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2023级高一上1月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威廉斯是美国著名诗人,因其意象派诗风为人们所熟悉,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持有医学博士学位。1918年暴发的流行性肺炎给了医生威廉斯记录历史的机会。在他的作品中,去传染病院的路上就是他接触和诊治传染病的证据。这首诗收录于诗集春天与一切,正如题目所示,威廉斯描述了这条通向传染病院路上的荒凉景象,并以此抒发自己在自然法则和人类生存方面的反思。当威廉斯说“传染病医院”时,他指的是当时单独为传染病人准备出来的建筑,而这所传染病医院
2、很可能是现在新泽西州的圣玛丽教堂的前身,原本是安置和治疗患有传染病的病人的地方。谈及此次流感时,有学者在卡夫卡与西班牙大流感一文中猜测:“这次流感因为首先由西班牙媒体报道出来,因而被称为西班牙流感,其实流感最初是在美国军营中暴发的。”虽然这次席卷世界的流感在1920年逐渐退场,但它留下来的阴霾远未退去。在自传中,威廉斯这样记录这场毁灭性的流感:“流感袭来,我们医生每天出诊六十次。我们其中有人感染了病毒,有些年轻的医生去世了。我们没有有效的方法克制这种席卷世界的病毒。”由此可见,威廉斯是这次大规模流感的见证者。(摘编自陈浩然春天里的威廉斯:值得敬仰的医生)材料二:基辛格曾说过:“中国有几千年延绵
3、不断的文化,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战略和治国之策。”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文明展现出的不竭力量,印证了基辛格的睿智。回望来路,展望未来,指引中国在较快时间内走出困境,同时又苦人之苦、迈出国门扶危济困的,是千年文明滋养出的中国人克己复礼、坚韧不拔的品格,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民爱物、乐善好施的基因,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民胞物与、天下一家的情怀。仁政爱民,以人为本。在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严重之时,是生命第一还是经济至上?中国先贤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疫情暴发之初,中国领导人就发出坚定而明确的指示,“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并将其贯穿于中国抗疫行动的全程。已经习惯了经济高速
4、增长的中国人,第一次看到季度经济较大幅度下滑,这背后是以人民生命安危为首要关切的决心。审时度势,灵活应变。遭受病毒突然侵袭的中国展现了让世界瞩目的决断力、行动力和灵活应变的能力。来中国考察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高度评价中国人因地制宜、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感慨道,面对无药无疫苗的困境,中国人“有什么就用什么,能怎样调整就怎样调整,能怎样适应就怎样适应,能怎样去拯救生命就怎样去拯救生命。中国的方法被事实证明是成功的”。饮水思源,投桃报李。对于在中国困难时刻伸出援手的人,与中国“风月同天”的人,中国都回馈以“与子同袍”。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从困境中逐渐走出的中国,已经把援助物资送
5、到了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感怀中国雪中送炭的恩情,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吻五星红旗;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以英、法、德三种语言录制视频讲话感谢中国帮助;柬埔寨网民用民歌刘三姐旋律配上柬语歌词,向中国医疗专家组表达谢意:“多谢了!多谢中国亲人们,就算没有好饭菜,却有一首家乡的歌送亲人。”义之所在,坚定前行。人不知而不愠。对诟病自己的人,中国也不吝伸出援手。美国医生通过视频会议从中国同行那里获得了宝贵的诊疗经验。中国捐助的一千台呼吸机等抗疫物资运抵纽约,州长科莫也在社交媒体上深情致谢。怀着人溺己溺、民胞物与之心,中国向许多遭疫情肆虐的国家伸出仁爱援手,却被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和媒体以政治化的眼
6、光曲解乃至诋毁。然而,中国没有因为种种杂音,就放弃对痛苦的悲悯、对生命的救助,没有放弃对人间大义的坚守。覆巢之下无完卵,小小的病毒以卷席之势不分国界夺去地球村里大量生命,肆虐的疫情前所未有地把所有国家锁定在一条“生命方舟”上,世界人民面临一损俱损的困境,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命运与共的事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先贤以“天下之目”洞悉了四海繁荣的秘密,与久远以来对“大同世界”的憧憬一脉相承,今天的中国人民以坚定信念,笃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前路免不了荆棘,而中国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精神力量就是那道光,穿透阴霾,照亮前行的道路。(摘编自李蓉中华文明之光在抗疫中熠熠生辉)材料三:
7、自尼克松以来,尽管存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中国和美国还是进行了合作。当前的新冠疫情危机是一个考验。首先,双方应同意使宣传战降级。第二,人们应该认识到,如果说1918年流感大流行是一个先例,那么在第一波新冠病毒疫情消退之后,未来我们还将会看到几波疫情来袭,因此人们必须更好地做好合作的准备。第三,新一波的新冠病毒疫情将影响应对能力较差的穷国,中国和美国应该宣布慷慨捐款,让联合国设立新的基金来抗击新冠病毒疫情,该基金向所有国家开放。第四,鉴于人类对这种新病毒仍有很多需要相互学习借鉴的地方,应该恢复十年前就存在的科学家和医学专业人士之间的广泛联系。更好的做法是,增设两国应对新冠病毒疫情高级别委员会,以提
