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课时 地域差异与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基础达标练下图是“植被类型与气温、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为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草原、苔原、荒漠。读图完成下面三题。1.图中乙代表的植被类型是( )A.针叶林B.热带雨林 C.草原D.荒漠答案:C解析:结合自然地理环境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以及图中乙的降水量、热量状况可知,乙代表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草原。因此C项正确。2.图中最可能是受西风影响而形成的植被类型是( )A.甲B.丙C.丁D.戊答案:D解析:西风带地处中纬度地区,因此受西风影响的地区热量条件居中,降水较多,所以受其影响而形成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阔叶林,即戊。因此D项正确。3.图中己植被
2、类型分布较广的大洲有( )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B解析:图中己植被是在温度较低、降水较多的环境下生长的,由此可推断己为针叶林,而针叶林分布较广的大洲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因此B项正确。(2021山东潍坊高二期末)康定木兰是我国川西山区特有的一种原始落叶灌木,数量少,常与其他树种(多为小乔木)混生,每年34月先开花后长叶,79月结果。康定木兰分布区域小,主要分布于川西泸定县海螺沟、燕子沟、雨洒坪等海拔20002500m的湿润沟谷地带。下图示意泸定县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4.在川西山区与康定木兰混生的植被类型主要是( )A.常绿硬叶林B.常绿阔叶林C.灌丛草甸D.针阔混交林
3、答案:D解析:康定木兰是落叶灌木,先开花后长叶,与其混生植被为小乔木。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同样的自然环境下,植被具有相似性,针阔混交林最符合。故选D。5.泸定县内可能分布康定木兰的是( )A.甲地、乙地B.乙地、丙地C.丙地、丁地D.甲地、丙地答案:B解析:康定木兰分布区域为20002500m的湿润沟谷地带。丁地海拔30003500m,甲地地形为山脊,只有乙地和丙地符合。故选B。下图为北半球“理想大陆”的自然地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6.图中甲自然地带是( )A.温带常绿阔叶林带B.山地落叶针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答案:C解析:根据自然地带的分布规律可知
4、甲自然地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7.从赤道到极地影响图示自然地带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光照D.土壤肥力答案:A解析:从赤道到极地,因为纬度不同,所以热量不同,因此从赤道到极地影响图示自然地带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热量。(2020重庆南开中学高二期末)下面景观图依次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长白山原始森林”,读图,完成下面三题。8.上面纬度基本相同的各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体现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B解析:“塔克拉玛干沙漠”“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长白山原始森林”
5、位于同一纬度区,热量条件差异不大,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故选B。9.导致以上自然景观差异形成的基础是( )A.地形B.土壤C.水分D.热量答案:C解析:由沿海向内陆降水逐渐减少,所以差异形成的基础是水分。故选C。10.这种分异规律体现得最明显的地区是( )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D.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答案:B解析: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陆地面积大,由沿海向内陆的水分差异明显,这种分异规律体现得最明显,B正确。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各地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陆地自然地带。读气候、植被和土壤分布简图,完成下面两题。11.与图中“热湿气候”对应的
6、自然地带是( )A.热带草原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热带雨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答案:C解析:对比图a和图b可知,与图中“热湿气候”对应的自然地带是热带雨林带。故选C。12.“砖红壤红、黄壤棕壤灰化土”的变化过程体现出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别是( )A.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热量B.地方性分异规律、海陆分布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D.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答案:D解析:读图c可知,从热到冷说明纬度逐渐升高,因此“砖红壤红、黄壤棕壤灰化土”的变化过程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因素是热量。故选D。13.(2021北京东城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绿山
7、红遍,层林尽染,每年秋季正是日本的赏枫旺季。下图是日本主要岛屿的红叶观赏日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日本红叶观赏日期的变化特点,并简析原因。(2)与N地相比,指出M地观赏红叶的时间特点,并分析原因。(3)判断富士山所在地区的自然地带名称,并说明判断理由。答案:(1)变化特点:自北向南,日期逐渐延后;大致从10月20日到12月20日。原因:自北向南,纬度变低,气温升高,枫叶变红的日期变晚,观赏日期延后。(2)特点:M地晚(12月10日之后)。原因:受日本暖流影响,M地气温偏高,枫叶变红的日期晚,所以观赏日期也晚。(3)自然地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理由:富士山所在地区位于35N附近的亚
8、洲东部群岛上,受季风、海洋和暖流的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长,因此,其自然地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解析:(1)据图分析可知,日本红叶观赏日期自北向南,大约由10月20日到12月20日,日期逐渐延后。纬度变低,气温升高,枫叶变红的日期变晚,因此观赏日期延后。(2)N地观赏红叶的时间是11月20日之前,M地观赏红叶的时间是12月10日之后,M地观赏红叶的时间晚。M地受日本暖流影响,气温比N地偏高,枫叶变红的日期晚,所以观赏日期也晚。(3)富士山所在地区位于35N附近,受海洋影响大,沿岸有暖流,因此其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长,所以自然地带是亚热带常
