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粤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8 汉乐府两首 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大意;进一步了解汉乐府的知识。2.了解诗歌抒情的艺术手段;感受古代女子的爱情观。3.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争取熟背诗歌。教学设想上邪语言质朴,感情浓烈,形象生动,学生容易把握诗歌的主旨,故可以略讲。饮马长城窟行抒情女主人公情感复杂,思绪飘转,故要引导学生理解主人公情感的变化线索;鉴赏诗歌多种艺术手法结合的写作技巧。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几则爱情语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多媒体展示)1.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恩格斯)2.爱情进入了人的心里,是打骂不走的。它既然到了你的身上
2、,就会占有你的一切。(莎士比亚)3.爱情有温柔,也有狂暴。(莫里哀)4.如果爱情是真情实意,爱的委屈会很快忘记。(陀思妥耶夫斯基)二、上邪赏析1.朗读诗歌,注意情感的抒发。2.明确大意:写了一个女子的爱情誓言,对情人的至死不渝的真爱。3.女主人公是如何向心爱的人表誓的?明确:夸张、排比手法,列举了五种无法实现的现象来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4.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对诗歌的审美感受,教师总结。明确:这是一则爱的宣言,飞扬的爱情旗帜、炽热的情感,穿越千年也不褪色。铮铮之言,肺腑之语,让人不得不相信这世间真爱无敌。三、饮马长城窟行赏析1.朗读诗歌,梳理大意。明确:诗歌写了一个女人对远行未归的丈夫的
3、思念,有相思的刻骨铭心,有期盼的望眼欲穿,有被牵挂的欢天喜地。2.研读“青青河边草展转不可见”。明确:这部分写思妇昼夜梦想的殷切和悲伤。以青草起兴,象征爱的绵长,令人耳目一新。3.研读“枯桑知天风”到“谁肯相为言”。明确:写思妇独居之苦和不平。和丈夫一起出去的人都回来了,偏偏没有人告诉她丈夫的情况,内心的苦痛可想而知。4.研读剩下部分。明确:写思妇收到丈夫来信的喜悦之情。原来远方的丈夫也并没有忘记家中的妻子。“上”“下”各指信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信的内容非常质朴,非常亲切,丈夫的叮嘱从一个侧面写出了丈夫对妻子的感情,他也在思念着她。5.诗歌从哪些方面写了女子的思念和痛苦?用了什么手法?参考一
4、:多处运用比兴的手法,如开头的以草起兴,表明思妇的思念之情;“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这一句也是起兴。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极言丈夫不在家自己受到的冷落,感受到的世态炎凉。参考二:三层痛苦:丈夫远行,经年不归,独自一人,饱尝门庭冷落、世态炎凉之苦,这是一层痛苦;偏偏一大帮和丈夫一起出去的人都回来了,唯独不见自己的丈夫,他人团聚而自己不能,这是第二层痛苦;回来的人群中,居然没有任何人可以告知自己的丈夫的情况,“谁肯相为言”,世情如此,令诗人的痛苦陡然增加,这是第三层。 6.总结归纳。我们将诗中读到的各种信息合在一起,就是我们见到的主人公了。可以看到这是一个相思极深的女子形象
5、。诗歌从青草起兴,以收信结尾,中间写到了自己的独居之苦。全诗一气呵成,非常简洁。四、拓展研讨“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释义讨论。参考一:枯桑虽已无叶尚且知道天风的拂吹;海水虽然广大不易结冰,也可知道天气的变冷。枯桑且知天风,海水且知天寒,远行的丈夫竟会不知道家中的妻子对他的思念吗?参考二:诗中妇人对远行丈夫的思念,如今,春去秋来,岁月轮转,眼看天风拂吹,桑枯叶落,水冷天寒,伊人不归,年复一年,更加深内心的凄冷和对伊人的思念。原诗下二句:“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别人家的丈夫入门来,一家和和乐乐,相与嘘寒问暖,唯独自己,独守空房,冷落凄清,无人可相安慰。如今,看着天风的吹拂、落叶的飘落、海水的变寒;岁月飘忽,岁月虚度,触景生情,倍添内心的寂寞凄寒。五、补充汉乐府知识1.乐府,本来是指汉代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逐渐成为一种诗体的名称。2.乐府民歌是汉代乐府的精华,这些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它们“形式是新创的,情感是丰富的,文字是质朴的,题材是现实的”,代表那个时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3.代表作品如妇病行孤儿行东门行平陵东战城南十五从军征等。4.明人胡应鳞诗薮曾评论说:“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近而能远,天下至文,靡以过之。”又说:“矢口成言,绝无文饰,故浑朴真至,独擅古今。”六、布置作业1.熟读两首诗,争取背诵。2.比较氓与饮马长城窟行关于爱情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