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10短文三篇基础演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短暂(zn) 垂暮(m)丰盈(yng)症(zhng)结B囊(nng)括 苇(wi)草 钻(zun)探 悄(qio)然C手帕(p) 牲(shng)畜 蒙(mng)混 拮据(j)D器皿(mn) 平衡(hng) 漂(pio)白 遂(su)意解析:A项,“暮”读音为“m”;B项,“苇”读音为“wi”;D项,“遂”读音为“su”。答案:C2下列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赋予畜牲躁动风和日丽B领略脆弱丰盈有张有弛C厚赐囊括阐释枯燥无味D称诵追溯垂暮稍纵即逝解析:“称诵”应为“称颂”。答案:D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2、是()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美好的时光。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A领略如果仍然 B领会如果依然C领略虽然依然 D领会虽然仍然解析:“风和日丽”的“美好的时光”自然要用“领略”,排除B、D两项;的句间关系是假设,排除C项。答案:A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然而,我不能想像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和一头畜生了。B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C我爱魂牵梦绕的故乡,不仅爱父老乡亲之
3、间那种浓浓的亲情,而且也爱她的贫困,或者还爱她的不幸。D他的记忆力是那样惊人,以致连童年时与好友杨晨初次交往的细节都说得一清二楚。解析:A项中“和”表并列关系,当为“或者”;C项中当用表递进的“甚至”或“甚或”等;D项中“以致”与“以至”基本用法相同,但前者多用于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的结果。答案:B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你们对此人一无所知,但我们对他的底细一目了然。B下乡前两天,党委又组织我们学习党的有关文件,使大家明确党的农业政策,做到胸有成竹。C我们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天上翻云覆雨,让自然听我们使唤。D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反走私工作依然任重道远。解析:A项中“一
4、无所知”正确,“一目了然”是“一眼就可看清楚”,应改为“了如指掌”;B项“胸有成竹”是“做事之前已经有了通盘的考虑”,从句意看,应该改为“心中有数”;C项“翻云覆雨”是“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与句意不合。答案:D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某市最近出台并实施了“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处置法”,大大缓解了事故现场对道路通行的影响和拥堵,收到了明显的成效。B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有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C在生活中,懊悔不仅能消耗我们的精神,磨灭我们的意志,而且也能促使我们反思,帮助我们总结。D为完成
5、2006年世界锦标赛和亚运会的比赛任务,积极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经国家女排队委会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在湖南郴州体育训练基地组织国家女排集训。解析:A项搭配不当,“缓解”与“影响”动宾搭配不当;B项句式杂糅,删掉“要养成”、两个“具有”即可;C项关联词语使用错误,“不仅”改为“既”,删掉“而且”。答案:D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废墟是课本,;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目的;更新的