9、绿阔叶林带。素养提升练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图中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1.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与植被相似降水量相近B.与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C.与自然地带不同纬度位置相同D.与自然地带不同海拔不同答案:A解析:图中是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地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地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故选A。2.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终年高温多雨B.地植被是热带季雨林C.地植被叶质坚硬,表面有蜡层D.地位于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答案:C解析:地位于东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
10、雨,A错误;地位于刚果盆地,是热带雨林气候,植被为热带雨林,B错误;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为减少水分蒸腾,植被叶质坚硬,表面有蜡层,C正确;地位于西欧,位于板块内部,火山、地震很少发生,D错误。故选C。知识拓展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环境下,是以耐旱的常绿、中小型硬革质叶阔叶树为建群种的植被类型。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硬革质叶片可有效减少植物水分的散失。(2021广东清远高三模拟)下图示意同一半球同一经线附近的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读图,完成下面三题。3.甲地的水平自然地带为(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热带荒漠带D.热带草原带答案
11、:C解析:由材料可知,甲地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东北信风带控制,其中以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地带应该是热带荒漠带。4.缺失丙地水平自然地带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丙地常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地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在非洲没有分布。5.甲乙丙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A解析:由分析可知,甲为热带荒漠带,丙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读图可知,乙受
12、盛行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应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地带应该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乙丙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选A。读图指导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泰加林原是指西西伯利亚一带的森林。泰加林的分布从大陆的东海岸一直到西海岸,形成壮观的茫茫林海,几乎跨了半个地球。材料二 区域图。(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大部分地区比东欧平原降水少的原因。(2)写出图中森林地区的自然地带类型及其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说出导致泰加林在陆地上基本连续分布的影响因素。(3)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其北部为森林,南部为草原,简析产生南北部地
13、理景观差异的原因。答案:(1)该地位于60N附近,受西风带影响,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水汽,与东欧平原相比,西西伯利亚平原距水汽源地远,所以降水相对少。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乌拉尔山脉的东侧,位于背风坡,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所以降水少。(2)亚寒带针叶林带;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气温、降水、热量、海陆分布、人类活动等。(3)西西伯利亚平原由南到北跨纬度较大。与北部相比,南部所处的纬度位置相对较低,太阳辐射较强,蒸发量相对较大,较为干旱,形成草原带。与南部相比,北部所处的纬度位置相对较高,太阳辐射较弱,蒸发量相对较小,相对较为湿润,形成了森林带。(或均可,需表达清楚蒸发和水分状况)解析:(1)影
14、响降水的因素有大气环流、洋流、地形、海陆位置等。据图可知,该区域位于60N附近,受西风带影响,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水汽,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乌拉尔山脉的东侧,即西风带背风坡,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降水少,东欧平原位于西侧,为迎风坡,降水多;且与东欧平原相比,西西伯利亚平原距西侧的大西洋较远,到达的水汽较少,因此降水少。(2)据纬度位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森林地区的自然地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其分布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泰加林分布的地区纬度高,气温低,降水较少,沿海和内陆的水热条件差异较小,同时,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因此得以形成大致东西延伸、带状连续分布的自然地带。(3)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其北部为森林,南部为草原,影响因素应从蒸发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来考虑。读图可知,西西伯利亚平原由南到北跨纬度较大,与北部相比,南部所处的纬度位置相对较低,太阳辐射强,蒸发量相对较大,所以,南部较为干旱,形成草原,北部为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