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元末 查漏补缺提能增分宋朝通判VS汉朝刺史1.史料记载,汉初御史、丞相史监察,察无专区、责任不明;汉武帝时期创立的刺史制度分为十三州部,每刺史察一州,监察对象除“强宗豪右”外,对朝廷在地方上的命官仅限于郡国二千石。这一变化体现出()A汉代监察体系逐渐趋于完善B王国问题依然客观存在C地方命官完全受控于刺史D有效地加强了君主专制解析:选A材料显示汉初的监察体系不完备,汉武帝时期刺史从监察对象和监察范围进行了限制,说明监察体系的逐渐完善,故A项正确;监察不是解决王国问题的举措,故B项错误;C项中“完全”说法绝对,排除;监察主要是地方官员,故D项错误。2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
2、“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并且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度,得刺举以闻。”由此可见,宋代通判()A拥有对地方守臣的领导权和司法权B资料不可靠,通判只在唐朝存在C单独掌握地方军政财权D兼有地方行政权和垂直监察权解析:选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通判没有对地方守臣的领导权,“刺举”也不等于司法权,故A项错误;宋代存在通判一职,故B项错误;通判与地方守臣联合掌握地方军政财权,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通判既有地方的行政权,又有垂直的监察权,故D项正确。深化提能汉代的刺史与宋代的通判汉代的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比较有代
3、表性的政治制度,体现了当时汉朝维护国家统一、注重对地方官员监察的政治文明建设的成果。汉代的刺史权力和地位低于郡守,但却代表中央巡查地方,而且直接向皇帝汇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上下贯通、预防和惩治腐败。北宋监察地方的行政官员是通判,其官阶地位低于知州,但却代表中央监察地方,直接对中央负责,因此通判与刺史同样具有“位卑而权重”的特点。地方行政成本调控宋代加强中央集权3.鉴于唐末五代的乱象,北宋统治者“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由此完成了制度设计。北宋制度设计()A分化兵权铲除了割据基础B分化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C政策与措施的针对性较强D利于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解析:选C北宋制度设计中并没有分化兵权,而
4、是将兵权收归中央,故A项错误;分化相权加强君主专制而不是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北宋时期政策和措施的针对性较强,起到了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目的,故C项正确;北宋制度设计更多的是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而对于政府机构作用的发挥非常有限,相反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故D项错误。4范文正公集政府奏议称:“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法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出现政府奏议中所称情况主要是由于()A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的影响B汉初“无为而治”引起的内忧外患C唐朝中期严重的藩镇割据局面D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的祸根解析:选D范文正公即范仲淹
5、,这是他在“庆历新政”前的奏议,题中所述“官壅于下,民用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是指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具体体现为“三冗两积”局面,这一局面的根源则是宋初(宋太祖)过度集权(过度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的统治措施造成的消极影响,故答案选D项。深化提能宋代地方政府机构数量之多、官员之众、耗费钱物之广,“三冗”问题之突出,为历代之最,其行政成本问题呈现出五方面的特点:一是存在“精简膨胀”反复循环的怪圈;二是地方政府行政成本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三是地方政府用于自身运转需求的成本越来越高,用于社会公共服务支出的费用占比日益降低;四是地方政府显性的成本规模有限,而隐性成本消耗日益增
6、高;五是地方政府非合理性解决行政成本的手段日益增多。这些特点对当今地方行政成本调控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北宋精致的分权制衡1为防范军人,采取“兵权宜分”的策略(1)把全国各地地方军队中的精兵悉数搜罗到中央,编入禁军,在首都地区驻扎,让皇帝直接掌控的禁军成为宋朝国家唯一具有战斗力的武装力量。(2)禁军的最高统帅机构,从宋初的两个变成了三个,最高军事将领的级别也随之降低。(3)禁军三衙只有管理军队的权力,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调动军队,必须要枢密院的兵符,而枢密院的长官从来都不是军人。用非军人来牵制军人。(4)实行“更戍法”:从中央派禁军来守边境禁军以500人为单位、以半年到一年为通常期限,轮流
7、守边。2为防止地方割据,采取“权力分割、互相制约、互不统属”的措施(1)中央权力的分割宋朝的中央政府是“三权分立”的,行政、军政、财政分别由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三个机构管理。中书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宰相府。但是,宋朝的中书不管军政,也不管财政。枢密院的级别比中书略低,三司更低,但是,这两个机构的长官都是直接向皇帝负责的。在宋朝中央,还设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机构御史台和谏院,前者负责行政监察,后者专司舆论,皇帝的错误、朝政的缺失,御史台和谏官都可以提出批评。御史台和谏官的活跃让宋朝政治一度呈现出积极的状态,这是一种宝贵的自我纠错机制。这种修史制度客观上起到了对皇权的制约作用。(2)地方权力的制衡宋朝政
8、府从中央派出文官去管理州政。文官知州,手里又没兵,当然不会形成割据隐患。知州还有一个新设的副手叫做“通判”。知州有什么重要文件,需要跟通判联署,所以,通判对知州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制约。商品经济文化世俗化5.中华文化史中写道:“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一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井文化。”这反映了宋代()A理学推动了贵族文化的兴起B创造了古典文化辉煌的顶峰C市井文化冲击了贵族的文化D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加强解析:选D根据题意,宋朝出现了贵族文化和市井文化并存,A项只涉及贵族文化,不全面;
9、市井文化不属于古典文化,故B项错误;题目中只是交代两种文化并存,并未提到市井文化冲击贵族文化,故C项错误;宋朝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大发展,市井文化兴盛,与贵族文化并存,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故D项正确。6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元曲是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与音乐、戏曲结合比较紧密的诗歌形式。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城市经济的发展B社会环境的变化C统治政策的调整 D主流思想的演变解析:选A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生活现状的反映,在推动文学艺术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最根本的是经济因素,结合本
