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滚动训练三(必修一、二、三)一、选择题(共24小题,48分)1黄河流域是中国农业的起源地,到战国末期,黄河已有“浊河”之称,西汉时,黄河更是“河水高于地上”,下游地区水患频繁,引发土壤沙化和盐碱化。导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A生产工具的改进B精耕细作的农业C人多地少的矛盾D重农思想的影响2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利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A旨在扩大宋朝疆域B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C打破了市坊的界限D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3明朝大移民从洪武三年至永乐十五年共十八次,主要向
2、中原地区移民。凡移民垦田者,朝廷都拨发路费、耕牛和种子,免征三年赋税。此政策()A促进长途贩运进一步发展B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C为资本主义萌芽创造条件D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4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提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A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B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C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5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
3、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C句式整齐,语言精练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6在古希腊,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在将雅典城邦划分为十个部落的同时又给每个部落确定一位民族英雄。这一举措意在()A确立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B培养公民对共同体的认同感C提高雅典公民参政积极性D麻痹雅典公民以维护城邦制7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启蒙运动时期人们思考的问题突出表现在()A批判神权统治B提倡人性解放C倡导思想自由D构建“理性王国”8唐宋时期人们注重服饰仪表,有“衣裳不知洁,人前满面羞。行时无风
4、采,坐在下行头”的诗文记述;朱熹更指出“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据此可知,唐宋时代()A理学观念影响了生活服饰B崇尚穿着折射了社会富有C礼仪教养的准则深入人心D史料实证可借助诗文记述9对“五四”集会游行示威,梁漱溟评价说:“纵然曹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得。”在此,梁漱溟()A赞扬了“五四”民主、科学的精神B认可国民的正义行动体现了自由原则C肯定了“五四”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主张在民主法治的原则下捍卫国家权益10下表分别为1940年12月25日刊登在延
5、安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一卷第十二期上和战后日本防卫厅防卫研修战史室编写的华北治安战中关于抗战时期,百团大战中日双方统计的日方伤亡情况中方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日方伤1719人,亡302人,皇协军失踪1202人。这一差异说明()A中方的统计数据相对接近事实B日方减少伤亡数字以鼓舞士气C历史的真相无法还原D双方的统计与各自的立场有关11凸面镜早在唐代就作为小儿玩物出现于长安街市,而西方人在13世纪末才制成了眼镜。明朝时眼镜传入中国并很快流行,但人们除了用其读书外,并未对其本身进行研究。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科技()A对西方科技发明有影响B曾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6、C满足于初级的实际应用D发展步伐落后于西方国家1219271936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A摆脱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B民族工业的资金、技术实力与外国企业不相上下C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13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而谭嗣同则在他的名著仁学中将儒家的“仁”推而广之,但却要求“冲决”儒家所倡导的“三纲五常”。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借助圣人之名全面否定传统文化B以儒家思想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C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D“托古改制”为维新创造历史依据14孙中山曾说:“我们
7、一定要在非满族的中国人中间发扬民族主义精神,这是毕生的职责。”据此可知,孙中山对“民族主义”的解读()A具有一定的狭隘色彩B体现了民权主义思想C是为完成反帝的任务D借鉴了欧美民族学说152019全国卷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1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
8、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一大强国,被人不安地看作是一个令人畏惧的好斗的国家,而不是一个被投以贪婪的目光、即将被瓜分的弱国。”这里的“改变”主要是指()A建立一种统一的全能的结构,并将其扩展至全国B实现了全国统一和抗美援朝的胜利C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将统治权力交给人民,保障个人权利,恢复自由市场秩序17“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B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C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D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18中西文化大规模交流在历史上有两次。第一次发生在汉魏以及隋唐时期,欧、
9、亚、非三大陆的商人大量沿着丝绸之路来华,中华文明的成果大量外传。第二次便是明末清初大批天主教传教士取道海路东来,他们带来了西方科学。两次文化交流的变化反映出()A中西方社会性质的剧变B中国出现向西方学习的社会思潮C西方优势地位逐渐显现D中国人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度提升19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有250万青年参与,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此项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其原因是()A调整农业结构并稳定了产品价格B基本解决就业并消除了危机隐患C将失业救济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D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20光荣与梦想一书评
10、论大萧条:“在同一时间,同一国家里,既是生产过剩,也是消费不足。”这一矛盾现象说明()A单纯的市场机制容易造成生产的无序B自由放任政策是经济萧条的直接原因C计划经济是解决经济萧条的可行途径D罗斯福新政应致力解决生产过剩问题211919年3月,苏俄政府颁布了关于消费公社的法令,规定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该规定()A提高了苏俄的公有化程度B激发了工农的生产积极性C有助于保障前线的物资供应D易引起工农内部之间的猜疑22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讲过一个“媳妇煮粥”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每年打的粮食
11、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结合所学判断这个故事指的是()A大国霸权主义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布雷顿森林体系D经济全球化趋势231991年7月,美苏签订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规定双方削减核力量的1/3,苏联减少现有核弹头的41%,美国减少43%。美苏的这一举措()A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B解除了世界性的核威胁C有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D加速了两极格局的瓦解241854年,英国作家狄更斯艰难时世中描写英国工业城镇: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上面冒着长长的黑烟;运河被染得
