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学习目标:多角度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人物的多元性课文主要情节:借刀献刀遇陈宫杀伯奢 在本课中,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曹操形象?正面描写: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侧面描写:对比、人物衬托、环境烘托神态、动作描写(对比):“众官皆哭,座中一人抚掌大笑”语言描写:“还能哭死董卓否?”“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识大义有谋略勇猛有胆识动作描写:“操径入”语言描写:“马羸行迟耳。”“愿借试一骑。”心理、
2、动作描写:“操暗忖曰惧卓力大,未敢轻动。”心理、动作、语言描写:“操又思曰曹操背后拔刀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勇敢果断善度势情随机应变临危不乱语言描写:“我是客商,覆姓皇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侧面烘托:“愿弃一官,从公而逃”智谋机警,非凡的远大志向,视死如归语言描写:“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动作描写:“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侧面烘托:“宫曰”“陈宫寻思”多疑、狡诈、残忍、自私“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封建正统拥刘反曹把刘备集团作为善的代表,渗透了作者的理想和抱负;把曹操集团作为恶的象征,寄予了作者的批判。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来写曹操呢?三国演义中,“七分写实,三分虚构”正确区分文学作品和历史事实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用现代汉语改写“曹与宫坐久”一段,改写后从句式、用词等方面和原文比较,体会三国演义的语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