8、供政治保障,减少官僚机构的繁文缛节。(摘编自约瑟夫奈中美应“合作式竞争”对抗疫情)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美国著名诗人、医学博士威廉斯见证了1918年暴发于美国军营、由西班牙媒体首先报道、在1920年才逐渐退场的那场席卷全球的大规模流行性肺炎。B对1918年的那场毁灭性的流行性肺炎,威廉斯在其去传染病院的路上春天与一切卡夫卡与西班牙大流感自传等作品中都有记录。C对中国政府在2020年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所采取的抗疫行动,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展现出的不竭力量,基辛格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D约瑟夫奈希望中美两国在应对当前的新冠疫情中开展“竞争中的合作”,并提出了四
9、个方面的建议,字里行间表现出了对美国错误做法的指责。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几千年文明中包含着克己复礼、坚韧不拔的品格,仁民爱物、乐善好施的基因,民胞物与、天下一家的情怀。B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中国领导人首先想到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并迅速组织全民抗疫行动,成效显著。C流行性病毒不分国界,但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和媒体却对中国的做法曲解甚至诋毁,对此,我们不屑一顾。D中美虽然存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多年来还是进行了一些合作,在当前新冠疫情肆虐危急时刻,双方应更好地合作。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0、”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分)5 面对全球性疾病传染,国际社会应该如何更好地应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明。(3分)(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好一朵木槿花宗璞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不在乎秋的肃杀。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说法,现在很想收回。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
11、地生长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 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困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的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
12、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拨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作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
13、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没想到秋来时,-次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折,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
14、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大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看着我。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后,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它不再来。即使再有花开,也不是去年的那一朵了。也许需要纪念碑,纪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壮?6.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作者对木槿花的初始印象是“平庸”,尽管之后“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可我并未在意。B.前年木槿在小园中花发,紫色的花朵甚合作者心意,
15、让作者在悲痛中获得了极大的精神抚慰。C.小园经过整治,木槿却并未于期待中花开,作者的失望溢于言外,只能寄希望于用纪念碑来安放自己对昔日的怀念。D.文章以小园中的木槿花为主体,既写出了作者对木槿花前后态度的转变,又包蕴了作者深沉的人生感悟。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首段从玉簪花、美人蕉、紫薇等写起,在与后文木槿花的对比中,突出了前者的美艳与孤傲,后者的平凡与普通。B.“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这句话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衔接流畅自然。C.作者从对木槿花的不屑一顾到对木槿花的盛开满怀期待,欲扬先抑,情感的变化真挚自然,打动人心
16、。D.木槿花两度盛开,作者不惜笔墨,写尽了木槿前年和去年带来的不同震撼;今年花未开,作者简笔略写遗憾,详略安排得当,层次井然。8.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4 分)9.本文标题是“好一朵木槿花”,联系全文,说说木槿花“好”在哪里。(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小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
