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和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24小题,计48分)1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梁孝王刘武薨,景帝“立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子彭离为济东王,子定为山阳王,子不识为济阴王”。梁国由此一分为五,封四侯。汉景帝的做法( ) A扩大了地方王国势力 B废黜了梁国的王国地位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结束了郡、国并存局面2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记载:“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主者承天意以行事,与天同者, 大治;与天异者,大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段材料体现的观点的是( ) A“君权神授”思想B“天人合一”思想 C“天人感应”思想D“
2、仁政”思想3有学者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反映了资政新篇( )A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B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心态C克服了农民阶级局限并具有可行性 D获得了广大下层民众的理解支持4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确定五色旗(象征五族共和)为国旗。这说明( )A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软弱性 B满清贵族与革命派实现了妥协C近代中国民族观念不断进步 D民主革命的过程艰难而又曲折5“1949年1月中旬,斯大林知道中国的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上了 “奇迹、真是奇迹。”被斯大林认力是“奇迹”
3、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淮海战役的胜利C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 D国民党统治被推翻6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道光十三年(1833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47万余两增加到732万余两,增加了15.6倍。英国从中国输入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97万余两增加到995万余两,增加了10.26倍。这反映出( )A“海禁”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 B白银大量外流造成社会动荡C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英国 D闭关锁国下外贸仍较快发展719121919年,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 000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内因主要是( )A海外华侨竞
4、相投资办厂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81903年2月,蒋百里在民族主义论中写道:“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制造派”是指( )A地主阶级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9下边是毛泽东某部著作的目录内容(部分),对该著作解读正确的是( )、中国向何处去 二、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 五、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六、新民主主义的经济 十、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十一、新民主主义的文化A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B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C突破“城市中心论”的革命模式 D创造性提出
5、分两步走的革命战略10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国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度11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 这说明“九二共识”的实质是( )A回答了两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性问题 B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C两岸开展对话的前提坚持九二共识 D“一国两制”是国家统一的唯一选择12对以下内容解读最准确的
6、是(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中国北京承办第29届奥运会2014年中国北京承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中国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B中国积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C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得到提升 D中国积极地推进区域经济合作13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14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7、主义思想”,该理论所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是( )A实现民族独立,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5伯里克利时代,凡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这说明当时雅典推行( )A直接民主制B抽签选举 C代议制民主D轮流坐庄16有学者说:“在美国的政党制度下,明智的政党领袖总是按照中间路线办事,而避免采取可能使大部分选民惊慌和疏远的极端做法。”这反映了美国( )A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一致 B重视维护多数选民的利益C两党的国家治理策略不同 D最大限度上保持两党团结
8、17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18孟德斯鸠和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们共同的政治主张是( )A君主立宪 B民主自由 C民主共和 D三权分立19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9、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20杜鲁门总统在其回忆录中指出,没有德国,“欧洲的防御不过是大西洋岸边的一场后卫战”,在美国的支持下,联邦德国作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加入北约。美国此举( )A加强了对德国的政治控制 B促进西欧一体化的进程C有利于遏制共产主义扩张 D标志两极对峙格局形成21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断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B苏联时期虚
10、构捏造历史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D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221932年大约有2万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建成的3个大型钢铁厂都是美国人和德国人帮助建造的。斯大林拖拉机厂的设备全部来自美国并由美国的工厂联合建造拆装再组装。这表明苏联( )A经济建设严重缺乏技术人才 B试图调整斯大林模式C直接运用了工业革命的成果 D抓住了经济建设的机遇231971年12月以史密森协定为标志,美元对黄金贬值,美联储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这反映出美国( )A企图垄断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B已无力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C受到了西欧和日本经济冲击 D旨在维持世界金融秩序稳定241819世纪,欧
11、美的浪漫主义作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这一追求是基于( )A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B对政治现状的不满C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小题,共52分。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议“法德两国建立煤钢共同体”,史称“舒曼计划”。1951年,法、德、意、比、荷、卢六国根据“舒曼计划”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六国提出在煤钢联营
