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71.50KB ,
资源ID:1347832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4783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首发》湖北省宜昌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二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首发》湖北省宜昌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二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

1、宜昌市2014级高二2月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共六大题,总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第一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五伦”说是儒家伦理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汉以来的伦常说,将“三纲”与“五伦”一体论之,一并推尊为人伦准则;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则将“三纲五常”视作吃人的旧礼教,加以整体摒弃。其实,无论肯定还是否定,将“三纲”与“五伦”捆绑在一起并不完全符合思想史实际。“三纲”说与“五伦”说虽然都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宗法观念的表现,有相通性,但二者的主旨和成说时期皆有差异,分别代表我国传统伦常观念的两种走势,应当区别

2、对待。大体言之,酝酿于战国、定形于秦汉的“三纲”说是皇权时代的产物,体现了君主集权制下的垂直式独断,强调的是上对下的等级威权以及下对上的无条件服从。而形成于先秦的“五伦”说相对较多地保留了氏族民主遗存和分权之义,蕴蓄着血亲温情。“五伦”说,即孟子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其中包含着人际间的温馨、理解和信任,包含着发乎人心的骨肉之情,讲究的是“情理”和人际关系的对称性、和谐性。 “五伦”说主张的君臣关系,集中反映在尚书左传孟子老子等先秦典籍的民本主义表述中,其精义有二:其一,下是上的基础,民众是立国的根本。尚书中的“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此精义的

3、著名表述。正是从这种认识出发,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名论。其二,民意即天意,民心即圣心。尚书载周武王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又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五伦”说对君与臣两方面都提出要求:“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民本主义者的一个经常性论题,是“爱民”“利民”,反对“虐民”“残民”。孟子反复劝导国君“保民而王”,荀子则有警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太宗与魏征君臣对中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名论,即承袭于此。在其他人际关系中,“五伦”说同样提出

4、双向性要求。例如,在夫妇关系上,以“义”为标准,强调“夫妇以义事,义绝而离之”“夫不义,则妇不顺矣”;在父子关系上,主张“父慈子孝”;在兄弟关系上,主张“兄友弟恭”。清末民初的学者梁启超将“五伦”的精义概括为“相人偶”,也即互敬互助的人际关系。 “五伦”说对人们提出互敬互助的要求,以形成较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今天来说也不无现实意义。当然,“五伦”说作为宗法等级社会的产物,侧重强调“义务”,尤其是下对上的义务,而基本没有涉及权利问题,没有对民众享受权利和运用权利给予法定性的肯定认同,故我国传统社会不可能充分实现社会和谐。我们今日建设和谐社会,可进一步弘扬“五伦”说在人际关系上的双向观照、和谐相处

5、之义;同时要超越前人,有所创造发展,如在义务与权利的统一上实现不同层级的良性互动,则有助于处理社会人际关系,如政府与民众关系、劳资关系、民族关系、医患关系、家庭关系等。这是社会长治久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摘编自冯天瑜儒家“五伦”说辨析有删改)1、关于“五伦”内涵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五伦”是儒家伦理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被推崇为人伦准则, 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将其视作吃人的旧礼教。B、“五伦”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宗法观念的体现,与“三纲”有相通性,但在主旨和成说时期方面有一定差异。C、“五伦”说即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包含着人际的温馨、

6、理解和信任,讲究“情理”和人际关系的对称性、和谐性。D、“五伦”说形成于先秦,相对较多地保留了氏族民主遗存和分权之义,蕴蓄着血亲温情,侧重强调“义务”,尤其是下对上的义务,而基本没有涉及权利问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尚书左传孟子老子等先秦典籍对民本主义的表述体现了“五伦”说主张的君臣关系,如尚书载周武王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B、“下是上的基础,民众是立国的根本”“民意即天意,民心即圣心”是“五伦”的精义,正是从这些认识出发,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名论。C、无论在君臣关系上,还是在父子关系上,抑或夫妇关系上, “五伦”说都提出了

