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所举例子证明的观点举郭沫若炼字改台词的例子说明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意味举王若虚对史记“李广射虎”的改写的例子说明文字的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举“推敲”的典故说明用字不同,意境也不同举苏轼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句的例子说明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使诗的意旨丰富蕴藉举有关“套板反应”的例子说明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呼吁文学创作者要用富有创造力的语言,写出上乘佳作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