6、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没有今天就无所谓昨天和明天让我们把立体的事情读成平面让我们把平面的事情读成立体因此,废墟是手段因此,营造是手段A BC D解析:依据阐述的对象、构成比喻的相似关系、陈述对象的一致等可知,选D项。答案:D8阅读下面的语段,依照画线句的句式和内容仿造两个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句。真诚的爱意味着爱所有的人,爱世界,爱生活。爱意味着无须山盟海誓的承诺,意味着把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于人。爱是一种感受,即使痛苦也会觉得幸福;,;,。答案:示例:“爱是一种体会,即使心碎也会觉得甜蜜;爱是一种经历,即使破碎也会觉得美丽。”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7、各题。下边是我的信条: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在幼儿园就学过。智慧并不在高等学府的大山顶上,倒是出自主日学校里孩子们玩的沙堆中。下边就是我学到的东西。有东西大家分享。公平游戏。不打人。交还你捡到的东西。收拾好你自己的一摊子。不要拿不属于你的东西。惹了别人你就说声对不起。吃东西之前要洗手。便后冲洗。热甜饼和冷牛奶对你有好处。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一些东西,想一些东西,逗逗乐,画画画儿,唱唱歌儿,跳跳舞,玩玩游戏,外加每天干点活。每天睡个午觉。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要注意来往车辆,手拉手,紧挨一起。要承认奇迹。别忘了聚苯乙烯培养皿里的那粒小不点的种子:塔的根往下生
8、,茎叶往上长,没有人真正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或者为什么,而我们大家也都差不多是这么回事。在那杯皿里的金鱼、老鼠、小白鼠甚或那粒种子,它们都会死去,我们也会。再就是记住迪克们和琼们的识字课本,以及你从那上面学到的头一个字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字一个大大的“看”字。你需要知道的任何东西都在上边那些条条里。金规矩、爱和起码的卫生。生态学、政治学、平等观念以及健康的人生状态。拿上边的任何一条,推衍到老练、通达的成年期中,实践于你的家庭生活,或者你的工作,或者你的社区,或者你的生活圈子,都行。它贴近真实,清晰明了并且坚实可靠。想想这样一个世界,它将许愿给我们大家整个的世界每天下午三点钟都有小甜饼和牛奶,然后盖上我
9、们的毯子睡一觉;或者,要是所有的政府都奉行这么个基本政策,交还它们捡到的东西和收拾好它们自己的一摊子。这仍然是个忠告,不论你们年纪多大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9与例句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再就是记住迪克们和琼们的识字课本。A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B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C你用你的机枪用你对人民和革命的无限忠心,在镰刀和斧头的旗帜下,申述你入党的志愿。D偏见之树,在王教授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了。解析:例句中“迪克们和琼们”是借代,A项中“小米加步枪
10、”,B项中“诸葛亮”,C项中“镰刀和斧头”也是借代;D项是比喻中的暗喻。答案:D10选文为什么大段引用“有东西大家分享”一段文字,请作简要说明。答:答案:这段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容易记忆,符合儿童身心特点,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这段文字“就是我学到的东西”,它涵盖范围广,这是我一生的“信条”,我终身受益,概括了短文主旨,所以大段引用。11选文标题为“信条”,请你结合实际说说自己的人生“信条”是什么,从哪里学到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答案:这是一道开放题,可结合自己实际畅所欲言,但是内容要包括所问的三个方面。课外迁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深山夜读陈芳明(台湾)深夜校园里的研究大
