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课后检测: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4621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课后检测: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课后检测: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课后检测: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课后检测: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课后检测: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课后检测: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课后检测: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课后检测: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环境的作用可以引起不定向的变异B拉马克进化学说认为不定向的变异是由动物的意愿决定的C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变异后就能适应环境D拉马克进化学说认为生物通过变异适应环境解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起选择作用,只有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适应环境,并得以保留。拉马克进化学说认为变异是定向的,生物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相应的变异。2下列关于拉马克进化学说局限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B)A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物种的改变B没有全部否认生物是神造的C把进化的原

2、因归结为外因,且大都属于主观推测,缺少科学证据的支持D认为生物因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都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解析: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局限性有三点:拉马克把进化的原因归结为外因,用“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来解释生物进化,且大都属于主观推测,缺少科学证据的支持;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物种的改变,实际上,环境的变化如果未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就不会使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认为生物因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都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而他提出的“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不属于其局限性的内容,B错误。3下列有关进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A各种生物有强大的繁殖力B在生存斗争中,具

3、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C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变异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行,通过遗传逐渐积累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有利变异(适应环境的变异)通过自然选择被保留下来,通过遗传逐代积累,而不利变异则被淘汰。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基本观点的是(C)A生存斗争是进化的动力B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选择是定向的C长颈鹿因长期吃高处的树叶而长有长的颈和前肢D有利的遗传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解析:A、B、D三项是达尔文的观点,C项是拉马克的观点。5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和变异,下列哪个过程为自然选择提供了这一基础? (A)ADNADNA BDNARNA

4、CmRNA蛋白质D转运RNA携带氨基酸解析:自然选择的基础是遗传和变异,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它主要发生在DNA复制时。6关于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错误的是(A)A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和变异的作用和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B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D自然选择学说对环境条件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进行选择,没能作出科学的解释解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能够正确解释生物适应性和多样性的原因,但是不能解释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如何对遗传和变异起作用。7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和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

5、误的是(C)A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朝着符合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D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解析:自然选择是定向的,通过自然选择而保留下来的个体都是适应环境的,但并不一定符合人类的需要。8在下列几种简式中,能比较确切地说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是(C)A生存斗争用进废退适者生存B环境变化定向变异去劣留优C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D环境变化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适者生存解析:达尔文进化学说认为生物的繁殖能力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存活适者生存。 9目前,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生物

6、进化学说是(A)A自然选择学说 B用进废退学说C中性突变积累学说 D渐变与突变交替学说解析: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和适者生存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被大多数人们所接受,A正确;B.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主要内容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B错误;C.生物进化的中性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分子层次上的生物进化不是由自然选择作用于有利突变引起的,而是在连续的突变压之下,由选择中性或非常接近中性的突变的随机固定造成的,没有得到多数人的认可,C错误;D.渐变与突变交替学说认为进化过程是突变与渐变交替出现的一种生物进化学说,没

7、有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D错误。故选A。10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自然选择学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就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否定C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都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是对自然选择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与自然选择学说相比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仅阐明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而且对自然选择如何起作用做出了科学的解释,并且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1如图可用达尔文的什么理论来解释(B)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C

8、遗传和变异 D适者生存解析:由于个体间存在差异,通过生存斗争,能适应环境的个体得到保留,不能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12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C)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在有毒农药的长期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抗药性解析:A的说法符合拉马克的观点; B中北极熊白色变异的产生与环境无关,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D中即使无农药,害虫也可以产生抗药性的变异,抗药性的产生并非由农药引起。二、非选择题(共26分)

9、13(9分)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斑马的进化过程。(1)斑马群中存在着不同体色的个体,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这种特性一般是不定向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2)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变,体色为黑白相间、跑得快的斑马因与环境相适应、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在生存斗争中得以生存、繁衍。这样,环境对斑马起了选择作用,而这种作用是定向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3)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的动力是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解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变异性且变异是不定向的。这种不定向的变异导致生物个体之间本来就有差异,从而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而在一定环境中进行