17、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馀,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於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
18、遂、方城。居二年,庞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於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於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B、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
19、亡失C、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D、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原创题)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莫府即幕府,“莫”通“幕”,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住宅,文中指古代军中将帅治事的地方。B、飨,用酒食招待客人,泛指请人受用 :会。宴。客。也可以指祭祀。在文中指祭祀。C、烽火,古代边防报警时所烧的烟火。也可以比喻战火或战争。在文中指烽火台。D、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
20、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牧对待匈奴进犯的态度是防守不战,并“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原因是他明白攻打匈奴时机尚未成熟,不能够作无谓的牺牲,另一方面是为了消磨匈奴的斗志。B“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以及“赵王乃使赵某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这些事例充分表面了李牧坚持固执的一面。C李牧复职后,依照王令施行严守政策。匈奴仍认为他是胆怯,后他一战大败匈奴,使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的边境的城池。D李牧不仅能守,而且善战。大战匈奴,他采取了一系列的准备措施,以充实强化自己,引诱麻痹敌人,最后战术得当,击败了入侵者。(原创题
21、)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 (2)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原创题)14、根据文章内容,请简要分析赵王再次起用李牧时,李牧为了打败匈奴在大战前采取了哪些准备措施。(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月夜怀故人寇准清夜月初满,藓庭吟更幽。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旧国情何极,空江思欲流。故人今底处,危坐独凝愁。【注】旧国:故乡。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通过写“清夜”“月”“藓庭”,交代了时间、地点和自然环境。B.颈联在前两联
22、写景的基础上,通过“情何极”“思欲流”进行点题抒怀。C.尾联通过对故人“今底处”的发问和作者独处“凝愁”来间接抒情。D.本诗用简练朴实的语言,平淡自然地抒发了作者月下怀念故人的情感。16. “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两句十分精妙,请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原创题)17、短歌行中借用姑娘思念情人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的诗句是 ,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和陶潜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操守一脉相传,表现诗人的傲气和不屈的句子是 , 。登高中用空间的寥阔、时间的绵亘将秋日萧瑟、悲从中来的悲凉化为广阔深远的悲壮的诗句是 , 。月亮是古代诗人的最爱,诗仙饮酒“举杯邀明月”,诗圣思
23、念兄弟吟诵“月是故乡明”,“小李”迷蒙中低唱“沧海月明珠有泪”,东坡先生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排遣苦闷则 , 。赤壁赋中用豪迈而对仗的语句描写出了人在浩渺宇宙间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腊月的许多生机,是聚在菜园子里的。俗话说:“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天再冷,园子冻不死,那一园子的青葱总是鲜活着。“冰冻响,萝卜长”,萝卜坚决和严寒叫板,把自己往高处举,往土里深掘,最后,身板被锤炼得结结实实,而甜嫩脆的品质,更叫我们充满了期待萝卜炖羊肉,馋人哟。菠菜、包菜、黄心菜、芫荽、胡萝卜、大蒜、冬苋菜等等也都是勇敢地和季节抗衡的斗士,这些寻常
24、的蔬菜,其实是腊月里蛰伏的许多小小的幸福,不惊天动地,却把每一个日子点缀得不凝滞、不呆板。当然,它们能够在腊月里天天向上,长得滋润,还是农人们日常细心呵护照料的结果。每一户农家,对菜园子的拾掇,其实和对待四季里的每一项劳作是一样的,心底含了实在的念想,手里攥着绵韧的劲道。“腊七腊八,腌鱼腌鸭。”腊月一项要紧事,就是准备吃货。月初,鱼鸭就差不多腌透了,晴好的日子,每家每户的屋檐下,油汪汪晾着那一串一串的,受用着阳光温和的咂摸。整整一个月,农家的灶间难得消停,磨豆腐、蒸米酒、做糍粑,弥漫的香气,抵消了寒冷侵袭,人心,被烘得暖暖的。 陈爱民腊月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18日08 版)18文中
