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括、分析小说情节 (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2016吉林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卖蘑菇的女孩刘艳杰天气寒冷,我习惯步行上班。老君台后街的菜市路口是我上班的必经之处,在那里总能遇见一个约摸十二三岁的女孩,她总是站在距离路口30米远的一个水泥墩旁卖蘑菇。水泥墩上一层污渍,凌乱地涂着些小广告。女孩将竹篮放在水泥墩上,竹篮里盛满了新鲜的蘑菇。女孩一只手搭在篮系上,另一只手套进像自己缝制的棉手套里,一直勾头瞅着竹篮里的蘑菇,偶尔抬头瞟一眼过往的行人。女孩引起我的注意。这天我提前半小时出门。冬天早晨气温低,夜晚霜雪落满地。女孩站在那里,似乎有些羞赧,半天不说一句话,不像其他
2、菜贩子,老远招揽行人来买菜。女孩的生意有些惨淡,十多分钟才有一个人来买蘑菇。我走过去站在女孩的蘑菇摊前。“叔叔你好,买蘑菇不?”女孩见我站在地摊前,一脸兴奋地问。“给我称两斤。”我抬头看女孩一眼。其实我和家人都不太喜欢吃蘑菇,平时也很少买。女孩笨拙地一手掂秤杆,一手往秤盘里轻放蘑菇。“请你放心,买俺的蘑菇保你不吃亏。俺这蘑菇不掺水,吃不完放个十天半月也冻不坏。”女孩边称蘑菇边解释。“我就是听说你卖的蘑菇不掺水才来买的。”我冲女孩笑着说。女孩把称好的蘑菇装进食品袋后递给我。我数给女孩六块钱,女孩随即找回一块钱,我一怔:“两斤不正好六块钱吗?”“不是哩,俺卖的蘑菇两块半钱一斤。”“真是物美价廉,你
3、为啥不在菜市里卖呀?那里人多,这么好的蘑菇,肯定卖得快。”“在菜市里卖要交三块钱税哩,在这儿卖不交税。”我又跟女孩聊了几句,和女孩打了招呼后,拎着买的那兜蘑菇直奔单位。上午下班,我回家告诉妻子:“咱伸伸手,帮一下卖蘑菇的女孩。以后咱们可以试着多吃些蘑菇”妻子也连声说好。每天我拎少则两三兜多则四五兜蘑菇上班。一次,女孩特意问我:“叔叔,近些日子你为啥突然买俺那么多兜蘑菇哩?”我谎称:“自从第一次买你的蘑菇带进单位,同事见了夸我买的蘑菇新鲜不掺水,都想让我顺便给他们捎些。”女孩感激道:“哦,原来是这样呀。谢谢叔叔每天来买俺那么多蘑菇。”我和女孩逐渐熟悉起来,每次来买蘑菇都会和她聊上一会儿。“这蘑菇
4、是你家种的吗?”“不是哩,是俺妈从外面买回来的,然后俺和俺妈每天再赶早集卖。”“这一竹篮蘑菇能赚多少钱?”“二十块钱左右吧。”“你应该好好读书,怎么每天在这里卖菜呀?”“俺读七年级,不上早读课,九点之前赶到学校不会耽误课程哩。俺想帮俺妈多卖些菜,多挣点钱,俺爸的手术就能尽早做。”我暗自竖起大拇指,多懂事的闺女啊!就这样,我每天乐此不疲地买女孩的蘑菇。一天晚上,妻子突然告诉我:“老公,你每天买回几兜蘑菇,咱家确实吃不完。为了帮助女孩,我把你买回来的蘑菇便宜兑给了邻居”我笑了,妻子也笑了。转眼两个多月过去了,一天。我像往日一样准时路过女孩卖蘑菇的地方,可左等右等也不见女孩的影子。这时,从水泥墩后面
5、的门面房里走出来一位老人,她问我:“这位同志,你是不是在等那个卖蘑菇的女孩?”我说:“是的,大娘。”老人说:“昨天那女孩卖完蘑菇对我说她得些日子不来,她说要是我碰见你,就把这封信交给你。”我接过信,慢慢地展开: 叔叔你好!从明天起俺得一段时间不能来卖蘑菇,因为俺爸的病又厉害了,时间紧迫,俺和俺妈必须到省城给俺爸治病。非常感谢你两个多月来一直默默地帮助俺,使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倍感温暖俺也特别感谢你的同事对俺的帮助,所以每兜都多称一二两以表谢意 (有删改)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作品以一个寒冷的冬天为背景,通过“我”的视角,生动地叙写了卖蘑菇的女孩的艰辛
