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 八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3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
2、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5测试范围:部编版8年级上册全册。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5小题,16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翘首翘楚翘辫子B刹那古刹刹车C屏息屏气屏幕D回旋旋转凯旋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轮廓甲胄油光可签抑扬顿挫B适值罚跪气宇轩昂面红耳热C凄然吹嘘广袤无垠合颜悦色D帐蓬滞留颔首低眉鹤立鸡群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这个大公司刚赔7.4亿,又在欧盟多个国家面临集体诉讼,索赔金额折合人民币13亿,可谓是祸不单行。B家中的
3、老人都不在了,庭院荒芜,他触目伤怀,落下泪来。C看着父亲迈着蹒跚的步子给我买橘子,想到自己成人尚不能自立,愧疚的泪水瞬间溢满眼眶,完全不能自已。D目前在对待孩子近视的问题上,家长有两极化趋势,一类家长不以为然,任其发展;另外一类家长则很着急,进而病急乱投医。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市委宣传部决定,在国家公祭日前后,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主题。B有识之士认为,能否科学设计家庭作业是实现家校良性互动、家庭作业回归育人本位的重要条件之一。C精准扶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D广场舞为何在全国遍地开花?原因之一是人民群
4、众追求健康生活的意愿不断增强的结果。5.(8分)根据下面的材料,完成以下任务。材料一:由中共中央台办、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第九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近日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中牟县文化广电旅游局组织报送的“黑陶烧制技艺、诗竹画”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亮相本次文博会,荣获一银一铜两项大奖,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了中原郑州立体、丰富、时尚、现代的文化形象。(有删改)材料二:诗竹画至少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必须有诗。包括诗、词、歌、赋、曲。如果仅用吉祥语画成竹子,那不叫诗竹画。第二,必须用竹叶组成诗的每一个字。如果画了一幅竹子画,题了一首诗,那不叫诗竹画,因为它的竹叶没有
5、组成诗的每一个字。如果用其他树叶、草叶、花瓣、鸟组成的字和诗,也不叫诗竹画,因为必须是用竹叶组成的诗。第三,必须是画。如果仅仅把诗的字变形画成竹叶,而没有有机地组成一幅画,也不叫诗竹画。(有删改)附中牟“诗竹画”传人吴旭老师作品(1)阅读材料一,并拟写新闻标题。(2分)(2)在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宣传活动中,“诗竹画”传承人吴旭老师要到社区进行现场展演和宣讲,请你结合相关材料及吴旭的作品,用严谨准确的语言向身边的群众介绍什么是“诗竹画”?(2分)(3)在活动现场,你想去采访“诗竹画”传承人吴旭先生,请设计两个采访问题。(问题之间要有梯度和联系)(4分)二、(8分)6(8分)古诗文默写。(1)
6、山气日夕佳,_。(陶渊明饮酒(其五)(2)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3)报君黄金台上意,_。(李贺雁门太守行)(4)东风不与周郎便,_。(杜牧赤壁)(5)陶渊明饮酒(其五)中“_,_”两句写出了陶渊明宁静安详、安逸恬淡的心境。(6)春望一诗紧扣一个“望”字,感情细腻感人,说明“望”的内容的诗句是“_,_”。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46分)三、(16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8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
7、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三章)7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B池非不深也 (池:水池)C委而去之(委:放弃)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4分)A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才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B第段先举出概括性很强的战例证明,第段则从理论上来论证。C第段深入论证的是:“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8、。D全文语句整齐,气势磅礴,反映了孟子“民轻君贵”的政治思想。9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0.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4分)四知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闻其贤而辟之_当之郡_何谓无知_故旧长者_(