25、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以下列举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比喻、对比、排比 B夸张、对比、对偶C比拟、比喻、对偶 D夸张、比拟、排比19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中有三处标点符号用错了,请找出来并修改。(3分)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月初,有太阳的日子,每家每户都会把那一串串油汪汪的差不多腌透的鱼鸭挂到屋檐下晾着。”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错误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杨家坪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入学后开展了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这部研究农村中国的作品内容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血缘
26、地缘等方面。为检测阅读效果,高一年级语文组正在举行以“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心得”的征文活动。全校学生拨冗相助,目前收到的稿件已有二百多篇,作品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本次活动将于月底截至。2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新闻报道,要求简洁流畅,不超过30个字(含标点)。(5分)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其中,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设置心理辅导(咨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为了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相关教授建议,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锻炼他与同龄人
27、交往的能力,引导孩子走出家门,认识社会。还要训练孩子的自律能力,让他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而不是一切替他安排好。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诗人赵丽宏曾说:“一个人心灵中美好的事物就是一棵会开花的绿树。我们只有好好守护它,才能期待它绽放美丽的花朵。” 请以“守护心中的绿树”为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个字。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2023级高一上1月月考语文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2分)1.A2.C3.C4.开头借基辛格的话引出中心论点;接着从两个角度阐述中华文化在国内抗疫中的体现;然后从两个角度阐述中华文化在国际抗疫中的体现;最后归结全文;指出中华文化的时代意义。(每
28、点1分,意思对即可)5.国际社会应以人为本,灵活应对。国家之间要摒弃成见,加强科学家和医学专业人士之间的联系,相互借鉴学习,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联合国等国际社会组织要加强协调,采取措施,调动大国的力量支持应对能力较差的国家。(第一点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三点根据材料三概括。)(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1.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信息来源主要是材料一,其中卡夫卡与西班牙大流感一文的作者并未指明是威廉斯,原文说“有学者”。C项,信息来源在材料二第一段,从原文看,基辛格的话并不是“对中国政府在2020年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所采取的抗疫行动,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展现出的不竭力量
29、”而言,只是他的话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印证;另外“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也不符合文意。D项,信息来源在材料三,“字里行间表现出了对美国错误做法的指责”牵强附会。2.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概况中心意思的能力。“对此,我们不屑一顾”于文无据。3.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内容的能力。材料二的中心论点是在新冠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文明孕育的精神品格所展现的不竭力量熠熠生辉。 A项,强调忧虑劳苦才可以振兴国家,图享安逸必定祸害自身;B项,比喻新生势力锐不可当;D项,强调人格的高贵、志向的尊严。4、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的能力。.开头借基辛格的话引出中心论点;接着从两个角度阐述中华文化在
30、国内抗疫中的体现;然后从两个角度阐述中华文化在国际抗疫中的体现;最后归结全文;指出中华文化的时代意义。(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5.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概念、概况中心意思的能力。国际社会应以人为本,灵活应对。国家之间要摒弃成见,加强科学家和医学专业人士之间的联系,相互借鉴学习,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联合国等国际社会组织要加强协调,采取措施,调动大国的力量支持应对能力较差的国家。(第一点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三点根据材料三概括。)(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6、C7、A。8、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绿草在风中起伏摇摆的动人姿态,(1 分)着重表现了紫色木槿花在绿草间如同