10、题,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城市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B、C、D三项是推动文学艺术发展的重要原因,不是主要因素,应排除。深化提能宋朝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人民有了更多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和金钱,重视享受生活,产生了一种新的阶层市民阶层。市民阶层不同于以往消费的主体贵族,他们的消费更为世俗化、功利化,我们称之为市民文化。市民文化的兴起表现出宋代文化的一种世俗化,其主要表现为宋词的世俗化和士大夫阶层审美趋向的转变。唯物史观角度宋代中央集权加强7“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非宋(国家)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唐)二百年弊穴,谈笑革之。终宋世无强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
11、手段?”材料揭示出宋朝()A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B君主专制权力得到加强C根除了地方割据基础D中央能够有效控制地方解析:选D从材料中的“终宋世无强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手段”来看,材料揭示出宋朝通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央能够有效控制地方,故答案为D项;宋朝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排除A项;“强干弱枝”反映的是对地方采取的措施,不是加强君主专制,排除B项;C项说法绝对,排除。8北宋文士宋祁描述当时的社会问题:“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北宋中期的()A冗官问题 B冗费问题C积贫问题 D积弱问题解析:选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北宋士兵军纪不严,纪律涣散
12、、腐朽,故可知军队战斗力低下,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经常战败,反映了北宋中期的积弱局面,故D项正确。冗官是指官员多,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冗费是指财政开支过大,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积贫是指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深化提能辩证看待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实现了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两宋时期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由于矫枉过正,后继者又不知变通,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后果。如地方权力太弱,在对外战争中无力抵抗;对军队防范过甚,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在对外战争中居于弱势;官僚机构分化事权和互相牵制不当,造成机构重叠、
13、官员队伍庞大、效率低下等问题。对宋代变革的认识观点一宋代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时代。一般提到宋朝历史总是与政治上腐朽、学术上反动、经济上积贫、军事上积弱画等号。观点二宋代是“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中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典题印证9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若论制度,宋代大体都沿袭着唐旧。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知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他们种种措施,自始就不断有人反对。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
14、,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钱穆这一论述的主旨是()A宋初统治者弱化相权 B学术中衰导致人才缺乏C宋初承袭五代的积弊 D宋朝政治制度没有建树解析:选D“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说明认为宋朝政治制度没有建树,故D项正确。10下表为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部分路的首府商税额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城市商税额两浙路首府杭州(今浙江杭州)82 000贯江南东路首府江宁府(今江苏南京)45 000贯淮南东路首府扬州(今江苏扬州)41 000贯成都府路首府成都府(今四川成都)67 000贯广南西路首府桂州(今广西桂林)6 600贯A.城市地位决定其经济发展的程度B商业发
15、展状况深受区域条件影响C海外贸易的发达促进了经济发展D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南方解析:选B此表为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部分路的首府商税额情况,仅据此无法说明经济发展的程度,故A项错误;根据商税额,可以看出两浙路首府杭州(今浙江杭州)、成都府路首府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商税额较高,说明这两个地区商业发达,故B项正确;此表为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部分路的首府商税额情况,不能体现海外贸易的发达,故C项错误;仅凭部分路的首府商税额情况,无法说明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南方,故D项错误。深化提能宋代:积贫积弱还是繁荣强盛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朝代,宋真宗咸平三年(
16、公元1000年),中国的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当时西方人均GDP仅400美元),这说明宋朝经济的发展远远超过了盛唐时期的水平。宋朝出现了理学,儒学得到了复兴;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政治开明,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在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兵变、民乱次数比汉、唐相对较少,规模也比汉、唐规模小得多。正因为宋朝经济发达,社会相对于秦、汉和隋、唐要安定得多,所以北宋人口增长迅速。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的人口为3 710万人,到宋徽宗宣和六年(公元1116年)已经增至12 600万人。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