10、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才能生存下来,并且产生后代。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自然选择,斑马体色的有利变异被定向积累而形成现在黑白相间的体色,这是经过长期定向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遗传能保持物种的稳定,变异则使物种得以发展,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通过遗传能得到定向积累而使物种进化,两者缺一不可。在遗传和变异的基础上通过生存斗争、自然选择,最终形成现在的斑马体色。14(8分)下图表示长期使用某一种农药后马铃薯甲虫数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B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大多数害虫不具有抗药性而被杀死。(2)BC段曲线上升是因为马铃薯甲虫中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这种个体的出现是在使用农药之

11、前(“前”或“后”),从而说明变异是不定向的。(3)农药的长期使用对甲虫起了选择作用。(4)长期使用农药会导致甲虫抗药性的增强,并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为了保护环境,请你举出两例生物防治甲虫的方法:使用昆虫激素,利用鸟类等甲虫的天敌。解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害虫中有的个体具有抗药性变异,有的个体不具有抗药性变异。使用农药后,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使得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不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被淘汰,因而AB段曲线下降;马铃薯甲虫的抗药性变异是在农药使用之前出现的,使用农药后,农药对这种变异进行定向选择;长期使用农药不仅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还会污染环境。生物

12、防治的方法有:使用昆虫激素、引入该害虫的天敌或寄生生物等。15(9分)基础理论知识的利用果蝇对DDT抗药性的进化实验下面是关于果蝇对DDT抗药性的进化实验:实验一:将一个果蝇群体(第一代)饲养到一定规模后,用涂有a浓度DDT的玻璃片处理,将成活下来的果蝇后代(第二代)继续饲养到一定规模后用2a浓度的DDT处理,用同样的方法逐代将DDT浓度增加a处理果蝇。到第15代时,DDT浓度增加至15a,仍有能抗15a浓度DDT的果蝇存活。因此,实验者认为,果蝇的变异是“定向的”,即是在环境条件(DDT)的“诱导”下产生的。另有学者发现了“实验一”设计的缺陷,怀疑实验一得出的结论的科学性。因而设计了实验二。

13、实验二:将若干雌雄果蝇分别饲养成若干个家系,此为第一代,然后将每个家系分成两半,用a浓度的DDT分别处理每个家系的一半。然后在有果蝇存活的家系的另一半果蝇中,再培养若干个家系(第二代),将每个家系分成两半,用2a浓度的DDT处理每个家系的一半。在有果蝇存活的家系的另一半中,再培养若干个家系用同样的方法逐代将DDT浓度增加a处理果蝇。到第15代时,DDT浓度增加至15a,也产生了能抗15a浓度DDT的果蝇群体。然而这些具有抗性的果蝇的父母及其祖先并没有接触过DDT。通过实验二的分析后,你认为:(1)DDT对果蝇变异所起的作用不是“诱导”,而是选择,果蝇种群的进化是定向的,而果蝇个体的变异是不定向

14、的,果蝇抗药性的产生在环境变化(DDT处理)之前(填“前”或“中”或“后”)。(2)通过对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比较分析,你认为实验一得出不正确结论的原因是什么?实验一将果蝇个体作为进化单位研究,不能发现个体变异不定向性的特点;实验一用DDT直接处理果蝇,虽然看到的是群体变异,但易误认为DDT对果蝇的抗性起“诱导”作用,而看不出选择作用。解析:(1)已有知识的利用:已有知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明确指出,变异具有不定向性,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知识利用:变异是不定向的,不论有无选择,变异都是存在的。因此,果蝇抗药性在环境变化之前产生。(2)实验变量的确定:该案例中实验一没有对照,不能说明问题。两实验对照可知,自变量为是否接触DDT,因变量是果蝇的存活情况。从实验结果看,二者结果一致,说明抗药性的变异与是否接触DDT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