31、孩童般的可爱调皮(1分),让人忘记悲伤,满怀希望。(1分)9、生命力顽强。即使是偶然插入土中,也能生长起来。平庸(平凡)。“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木槿花却得全性命。给人以希望。紫色给人以美好的憧憬,让人暂时忘却悲痛,心怀梦想。具有超越一切苦难的勇气。纵是在磨难中亦要绽放,哪怕是于重压中也能舒展。(答出任意三点得6 分)6、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与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C项中“作者的失望溢于言外”于文中无据,作者是坦然面对。“用纪念碑来安放自己对昔日的怀念”不当,这只是作者的一种假设。)7、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 项中玉簪花、美人蕉与木槿花的对比是要表现前
32、者的美艳与孤傲,后者的平凡与普通。紫薇与木槿花的对比是要表现前者的娇气。)8、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艺术手法的能力。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绿草在风中起伏摇摆的动人姿态,(1 分)着重表现了紫色木槿花在绿草间如同孩童般的可爱调皮(1分),让人忘记悲伤,满怀希望。(1分)9、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品主旨内容的能力。生命力顽强。即使是偶然插入土中,也能生长起来。平庸(平凡)。“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木槿花却得全性命。给人以希望。紫色给人以美好的憧憬,让人暂时忘却悲痛,心怀梦想。具有超越一切苦难的勇气。纵是在磨难中亦要绽放,哪怕是于重压中也能舒展。(答出任意三点
33、得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10、B11、B12、C13、(1)李牧来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章程。匈奴好几年都一无所获,但又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如,按照;数岁,多年;以为,认为;省略句,终以(之)为怯。4个采分点共4分。)(2)又过三年,秦军进攻番吾,李牧击败秦军,又向南抵御韩国和魏国。(居,过了,经过;击破,击败;南,向南;距,抵御。4个采分点共4分。)14、(1)准备了大量精选的战车、精选的战马、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善射的士兵。(1分)(2)将全部战车、战马、士兵组织起来训练作战。(1分)(3)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民满山遍野。(1分)解析:10、选B
34、,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根据上下文语境及文章内容判断。句子的大意是: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人马物资也没有什么损失。11、选B,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积累和理解。根据上下文语境,“飨”指请人享用、犒赏,并非祭祀。12、选C,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如故令”是按照原来的法规、号令办事,而不是依照王令。1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李牧来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章
35、程。匈奴好几年都一无所获,但又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如,按照;数岁,多年;以为,认为;省略句,终以(之)为怯。4个采分点共4分。)(2)又过三年,秦军进攻番吾,李牧击败秦军,又向南抵御韩国和魏国。(居,过了,经过;击破,击败;南,向南;距,抵御。4个采分点共4分。)14、本题考查理解、归纳文言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通读全文,梳理文章大意,对文章的内容要有正确的翻译;其次是要把握住传主的行为轨迹,即是说传主在文中参与了哪些事件,对应题目的问题,大致圈定与之有关的内容,确定答题区域。最后是分析、整理,找出与问题密切相关的信息进行概括、整理。参考答案:(1)准备了大量精选的战车、精选
36、的战马、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善射的士兵。将全部战车、战马、士兵组织起来训练作战。(1分)(2)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民满山遍野。(1分)(3)假装失败,故意丢弃几千人给匈奴(1分)参考译文: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他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防地内城市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他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对战士待遇优厚。订出规章说:“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人马物资也没