6、生活和不幸遭遇,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B.文章第一段综合运用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等描写手法,生动而真切地展现了一幅女孩冬天卖蘑菇的生活场景,为下文作铺垫。C.作品对“我”的妻子这个人物着墨不多,她是一个善良、无条件支持丈夫的人。文中“我”与她的对话,表现了夫妇俩对女孩的真诚帮助。D.“在菜市里卖要交三块钱税哩,在这儿卖不交税。”这句话一方面写出了女孩生活的贫苦,一方面也含蓄批评了某些部门乱征税给百姓带来负担。E.“我”与女孩的对话不仅亲切自然,而且富于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小说主要通过对话来具体交代女孩的生活境况、家庭遭际,来凸显她的美好品质。解析B项,文章笫一段中无“神态
7、描写”。C项“无条件支持丈夫”说法不准确,故给1分。D项,“含蓄批评了某些部门乱征税给百姓带来负担”属主观臆断。答案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2.小说中卖蘑菇的女孩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答:_解析从女孩卖蘑菇时的具体表现和她的话,如“女孩站在那里,似乎有些羞赧,半天不说一句话,不像其他菜贩子,老远招揽行人来买菜”“俺这蘑菇不掺水,吃不完放个十天半月也冻不坏”等,可以归纳出;而“我”和女孩的对话,如“俺想帮俺妈多卖些菜,多挣点钱,俺爸的手术就能尽早做”等,则体现了和;根据小说结尾的信的内容则可概括出来。答案腼腆厚道:卖蘑菇时有些羞赧,不会吆喝招揽顾客,出售
8、的蘑菇物美价廉。勤奋自强:每天在上课前帮助妈妈卖菜挣钱,勤劳朴实,坚强自立。知恩图报:每次都多给“我”称些蘑菇,感谢“我”和同事们的支持与帮助。富有孝心:替母亲分忧,为父亲攒钱看病。3.(梳理情节)请简要梳理一下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6分)答:_解析小说以买卖蘑菇为中心展开故事。显然,“我”与女孩的初次见面应为故事的开端;“我”买蘑菇以及和女孩交谈,女孩为“我”找钱等是故事的发展;“我”和女孩熟悉后的深入交流和“我”得知她的不幸遭遇,应该是故事的高潮部分;而最后女孩的信应该为故事的结局部分。答案开端:上班路上,卖蘑菇的女孩引起“我”的注意。发展:“我”买女孩的蘑菇,想帮助她。高潮:“我”了
9、解了女孩不幸的生活遭遇。结局:女孩暂时离开了,留给“我”一封信。4.(赏析情节与构思)作品以女孩给“我”的一封信为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解析解答此题,注意多方面思考。从文章结构来看,它使小说的情节更完整;从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来看,女孩的信中的“每兜都多称一二两以表谢意”等内容彰显了女孩知恩感恩的性格,丰富了人物形象;从故事情节来看,这封信交代了女孩不来卖蘑菇的原因,使故事情节富于变化。作答时,注意要立足文本。答案艺术结构上,文章以书信的形式结尾,匠心独运,使故事结构更加完整。人物形象上,最后的这封信凸显了女孩知恩图报的优良品质,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故事情
10、节上,使小说的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情节富于变化,更加感人。二、(2016沈阳高三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5分)卖琴加拿大费利克斯勒克莱尔雨天,男人的短大衣里藏着一把小提琴。他走得很快,帽子遮在眼睛上,一脸疲惫,不时左顾右盼。突然,他拐进一条小小的甬道,推开一扇房门。门上的木牌上写着:制琴坊。进入房内,他脱下大衣,把小提琴放在柜台上。他用大拇指把帽边卷起来,等着那位在窗下工作的老人。制琴师站起身,一双眼睛在大大的镜片后面眨动着:“做什么?”“我想把我的小提琴卖给您。”制琴师将琴拿在手中,翻来覆去看,说:“是我做的,二十年了,制作日期写在这儿呢。”那男人说:“我知道。”“
