋介石进言:“国防教育不是非常时期的教育,是常态教育。”陈诚时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主任,其高度赞成学校内迁,将学生誉为国宝,鼓励他们于国家危难之际努力完成学业,因为十年之后,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里。1939年3月,蒋氏在重庆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说道:“我们教育上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看到战后。” 据抗战期间的中国教育奇迹材料三 1977年8月4日至8日,邓小平同志亲自召集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征求大家对当务之急问题的意见,即“科学研究怎样才能搞得更快更好些,教育怎样才能适应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适应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要求”邓小平把招生与选拔人才的重要
13、性和必要性讲得更为透彻。他说:“在人才问题上,要特别强调一下,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人才。”他进而说:“我们的科学家、教师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本身就是一种成就,就是对国家的贡献。”邓小平同志身体力行,关心招生,并将其作为大事来抓;同时把招生与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放到同等重要地位来看待,足以见其对国家民族复兴的深谋远虑,百年树人的远见卓识。 摘编自全面领会理论,科学对待考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改革案颁布的背景。(6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抗战爆发后两种不同的教育方针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价。(10分)(3)概括指出材料三和材料二中教育方针的相同点
14、并分析其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在推动教育发展方面的主要贡献(史论结合)。(9分)第15周练答案(文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12345678910答案 ACABAABAD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ABBBDCCDD题号2122232425答案DCDBB26.(1)背景: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北洋军阀政府的重视;受“西学”影响。(6分,答出3点即可)(2)教育方针:教育应服务于抗战的军事需要;教育应着眼于国家长远发
15、展的需要。(4分)。评价:第一种观点着眼于抗战时期的军事需要,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特点,有合理性,具有强大的民意基础,但是没有考虑国家的长远发展。(2分)第二种观点更为理性,以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为教育发展的目标;(2分)这一观点后来为国民政府所采纳,推动了抗战时期教育的发展。(2分)(3)相同点:教育为现代化(近代化)服务。(2分)原因:现代化(近代化)的时代潮流;决策者开阔的教育视野和长远的教育眼光;民族复兴的需要。(3分)贡献:1977年恢复高考,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人才,也有利于社会公正秩序的重建;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符合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时代潮流,推动了教育改革的进行;l986年推动义务教育法的制定和通过,使义务教育有法可依;20世纪90年代科教兴国战略提出,明确了教育发展的目标。(4分,答出两点即可,但必须说明该措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