9、2)本文写了杨震的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可贵品质?(2分)11.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4分)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2分)(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四、(8小题,30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3分)材料一:“秋分”以何为“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到底“分”什么呢?有何特殊寓意呢?秋分这天,太阳光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与夜的时间长度
10、是相等的。秋分日之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向南半球偏移,北半球白天时间开始缩短而夜间时间增长,气温下降,早晚温差增加;南半球则正好相反。古人认为立秋是秋季的开始,霜降是秋季的结束,而秋分正好处于立秋和霜降的中间,因此秋分就有了平分秋季的意思。对于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来说,秋分时节秋意正浓,早晚凉爽,风和日丽,气候舒适。正是“秋日胜春朝”的时节,更是户外运动的黄金季。登山、慢跑、散步、打球都是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在公园、树林等空气湿润度较高的地方锻炼,不仅可以欣赏美景,也有助于增强抗燥能力,适应秋凉的天气。 ”疏朗时节,快意秋分!材料二:扬州秋色入画来李白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让多少人对扬州心生向往;而杜
11、牧笔下的“青山隐隐水迢迢”“二十四桥明月夜”,更是让扬州的秋色与月夜,从此镌刻在历史的记忆之中。扬州的秋天,着墨在运河三湾的层林尽染里。杉树林、芦苇丛、亲水栈道,在蓝天白云下,好像大自然的调色板;秋色中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宛如扬帆起航的大船。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项目,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每天1.5万张预约门票,经常在周末被“秒空”,成为古城新的文化地标。 。岂不闻“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月光皎洁流转,流淌过千年岁月的台阶,映照着亭台、石桥、湖水。秋风若有似无地吹拂在身上,带来满城的桂花香。不久前,当地举办“瘦西湖,梨园夜”首届戏曲主题游园会,沉浸式的诗画主题夜游通过“移动
12、剧场”+“零距互动”新体验,让游客尽享瘦西湖之夜的文化盛宴。扬州的秋天,升腾在东关街石板路上“扬州慢”式的烟火气中。走在这条扬州最著名的历史老街上,两边商铺里叫卖声连连,藕粉圆、长鱼面、蟹黄吃的何止是秋天的时令美食,也是活着的文化韵味。在东关街、皮市街、仁丰里等网红小巷的带动下,一批“微更新、渐进式”古巷成为古城“年轻化”生力军,扬州在延续历史文脉和生活气息的同时,通过“文化+”“产业+”,逐渐探索出古城现代化建设新模式。扬州的秋天,一静一动,一步一景,皆比诗情更具画意,看不尽,道不完,也品不够。(以上材料均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09月06日,有删改)12读完材料,你知道“秋分”以何为“分”吗
13、?请分条作答。(3分)13你认为下列哪句诗更适合被引用于材料一划线处?(4分)A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谢逸点绛唇金气秋分)B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C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D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白朴天净沙秋)14请在材料二的划线处补写一句适当的话总领本段。(3分)15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倒计时,两位同学由此展开了以下议论。如果你是小文同学,你将如何回答?(3分)小语:“节气只是时令的标志,而且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二十四节气的特征已不很明显。我们为什么还要在那么重大的场合向世界展示节气?”小文
14、:“(1)_。”小语:“传统文化的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但无论是节气文化,还是古城文化、戏曲文化等等,好像都与现代人距离很远。如何才能让传统文化走进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小文:“小语,你读一读这篇扬州秋色入画来的报道,扬州的做法或许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2)_。”(二)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下面小题。(17分)迟开的风信子何永康去年秋天,我随一伙舞文弄墨的人,受邀到雅安的一个风景区逗留了两天。行程结束时,好客的主人送给大家每人一个小礼物一枚风信子的种子。风信子原是花中稀罕之物,与主人的情谊一样珍贵,于是在行程中格外地小心呵护,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它在一路颠簸之后是否安然无恙。风信子种子形状恰