17、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西方与日本史学界许多学者都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时代。”考法(一)纵向贯通视角考“中国古代、近代教育的发展”为何考学术热点:从唐宋变革论到宋元变革论,寻找中国如何走向近代的轨迹;依据考试大纲,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传承和发扬理学思想中优秀成分和伟大精神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彰显中国文化的价值。考什么从宋到元行政制度的发展;宋明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从现实角度认识宋元商品经济的发展。必备知识中央制度和地方制度的变革,行省制度的建立;儒学的发展演变及宋明理学的内容、特点和影响;宋元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及海外贸易的繁盛。典例阅读材
18、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和成熟期,书院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等都日益完善和规范。书院注重明辨义利价值观,强调以义为本。教育以社会群众为价值主体,并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课程设置以“四书五经”作为德育课程的主体,重视学术争辩和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进行讲学,体现学术自由。宋元统治者都极为重视通过书院对民众进行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教化,并尽量把两者结合起来,把统治者的统治意愿转化为被统治者的自觉要求。摘编自李强简论宋元时期的书院教育及启示材料二近代以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各阶层人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甲午战争失败后,维新派积极推进新式
19、学堂的开办。维新派认为,中国积贫积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良好的教育,为了变法,必先改革教育。从京师大学堂到各省的实业学堂、南洋公学等各教学机构纷纷成立。长沙创办的时务学堂和京师大学堂设立后,把经学、理学、掌故学等列为普通学,以高等算学、格致学、农学、矿学、商学、卫生学等实学为专门学。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元时期书院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书院教育发展兴盛的原因。(15分)(2)结合材料一、二,概括与传统书院相比,维新派开办新式教育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10分)析题要全面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五句话分层概括宋元时期书院教育的特点;第二小问,
20、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分析宋元时期书院教育发展兴盛的原因。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结尾句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维新派开办新式教育的变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其影响。答题要规范(1)特点:进入发展和成熟期,日益完善与规范;(2分)注重儒学价值观的培养(明辨义利价值观);(2分)课程以儒学经典为主;(2分)重视学术争辩与学术交流,体现学术自由;(2分)体现统治阶级对民众的教化。(2分)原因:政治上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重文轻武,崇尚文治;社会相对稳定。经济上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思想文化上理学的兴起与发展。(5分)(2)变化:创办近代新式学堂;内容上增加自然科学;学校专业化
21、趋势明显;以培养变法人才,救亡图存为目的。(5分)影响:传播了西方文化;启迪了国人的思想;有利于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培养了近代化人才。(5分)考法(二)横向关联视角考“中外乡村治理的不同”为何考社会热点角度: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以宋元时期“海上丝路”商贸往来及其深远影响切入,探讨同时期东西方政治文明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以及文。化的交融,认识并尊重世界文明的差异性与多样性;中西文化的比较角度:中国历史学界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除了从区域角度探讨涉海区域历史外,还从多学科、多视角将它纳入世界体系、全球化进程进行宏观探讨,展示“海上丝路”在东西方文明对话、经贸交流与海陆互动中的宏大面相
22、与重要贡献。考什么宋元时期丝绸之路的发展及影响;宋元时期中西文化比较。必备知识宋元时期海外交往的概况:市舶司,贸易港口;宋元时期四大发明的外传,外国文化的引进;宋元时期与西欧中世纪社会的比较,中国文化的西传推动欧洲社会的发展。典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宋之际,乡村自治组织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唐宋推行的科举考试制造了一个拥有特权却居于乡间的士绅阶层。宋代以后,在大举将地方神明纳入国家祀典的同时,随着识字率的激增和文化的相对普及,中央的秩序、教化逐步延伸到基层。吕大钧首创“吕氏乡约”,后由王守仁发扬光大;朱熹等理学家则开始将宗族制度庶民化。迨至明后期,里甲制
23、度崩坏,就由乡约、保甲承担了村落治安职能。清代的里甲、保甲、乡地、宗族、包税人则承担催征赋税的职能,基层自治功能被明清时期勃兴的宗族等各种社会组织分担。摘编自蒋楠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等材料二传统英国乡村治理,其实质是以庄园为核心的生产活动的安排问题和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调节问题。贵族阶级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将部分司法和行政权转移到庄园中,以庄园法庭为载体,有效地维护着贵族的政治、经济地位。庄园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历史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为英国土地私有产权的形成,农业的资本主义经营和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得英国政治变迁具有精英斗争的特征;庄园制度也衍生出了
24、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摘编自朱可心庄园制传统与英国乡村治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唐宋至明清时期乡村治理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1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英国乡村治理的主要做法,并分析其影响。(9分)析题要全面第(1)问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进行归纳,考生需要从政府、士绅、儒家思想等方面进行作答。根据材料“乡村自治组织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唐宋推行的科举考试制造了一个拥有特权却居于乡间的士绅阶层”“中央的秩序、教化逐步延伸到基层”“乡约、保甲承担了村落治安职能”“承担催征赋税的职能”“吕大钧首创吕氏乡约,后由王守仁发