12、又黑又臭。大街小巷都一个样,里面住的人也差不多,他们在同一个时间上班下班,做同样的工作。对他们来说,今天和昨天、明天没有不同,今年和去年也一样。这表明了()A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B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C城市化带来新的社会问题D工业革命中人们没有人生追求二、非选择题(共三小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252019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
13、海关一口通商。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材料二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材料三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摘编自武
14、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262021全国乙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如图是中国共产党建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间部分重要会议示意图。从图中任选两次会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会议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并说明其原因。(要求:明确列出两次会议,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唐代始有其名。北宋年间,涌现出以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岳麓山岳麓书院
15、、嵩山嵩阳书院、回雁峰石鼓书院)为首的大批书院,南宋更是书院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著名学者都在书院任教。书院以培养“希贤希圣”之士为己任,提倡“为己之学”,主张“进德”与“修业”并重。课程内容完全是由执教的山长、主讲教师确定,除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外,还有儒学大师各自的研究心得。同时,历史典籍也是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之一,部分书院还教授关于农田、治民、水利、算术以及军事等一些实用技能型知识。摘编自杨果也谈宋代书院与同时代的欧洲大学材料二虽然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没有一个确定的日期,但一般认为,最早的大学建于12世纪。随着贸易和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需要更多的管理和服务机构,并需要大量
16、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素养的从业人员,原有的教育机构不论在数量、规模还是所设专业都无法满足时代需要。在1100至1200年间,大量的新知识涌入西欧,这些新知识冲破了大教堂学校和修道院学校的束缚,产生了有学问的职业。它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地的求知欲旺盛的青年来到巴黎和博洛尼亚,组成那些学术行会,并给予我们对于大学的最初和最好的定义: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社团。摘编自贺国庆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探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书院课程内容的特点,并分析宋代书院兴盛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宋代书院与中世纪欧洲大学的不同,并简要分析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勃兴带来的积极影响。滚动训练三(必
17、修一、二、三)1A2D材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反映了宋代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这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故D正确;宋代路制与扩大宋朝疆域无关,故A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文武分权的特点,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打破市坊的界限的问题,故C错误。3D材料中明朝对垦田移民者给予大力支持,这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政府鼓励农民垦田,不是发展长途贩运,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政府鼓励农民垦田,并未冲击豪强地主势力,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措施固化了自耕农经济,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故C项错误。4A5A“少引圣籍,多发天然”“雅俗共赏”说明
18、元曲风格以俗为尚,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比较接近民众,贴近生活,人们容易接受,故A项正确;“寄情山水,意境悠远”属于山水画的特点,故B项错误;元曲的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句式整齐,语言精练”是唐诗的特色,故C项错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明清小说的特点,故D项错误。6B材料中文字说明克里斯提尼改革开始确定以地域为标准划分选区的政治选举模式,这种新的选区划分能否稳定下来,并在政治运作中发挥效力,克里斯提尼认识到培养公民对共同体的认同感非常重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克里斯提尼给每个部落确定一位民族英雄。确立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培养公民对共同体的认同感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提高雅
19、典公民参政积极性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麻痹雅典公民以维护城邦制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7DA、B两项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C项是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只有D项是启蒙运动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故本题答案选D项。8C唐朝时还没有理学观念,故A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唐宋时期人们注重服饰仪表,认为服饰仪表可以折射出做人的道德法则,B、D项偏离了题干主旨。唐宋时期人们注重服饰仪表,朱熹主张“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据此可知人们认可做人要符合儒家礼仪规范,故C项正确。9D材料没有提及对民主科学的赞扬,排除A;由材料“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
20、得”,可见梁漱溟并不完全认可国民的行动,即五四运动期间一些国民的行为违背了自由原则与法律规范,故排除B;材料没有提及五四运动的性质,排除C;材料认为“五四”集会游行示威,表达了捍卫国家权益的爱国热情,但在此名义下的暴行触犯了法律的底线,是应该抵制的,要在民主法制的原则下捍卫国家权益,故选D。10D依据题意可知中方统计的日军伤亡人数与日方战后统计的日军和伪军伤亡人数差距特别大,在抗战相持阶段,中方的统计数字大是为了鼓舞抗战的士气,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而战后,日方统计的数字小是为了掩盖战争的真相,故双方的统计与各自的立场有关,D项正确。A、B两项片面,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11C12D结合所学知识
21、可知,19271936年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如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导致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故D选项正确;当时中国民族工业不可能摆脱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故A选项错误;民族工业的资金、技术实力与外国企业差距较大,故B选项错误;一战时期,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故C选项错误。13D维新派借助儒家学说宣传变法,而不是否定传统文化,故A项错误;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故B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故C项错误;康有为在宣传维新变法的过程中借助于传统文化进行,“托古改制”是其特点,谭嗣同“将儒家的仁推而广之”显然也是
