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滚动训练2基础达标练(2021河南信阳高一期末)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关于图1和图2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貌类型都是河流侵蚀地貌B.图1中河谷的横剖面呈槽形C.图2凹岸侵蚀较强,凸岸堆积较强D.图1河段没有堆积作用,图2河段没有侵蚀作用答案:C解析:图1是侵蚀地貌,河谷横剖面呈“V”形;图2是堆积地貌。不同河段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不同,但不是说某一河段只受某一种外力作用。上游河段主要是受侵蚀作用,但堆积作用也存在;下游河段主要受堆积作用,但是也会有侵蚀作用。2.形成图1景观的主导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河流侵蚀C.冰川侵蚀D.河流沉积答案:B解析:长江三峡山高谷深,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地
2、壳不断上升,河水强烈下切,导致河谷不断加深,因此主要的外力作用是河流的侵蚀作用。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面两题。3.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A.河源B.凸岸C.凹岸D.入海口答案:B解析:河源地区一般水流较急,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峡谷地貌,A项错误。河流在凸岸堆积,凸岸水流缓,较大的石块在这里沉积下来,形成砾石滩,B项正确。凹岸侵蚀作用显著,河水较深,不会形成滩地,C项错误。入海口地区水流变慢,泥沙在此沉积,形成三角洲等地貌,不会形成砾石滩,D项错误。4.下列地貌形成的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地貌是( )
3、A.石笋B.冰斗C.风蚀蘑菇D.花岗岩风化球答案:C解析:砾石是石块相互碰撞、磨蚀,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变圆的。石笋是流水的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A项错误。冰斗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B项错误。风蚀蘑菇是风吹动小石块对大石块碰撞、磨蚀,在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与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C项正确。花岗岩风化球是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D项错误。读某区域地形图,完成下面两题。5.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是( )A.499米B.2635米C.3299米D.1122米答案:C解析:等高线上数值表示海拔,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山峰的海拔大于3000米,可能为3299米,所以C项正确。6.图示地区( )A.可能位于我国江南的低
4、山丘陵地区B.如果发育有大河,干流大致流向东北C.是一个盆地,可以建成水库D.A处发育有小河流,大致向北流答案:B解析:江南低山丘陵区的海拔与图示不符;根据比例尺可知该盆地面积巨大,建造水库严重脱离实际;A处为山脊地形,不可能发育河流;图中200米等高线开口向东北,地势低,应为河流的出口所在,所以B项正确。读我国东南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两题。7.关于图中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湖泊为内流湖B.枯水期时为夏季C.6月份河水补给湖泊水D.湖泊的四地地形最为陡峭的是答案:C解析:图示区域为我国东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湖泊位于河流沿岸,有进有出,所以湖泊为淡水湖、外流湖。湖泊枯水期
5、为冬季。6月为我国雨季,河水补给湖水。从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位可知,地是最平缓的。8.关于图中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B.乙处河流流速较慢C.由甲处能望到乙处D.图中最高处海拔为600650米答案:D解析:甲处虽有陡崖,但没有河流发育。乙处为较平缓的山脊,也没有发育河流。甲、乙之间有陡崖、山脊阻挡,不能通视。9.下图是30N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11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2)C处典型的河流地貌是 ,成因是 。(3)分析图示地区2011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的影响。(4)从
6、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是 ,原因是什么?答案:(1)A处位于支流上游,河谷呈“V”形。B处位于河流下游,河谷展宽,河床横剖面呈槽形。原因:河流上游下蚀作用强,河流下游侧蚀作用强。(2)洪(冲)积扇; 河水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从而形成了洪(冲)积扇(3)2011年与1949年比较,林地、草地减少,耕地增加。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4)沿河、沿海岸分布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的发展。解析:(1)A处于支流上游,河谷呈“V”形;B处于河流下游,河谷呈槽形。(2)C