25、扬光大;朱熹等理学家则开始将宗族制度庶民化”“基层自治功能被明清时期勃兴的宗族等各种社会组织分担”归纳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从政府加强中央集权、士绅阶层兴起、文化的繁荣兴盛、宗法制度庶民化和乡村族权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实质是以庄园为核心的生产活动的安排问题和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调节问题”可以看出其主要做法是处理好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第二小问,由省略号后面的内容可概括得出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精英政治的特征,英国形成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另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近代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奠定了
26、基础。答题要规范(1)特点:由官方主导向官绅结合发展(或乡村治理的力量向多元化发展);士绅发挥较大作用;中央的权力逐步延伸到乡村;弥补国家管理体制的不足(或维护社会稳定和征发赋税;是官方机构的有益补充);乡规民约进一步发展;基层治理与宗族管理紧密结合;儒家伦理(理学/心学亦可)不断渗入乡村治理;是自然形成的自治状态。(每条1分,共8分)原因:稳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科举制的推行,促使士绅阶层兴起;文化、教育的发展;儒学的发展和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宗法制度庶民化和乡村族权的发展;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行政管理面临人口增长的压力;国家赋税制度的调整。(每条1分,共8分)(2)主要做法:处理好庄
27、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3分)影响: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英国近代政治具有精英政治的特征;使得英国形成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为近代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基础。(6分)热点聚焦近年来,在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中经济史的论述逐渐增多,并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中国古代地区经济史研究,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如为地区经济建设提供借鉴;有利于正确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唐代以后,随着国家经济重心自西北向东南转移,行政中心城市体系不得不进行结构内调整,作为其补充的大运河周边城市开始崛起。明清时期,全国性商品流通渐成规模,地处沿海沿江流通中心的城市随之崭露头角,从而再次推
28、动了行政中心城市体系的结构性演变,为近代中国新的城市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典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是指这样一种区域,它相对于其他地区要重要得多,如果某一集团控制了它,就有可能获得对其他区域的支配地位,从而可能奠定其政治领导权,同时,该集团为了建立和维护该区域的重要地位,又会给它以特别的重视。摘编自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点,并就所拟论点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点,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本题是自拟论点型论述题,答题时应遵循以下三步:第一步,发现问题,从显性的材料信息和隐性的图片信息去发掘;第二步
29、,拟定论点,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整合提炼出观点;第三步,联系所学,论证问题。一、从主流观点求稳的角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不同历史时期“基本经济区”的地理位置并不相同,这与我国古代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关系密切。据此,可结合材料中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得出观点:我国古代基本经济区呈现出向东向南转移的趋势。二、从唯物史观求高的角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材料中明确提出,控制了基本经济区,就可能奠定其政治领导权,据此得出观点:基本经济区对王朝的统治具有战略性影响。三、从求异思维求新的角度从图片中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基本经济区的分布来看,我国古代经济区位于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因此可从水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得出观点:
30、水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影响基本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一、主流观点角度人人笔下有,我比他人亮一点论点我国古代基本经济区呈现出向东向南转移的趋势。(2分)阐述秦汉时期,我国古代基本经济区位于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这与黄河流域开发较早和秦汉王朝定都关中密切相关;南宋以来,基本经济区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与魏晋以来南方经济持续发展、黄河流域过度开发、魏晋到两宋北方战乱导致人口大量南迁、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等因素紧密相联。(8分)小结可见,中国古代基本经济区向东向南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2分)二、唯物史观角度他人想到未必做到,我比他人高一点论点基本经济区对王朝的统治具有战略性影响。(2分)阐述基本经济区对历代
31、王朝的统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例如,秦汉王朝依托关中地区建立政权并完成对全国的统一。南宋能够实现与北方金政权的长期对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江南基本经济区的支持;历代统治者均重视对基本经济区的开发与控制,例如,元明清时期统治者改建大运河,加强漕运和海运,确保对南方的有效控制。(8分)小结可见,对基本经济区的开发与控制,事关王朝统治的安危。(2分)三、求异思维角度人人笔下无,我比他人新一点论点水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影响基本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2分)阐述中国古代基本经济区始终在黄河中下游或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而水利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因为水利资源富足、经济腹地广阔,成为中国古代基本经济区具有必然性;历代王朝都重视基本经济区的水利建设,战国到秦汉,关中平原修建了郑国渠等水利工程。历代治理黄河,开凿和改建大运河等举措,都进一步巩固了基本经济区的核心地位。(8分)小结可见,对水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是国家基本经济区建设中重点考量的因素。(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