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二框题哲学的基本问题自主预习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知识点1:哲学基本问题的概括表述哲学的基本问题是问题,也就是问题。知识点2:哲学基本问题的具体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即思维存在的问题。知识点3:哲学基本问题的具体表达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其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和不尽相同。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知识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
2、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和,决定着它们对的回答。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知识点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问题展开的。(2)唯物主义认为,是本原的,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是本原的,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物质。知识点2: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知识点3: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和。知识点4:哲学的基本派别(1)在哲学史上,与、与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长期存在。从派别上讲,哲学史上的对立和斗争归根到底,只有和两种。(2)从独立的基本派别上
3、看,只能是,而不是四军对垒。课堂探究情境一费尔巴哈认为:“神是否创造世界,即神对世界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关于精神对感性、一般或抽象对实在、类对个体的关系如何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属于人类认识和哲学上最重要的又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整个哲学史其实只在这个问题周围绕圈子。”赫胥黎曾说:“在我知道可能为真的事物中,我的个性是我最有把握的。但我一试着思考这到底是什么,就陷入语言的微妙之处中。我经常是在自我和非我、本体和现象等的废话上折腾了那么久,还没觉察到:试图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已经出乎了人类智力所能及的深度”【问题探究1】(1)情境一中蕴含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两
4、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又会得出什么结论?【典型例题1】中华成语博大精深,例如闭门造车、揠苗助长、守株待兔、郑人买履等。从哲学角度看,这些成语可以反映()A.哲学的基本来源B.哲学的基本作用C.哲学的基本任务D.哲学的基本问题【变式训练1】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种情况出现,即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A.世界是物质的B.存在决定思维C.思维决定存在D.世界是可知的情境二围绕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
5、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问题探究2】请结合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知识,联系材料,剖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性。【典型例题2】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所有唯物主义者必须回答
6、的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A.B.C.D.【变式训练2】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在尊重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选择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这说明()A.存在决定思维B.思维促进存在发展C.思维决定存在D.思维与存在互相决定课后拓展1.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有人说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但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D
7、.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A.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D.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3.东汉思想家王充说:“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该观点属于()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4.“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的根本分歧是()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C.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D.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
8、具有同一性2019年4月10日,人类发布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据此回答56题。5.1915年,爱因斯坦最先预言了黑洞的存在。100多年后的今天,经过全球天文学家的不断探索,人类首次用黑洞“真容”验证了百年前的预言。这一事实佐证了()A.思维对存在具有制约性B.思维与存在相互决定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D.先有思维而后有存在6.有人在朋友圈转发黑洞照片,并称转发该图片能吸走全年霉运。下列观点与该说法相一致的是()物是观念的集合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气者,理之依也天地之变,阴阳之化A.B.C.D.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20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第42年。42年前,党和国家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
9、全球发展趋势的实际出发,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42年来,中国的巨大发展成就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改革开放的理论方针、决策部署是正确的,中央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决策。(1)结合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知识,简要说明党和国家作出改革开放这一重大决策的正确性。(2)你能想到哪些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举措?请列举两个举措,并简要说明其实行的时代背景。参考答案自主预习一、知识点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的关系知识点2:何者是本原有没有同一性能否正确认识知识点3:概念方式二、知识点:(1)生活和实践(2)哲学发展基本性质方向其他哲学问题三、知识点1:(1)谁是本原(2)物
10、质意识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知识点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3: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知识点4:(1)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2)两大阵营课堂探究问题探究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2)对第一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对第二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
11、不可知论的标准。凡认为人类能够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观点,就是可知论;凡否认认识世界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可能性的观点,就是不可知论。典型例题1D变式训练1C问题探究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从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坚持了存在决定思维,是唯物主义的做法。从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
12、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这说明了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坚持了可知论。典型例题2B变式训练2A课后拓展1.D2.B3.A4.C5.C6.A7.(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从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角度看,进行改革开放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全球发展趋势的实际出发作出的决策,这体现了存在决定思维,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从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角度看,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了党和国家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是正确的,这说明了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坚持了可知论。(2)举措:建立深
