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43397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9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1页
第21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2页
第22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3页
第23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4页
第24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5页
第25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6页
第26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7页
第27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8页
第28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9页
第29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0页
第30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1页
第31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2页
第32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3页
第33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4页
第34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5页
第35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6页
第36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7页
第37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8页
第38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9页
第39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0页
第40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1页
第41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2页
第42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3页
第43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4页
第44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5页
第45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6页
第46页 / 共47页
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突破训练 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7页
第47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1为研究水稻D基因的功能,研究者将T-DNA插人到水稻D基因中,致使该基因失活,失活后的基因记为d。现以野生和突变水稻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统计母本的结实率,结果如表所示:杂交编号亲本组合结实率DDdd10%ddDD50%DDDD5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D基因失活使雄配子存活率降低,不影响雌配子的存活率B对野生植株的花粉进行射线处理后,再进行自交,结实率可能会下降C若让组合的F1给组合的F1授粉,母本的结实率为30%D若让组合的F1给组合的F1授粉,所得F2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5:5:1【答案】D【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杂交组合,父本都是D

2、D,雌株DD或dd的结实率相同,因此D基因失活使雄配子存活率降低,不影响雌配子的存活率,A正确;野生植株的花粉进行射线处理后,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再进行自交,结实率可能会下,B正确;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基因型是Dd,由于d不影响雌配子的活力,因此产生的雌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D:d=1:1,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D:d=1:1,由于含有d的雄配子的活力占1/5,因此具有活力的雄配子共占3/5,由可知,雌雄配子都具有育性,结实率为50%,因此Dd与Dd个体杂交,结实率是50%3/5=30%,由C分析可知,可育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1:1,可育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5: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3、,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dd=5:6:1,D错误。2已知某种老鼠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a决定,A+(纯合会导致胚胎致死)决定黄色,A决定灰色,a决定黑色,且A+对A是显性,A对a是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种老鼠的成年个体最多有6种基因型BA+、A和a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一只黄色雌鼠和一只黑色纯合雄鼠杂交,后代可能出现3种表现型D基因型均为A+a的一对老鼠交配产下了3只小鼠,可能全表现为黄色【答案】D【解析】由于A+纯合会导致胚胎致死,所以该种老鼠的基因型最多有2+2+1=5种,A错误;基因A+、A和a是一组等位基因,他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错误;

4、一只黄色雌鼠(A+A或A+a)和一只黑色纯合雄鼠(aa)杂交,后代应该出现2种表现型,C错误;基因型均为A+a的一对老鼠交配,后代基因型为及其比例为A+a:aa=2:1,因此它们产生的三只小鼠可能都是黄色,也可能都是黑色或黄色和黑色都有,D正确。3某植物红花和白花由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假设A基因含1000个碱基对,含300个胞嘧啶。让多个红花的亲本植株自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1:1(不考虑基因突交、染色体变异和致死情况)。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红花对白花为显性B亲本的基因型有AA、Aa两种,且比例为1:2CF1植株中纯合子占5/6DA基因连续复制3次共需嘌呤脱氧

5、核苷酸7000个【答案】B【解析】多个红花的亲本植株自交,子代有白花出现,无中生有为隐性,所以红花对白花为显性,A正确;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1:1,说明亲本不都是杂合子,即亲本的基因型有AA、Aa两种。假设其中AA所占比例为x,则Aa所占比例为1-x,则1/4(1-x)=1/12,解得x=2/3,,即AA、Aa的比例为2:1.B错误;由B选项可知,亲本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2:1,则亲本自交所得F1植株中杂合子占1/31/2=1/6,因此纯合子占1-1/6=5/6,C正确;根据题干,假设A基因含1000个碱基对,含300个胞嘧啶,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700个

6、,G=C=300个,则嘌呤脱氧核苷酸A+G=1000个,A基因连续复制3次共需嘌呤脱氧核苷酸1000(23-1) =7000个,D正确。4豌豆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株(多1条2号染色体),减数分裂时2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下列关于某三体植株(基因型AAa)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株与人类猫叫综合征都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B该植株正常体细胞中含3个染色体组C三体豌豆植株能产生四种配子,比例为1:1:1:1D三体豌豆植株自交,产生含A基因的子代的概率为35/36【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减数分裂时2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变成三体植株

7、,所以该植株为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该植株正常体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只是多1条2号染色体,B错误;基因型为AAa的植物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A:a:Aa:A=1:1:2:2,C错误;基因型为AAa的植物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A:a:Aa:A=1:1:2:2,a配子的概率为1/6,子代基因型不含A的只有aa=1/61/6=1/36,所以含A基因的子代概率为=1-1/36=35/36,D正确。5已知喷瓜的性别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1、A2、A3决定,A1为雄性,A2为两性,A3为雌性。并且A1对A2、A3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则在喷瓜中决定性别的基因型数目和纯合子数目分别为A6、3