22、“托古改制”的体现,故D项正确。14A“我们一定要在非满族的中国人中间发扬民族主义精神,这是毕生的职责。”说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要是反满,带有一定的局限性,A正确;材料论述的是民族主义,B错误;此时并没有完成反帝任务,C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15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封建”或“半封建社会”的术语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D选项符合题意;A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未涉及官僚资本在中国的膨胀问题,B排除;“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民众,C说法过于绝对,排除。16A依据材料可知,“改变”的时间是在“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结果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一大强国”。A项是指19531
23、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B项抗美援朝的胜利是1953年,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而国家的统一大业到今天仍没有完成;C项是1971年重返联合国;D项是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故本题选A。17B根据所学知识,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而不是完全的自治,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18C从中华文明的成果大量外传到传教士带来西方科学,说明新航路开辟后,欧洲逐渐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主角,西方优势地位逐渐显现,故选C项;中国社会性质的剧变发生在近代,故排除A项;明末清初时期中国并没有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思潮是在鸦片战争后,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谈及明末清初时期的商品贸易,故不
24、能得出中国人对世界市场依赖度提升的结论,排除D项。19C题干中所述的措施吸引了250万青年参与,等于解决了这些人的就业问题,缓解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失业问题,而开辟的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又有利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综上所述,C最符合题意,故选C。20A“既是生产过剩,也是消费不足”说明单纯的市场机制容易造成生产的过剩,出现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故A正确;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是经济萧条的直接原因,B错误;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结合所学,美国解决经济萧条的方式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不变情况下加大对经济的干预,故C错误;结合所学,为了渡过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在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多个方面采
25、取措施,不仅解决生产相对过剩问题,还刺激消费,加大社会福利等,故D错误。21C根据“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苏俄加强了对社会物资的控制,体现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正确;A、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体现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利于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保证战争胜利,不利于激发工农的生产积极性,B错误。22C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长期大国霸权主义,虽然遭到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但霸权主义一直存在,A项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普遍现象,虽然在不同时期国家
26、干预的力度有所不同,但迄今为止仍在使用,B项错误;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大势所趋,且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在不断地加强,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经济实力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随着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放缓,黄金储备减少,美元实际贬值加剧,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崩溃,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C。23C美苏缩减核武器显然是有利于当今国际局势的稳定的,也反映了和平发展的世界主题,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缩减核武器不是苏联解体的原因,相反还能减轻苏联的负担,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错在“解除”,世界性的核威胁是无法解除的,不符合
27、题意,排除;缩减核武器和两极格局的瓦解无直接的关系,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24C依据材料信息和工业革命的影响相关内容可知,工业革命带来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拉大、工人阶级的生活仍旧非常贫困等社会问题,A、B选项是C选项中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的社会问题的具体方面,因此C选项表述更加全面,故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材料中展现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并未体现工业革命中人们没有人生追求,并且此项叙述过于片面,以偏概全。25答案:(1)变化:从不区分进口税率与出口税率,到区分进口税率与出口税率,并且出口税率高于进口税率;晚清海关税率较鸦片战争前降低。原因:清代中前期限制中外贸易,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协定关税,海
28、关主权丧失;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2)特征:完全自主;税率灵活,根据国家需要调整。意义:维护国家关税主权;有利于结束外贸入超的局面;保护了本国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26答案:(示例)中共一大,遵义会议论题: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逐步从幼稚走向成熟。论述: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共开始探索救亡图存之道。中共一大提出了以城市为中心的路线,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之后中共意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联合国民党开展了国民革命运动。但由于缺乏经验,犯了右倾机会主义与投降主义的错误,以及国民党右派的叛变,国民革命失败。在南昌起义和秋
29、收起义失败后,中共开辟了井冈山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适应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在根据地的建设与斗争过程中,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被迫长征。1935年在长征过程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了成熟。27答案:(1)特点:内容丰富广泛;注重道德修养;课程内容的设置相对自由;儒家经典为主,兼及文史和实用性知识。原因: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上“重文轻武”政策;理学兴起;名师巨儒影响;印刷技术的发展。(2)不同:办学目的:培养专业人才;培养圣贤之人。建造地址:繁华都市;偏僻山林。学生:欧洲各地;国内学子。积极影响:推动科学和知识的传播;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是现代大学的雏形,为大学的传统和组织形式打下了基础;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