13、圳、珠海等经济特区。背景: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趋势、深圳等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等因素。举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背景: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受到制约、农民的生活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举措:实行“科教兴国”战略。背景:中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自主预习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知识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的关系问题。知识点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的问题。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知识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14、问题,首先是人们在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问题。人类从事的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和,说到底都是要解决的关系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的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知识点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和基本观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是本原的,意识是的,先有物质后有,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知识点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5、、和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1.唯心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和客观唯心主义。2.在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长期存在。从派别上看,哲学史上的对立和斗争归根到底,只有和两种。课堂探究情境一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这首诗展现了王安石刚强耿介的个性和孤芳自赏的人生追求。这是我们读书时产生的感悟。【问题探究1】根据材料一,从实际生活中举例说明思维指什么、存在指什么。情境二有关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理式”或宇宙间的原则和道理是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至于感官接触
16、的世界则是“理式”世界的摹本或幻影,无永恒性和普遍性,是第二性的,而且是不真实的。柏拉图世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亚里士多德【问题探究2】根据材料二,思考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的区别在哪里。情境三(1)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2)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范缜(3)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拉美特利(4)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情境四(1)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王阳明(2)理生万物。朱熹(3
17、)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万物以形相生。庄子(4)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在表现。黑格尔【问题探究3】对比情境三和情境四,总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问题探究4】根据情境三,分析总结唯物主义发展经历了哪三种形态。各个形态的特点是什么?【问题探究5】根据情境四,分析总结唯心主义有哪两种基本形态。各个形态的特点是什么?【问题探究6】列宁指出,唯心主义不是没有根基的,而是一朵“无实花”,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如何正确看待唯心主义?观点一:唯心主义从本原上就是错的,我们应该完全摒弃它。观点二:唯心主义有其合理之处,我们应该辩证看待它。【典型例题】
18、北齐宰相萧子良笃信佛教,相信佛家的因果循环,曾与范缜辩论。萧子良质问范缜:“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贫贱?”范缜回答说:“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粪溷:音fen hun,古时指厕所)。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两人辩论的实质是()有神论和无神论的斗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斗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斗争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的斗争A.B.C.D.课后拓展1.我国古代儒、释、道三家分别以“人与社会”“人与修心”“人与自然”为理论主线,究其哲学本质,他们的理论都反映的一个基
19、本问题是()A.哲学和科学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C.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下列表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中的本原问题展开的是()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理生万物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A.B.C.D.3.华严经曰:“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是()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A.B.C.D.4
20、.郭象认为“万物独化,物各自生”;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三人的观点依次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唯心主义A.B.C.D.5.从哲学角度看,对漫画“命,乃失败者的借口;运,乃成功者的谦辞”。下列解读正确的是()成功者的谦辞体现客观唯心主义倾向失败者的借口体现主观唯心主义倾向良好的机遇是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善于抓住机遇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A.B.C.D.参考答案自主预习一、知识点1: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知识点2:思维和存在同一性二、知识点:1.生活和实践改造世界思维和存在2.哲学发展必须回答性质和方向三、知识点1:物质和意识物质派生意识意识意识物质知识点2:朴素
21、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3:1.主观唯心主义2.辩证法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课堂探究问题探究1王安石两次拜相,又两次罢相,最后退居江宁,寄情于半山。罢相之后,他虽被迫退出政治舞台,但仍然坚持自己原有的改革信念与立场。在王安石看景写诗时,一池春水、杏林、嫣红的杏花、绿水中妖娆的花影都是客观存在,王安石赏花时的心情、感受则是思维。我们在读这首诗时,诗又是客观存在,王安石托物言志表达出的刚强耿介的个性和孤芳自赏的人生追求所引发的我们的情感、思考又是思维。我们可以认为,思维是指精神、意识、想法等“主观的东西”,而存在是外界物质或“客观的东西”。问题探究2柏拉图把“理念”看作是第一性的,而作为我们接触的世界
22、,他认为是不真实的,是第二性的,我们判断出,柏拉图是一位唯心主义哲学家。与此相反,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是由“质料”组成的,由此可以得出,亚里士多德是唯物主义哲学家。这就是哲学上两个根本对立的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问题探究3对思维和存在或者说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不同回答,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所在。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这是材料一和材料二观点的根本区别。问题探究4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火、气等,这就把物质混同于
23、物质的具体形态了,(1)(2)的观点都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自然科学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结构如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如观点(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其物质概念抽象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最一般的规律,如观点(4)。问题探究5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理解为世界的本原,如观点(1)。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理、道和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如观点(2)(3)(4)。问题探究6唯心主义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它的长期存在及其与唯物主义哲学的长期斗争,在客观上推动了哲学的历史发展。就其局部作用而言,唯心主义哲学也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欧洲历史上几次重大变革的理论先导都是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虽然唯心主义发挥了或多或少的作用,但是在生活实践中,我们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为社会、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典型例题A课后拓展1.D2.C3.C4.B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