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天练27语用小综合 + 连贯 + 名句默写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近期,一档叫上新了故宫的综艺节目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以往_的故宫深处,伴随镜头移转,徐徐展现在观众眼前。翻阅演职人员列表,不难发现这档综艺节目的制作团队人员都特别年轻。今天的年轻人,传统文化节目创新的主力人群是他们,他们奉献才智并且日渐欣赏传统文化。在年轻人聚居的网络平台,每遇_之作,常常能带动一番热烈讨论。在“新生代”的炯炯目光中,传统文化正汲取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青年人热爱传统文化的现象令人欣喜,但我们仍需留意,()。源起西周的陕西秦腔,年青一代鲜有问津;始自宋代的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影
2、响力_;传统手工艺刺绣门类举不胜举,但是不论哪个类目如今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吁短叹新颖的创意,激发了年青一代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当传统文化再次被激活,光彩焕发时,它也穿越时空,为我们的创新创业提供资源与灵感。青春是取之不竭的创造力与活力,当这股力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_,二者定能交相辉映,携手向前。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寂寂无闻推陈出新细微汇合B.鲜为人知推陈出新 式微 融合C.寂寂无闻革故鼎新 细微 汇合D.鲜为人知革故鼎新 式微 融合【解析】选B。寂寂无闻: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语境说的是以往的故宫深处少有人知道
3、。所以此处选用“鲜为人知”。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革故鼎新:革,改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结合后一句“在新生代的炯炯目光中,传统文化正汲取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可以推知语境说的是传统文化在向新的方向发展。所以此处选用“推陈出新”。式微: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细微:细小、微小。结合后一句“不论哪个类目如今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吁短叹”理解,此处说的是宋代的评书艺术在年青一代中逐渐衰落。所以此处选用“式微”。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汇合:指(水流)聚集;会合。结合后一句“二者定能交相
4、辉映,携手向前”理解,此处说的是青春这股力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在一起。所以此处选用“融合”。2.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传统文化大多都遭到了破坏B.几乎没有人关注并呼吁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了C.还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D.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缺少创新和关注【解析】选C。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联系下面句子“源起西周的陕西秦腔,年青一代鲜有问津;始自宋代的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影响力_;传统手工艺刺绣门类举不胜举,但是不论哪个类目如今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吁短叹”可知这里明显说的是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A项,“破坏”一词不符合下文意思,排除
5、。B项,根据文意,下文侧重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告急”,重点不在于“几乎没有人关注并呼吁”,这一推断不合文意。D项,“缺少创新和关注”的说法和下文联系不紧密。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仅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还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B.不只是以主力人群的身份观看传统文化,还为创新制作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C.不仅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还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D.不只为创新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更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解析】选C。A项,不合语境,根据上下文,应该把“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
6、与“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交换位置。B项,不合语境,并且“观看传统文化”搭配不当。C项,“不仅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突出的是“创新”,D项,“不只为创新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突出的是“节目”,结合上下文判断重点为“创新”,C、D两项比较应该选择“为创新奉献才智”。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5分)臭氧是个亦正亦邪的角色,是正还是邪,_ _:在距地面1050千米的高空,臭氧是地球的卫士,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到了距地面100米左右的近地面层,_,引发头痛、胸闷甚至肺气肿等症状。除了对人体健康
7、的伤害,臭氧污染_ _。臭氧浓度达到50 ppb时,全国冬小麦就会减产413.2万吨;而英国每年因为臭氧污染造成的材料损失高达3.45亿英镑。答案:取决于它所处的高度臭氧就变成健康的杀手(或:臭氧就会损害人体健康)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处1分,、处各2分,共5分。其他答案符合语境逻辑的,亦可酌情给分。)二、名句默写5.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的蜀道难中“_,_”两句嵌入星宿名,极言山的高危,又刻画出了人们无可奈何的情态。(2)琵琶行中,听闻琵琶女自诉身世后,诗人白居易写了他听到几种乐声的不同感受,被贬浔阳之后听到乐声的感受是“_”,而听琵琶女弹出的曲调则感觉“_”。(3)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_”一句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小溪逶迤而来的形状,“_”一句则形象地描写了小溪边缘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的状态。答案:(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2)呕哑嘲哳难为听如听仙乐耳暂明(3)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