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1.10MB ,
资源ID:1353469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5346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1训练:第二章 第三节 第一课时 地质作用和内力作用 WORD版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1训练:第二章 第三节 第一课时 地质作用和内力作用 WORD版含解析.docx

1、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第一课时地质作用和内力作用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下面左图为某地地貌景观图,右图为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左图中地质构造对应右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2.右图中甲、乙、丙三处()A.甲处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B.乙处堆积作用显著,成为山岭C.丙处岩石破碎,不宜修建水库D.三处地下水都丰富解析第1题,右图中甲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乙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丙处两侧岩层发生断裂位移,是断层。左图中地质构造为背斜,对应右图中甲处,A项正确。第2题,向斜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丙处为断层,岩石破碎,不宜修建水库,C项正确;向斜地下水丰富。答案1.A2.

2、C读下面景观图片,完成第34题。3.甲图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了()A.地壳的水平运动B.地壳的垂直运动C.剧烈的火山活动D.外力的强烈侵蚀4.乙图中地质构造及出露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解析第3题,甲图景观是断块山,是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第4题,乙图中岩层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属于沉积岩,岩层向下弯曲是受水平挤压的结果,成为山峰是地壳抬升后又受到侵蚀作用形成的。答案3.B4.A读地质构造图,完成第56题。5.下列名山或山脉的地质构造与图中处地质构造相似的是()A.阿尔卑斯山脉B.喜马拉雅山脉C.华山D.安第斯

3、山脉6.图中处的山地成因为()A.向斜成山B.背斜成山C.褶皱隆起成山D.断层上升成山解析第5题,图中处岩层相对于两侧上升,是断层中相对上升的岩块,属于地垒,也是断块山,与其地质构造相似的是华山;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都是褶皱山脉。第6题,图中处为向斜构造,槽部受挤压,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答案5.C6.A读局部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第78题。7.埃亚菲亚德拉火山爆发时体现出的地质作用是()固结成岩岩浆活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A.B.C.D.8.印度半岛属于()A.亚欧板块B.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解析第7题,火山爆发属于内力作用的表现,固结成岩属于外力作用,岩

4、浆活动属于内力作用。故C项正确。第8题,印度洋板块包含印度半岛,故C项正确。答案7.C8.C9.某年4月以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熔岩不仅融化了部分冰川,导致山洪暴发,道路、桥梁被毁,腾空而起的火山灰更使欧洲部分空域成为航空禁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全球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示意图冰岛主要火山与冰原分布图(1)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板块和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位于板块的(填“生长”或“消亡”)边界。(2)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从成因上分析,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板块构造学说

5、和世界主要岛屿的分布。联系图示可知,冰岛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且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解答本题需熟悉板块分布和世界主要岛屿的分布,并特别关注世界上的一些典型地区和特殊地区的板块位置和边界类型,如:澳大利亚、南亚(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而中南半岛及其以南许多岛屿属于亚欧板块,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的岛弧包括菲律宾、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苏门答腊岛属于亚欧板块;冰岛、东非大裂谷(约旦河、死海、红海)位于生长边界附近等。第(2)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和岩石分类的相关知识。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火山喷发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按成因分类,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6、三大类,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岩浆岩。答案(1)亚欧美洲(次序可互换)生长(2)压力(内力、地质)岩浆岩能力提升下图为沿回归线东西向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第12题。1.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B.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C.乙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D.乙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2.和丙处成因相同,形成的地形区是()A.阿尔卑斯山脉B.冰岛C.台湾岛D.喜马拉雅山脉解析第1题,甲处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为背斜,是储油构造,不能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A项错,B项对。乙处岩层向下

7、凹,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C、D两项错。第2题,丙处位于板块消亡边界,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相对抬升的一侧。和丙处成因相同,形成的地形区是台湾岛,其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C项对。答案1.B2.C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称之为“热点”。当板块移动且板块上某处的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岩浆会沿板块的薄弱点上升并可能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这种火山称为“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上则形成岛链。下图是形成于某海洋的岛链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3.据图可知“热点”位于图中的()A.处附近B.处附近C.处附近

8、D.处附近4.由岛链的分布可知,此板块的移动方向为()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B.先往东南再往正南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D.先往正南再往东南解析第3题,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上则形成岛链。根据图中岛链的形成年代,距今时间最短的,应该就是“热点”,由此推测“热点”位于图中的处附近。第4题,因“热点”在处,最年轻的岛屿是最靠近“热点”的,故最先形成的岛屿距离“热点”最远。岛屿形成后不是靠近“热点”,而是在不断离开“热点”。最先形成的几个岛屿分布呈南北排列,且最早形成的那个岛屿在最南,说明板块当时的移动方向为正南,较晚形成的岛屿为西北东南走向,说明当时板块的移动方向是

9、从西北移向东南。答案3.D4.D苏特西岛位于冰岛以南32千米处,该岛是1963年的火山喷发形成的,最高155米。岛屿形成时四周是由相对松散的火山灰组成的陆地,中部是坚硬的熔岩,总面积约2.7平方千米,当前岛屿面积约1.4平方千米。下面图1示意岛屿位置,图2为岛屿照片。据此完成第57题。5.该岛中部熔岩最可能是()A.花岗岩B.石灰岩C.玄武岩D.大理岩6.推测苏特西岛及其附近海域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是()A.位于大洋海沟,属于消亡边界B.位于大洋中脊,属于生长边界C.位于大洋中脊,属于消亡边界D.位于大洋海沟,属于生长边界7.推测该岛形成后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A.火山持续喷发,炽热岩浆融

10、化陆地B.地质构造运动频繁,海岛不断沉降C.海平面迅速上升,淹没大片岛屿D.大风、海浪不断侵蚀,海岸线不断后移解析第5题,根据材料,该岛屿由火山喷发形成,所以该岛屿中部熔岩应为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C项正确。第6题,根据材料,该岛屿位于冰岛南部,应位于大西洋,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冷却形成该岛,所以该岛应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即大洋中脊,B项正确。第7题,若火山持续喷发,岩浆冷却后陆地面积会增加,则岛屿面积增加,A项错误;因该岛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岩浆不断向上涌出,海岛应不断上升,B项错误;海平面上升速度较慢,C项错误;根据材料,该岛屿周围为相对松散的火山灰组成的陆地,且该地位于西风带,风浪较大

11、,四周火山灰易被侵蚀,导致海岸后退,D项正确。答案5.C6.B7.D8.下面是关于“内力作用过程和地质构造”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请你把缺少的部分补充完整。(1)研究方法:模拟实验法。(2)研究目的:把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通过模拟实验感悟地质变化过程。(3)实验材料:4厘米30厘米的“竹片”(或者是)。(4)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内力作用过程,是一个受力的过程。竹片与岩石都具有“刚性”和“塑性”,竹片的受力变形过程与岩石的受力变形过程比较接近。(5)实验过程和现象(在方框内画上相对应的示意图)(6)研究结论:褶皱、断层和火山(地震)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褶皱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质作用是。地球上最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地区是。解析通过竹片的弯曲变形和断裂演示地质构造,并通过地质构造解释地理现象的成因,注意演示过程及语言描述的准确性。答案(3)木片、塑料泡沫或三合板(材料需要既有“塑性”又有“刚性”)(5)(褶皱要体现出“岩层连续”和“弯曲变形”,断层要体现出“断裂”和“上下错动”)(6)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实不易被侵蚀板块交界处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