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022安徽芜湖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纵观历史,漕运在社会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隋炀帝时期,漕运范围空前扩大,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漕运网。但是,唐定都长安,长安地处偏僻,南粮北调困难重重。安史之乱的爆发又使得漕运受阻。刘晏上任后,征用大量工人挖淤泥、清河道,恢复安史之乱前的漕运路线。他采取分段接运的方法,使每段水路都有专属的船只负责运输。规定建造漕船的工作收归政府,并改变原来的富户包运为政府运输。将专卖食盐所得的钱用于雇佣漕工,达到了“不发丁男,不劳郡县”的效果。通过刘晏的漕运改革,唐王朝的统治中心与江淮租赋富饶之地联系起来了,使南北联系更加密切,
2、促进了江南经济的进一步繁荣。摘编自杨凤阁论唐代刘晏漕运改革的始末及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刘晏漕运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刘晏漕运改革的措施及其影响。2.(2022山西太原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6世纪以后,东南沿海的海上走私贸易活动开始频繁发生,尤其是走私分子与沿海豪势相勾结的集团化走私活动日益猖獗。嘉靖三十一年,江、浙、闽、粤数省沿海发生大规模海盗抢劫和烧杀事件,史称“嘉靖倭乱”。面对“嘉靖倭乱”,明朝几乎动员了全国的力量,直至嘉靖四十三年才将这场动乱平定。隆庆元年,福建巡抚涂泽民奏请开放海禁,“准贩东、西二洋”。这一奏议得到朝廷批准
3、,从而形成隆庆开海的局面。当时,中国商船在东洋的主要航行目的地是吕宋岛上的马尼拉港。这样一来,中国商品不仅可以运往东南亚各港口,还可以通过西方人建立的海上新航线,从东南亚港口转运到欧洲和拉丁美洲港口。有人测算,晚明流入中国的白银,16世纪70年代年均约28.5万两,80年代年均约88.9万两,到1600年以后年均达到100万两的规模,从而为明代货币白银化提供了重要条件。摘编自陈尚胜隆庆开海:明朝海外贸易政策的重大变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隆庆开海”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隆庆开海”的积极作用。3.(2022安徽马鞍山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清
4、末,封建教育制度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加之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紧,民众对清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为消弭革命,清政府于1901年拉开了教育制度改革的序幕,全国各地新式学堂纷纷建立。1904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1905年清帝谕令从1906年开始,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地方上设劝学所以推广教育,中小学堂增加了外国语、博物、理化、法制等课程;大学堂所授则几乎都是近代科学。经过十余年的教育改革,一套完整的近代教育体制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许多教育改革措施为后来的中华民国所保留和沿用,新教育使广大青年不再囿于封建传统,对政治风云变幻异常敏感。然而,
5、教学过程中仍贯彻“忠君”“尊孔”的思想,读经讲经占课程很大比例。摘编自白水、周飞清末教育制度改革及其历史意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推行教育制度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末教育制度改革。4.(2022四川成都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解放区财政收支、货币发行都相对独立。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逐步加强对财经工作的统一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云任主任的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运用经济手段取得了平抑物价和稳定金融的胜利。1950年3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决定统一全国财政收入、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同月,政
6、务院又宣布税收制度、财政收支,供给工资标准、行政人员编制均由财政部统一确定。1950年全年财政总收入65.2亿元,总支出68.1亿元,基本趋于平衡。从1950年3月到5月,全国批发物价总指数下降了30.8%。摘编自1949年统一财经:经济上的“淮海战役”(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财经体制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财经体制改革的意义。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参考答案 (1)背景:漕运地位重要;隋朝打下了基础;长安地理位置偏僻;安史之乱的破坏。(2)措施:疏浚河道,恢复旧河道;采取分段运输;漕运改私有为国有;雇佣工人,废无
7、偿劳役。影响:稳定了社会统治;促进江南经济发展。2.参考答案 (1)背景:私人走私贸易严重;倭患问题严重;维护王朝统治,缓和社会矛盾;商品经济的发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积极作用:促成海上贸易合法化;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有利于缓和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白银的货币化;推动赋役制度的变革。3.参考答案 (1)背景:科举制不合时宜;民族危机空前加深;革命蓬勃发展。(2)简评: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教育普及,提高了国民素质;奠定了我国近代教育体制的基础;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未触及根本问题,仍保有中体西用的思想,不能从根本上挽救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4.参考答案 (1)特点:改革力度大,内容广,进展迅猛,成效显著;高度集中统一;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