12、的基础上进一步筹建共同市场。1957年,六国外长在罗马正式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材料二 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2)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策;(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欧洲共同体条约(1967年3月5日)材料三 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1971
13、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材料四 1992年,欧洲共同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目的是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成立欧洲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随着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除欧洲煤钢共同体外,欧洲共同体还由哪两大机构合并而成(4分)?(2)根据材料二,从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归纳欧洲共同体成立的主要目标(6分)?(3)材料三说明美国遇到了强有力的“竞争”和“挑战”,美国在遇到西欧竞争前,通过什么方式控制西欧(2分)?曾经是美国的扶持对象,后成为美国的
14、竞争对手,除西欧外,还有哪国(2分)?(4)上述四则材料体现了欧洲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这种趋势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9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在技术变革和使之成为必需的社会变革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造成这个时间差的原因在于:技术变革能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所以很受欢迎,且很快便被采用;而社会变革则由于要求人类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整,通常会让人感到受威逼和不舒服,因而也就易遭到抵制。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一直是人类许多灾难的根源,人类作为一个种群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自身知识的不断增长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相对滞后的矛盾。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
15、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技术变革与社会变革”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12分)。(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同样,文艺复兴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一般认为,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指导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反
16、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并非为了死后的来生,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他们大惑不解。他们进而认为:佛教所谓升入涅槃境界,过于玄虚;为了获得成功的欢乐而奋斗,纯属虚荣;为了进步而去进步,则是毫无意义。中国人明确认为:“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诸关系的和睦。”儿童入学伊始,第一首诗便是:“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在中国人看来,这不仅代表片刻的诗意般的快乐心境,并且是追求人生幸福的目标。把精力集中在世俗的幸福,这一特性是我们缺乏宗教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
17、。摘编自林语堂中国的人文主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对人文主义思想形成的促进作用(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人文精神内涵的不同之处(4分)?,并分别说明其成因(6分)?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24小题,计48分) 1-5 CDACB 6-10 DDBDB 11-15 ACADA 16-20 AABDC 21-24 CDBD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査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从材料信息看,汉景帝将梁国一分为五后, 梁国的势力被削弱,这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原梁国地区的控制, 故C项正确,A项不正确。从材料中“
18、立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 等信息,可知梁国的王国地位没有被废除,当时依然存在着郡、国并存局面,故B、D两项错误。2.答案:D 解析:由题干中的材料可得到的有效信息是:“天子受命于天”(“君权神授王者承天意以行事”(体现“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材料主要论述的是君权与天的关系,没有涉及君主和人民的关系。3.答案:A 解析:资政新篇最先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潮流,故A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心态,故B项错误;资政新篇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没有实行的条件,故C项错误;资政新篇脱离了农民阶级,并未获得广大下层民众的理解支持,故D项错误。4.答案:C 解析:根据
19、材料可知,从代表汉族国家的“十八星旗”到代表民族团结和追求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建国模式的变化,体现了革命党由反满兴汉的狭隘民族意识发展到团结的大民族意识,故 C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无相关史实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故排除。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王朝灭亡,故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题干体现国人由反满兴汉的狭隘民族意识发展到统一的中华民族意识,而非革命的曲折性,故排除。5.答案:B 解析:B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是在1947年,渡江战役和推翻国民党统治是在1949年4月。6.答案:D 解析:“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道光十三年(1833年)”说明发生在鸦片战争前。7.答案:D 解
20、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政治障碍。A、C两项是在辛亥革命影响下才出现的,B项是外因。8.答案:B 解析:由“1903年”“三十年来”可知与洋务运动有关,它由地主阶级洋务派主持操办。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图片中“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等说明该目录出自新民主主义论,该文章提出中国革命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两步走,故D正确;A是 论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B是指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是在井冈山时期一系列著作的意义。10.答案:B 解析: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需要实行多党合作制度。11.答案:A 解析:“承
21、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说明“九二共识”的实质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回答了两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性问题,故A正确;BC不是实质,排除;D太过绝对,排除,故选A。12.答案:C 解析:本题结合材料实证考查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外交,表格反映了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外交成就,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基础和后盾.故选C项A、B、D三项所述仅涉及经济方面,故排除,13.答案:A 解析:“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核心是1992年市场经济目标的提出。14.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推断D项正确;A、B、C项内 容分别是由毛泽东、邓小平、江