11、楼如果还点亮着一盏孤灯,那一定是属于我的。这五年来我一直就是捻熄那盏灯的人。灯灭后,我走过长廊,拾阶而下,消失在迷蒙的黑夜。我越来越习惯于把自己囚禁在书房,那种自我封闭,犹似牢牢锁在孤绝的城堡。关在那样狭窄的空间,我的生命反而开阔起来。面对四壁架上高低不齐的书脊,我好像是面对远方起伏不定的山脊。我容许群书包围着我的魂魄,仿佛是让群山镣铐着我的肉体。天地之间,只剩下我和不知名的神祇与精灵互相对视,并且窃窃私语。书中的直行与横行文字,牵引着我进入另一个世界。我把自己押在孤独的书房里。所谓孤独,再也不是抽象的字眼,而是有着具体触觉的存在。夜读时,我面对着书籍,也面对书中隐藏的灵魂,我终于领悟到,两点
12、之间最短的距离是孤独。在深山夜读的时刻,唯寂静与我同在,分不清楚是孤独紧拥着我,还是我紧拥着孤独,只觉得彼此如胶似漆,间不容发。夜读到星稀之际,我又体会到孤独是一种遗忘,一种快感,一种颓废。无边的夜空下,我独守着一盏孤灯,进行着阅读,构思与书写。我开始重整自己的文学概念,也开始营造文学史的腹稿,并且也编写第二天的课堂讲义。我是那种可以同时作两种或三种思考的人,常常在同一个晚上轮流撰写两篇文章。一旦投注于读与写时,便立刻沉溺在遗忘的深渊。忘情,忘怀,忘我,直到全部的心神都溶入阅读之中。说孤独是一种快感,那无非是阅读的升华。远离政治以后,我这样的体会越来越深沉。背对着人间,背对着权力,背对着世事的
13、浮沉,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思索我乐于思索的,书写我乐于书写的。在我的灵魂里,没有枷锁,没有包袱,没有疆界。在荒芜而宁静的山岭深处,隐藏着一间自由心灵的书房。渐渐地,我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原来书中的世界,不再是文学的世界,而是一个灵异世界。纸背上印刷的油墨字体,竟然是一串串的符号,巫术,咒语,魔法,密码。我的肉体仿佛受到作祟与催眠,又好像受到巫师的驱魔,潜藏在内心的邪灵恶魂不期然被召唤苏醒。从书中的符号,我创造了淫荡的欲望,构筑了邪恶的图像,酝酿了愤懑的情绪。这都不是出自作者的设计,而是来自我体内恶灵的反射。追求学问,原就是在自我挖掘,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因为自己就是残缺的,就是不完
14、整的,所以才需要去阅读。设若没有经过阅读,没有辨识书中的玄秘语言,我就不可能知道体内竟然监禁一只未曾谋识的灵魂。面对那么多的作者与作品,毋宁说是在迎接不同的生命经验。他们透过书籍传达着陌生的、遥远的、隔世的、隔代的信息。这些作者似乎住在另一个星球,在深夜里拍打着未知的、不可解的密码给我。于是,我开始体会到,阅读的孤独何其庄严,何其壮阔,何其森冷。夜读已经成为我仅有的城堡,我的思考,想象,演说,书写,研究,都是阅读的延伸。走过苍茫的黑夜,拾阶而上,穿越长廊,我再次捻亮书房的孤灯。(文章有删改)12文章多次提到书房里的那盏“孤灯”,有什么作用?答:解析: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文中有三处提到“孤灯
15、”;一、紧扣题目,同时引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孤独的夜读的孤独;二、再次扣题,同时,在“无边的夜空下”,独守孤灯,为后文中作者进入“忘情,忘怀,忘我”的状态营造氛围;三、结尾“捻亮”“那盏孤灯”,照应文章开头“捻熄那盏灯”,使文章首尾呼应回环,在结构上浑然一体。答案:紧扣题目,使文章的内容不枝不蔓;首尾照应,使文章的结构浑然一体。13在作者的笔下,阅读的“孤独”具有哪些特点?答:答案:“不是抽象的字眼,而是有着具体触觉的存在”;“是一种遗忘,一种快感,一种颓废”;庄严、壮阔、森冷。14作者为什么说“孤独是一种遗忘,一种快感,一种颓废”?说孤独是一种遗忘,是因为。说孤独是一种快感,是因为。说孤独是
16、一种颓废,是因为。答案:(说孤独是一种遗忘,是因为)作者“一旦投注于读与写时,便立刻沉溺在遗忘的深渊。忘情,忘怀,忘我,直到全部的心神都溶入阅读之中”。(说孤独是一种快感,是因为)作者在阅读时灵魂和心灵得到了自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思索我乐于思索的,书写我乐于书写的”。(说孤独是一种颓废,是因为)作者在阅读时,“肉体仿佛受到作祟与催眠,又好像受到巫师的驱魔,潜藏在内心的邪灵恶魂不期然被召唤苏醒”从而“创造了淫荡的欲望,构筑了邪恶的图像,酝酿了愤懑的情绪”。15有人称陈芳明先生的深山夜读是一篇“生命散文”,既是“对生命的体验”,又是“对生命的创造”,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此的理解。答:解析:从“对生命的体验”与“对生命的创造”两方面作答,意思答对即可。答案:作者远离喧嚣的尘世,把自己锁在深山的书房中潜心夜读,对阅读的孤独有着独到的体验与理解,深山夜读、追求学问的过程正是作者挖掘、发现、探索自我的过程,这一过程使作者的生命变得更加完美,这实际上就是在创造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