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桂花雨一、读拼音,写词语。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我喜欢的(不是)梅花,(而是)桂花。2.(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3.长大后,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我的故乡。三、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1.对“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A.桂花一年四季散发着迷人的香气。B.桂花香气浓郁,即使谢了,香味仍存在。C.母亲把晒干的桂花送给乡亲们做糕饼、泡茶,它香气弥漫,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乡亲们的生活。2.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这样说的原因是(B )A.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香气的确胜过了杭州小山上的桂花
2、。B.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让母亲闻着香气,收获着桂花,体验着赠送的快乐。这桂花浸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是她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C.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自家栽的,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是给大众观赏的。四、课外阅读我能行。家乡的年糕每年的腊月里,母亲都会特地为我蒸年糕。我喜欢“糕”这个字,这是个让人充满温暖怀想的字。你看呀,一个“米”字,再加上“羔”字,是米做的小羊呢。它有着洁白柔软的身子,有着纯净若水的眼睛。乡下人家过年最隆重的,莫过于蒸年糕了。那可算得上是巨大工程,全家总动员,淘米、磨粉、烧水、上笼、出笼一年忙到头,那些披星戴月的日子,那些流过的汗水,那些向往中的幸福,此时,一一落到实处,变成年糕,可触可
3、摸,让人心满意足。蒸年糕有专门的模具,称作糕箱。有意思的是糕箱的底板上,都雕刻着花纹。这样蒸出的每块年糕上,便都印着漂亮的花纹了。我曾很迷恋这些花纹,盯着能看半天,各式各样,充满不可言说的神秘。蒸年糕时,大人们会关照小孩子做一件事,就是给每块年糕“点红”。事先泡好的红粉,装在小碗里。小孩子一人端着一只碗,用筷头蘸着,往糕上点,点在糕的正中央。一块一块的年糕,上面缀着一个一个的红朵朵,如同美人眉心的一颗痣,有了千娇百媚的味道。家乡的年糕,你让我记忆犹新。每当想起你,我便想起了遥远的故事。1.画线句子在短文中的作用是(D )。A.点明中心 B.总结全文 C.承上启下 D.引出下文2.短文第3、4、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有关蒸年糕的流程、使用的模具和点红。3.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所蕴含的感情。它有着洁白柔软的身子,有着纯净若水的眼睛。作者把年糕描写得形色俱佳,让人馋涎欲滴,充分流露出作者对年糕的喜爱之情。4.本文运用的写法是(B ),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A.借景抒情B.借物抒情C.托物言志D.借物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