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取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宝库,大意“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告诫全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在今天更有分量也更有意义。这表明()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B.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C.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D.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取精华,去糟粕2.司马迁说:“父母者,人之本也。”三字经中也提到:“孝于亲,所当执。”“孝敬”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美德的基础。虽然时代和环境变了,孝敬的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孝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永远都不会变。这主要体现了()A.传统文化的鲜明民族性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C
2、.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D.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时而变3.每年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会吃粽子、赛龙舟。这说明()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传统习俗被称为凝固的艺术A.B.C.D.4.“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这首歌谣描绘了人们过年的喜庆情景。由此可见传统节日()A.具有鲜明的民族性B.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C.对当今中国人的价值观具有深刻影响D.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5.孟子倡导的“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成为儒家重要的精神,
3、流传至今。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正是赋予“浩然之气”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B.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D.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6.“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出自华严经,大意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告诫全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在今天更有分量也更有意义。这表明()A.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B.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C.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和根基D.承袭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题中之意7.世界政党大会海报以“茶”为主要元素
4、,巧借以茶会友、品茶论道的文化传统,生动诠释了对话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的主题。这体现()一定的文化能服务于一定的政治传统文化具有时代的先进性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A.B.C.D.8.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正确的道路是这样的,吸收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从文化生活角度,这句话告诉我们()A.应该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B.要继承传统的文学艺术C.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D.传统文化应该全部抛弃,重新创造新文化9.下列关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A.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
5、继承的必然要求B.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C.继承与发展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D.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10.如何看待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继承和发展没有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地继承A.B.C.D.11.漫画意在说明()A.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B.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先继承、后发展C.民族艺术的创新不能丢掉传统文化的根基D.民族艺术的创新必须保持传统文化的原貌12.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最初,重阳节是作为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的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至汉代,祭祀的习俗渐渐消失,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
6、,今天,重阳节又演变成爱老敬老的节日。这反映了()传统习俗影响人们的物质生活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保留和遗失都是文化积累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现象A.B.C.D.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的观念,如今家有儿女的老人,仍然把养老寄托在儿女身上。“孝”是道德的根本,作为儿女,赡养老人是应尽的责任,但随着独生子女第二代的出现,养老问题又凸显为时代新课题。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关知识回答:你是如何看待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观念的?1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
7、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既需要保护凝聚着前人智慧的古老工艺、技艺,更需要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拓宽传播渠道,增强文化遗产传播的质感和温度。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取得重大进展,从最初单纯依靠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推广,到民间传承人自发宣传,再到学界、媒体重视;传播渠道也更加多种多样,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听得见”“带得走”“学得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使之成为触手可及的文化产品。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知识,说明如何更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材料旨在说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和相对稳
8、定性,没有涉及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A排除。“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取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宝库,大意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B正确。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不一定能推动社会发展,C错误。题干旨在通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并不涉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D错误。故选B。2.答案:B解析:ACD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传统文化的鲜明民族性、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时而变; B符合题意,“孝敬”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美德的基础。虽然时代和环境变了,孝敬的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孝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永远都不会变。这
9、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故选B。3.答案:B解析:说法错误,传统文化并不仅仅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符合题意,每年到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说法错误,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故选B。4.答案:A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内涵,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材料中孟子倡导的“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这一儒家精神流传至今,在当代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体现了这点,C符合题意。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
10、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材料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而不是其民族性的特点,也不是其作用,A、B不符合题意。传统文化能否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取决于它是否顺应社会的发展变迁以及是否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D错误。6.答案:B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借用华严经中的名句告诫全党,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即相对独立性,答案为B; A不为材料所反映;文化发展的源泉是社会实践,C错误;D错在“承袭”。7.答案:B解析:世界政党大会海报以“茶”为主要元素,生动诠释了世界政党大会的主题,这
11、体现了一定的文化能服务于一定的政治,当选;时代的先进性不是传统文化的特征,错误;材料未涉及传统文化纵向的历史的变化,没有体现相对稳定性,排除;海报借用了以茶会友、品茶论道的中国文化传统,这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当选,故选B。8.答案:C解析:A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 B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要继承传统的文学艺术; C符合题意,“正确的道路是这样的,吸收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从文化生活角度,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D说法错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的正确态度是批判继承。故选C。9.答案:C解析:A说法正确,继承是发展
12、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B说法正确,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C说法错误,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而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 D说法正确,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本题为逆向选择题,题干要求指出说法不正确的;故选C。10.答案:C解析:说法错误,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并不是没有关系的。符合题意,依据教材基础知识可知,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而不是怎样对待传统文化。故选C。11.答案:C解析:漫画反映了在民族艺术表演中,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否则民族艺术创新发展就失去了
13、根基,C正确且符合题意;题干信息没有涉及“去其糟粕”,A不符合题意;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对传统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发展中继承,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B错误;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民族艺术的创新不能仅仅保持传统文化的原貌,D错误。故选C。12.答案:D解析:重阳节的历史演变过程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保留和遗失都是文化积累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现象,当选,材料中心在于传统文化的变化发展,不符合题意。故选D。13.答案: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养儿防老”观念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情结。对待“养儿防老”观念我们应当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4、,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应当继承和发扬其优良传统,剔除其愚昧思想,增加时代内涵,使其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解析:本题以“养老问题”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话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传统文化的特征、对等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回答本题,考生可从“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反映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情结:我们对养儿防老这种传统文化应坚持正确的态度,应当坚持取其精华、去其槽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应当增加其时代内涵,使其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等角度展开论述。14.答案: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应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深入挖掘非遗文化中蕴含的当代价值。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还要创新传播手段,发挥大众传媒和现代数字技术的作用,消除公众对文化遗产的陌生感,增强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加强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