7、双向性要求,对维护人际关系有一定积极作用。D、 “五伦”说基本没有涉及权利问题,没有对民众享受权利和运用权利给予法定性的肯定认同,因此我国传统社会不可能充分实现社会和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主张保民而王,荀子阐发的“水舟关系”都体现了民本主义者的“爱民”“利民”思想,唐太宗治理国家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B、虽然“五伦”与“三纲”被尊为封建社会的人伦准则,但“五伦”与”三纲”不同,其精义对我们今日建设和谐社会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C、片面的单向要求,或是上对下的专断或是下对上的民主,都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国家丧失稳定,无法持续发展。D、清末民初的学者梁启超

8、将“五伦”的精义概括为“相人偶”,也即互敬互助的人际关系,因此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以“五伦”为标准。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刘爚(yu),字晦伯,建阳人。与弟韬仲受学于朱熹、吕祖谦。乾道八年举进士,调山阴主簿。爚正版籍,吏不容奸。调饶州录事,通判黄奕将以事污爚,而己自以赃抵罪去。都大坑冶耿某闵遗骸暴露,议用浮屠法葬之水火,爚贻书曰:“使死者有知,祸亦惨矣。”请择高阜为丛冢以葬。调莲城令,大修学校,乞行经界。改知闽县,治以清简,庭无滞讼,兴利去害,知无不为。差通判潭州,未上,丁父忧。伪学禁兴,爚从熹武夷山讲道读书,怡然自适。筑云庄

9、山房,为终老隐居之计。调赣州坑冶司主管文字,差知德庆府,入奏言:“前者北伐之役,执事者不度事势,贻陛下忧。今虽从和议,愿益恐惧修省,必开言路以广忠益,必张公道以进人才,必饬边备以防敌患。”迁尚左郎官,请节内外冗费以收楮币。转对言:“愿于经筵讲读大臣奏对反复问难以求义理之当否与政事之得失则圣学进而治道隆矣。”乞收拾人才及修明军政。迁浙西提点刑狱,巡按不避寒暑,多所平反。有杀人而匿权家者,吏弗敢捕,爚竟获之。迁国子司业,言于丞相史弥远,请以熹所著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之说以备劝讲,正君定国,慰天下学士大夫之心。奏言:“宋兴,六经微旨,孔、孟遗言,发明于千载之后,以事父则孝,以事君则忠,而世之所谓道

10、学也。庆元以来,权佞当国,恶人议己,指道为伪,屏其人,禁其书,学者无所依乡,义利不明,趋向污下,人欲横流,廉耻日丧。乞罢伪学之诏,息邪说,正人心,宗社之福。”又请以熹白鹿洞规颁示太学,取熹四书集注刊行之。兼工部侍郎。奏:“乞使沿边之民,各自什伍,教阅于乡,有急则相救援,无事则耕稼自若,军政隐然寓于田里之间,此非止一时之利也。”请城沿边州郡、罢遣贺正使。试刑部侍郎,兼职依旧,赐对衣、金带,辞,不允。两请致仕,不允。奏绝金人岁币,建制置司于历阳以援两淮。乞罢瑞庆圣节,谢绝金使。卒,赠光禄大夫,赐谥文简。 (宋史刘爚传 有删改)4、对文中划破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愿于经筵讲/读大臣

11、奏对/反复问难以求/义理之当否与政事之得失/则圣学进/而治道隆矣B、愿于经筵/讲读大臣奏对/反复问难以求/义理之当否与政事之得失/则圣学进/而治道隆矣C、愿于经筵/讲读大臣奏对/反复问难/以求义理之当否/与政事之得失/则圣学进而治道隆矣D、愿于经筵讲读/大臣奏对/反复问难/以求义理之当否/与政事之得失/则圣学进而治道隆矣5、对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浮屠”是梵语音译,也写做“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文中“浮屠法葬之水火”也就是指佛教提倡水葬、火葬。B、六经即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本儒学经典,相传是由孔子晚年整理的。C、“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代官员如果是