22、泽民提出的,均排除。15.答案:A 解析:材料“凡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反映了雅典的直接民主制,故A项正确, C项错误。题干与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无关,故排除B、D两项。16.答案:A 解析:题干中“明智的政党领袖总是按照中间路线办事”反映了“美国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一致”,故A项正确。17.答案:A 解析:本题从生态史观和社会史观角度考查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由材料时间“1816年以后”可知,此时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工厂集中的城市人口死亡率显著上升,其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医疗水平不高,同时工业化造成城市环境污染与恶化,故A项正确;化学工业兴起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23、B项时间不符,排除;工业革命时期农业受益于工业而获得发展,且材料也没有反映食物短缺,C项错误;19世纪前中期西方医疗水平整体不高,但呈逐渐进步的趋势,排除D项。18.答案:B 解析:孟德斯鸠主张君主立宪、三权分立,卢梭主张民主共和,民主自由是孟德斯鸠和卢梭共同的政治主张。故答案为B项。19.答案:D 解析:这段材料以“但其”为界,前半句分析了十月革命的外因,后半句分析了十月革命的内因,认为十月革命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20.答案:C 解析:“北约”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是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表现,与材料中“就能有一个纵深的防御”相符,故选C;加强了对德国的政治控制,
24、与材料中“北约”“欧洲的防御”的整体层面不符,排除A;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与材料中“北约”“美国”不符,排除B;1955年,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排除D。2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92年9月”与“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等信息,可以分析得知,由于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随之发生剧变,对于历史人物、事件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A项说法与事实不符,B项说法较片面,D项与本题无关。22.答案:D 解析:根据题目中“2万西方技术人员”,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32年”此时斯大
25、林模式尚未形成(形成时间是在1936年),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工业革命的时间是在1765年到1840年,二工的时间是在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此时处于20世纪30年代,直接运用不符合时间,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通过一五计划,苏联成功的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抓住了经济建设的机遇,故D项正确23.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战争以及军费开支带来的财政危机,加上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使得美国已无力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故选B;据材料“美联储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可知美国自身遭遇经济危机,已无法垄断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排除A;西欧、日本经济冲
26、击了美国,但不是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维持的主要原因,排除C;材料强调美国已无力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而不是试图维持世界金融秩序稳定,排除D。 24.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8、19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但是煤、石油的过度开采和工业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得人类开始思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故D项正确。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并非实质原因.故A项错误;对政治现状不满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理想社会应该是指自由、平等、民主的社会.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25.答案:(1)欧洲经济共同体(2分) 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2分)。(2) 对内(3分):废除关税壁垒,实行人员
27、、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 对外(3分):实行共同的关税率和贸易政策。(3)欧洲经济复兴计划(或杜鲁门主义或马歇尔计划或成立北约组织)(2分)。 日本(2分)。(4)趋势(2分):欧洲一体化趋势(或欧洲经济联合不断加强)。 影响:西欧经济实力增强(3分); 欧洲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3分); 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3分)。26. 答案:示例一 论题: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3分)。 阐述: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社会财富空前增加。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没有进行相应的社会变革,工人阶级没有政治权利,经济上受到资本家残酷剥削,19世
28、纪上半期出现了三大工人运动(3分)。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重大变化。但苏联固守僵化的斯大林模式,导致严重的经济衰退及苏联解体(3分)。 由此可见,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3分)。 示例二 论题: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互相促进、互相影响(2分)。 阐述: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2分)。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2分), 1832年议会改革适应了工业革命需要,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
29、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2分)。 19世纪英国科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不仅出现了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而且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体系(2分)。 综上所述,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是辩证的关系,科技革命对社会革命的发生、发展起推动作用,而社会革命反过来推动科技革命的新发展(2分)。(注:上述答案为参考答案,学生所写答案言之成理,可以酌情得分)27. 答案:(1)文艺复兴关注非宗教的古典文化(1分); 倡导世俗教育,以培养合格市民为目标(1分); 体现了以关注现实、现世、人性、享受为中心的价值观(1分); 冲破了封建神学束缚(1分); 推动了人性的复苏和精神解放(1分)。 (2)不同之处:中国:凸显现实情怀;强调家庭幸福、社会关系和谐(2分)。 西方:基于虔诚的宗教信仰;追求实现个人价值(2分)。 成因:中国:长期以小农经济为主导(1分); 宗法观念及儒家思想的影响(1分); 长期君权神化,使中国缺乏宗教权威(1分)。 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1分); 传统人文精神的影响(1分); 市民阶层的兴起;基督教文化的影响(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