7、处于河谷谷口,典型河流地貌为洪(冲)积扇。(3)分析两图可知耕地面积变大,林地、草地面积减少,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4)本区聚落形成沿河聚落带、沿海聚落带,与地形、水源、交通有关。素养提升练(2021山东济南高一期末)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和景观图,完成下面两题。10.图中和像年轮一样成为环境变化的记录器,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形成粗细不等的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粗大的节往往代表低温少雨的年份b.细小的节代表降水较少的年份c.粗大的节代表植物茂盛的年份d.细小的节代表土壤发育良好的年份A.a和bB.b和dC.b和cD.a和d答案:C解析:是石钟乳,是石笋,它们在温暖湿润的年份
8、发育得比较快,比较粗大;在这样的年份降水较多,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发育良好。11.地貌示意图中的数码与景观图相对应的是( )A.B.C.D.答案:B解析:该景观图所示为天坑,天坑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多形成于(落水洞)部位。12.关于天坑的形成,需要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地壳要稳定B.石灰岩层要平,岩层与地面是平行的,就像一层层的石板堆在四周一样,只有这样的岩层才能垮塌C.降雨量要大,这样地下河的流量和动力才足够大,才能将塌落下来的石头冲走D.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答案:A解析:天坑的形成至少要同时具备六个条件:一是石灰岩层要厚。只有足够厚的岩层才能给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够的空间。二是地下河的水位要
9、很深。三是包气带(含气体的岩层)的厚度要大。四是降雨量要大。这样地下河的流量和动力才足够大,才能将塌落下来的石头冲走。五是岩层要平。从天坑四周的绝壁看就会发现,岩层与地面是平行的,就像一层层的石板堆在四周一样,只有这样的岩层才能垮塌。六是地壳要抬升。地壳的运动会给岩层的垮塌提供动力。(2021山东威海高一期末)伯利兹蓝洞位于中美洲洪都拉斯首都东面30千米的海面上,直径为305米,洞内水深137.9米。据科考推测伯利兹蓝洞是冰河时代末期形成的一个石灰岩坑洞。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3.关于伯利兹蓝洞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伯利兹蓝洞内没有任何生物B.伯利兹蓝洞内有石钟乳或石笋C.伯利兹蓝洞内岩石
10、是变质岩D.伯利兹蓝洞位于东半球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伯利兹蓝洞是石灰岩坑洞,为喀斯特地貌,洞内有石钟乳或石笋,B项正确;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气候条件是温暖湿润,适合生物生存,因此洞内应该有生物;石灰岩是沉积岩;伯利兹蓝洞位于西半球。14.关于伯利兹蓝洞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与渭河平原形成相似B.先是冰川侵蚀,后是海面上升形成的C.先是流水溶蚀,后是海面上升形成的D.形成过程伴随气候的变化是先暖后冷答案:C解析:伯利兹蓝洞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渭河平原是由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成因不同;伯利兹蓝洞的形成过程先是流水溶蚀,后是海面上升,没有冰川作用,C项正确;海面上升说明气候变暖,伯
11、利兹蓝洞形成过程伴随气候的变化是先冷后暖。15.(2021河南信阳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决口扇是洪水期河水冲破天然堤后,泥沙沉积形成的扇状堆积体。下图示意某河流发育的决口扇。(1)简析图中从a到b泥沙颗粒粒径的水平分布特征及原因。(2)简述该决口扇的形成过程。答案:(1)从a到b泥沙颗粒粒径由细到粗。原因:天然堤决口后,河水流速逐渐下降,即从b到a流速逐渐降低;河水携带的泥沙随流速下降由粗到细依次沉积,因此从a到b泥沙颗粒粒径由细到粗。(2)洪水期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水流冲出决口后,流向面积广阔的沼泽地,河水不再受河堤约束且沼泽地势趋缓;水流速度减慢,泥沙逐渐堆积,形成决口扇。解析:(1)据材料可知,决口扇是洪水期河水冲破天然堤后,泥沙沉积形成的扇状堆积体,属于流水沉积地貌,流水沉积物颗粒具有分选性,颗粒越小,越后沉积,颗粒越大,越先沉积。据图可知,天然堤决口后,河水流速逐渐下降,即从b到a流速逐渐降低;河水携带的泥沙随流速下降由粗到细依次沉积,因此从a到b泥沙颗粒粒径由细到粗。(2)据材料可知,决口扇是洪水期河水冲破天然堤后,泥沙沉积形成的扇状堆积体。其形成应从物源、流速、沉积等角度分析。洪水期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水流冲出决口后,流向面积广阔的沼泽地,河水不再受河堤约束且沼泽地势趋缓,水流速度减慢,泥沙逐渐堆积,形成决口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