12、遭到罢免则往往称为“黜”。D、“谥号”是指朝廷根据官员为官政绩和品行赐予称号,以示嘉奖,如范仲淹赐谥文正,本文中刘爚则赐谥文简。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步入仕途不久,刘爚调任饶州录事,但是饶州通判黄奕用不实之言,诬陷刘爚,使刘爚在任期未满的情况下就不得不背着罪名离任。B、在担任潭州通判期间,刘爚一面跟随老师朱熹讲道读书,一面建议朝廷广开言路,延揽人才,加强边备。C、刘爚认为,南宋庆元以后,奸人当道,他们害怕有人用公义议论自己,因而排斥儒学、迫害儒士,导致了当今社会世风日下,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重拾儒学。D、兼任工部侍郎后,刘爚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建议,如在边

13、境设立州郡、建立援助两淮的制置司、不再向金人纳贡、停止不必要的节庆等,这些建议都被朝廷一一采纳。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改知闽县,治以清简,庭无滞讼,兴利去害,知无不为。(5分)乞使沿边之民,各自什伍,教阅于乡,有急则相救援,无事则耕稼自若。(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8-9题。踏莎行晏殊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8、上阕写景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5分)9、晏殊曾在浣溪沙中抒发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慨,本

14、词抒发的情感与浣溪沙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是_,_。阿房宫赋中“ , ”两句写秦宫中的妃嫔媵嫱每日梳洗打扮,使得河水都泛起了油脂。雨霖铃(柳永)中的“_,_。”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刻碑名手聂鑫森 (1

15、)范玉成是古城的刻碑名手,已是古稀之年了。 (2)他长得高大魁梧,浓眉大眼,但面白无须。两只手掌伸开来,小蒲扇一样;指骨节很突出,只要轻轻一握,便咔吧吧一阵脆响,让人觉得那手非常有力气。 (3)范玉成十四岁起拜师学艺,五十多个年头一眨眼就过去了。一生中刻过多少碑?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他从刻石社退休十多年了,可一直没闲着。儿子还在刻石社,一接下什么重要工程,总得请老爷子把把关。他也乐意,范家手艺一代代传承,绝不能让世人说闲话,否则就愧对列祖列宗了。 (4)儿子范致远也到知天命之年了。 (5)他对父亲说:“邻市的望江楼重修一新,有块重修望江楼记碑要刻哩。” (6)范玉成显得特别高兴。他记得四十多年

16、前,也就是1966年春节过后,那时他才三十来岁,与一些同行应邀到望江楼公园刻一条诗碑长廊。一直刻到冬天,眼看就要完工了。有一天傍晚,突然来了很多戴红袖章的学生和工人,把望江楼的台阶撬开了,把门窗卸了,把楼梯拆了,把里面的字画等文物烧了,一座清乾隆时的三层楼阁刹那间被当做“四旧”毁掉了。他只能远远地看着,泪水纵横。第二天,那些刻好的诗碑,也被一一砸碎,并把他们这些刻碑人驱赶回了老家。他后来听说,在望江楼原址,竖起一座巨大的工农兵“造反有理”群雕像。又过了些年,雕塑拆了,改建成了一个大花坛。现在恐怕是拆了花坛,再在原地重建了望江楼。范玉成渴望旧地重游,那楼可还是往日模样? (7)儿子说:“现在正是

17、炎夏,太热,您暂时别去。等我在那里阅好了稿,选好了石,上墨、过朱、打样后,准备刻碑了,您再来,一边指点我,一边看看风景,好吗?” (8)范玉成答应了。 (9)日子一天天过去。范玉成在心里计算着:儿子该阅稿了,那文章是谁撰写的呢?又是哪个书法家书写的墨本呢?字的大小、行距、结构,儿子是否都了然于心了?选的是什么石头,汉白玉石还是大理石?选好了石,先要用砂石打磨平整,再用细刀砖磨光,直至腻滑方可。接下来,儿子该“上墨”了:用磨浓研匀的上等墨汁刷在石上;墨汁干后,再用烙铁烫上白蜡,薄薄地在墨上覆盖一层。下一道工序应是“过朱”:把透明拷版纸覆在墨本上,双钩临描,然后再用银朱做红线双钩。待做完这些,就该