11、您想卖掉它?” “是的,先生。” “贵姓啊,您?”“于贝尔托马斯。”“我听过您的大名,我那屋里面就有您的唱片,几支协奏曲,就是用这把琴录制的吧?您拉小提琴很久了吗?”“16年了。”老人又摸了摸琴:“还是留着吧。”“不,我再也不想看到它。”“如果我是您的话,我不会把一个老朋友甩掉的,一个16年来相依为命、为您留下许多纪念的朋友。”“我需要钱。”音乐家的脸痛苦地抽搐了一下,他摊开手,说道,“我现在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交响乐队的第一小提琴手了,电台的工作也已经丢了。” 他咬咬嘴唇。“公众音乐会也是,两个星期前,爵士交响乐团的指挥辞退了我。我只好去给孩子们上课,可就在教他们演奏上行音阶的时候,我的手僵住了
12、是风湿病。”当他说话时,老人几次犹豫后将左手放在琴盒上。音乐家说完了,低头看他的琴,这才发现老人的手缺了两根手指。整整一分钟,两个人都一动不动。最后于贝尔托马斯先开口了:“您的手也残了?”老人沉默地转回身,向窗边走去,坐在凳子上继续工作,他盯着手中的活计,说道:“这桩意外是在我16岁时发生的。我把它讲给您听,是因为我那屋里面有您的小提琴协奏曲。“那时候,我家生活在一个农场里,距城市有七里路,我每天坐着狗拉雪橇去上学。我有了一个爱好:音乐。迄今为止我唯一的、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名音乐家。”音乐家始终低着头。老人继续说道:“我挺有天分,耳朵很好,左手灵巧,还有一颗特别敏感的心。我学了一年,对小提琴简
13、直到了痴狂的地步。为了上琴课,我需要在晚饭后出门,上完课后再返回家里。每星期一次。在学琴的路上,我裹着一张毛毯,把小提琴紧紧抱在怀中,像抱着一个孩子“正是那个时期,在一场学校组织的节庆活动中,我第一次当众进行了演奏。”音乐家抬起了头。老人继续说道:“演奏大厅里,有几位牧师、一位主教大人、一位议员、一些记者、全体学生和几个漂亮的女孩。由于一场可怕的暴雪,我是独自一人坐着狗拉雪橇来的。妈妈没能坐在大厅里看我演出,因为路完全没法走。“我演奏了回忆,我的小提琴声回荡在大厅里,琴音清澈洁净。我还记得演出结束时那热烈的掌声、欢呼声,我那不知所措的样子。我的老师站在幕后,他哭了。一个漂亮的女孩吻了我一下。“
14、有一个男人,过来问我的姓名和年龄,然后带着满脸的微笑和鼓励的目光离去了。一位牧师对我晃着脑袋说:再接再厉,小家伙“唉,如果妈妈在那儿该多好!这是我唯一的遗憾。”音乐家凑近来,身子向前倾着,生怕听漏了一句话。老人继续说着:“夜深了,我从学校出来,胳膊下夹着心爱的小提琴,满心都是幻想。我要到学校后面的小牲口棚去,我的狗在那儿等我。“我想到大都会、音乐会、个人独奏,想到我的家庭,那光宗耀祖的辉煌时刻指日可待突然,汪的一声!”音乐家蹙蹙眉头,等着下面的话。老人接着说道:“有些情节我记不太清楚了,只知道我跟一条狗在搏斗,它在狂吠,我也在大喊大叫,在我身后的雪地上拖着一条长长的血痕那条我们家买了才一个星期
15、的狗,咬断了我的两根手指。”一阵沉默后,老人又说:“在我的一生中,我只公开演奏过一次,而不是演奏了16年,更不曾取得显赫的成就,没录制过唱片,没有四处巡演将名声远播到欧洲去。只有过一次当众演出,还是在一个学校的小厅堂里,而且我的母亲也没有来听。”于贝尔托马斯再次低下头去。老人悄悄站起身,消失在把店面和他的住处分隔开来的门帘后面。他抱着一个琴盒走回来,小心翼翼地将它打开。那是他的小提琴,被包裹在一块白色的法兰绒布里。他把琴轻轻地放在于贝尔托马斯身旁,又回到窗下的小凳上。音乐家就像一个蒙羞的人急于脱身那样,走向柜台,拿起他的小提琴,塞进短大衣。他轻轻地带上门走了出去,仿佛这是一扇教堂之门。(有删改