37、有什么损失。可是匈奴却认为李牧是胆小,就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赵王发怒,把他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此后一年多里,匈奴每次来侵犯,就出兵交战。出兵交战,屡次失利,损失伤亡很多,边境上无法耕田、放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任。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有病。赵王就一再强使李牧出来,让他领兵。李牧说:“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赵王答应他的要求。李牧来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章程。匈奴好几年都一无所获,但又始终认为李牧胆怯。边境的官兵每天得到赏赐可是无用武之地,都愿意打一仗。于是李牧就准备了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敢于冲锋陷
38、阵的勇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同时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民满山遍野。匈奴小股人马入侵,李牧就假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单于听到这种情况,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李牧布下许多奇兵,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反击敌军,大败匈奴,杀死十多万人马。灭了襜(dn,丹)褴(ln,兰),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赵悼襄王元年(前244),廉颇已经逃到魏国之后,赵国派李牧进攻燕国,攻克了武遂、方城。过了两年,庞暖打败燕军,杀死剧辛。又过了七年,秦军在武遂打败并杀死赵将扈辄(zh,哲),斩杀赵军十万。赵国便派李牧为大将军,在宜安进攻秦军,大
39、败秦军,赶走秦将桓齮。李牧被封为武安君。又过三年,秦军进攻番吾,李牧击败秦军,又向南抵御韩国和魏国。赵王迁七年(前229),秦国派王翦进攻赵国,赵国派李牧、司马尚抵御秦军。秦国向赵王的宠臣郭开贿赂很多金钱,让他施行反间计,造谣说李牧、司马尚要谋反。赵王便派赵葱和齐国将军颜聚接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派人暗中乘其不备逮捕了李牧,把他杀了,并撤了司马尚的官职。三个月之后,王翦趁机猛攻赵国,大败赵军,杀死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和他的将军颜聚,终于灭了赵国。参考答案15.答案:1).C;16.(1).视听结合。月光下眼见“梧桐疏影”,耳边不时传来秋天蟋蟀乱鸣的声音,使诗句画面立体可感。(2分)(2)以
40、动衬静。以蟋蟀声乱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同时表现了作者的心绪不宁。(2分)(3)借景抒情。作者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融入这凄清之景中,表达因思念而忧伤的情感。(2分)(手法1分,分析1分)解析:15.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意象和思想情感、语言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间接抒情”错,应为直接抒情。16.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赏析“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这两句的精妙之处,其实就是分析这两句诗的语言、形象以及运用的表达
41、技巧等。这两句诗主要写景,那么在答题时,就要重点关注常见的写景技巧,而景物描写一般是为抒情服务的。由此进一步赏析即可。17、答案: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三、语言运用:19分18C19将“,”改为“。”放在”前;删去“等等”或者“”;将“、”改成“,”。(1点1分)20原句将阳光拟人化(1分),写出了鱼鸭在阳光下晾晒的油润感,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场景的喜爱。改句只是简单的陈述了晾晒鱼鸭这个行为。(2分)原句用短句,有强调作用,更口语化,显得亲切生动。(1分)【分析】18本题考查辨别和
42、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本题考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考试说明明确规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高考中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不考概念,而是考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常用修辞手法进行判定、评价以及运用的能力。文中多处使用比拟,如“园子冻不死”“萝卜坚决和严寒叫板,把自己往高处举”“受用着阳光温和的咂摸”;“菠菜、包菜、黄心菜、芫荽、胡萝卜、大蒜、冬苋菜也都是勇敢地的和季节抗衡的斗士”使用了比喻中的暗喻;“心底含了实在的念想,手里攥着绵韧的劲道”使用了对偶。故选C。19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
43、和语气的符号,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考生要必须特别注意问号、顿号、分号、冒号等的用法,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了解每一种标点符号的功用,养成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提高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句中直接引用,逗号改为句号放到后引号内。句省略号和“等等”不能同时使用。句中“不凝滞、不呆板”是并列补语,中间应用逗号。【拓展】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0种。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