18、“打样”了:把“过朱”的双钩拷版纸,平铺在上过蜡的碑石上,用木榔头垫着羊毛毡,敲击钩本字样,让双钩红线清晰地印下去。 (10)范玉成乘车赶到邻市的望江楼公园,在一间工作室里,找到儿子时,儿子正好完成了“打样”。 (11)范玉成开始阅稿,文章是本市市长华声撰写的,还不错,情文并茂;墨本是请北京一位老书法家几个月前书写的,那老书法家写好寄来后因心肌梗塞竟鹤归道山了。字真好,行书,有兰亭序帖的味道,可惜天不悯才啊。 (12)再看一遍文章,范玉成头上冒出了一层热汗,文中说望江楼毁于1967年春,这就失实了,分明是1966年冬!听说市长还年轻,不到五十岁,又不是本地人,恐怕没有细细考察,就轻率地作了结论

19、。 (13)范玉成说:“这碑暂不能下刀,一定要改过来。” (14)儿子急了:“爹,我们只管刻就是了,这不是我们的错。再说,人家市长会改吗?再说书写的人都死了,谁能把墨稿改正过来,而且风格丝毫不差呢?” (15)“若市长不肯改,这个活儿我们退了!碑者,史也,是留给后人看的,不能以讹传讹。” (16)儿子不做声了。 (17)第二天一早,范玉成让儿子把公园的负责人陈主任找了来,当面说明了情况。听完范玉成的话,陈主任说:“我就去找市长,谢谢范老的提醒。” (18)中午快吃饭时,陈主任兴冲冲地回来了,说:“华市长让我转达对您的敬意,而且交代一定要改!” (19)范玉成呵呵地笑了。 (20)“文章好改,只

20、是这墨本上的字怎么改写过来呢?”陈主任问。 (21)“你放心。这位老书法家的字,我熟悉,要改的字,我可以补写得和他分毫不差,这个功夫我还是有的。” (22)一个月后,重修望江楼记碑刻好了,看过的人都啧啧称赞。 (23)父子俩走之前,认认真真地登上了望江楼,看古色古香的横梁直柱、飞檐翘角,抚红漆栏杆、雕花门窗,品匾额、楹联的内容和书法,确实可称之为杰构。他们登到顶楼,骋目远望:湘江如带,白帆点点;远山似簇,村镇笼烟。 (24)范玉成对儿子说:“刻碑的人,责任重大,历史是不能作假的。否则,我不敢登上这望江楼,我怕前人责怪,后人唾骂!”(25)儿子说:“爹,我会记在心里的,您放心。”下列对作品有关内

21、容和艺术技巧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小说开头对范玉成的肖像描写非常生动传神,既符合范玉成的职业特点,也暗示了他刚正不阿、傲视权贵的性格。B、小说第(6)段画线处写望江楼被毁的经过,文字不动声色,但是排比手法的应用,却使字里行间蕴含着一股沉郁悲痛之情。C、这篇小说中,作者叙事显得从容不迫,看似漫不经心,实则针脚绵密,例如老书法家的过世闲闲一笔,也在后文中翻起小小波澜,并为范玉成的形象增添了光彩。D、本文的人物取名别有意味,范玉成、范致远、华声这三个名字既扣紧了人物的性格、形象特征,也与故事情节、主题相得益彰。E、小说第(23)段父子二人登楼参观,此处的语言也由此前的

22、平易朴实一变而为典雅精致、富于诗情,从风格上说未能统一。作为一个次要人物,范致远这个角色在小说中起到了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小说第(9)段的心理描写从全篇来看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请简要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并结合当前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问题,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兴学育才 福荫世代记香港著名慈善家田家炳改革开放之后,在这个“江山如此多娇”的时代,海外乡亲慷慨捐资,建设故园,蔚然成风。田家炳先生就是其中爱国爱乡的一颗明星。田家炳先生于1919年出生在广东大埔县的一个偏僻山村,1935年漂洋过海,定居越南,与同