16、)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音乐家要把自己拉了16年的小提琴卖给它的原主人制琴师,主要目的是完璧归赵,他相信制琴师会好好保管它。B.“仿佛这是一扇教堂之门”是说音乐家在制琴坊听到制琴师的故事后,灵魂受到了洗礼,心灵得到了净化,改变了生活态度。C.两次提到音乐家把琴藏进大衣,表现了他不同的心态:第一次,主要是唯恐被人发现而暴露窘况;第二次,珍爱而唯恐淋坏。D.制琴师记得第一次当众演奏小提琴时的许多细节,后文却说“有些情节我记不太清楚了”,前后矛盾,说明他的年纪确实大了。E.制琴师学琴时“把小提琴紧紧抱在怀中”,后来又放在盒里珍藏,表现了他对自己用过的所有东
17、西都十分喜爱、十分珍惜的心理。解析A项,“完璧归赵”只是一种推测,原文并没有明确指出。D项,“前后矛盾,说明他的年纪确实大了”错,制琴师记住了许多细节,是因为那是他唯一的演出,印象深。至于说“有些情节我记不太清楚了”,是讲与狗搏斗的过程,因为是夜晚,又慌急害怕,加上过去了多年,确实有记不住的地方。E项,“所有东西”范围扩大。答案答C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D、E不给分。6.于贝尔托马斯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6分)答:_解析分析人物的形象,可以从人物对话入手。根据制琴师所说的“我听过您的大名,我那屋里面就有您的唱片”可知,他曾录制过唱片,并且很受欢迎。根据托马斯所说的
18、“我需要钱”及“我现在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交响乐队的第一小提琴手了,电台的工作也已经丢了”等,可知他有过辉煌的过去,此时他处境落魄,丢掉工作。听制琴师讲述自己的故事,托马斯受到启发,最后振作了起来。答案他是一位穷困潦倒的音乐家。他曾辉煌无限,是交响乐队的第一小提琴手。录制的唱片很受欢迎。后来因病不能拉琴,丢掉了工作,陷入痛苦之中,最后在制琴师的教导启发下,重新振作了起来。7.(分析情节作用)小说三次提到制琴师的妈妈没能去听他演奏,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_解析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如第一处,因为“一场可怕的暴雪”,路没法走,可见环境的恶劣;而正因为这样
19、,“我”才被狗咬了,可见妈妈没能去听演奏为下文作了铺垫。同样,第二处是演出成功之后,妈妈没有来,这突出了一种遗憾。第三处是与音乐家的辉煌形成对比,以此启发音乐家。答案第一次:点明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为下面被狗咬的情节作铺垫。第二次:使得演奏的成功、满心的激动与唯一的遗憾形成对比,突出遗憾之深。第三次:与音乐家的辉煌形成对比,目的在于启发音乐家改变生活态度。8.(探究情节与构思)小说的主人公是音乐家,但小说几乎一半的篇幅是在写制琴师的故事。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解析这是一道探究题,解题时,可从小说本身入手,从情节设置的需要、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小说主题的突出及作者的写作目的等方面入手,言之成理即可。答案情节设置的需要。制琴师的故事是最精彩的部分,是促成音乐家转变生活态度的关键。突出人物形象的需要。制琴师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大量描写使其形象丰满。突出小说主题的需要。通过写制琴师的故事,表达了即使陷入困境也不能绝望,而要积极追求、热爱生活的主旨。写作意图的需要。音乐家虽是主人公,但制琴师才是作者想要重点表现的人物,所以要浓墨重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