44、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20本题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所谓选用句式指的是根据上下文特定语境,对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在风格色彩、修辞功能、表达效果等方面存在细微差别的一些句式进行比较,选出其中最恰当、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本题中的原句和改句主要是在修辞手法和句式方面存在差别。原句中“受用着阳光温和的咂摸”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阳光拟人化,使所描写的阳光具有人的言行和思想感情,写出了鱼鸭在阳光下晾晒的油润感,更生动逼真。而改句只是简单的陈述了晾晒鱼鸭这个行为,没有感染力。原句中“月初”“晴好的日子”“每家每户的屋檐下”等句式较短,使文章感情回环往复,增强语句的句势,读来节奏
45、分明,同时原句较口语化,显得亲切生动。21“农村中国”改为“中国农村”;删去“以”或者在“的征文活动”前加上“为主题”;拨冗相助,改为“踊跃投稿”;“截至”改为“截止”。 (1点1分)22. 应对青少年抑郁症,国家有要求,专家有建议。(3个分句个1分,字数不超过30字为1分)21.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对此类题目要逐句分析语段内容在语法、逻辑、语体色彩、感情色彩、谦敬词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1)定中短语语序不当,“农村中国”应为中国(的)农村;(2)成分残缺,考察“以为主题”的语言应用;(3)“拨冗相助”是敬辞,指(对方)于繁忙中抽出时间来帮助自己,不能用在学校语文组向
46、学生征稿的语境中,改为“踊跃投稿”;(4) 截至,表示停止于某个时间,强调“时间”;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停止”。从用法上说,两者有明显区别。“截至”后面须带时间词语(做宾语)。【拓展】解答病句题,首先要明确语病的类别,主要是考纲中规定的六种类型。其次要掌握判别病句的常规方法。找出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如果句子主干没问题,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体会语意。如果结构没问题,可体味句子的意思,情趣和表达习惯,看逻辑方面是否有问题,否定是不是太多,指代是否明确,是否有歧义,用词是否妥贴,是否重复,词序是否正确,修辞得当与
47、否等等。看关联词语是否用得恰当。22.【详解】本题考查新闻消息类压缩语段的能力。新闻材料的压缩语段题,一定要弄清楚是否有导语,而且要使用新闻语言和表达方式,基本按照“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由“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提出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应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给予重点关注。”得出该则新闻表述的是国家对防治抑郁症提出的要求;根据“为了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相关教授建议”可知,专家教授也提出建议,且主要针对的是如何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由此可得出答案。【拓展】解答新闻消息类压缩语段的题目时,可以使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提取出来,然后按“
48、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做了什么”的顺序(或适当调整语序),组成一句话新闻。同时要注意一句话新闻的拟写原则:要审清题干要求和限制性信息;要结合文体选用筛选方法和技巧;要尽量用主谓句表达(有特殊要求除外)。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从中筛选出最关键的信息。其中人们最关心的、最有价值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也可找出语段中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翻新改造。要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学会删除无关的内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打叶削枝,把多余的枝叶去掉,剔除那些可以不要的
49、信息。选定的词语,要能大体表达出主要内容。你能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关键词。先概括再提取,提取最能展示优点、充满正能量的关键词,摄取其精髓。四、作文:(60分)23、【答案】例文守护心中的绿树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用力汲取生命中的最美好,以免回首往事时发现自己从未活过。一棵树的生存,不仅要适应环境同时也改善了环境,人类也如此,不仅生存于这个社会还要回报这个社会。生活中的狂流威胁着每一个人的意志,但我们不害怕,坚持住自己的良知与美德,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坚持守住自己的心愿与理想,你会发现来年春天,心中的绿树上早已一树繁花,只因守护了心中的绿树。守护住来自心灵最深处的渴望,扼住良知与美德的喉咙,让
50、自己的生命挥洒在奉献的沃土上。在我们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时,不要因为外面的冷风而关上了温暖的心门。就算世界都冷淡了,我们也要守护住心中的绿树,别让社会上自私自利、恶意害人、对待他人麻木冷酷的风气染黄了你的叶片。生命的长短以时间丈量,生命的价值以奉献计算。只有坚守住道德和良知,倒地的老人才会被那么一只手扶起;只有坚守良知和奉献的美德,人们之间坍塌的信任大厦才能被那么一只手托起。曹瑾,一位身患癌症仍坚持讲课的80后山村女教师。她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环境,毅然支教边远山区并希望死后将眼角膜捐出,继续看着山区的孩子健康成长。她用她的人生点亮了山村孩子们的未来,是因为她守护着心中绿树。心中的绿树将