23、乡合办“瓷土公司”,从事大埔瓷土的外销业务。四年后转徙印尼,从事橡胶行业。他精心经营,仅十多年光景,便一跃成为出色的年轻实业家。50年代后期,移至香港。他经过认真调查考察,深谋远虑,从熹微的曙光中,看到未来的光明前景。加之脚踏实地的实干苦干精神,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鸿图大展,跻身富翁行列。田家炳先生在跃上富翁宝座之后,不忘“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初衷,热心公益。仅在故乡大埔,他兴办教育、卫生、电视、文化、交通等公益60多宗,捐资额总共3000多万元。之后,他又把资助建设故乡的概念扩展到全广东省和全国范围。如广州市、韶关市和梅州市,他都踊跃资助兴办教育、卫生、交通等事业。在北京等省市,同样有

24、他的捐建项目。如捐出数百万元,协助当地政府重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北京市生物标本馆。在港台,田先生也同样慨允数千万元,先后兴办了田家炳体育中心、田家炳中学、田家炳小学、田家炳幼儿园、田家炳老人活动中心等。总而言之,这位慈善家的奉献是没有地域的,他的慈善公益行为,受到各方人士的赞誉。家炳先生虽然出身书香世家,但受当时条件的限制,他喝的墨水不多,因此,对子女的要求甚为严格。他有五子四女,都受过高等教育。除五公子留美发展外,长子、次子、三子、四子都在香港经营田氏化工工业。由于他的子女全部掌握了高深的文化知识,其创下的实业,也能得到不断开拓和发展。田家炳先生从他的亲身经历中,深感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首先要有

25、文化知识,因为知识是开拓事业的指路明灯,正如前人所言:“太阳给世界带来光明,知识给人类增长财富。”人们要掌握知识离不开学校的培养,所以他的捐资很大部分放在兴学育才上,做了四件善事。资助兴建各类学校,提供良好的育才园地,此其一也。家炳先生在其诞生的故土,除兴建托儿所、幼儿园和多所小学外,还建了家炳一至五中和玉湖中学共6所中学。在大陆、港台,都是斥资巨金建校园,为当地政府分忧。资助兴建“空中讲台”,提供先进的教学设施,此其二也。提供“双奖”基金,鼓励师生拔尖,此其三也。他在故乡,从1989年起,每年提供一定基金,专门输送20名高中毕业生到广州高等学府就读,毕业后回家乡服务。建立培训基地,提高校长的

26、素质,此其四也。当他了解到广东省有5000多所中学,便主动捐资在广州兴建八层的“广东省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分期分批对全省校长进行轮训,为促进教学更上一层楼提供了基地。在1000多年的华侨史册上,旅居海外的炎黄子孙,他们爱国爱乡的优良美德,世代相传,彪炳千秋。孙中山高度评价曰:“华侨有功革命。”“华侨是革命之母。” 但广大华侨的爱国爱乡之情,往往受历史条件或其他因素限制,他们在世义举不断,离世后善事即告终。田家炳能借鉴历史,高瞻远瞩,首创了“兴办公益,世代不断”的壮举。俗话说:“节气不饶人,岁数不饶人,算盘子不饶人。”田家炳先生已过古稀之年,他为了慈善事业世代不辍,于1991年就立下遗嘱,指定把

27、四幢工业大厦捐出,只留下化工厂给子女继续经营。同时成立田家炳基金会机构,建立了董事会,由专职董事管理。凡在各地捐建项目,均由受捐单位做出预算,交董事会审核后,逐一实施,并代代传下去。这一伟大创举,为广大侨胞、港澳台胞中的实业家世代造福社会、造福人类树立了榜样。在香港这个世界游客云集之地,若站在芸芸布衣行列中,根本看不出田家炳先生有特殊身份。凡往港探亲考察的人,不论职位高低,不论生熟内外,经联系他答应相见的,都亲自迎送。他虽年岁已高,商务缠身,甚为繁忙,但对客人尊为上宾,亲自陪同,共席相聚。遇上无闲暇,不能亲临,他都委托代理人替其接见。笔者在壬申岁首往港探亲考察,慕名去拜访田老先生,通了电话,说

28、明来意后,他首先表示欢迎。但同时说明,他因公事急需外出,暂无时间会见,深表歉意。随即问及笔者离港日期,并说会派人约我见面交谈。笔者作为一位小字辈,又和田老先生素未谋面,首次接触,听到如此热情的话语,确实非常感动。不久,田先生即派其基金会的董事房德昭先生代表他老人家专程来访,并再次表示歉意。此情此景,使人终身难忘。行文至此,笔者联想起一句谚语:“把桂花装进瓶子里,它的香气还是射向四方。”(取材于“中国人物传记网”,有删改)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田家炳先生早年在越南从事大埔瓷土的外销业务,后来到从事橡胶行业,再到香港创业,他深谋远虑,独具慧眼,踏实