15、如一头大蒜或者说像一个洋葱,被卡在特制的圆形玻璃瓶瓶口。我严格按主人吩咐,把少许清水灌入瓶内,水位以不浸泡到种子根部为宜,它只需要吸收水气即可生长。过了半月,透过玻璃瓶,可以看见白色的根须冒了出来;又过半月,根须延伸到了水中。再往后越来越多的根须便在瓶子里盘满了。但瓶口的鳞状圆球却毫无动静,猜想是处于一年中最冷时节之缘故,花叶还处于冬眠状态。等吧,等待春风,等待花信,不然何以叫风信子呢?到了腊月,陆陆续续有朋友晒出他们的风信子开花的图片,还配上“报以梅花一处开”的文字,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而我的风信子依然静默如故,没有一丝破壳吐绿的意思,像一个入定的老僧,一副我行我素、无欲无求的样子。我咨询那些
16、已然开花的花主,好心者回答:“或许是温差的原因吧?”有那“幸灾乐祸”的家伙则说:“你那是一枚公花的种子。”我无心去探究花的性别,只揣度人家是不是采取了什么催长措施,比如施肥、加营养素。大家却都说没有,就是隔三差五换一次清水,那么就只能是温差的缘故了。于是我就用烤火炉给风信子升温,几天下来也毫无起色,反倒有点萎靡了,便知拔苗助长的手段使不得。我心有不甘,就在网上检索,一个小知识说:风信子与水仙酷似,有“洋水仙”之称。这让我灵光一现,依稀记起早年养水仙的事来。那水仙也是很久不冒叶芽,让人着急。听人说在鳞茎上用刀划开一个“十”字形的口子,可以助长。当时我便照着做了,果然奏效。眼见得大年三十临近了,我
17、已经不奢求风信子开花了,但即使是“公花”也该冒出几片叶子来,多少给人一点吉兆吧?我找出一把小刀,打算以一个外科医生的姿态,对温吞吞毫无生气的小圈球动手术了。但我比划了好一阵儿,最终还是放弃了。毕竟,我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果断划破水仙表皮的“我”了,心性业已平和许多,也早就学会包容生活中的不如意,那就再包容一次吧,包容一个植物成长的缓慢。快乐成长只是一句理想化的祝调,成长过程更多是痛苦的过程,缓慢的成长,说明经受的痛苦更多更深。我像理解我身边很多命运多舛、进步迟缓的年轻人一样,理解我这枚生长迟缓的风信子。何况,这风信子不适应异国他乡的生态环境,或者说有个体差异,不也是正常的吗?我于是释然、淡然甚至
18、是超然。大年三十的下午,我去了阳台,打算把晒了几天太阳的风信子请回客厅,我担心对面的人家晚上放的鞭炮、烟花会灼伤它。不经意间,我看见那个球状的家伙头顶居然冒出了一堆绿色和紫色。绿色是几片厚实的叶尖,包围着一团紫色的花瓣。哈哈,终于睡醒了!哈哈,终于开花了!大年初一一大早,我就去顾望,但见风信子的叶子已经向四面舒展地张开,中间一根粗壮的花茎擎起了一个椭圆形的花簇,数十朵小花齐刷刷竞相开放了,这是早春送给我的最好的新年礼物。迟开的风信子,迟开得恰逢其时!我由此想到了郁达夫的小说迟桂花中的一句话“因为开得迟,所以日子也经得久。”那么,我的风信子也开得迟,花期是不是也经得久呢?花有早开,人有早慧;花也
19、有迟开的,人也就有晚熟,乃灵敏与慢热两种不同的类型。一味求早无异于拔苗助长,难免会因急功近利而误入歧途,而一味地追求大器晚成也未必就能奏效。迟就迟吧。迟开的风信子,不也是花吗?(选自中国艺术报2021年03月22日,有删改)16请分析标题“迟开的风信子”有何含义。(4分)17请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1)而我的风信子依然静默如故,没有一丝破壳吐绿的意思,像一个入定的老僧,一副我行我素、无欲无求的样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2)不经意间,我看见那个球状的家伙头顶居然冒出了一堆绿色和紫色。(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18在等待风信子开花的过程中,“我”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4分)_心
20、有不甘_释然_19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试简要分析。(6分)第三部分写作。(共50分)五、(1小题,50分)20.(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前行是脚步的积累,拼搏是不断前行的过程。前行的路上,有风景、梦想,有期盼、关爱,有欢笑、痛苦,所以前行更离不开拼搏,一路前行,你有过怎样的经历和体验?请以“忘不了”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写作提示: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书写规范,卷面整洁。附加题。(8分)21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这场军事政变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指的是什么?发动者是谁?(2分)(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其结果怎样?(2分)(3)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后,中共派谁去谈判?其最终解决在当时有何意义?(4分)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