51、唤起人们的良知,指引人们走向美好的未来。守护心中的绿树,让温情重暖人间,用心灵、用奉献、用良知,去编织和谐美好的明天。曹瑾不为利所动告诉我们,守护心中的绿树,这绿树不仅是良知和奉献,更是自己心灵深处的声音,是社会的声音,是永不磨灭的理想和坚持的勇气。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被打败。就算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心中的绿树被撕扯断,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来年春天定又是一棵繁茂绿树,只要根还在。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年轮就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守护住心中的绿树,守护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不必复制他人的人生,遵从自己的心,就如马克思说:生活就像海洋,惟有意识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乔布斯就守住心中的绿树,永不言
52、弃,带领着苹果登上世界之极,创造了属于世界同时也属于他自己的传奇。守护心中的绿树,让刚毅为人生铺路,用坚持、理想谱写人生的华章。我们不必担心2020,地球毁灭,更不必担心自己不够传奇。只要我们守护心中的绿树,一切美好都会如期而至。总有绿树上开满繁花的那一天。结构文章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坚持良知与美德,坚守心愿与理想。文章第二段、第三段用曹瑾不为利所动的事例论证坚持良知与美德的重要性,第四段用乔布斯的事例论证了坚守心愿与理想的重要性。文章最后提出希望,守护心中的绿树,就一定能等到花开的时候。【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首先审读材料,材料引用了诗人赵丽宏的一句话。这属于引语式
53、材料。我们需要找出引语的关键词。不难发现,“心灵中美好的事物”“会开花的绿树”和“好好守护”是审题的关键。那么,什么是“心灵中美好的事物”呢?写作者可以展开联想,它可以是某种精神、信念、品质、习惯,也可以是某种回忆等等。诗人将之比作“会开花的绿树”,花是美好的事物,“会开花的绿树”是最终收获的美好。那么途径是什么呢?那就是要“好好守护”。写作要求是:请以“守护心中的绿树”为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个字。注意标题不能更改,文体要求是议论文,字数要求也要注意。 立意1、守护精神绿树,开出神圣之花2、守护信念绿树,开出胜利之花3、守护品德绿树,开出高洁之花4、守护习惯绿树,开出成功之花素材1
54、、屈原从长长的历史甬道中走来,带着一身正气,带着满腹诗书才华,坚持“美政”理想,爱国,爱民地追逐着自己的梦,他为了楚国的兴盛而终身奔走疾呼,虽然他个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会中不能保全,虽然他选择了“悲壮”之路。可在滔滔的汨罗江水中,他为了自己热爱的故土,将自己洗刷得如此透彻清澄,至死也不放弃守护好自己心中的那棵绿树那份忠君爱国的梦想至死也要让自己梦想的血液随着故土流淌。2、大唐的雕楼玉砌中有肥沃的土壤,诗仙李白本可“移植入宫”享受锦衣玉食,获取名利富贵。然而,他追求自然洒脱,不媚权贵的故土永远是诗仙的扎根之处,他不慕荣华,不强颜欢笑,毅然决然地选择追寻自己心中的那棵绿树,那份属于自己的梦想,终让自
55、己回归心灵中那方宁静的故土。梦,虽触不可及,“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但诗仙李白却一直在向前走,从不停歇!正因有了“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份豪情和壮志,才能激励诗仙永远地追逐;正因有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这份自由和洒脱,才会绽放他永不凋零的花蕾;正因有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份自信和豁达,才能守护着那棵盈盈的绿树。倘若,诗仙没有了这宽阔的胸怀,这弃富贵于不顾的洒脱,怎能找到心中的那份宁静?3、钱学森解放前在美国学习,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当祖国焕发出新的生机,百废待兴需要他时,他毅然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因为祖国有他的梦想,因为在他心中“家为轻
56、,名利为轻,事业最重”,因为他的根永远要扎在这片生他养他的故土上。钱学森用生命践行着爱国情怀,告诉世人,守护好自己心中的那棵绿树,只有在故土上,才能绽放自己的光彩,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为此,他一直守护着自己心中的绿树坚守故土,义无反顾!4、只有守护好心中的绿树,守护好梦想的故土,你才可以仰天长笑,你才可以大义凛然地生、马革裹尸地还。只有守护好心中的绿树,你才能让自己的那方故土永远滋养着万物! 5、人之初,性本善。”善良之心,人皆有之。然而,随着人们内心贪欲的膨胀,口袋金钱的饱满,手中权力的泛滥,世风似乎在变坏,道德开始走下坡路。在一些人心中,那棵与生俱来的,或者从小就生长在心中的善良之树正在遭受邪风恶雨的袭击,遭遇炎炎毒日的烤晒,在逐渐凋零,枯萎,乃至死亡。于是,小孩不幸被车碾压后,有人视而不见,老人马路摔倒了,有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陌生人马路上遭抢劫行凶,有人袖手旁观,周围的贫苦人家衣食不保,艰难度日,有人仍挥金如土,漠不关心这一切,皆因在那些人心中,善良之心已失去。他们心中那颗善良之绿树哪去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摇摆了,凋零了,在拜金主义的恶风中枯萎了,倒下了。至少,在一些人心中,那颗绿树已经失去了绿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