29、苦干,跃居香港首富宝座。B、本文以时间为顺序,有条理地叙述了田家炳先生大半生的丰富经历及其主要事迹,文章脉络十分清晰。C、本文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但倒数第二自然段改用第一人称,作者通过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且表达了自己的感动与敬意。D、从整体上看,本文的语言质朴、平实,注重引用数据,不尚浮华,这种写法能让读者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田家炳先生在慈善事业上的巨大贡献。E、本文开头引用了毛泽东的诗句,文中引用了孙中山的名言,此外还引用了一些俗语、谚语、格言,这些引用使文章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一名慈善家,田家炳先生的慈善行为有什么独特之处?(6分)综观全文,你认为田家炳先生有哪

30、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6分)作者在末段引用了谚语:“把桂花装进瓶子里,它的香气还是射向四方。”你认为这句话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8分)第二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不顾人民死活只顾发财享乐的贪官都 ,人们对他们深恶痛绝,这很自然。李白写诗豪放不羁,张旭写字 ,两人的作品都脍炙人口。品德高尚、有修养的人往往能够严于律己,表里如一,即使在一个人独处时也能做到 。A、罚不当罪 笔走龙蛇 谨言慎行 B、罪不容诛 妙笔生花 谨小慎微C、罪不容诛 笔走龙蛇 谨言慎行 D、罚不当罪 妙笔生花 谨

31、小慎微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本轮价格改革提出: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B、深圳市科创委主任陆健介绍,创客群体在深圳不断壮大,其中包括创业型的创客和带有兴趣爱好的创客共约1万人加入了这个群体。C、按规定,厅官们不能有专车,但实际中厅级官员不仅有专车,甚至连县处级和部分科级官员都享有专车。D、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决定,实施普遍二孩政策。中国从1980年开始推行了35年的城镇人口独生子女政策真正宣告终结。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问:作家写作时是一种个人体验,还是一

32、个社会行为?答:个人体验是基础,是第一位的。 。 。 , 。 , 。但很多人没有自己的灵魂生活,我不相信这样的人能够真正有益于社会只要一个作家足够深刻,他在个人体验的基础上写出的东西就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事实上,这样的人往往没有自己的立场,他们经常改变自己的观点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雄心都很大,喜好指点江山如果一个作家没有这些,仅仅因为考虑到作品对社会的影响去写作,那么他写出来的东西就会比较空,比较假实际上没有一个观点真正是他们自己的,与其说他们在改变社会,不如说他们是在不断地被社会改变。A、 B、 C、 D、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33、处不超过15个字。(5分)“诗言志”一说,由于“志”本身内容的丰富和各人理解、取舍的侧重点不一,导致了后代诗论中“言志”与“缘情”的对立, 。重理派强调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而往往忽略文学的艺术特点;重情派则与之相反, ,重视诗歌艺术规律的探讨。然而,纵观文学史,对“诗言志”中“志”的内涵的理解的主流却是情志并重。从毛诗序到刘勰、孔颖达、白居易,直至清代的叶燮、王夫之,都是如此。他们强调诗歌既应反映现实,为教化服务,重视其社会作用;又应感物吟志,情物交融,突出其抒情性;情志并重,功利性与艺术性两不偏废。应该说, ,因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17、下图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会徽标志,请描述除文字之外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6分)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一: “毒舌”来了,不仅来得快,而且多。从金星脱口秀到奇葩说,曾经人人厌弃的“毒舌”,如今成了网红,成了诸多综艺节目的卖点。材料二: 我们生活在虚伪中太久,人们普遍患上了人际关系真相匮乏症。励志书、温情的电视剧、人与人之间过多的客套这些很有必要,但多到让人窒息,就需要毒舌来刺破沉闷的空气,打开一扇窗子。 南方周末以上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