8、B6、2C5、3D5、2【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雄性的基因型为:A1 A2、A1 A3,两性喷瓜的基因型为:A2 A2,A2 A3,雌性的基因型为:A3 A3。由于只有雄性喷瓜有A1,故不存在A1 A1,喷瓜关于性别的基因型只有5种,即A1 A2、A1 A3,A2 A2,A2 A3,A3 A3。其中纯合子只有A2 A2,A3 A3。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6下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实验材料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丁个体DdYyrr自交子代会出现2种表现型比例为31B甲、乙图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恰当地揭

9、示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孟德尔用丙个体YyRr自交,其子代表现为9331,此属于观察现象、提出问题阶段D孟德尔用假说演绎去揭示基因分离定律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为材料【答案】B【解析】丁个体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DdYyrr自交子代会出现2种表现型比例为31,A正确;甲、乙图个体都是只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减数分裂时不能揭示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B错误;孟德尔用丙个体YyRr自交,其子代表现为9331,此属于观察现象、提出问题阶段,C正确;孟德尔用假说演绎去揭示基因分离定律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为材料,D正确。7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其有角

10、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公羊中只要有显性基因就表现为有角,母羊中只有显性纯合子表现为有角;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为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F2中黑毛:白毛3: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有角:无角3:1B羊有角和无角的性状在遗传过程中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C若控制羊黑毛和白毛的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群体中相应基因型共有6种D为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依据子

11、二代白毛个体的性别即可判断【答案】D【解析】母羊中,只有显性纯合子表现为有角,所以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有角无角13,A错误;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不属于伴性遗传,B错误;若控制羊黑毛和白毛的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群体中相应基因型共有7种 ,C错误;为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依据子二代白毛个体的性别即可判断,D正确。8下列与遗传变异有关的认识,正确的是A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某生物的测交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此生物一定含有一对等位基因D用生长素

12、处理二倍体番茄未受精的雌蕊柱头,能得到四倍体无子番茄【答案】A【解析】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是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控制的是同一种性状,A正确;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B错误;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说明该生物能够产生两种配子,但是该性状不一定只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也可能由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多对等位基因控制,C错误;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未受精的雌蕊柱头,能得到的无子番茄仍然是二倍体,D错误。9在研究某植物花色遗传规律时发现,基因型为AaBb的红花个体自交,子一代出现红花:白花=3:1,则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一

13、定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对该红花植株进行测交实验,则子代中红花:白花=1:1C若在子一代中随机选择一株白花植株自交,则子代全为白花D若在子一代中随机选择一株红花植株自交,则其子代中出现红花的概率是5/6【答案】A【解析】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红花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9:3:3:1的比例,而3:1是(9+3):(3+1)的变式,即只含有某一种显性基因时为显性(如含有B基因为红花),即基因型为AaBb的红花个体自交,子一代也能出现红花:白花=3:1,故该结果不能说明基因一定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基因型为AaBb的红花个体自交,若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

14、色体上,则后代会出现9:3:3:1的变式(9+3):(3+1)=3:1,所以对该红花植株进行测交实验,则子代中会出现1:1:1:1的变式(1+1)红花:(1+1)白花=1:1,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根据AaBb的红花个体自交,子一代出现红花:白花=3:1,可知A和B为连锁,a和b为连锁,故对该红花植株进行测交实验时,由于AaBb产生AB和ab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设含有B基因的为红花,所以子代中红花:白花=1:1,B正确;设含有B基因的为红花,则不含B基因的均为白花,白花植株由于不含B基因,故自交后代也不会出现B基因,所以若在子一代中随机选择一株白花植株自交,则子代全为白花,C正

15、确;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设含有基因B的为红花,则基因型为AaBb的红花个体自交,子一代中红花的基因型和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2:2:4:1:2,其中AABb、AaBb、aaBb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在子一代中随机选择一株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的概率为(1/12+2/12+1/12)+(2/123/4+4/123/4+2/123/4)=5/6,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子一代的红花基因型和比例为AABB:AaBb=1:2,随机选取一株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的概率为1/3+2/33/4=5/6,D正确。10玉米

16、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A-、a-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A和a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为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现有AA、Aa、aa、AA-、A-a、aa-共6种玉米植株,下列哪种实验方案最合适Aaa()A-a()、aa()A-a()Baa-()Aa()、aa-()Aa()Caa()AA-()、aa()AA-()DA-a()A-a()【答案】A【解析】若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则aa()A-a(),后代雌雄性都表现为非糯性:糯性=1:1,而反交实验aa()A-a(),后代都表现为糯性,A正确;

17、无论染色体缺失的花粉是否可育,aa-()Aa()、aa-()Aa()正反交实验的结果都相同,都表现为非糯性:糯性=1:1,B错误;无论染色体缺失的花粉是否可育,aa()AA-()、aa()AA-()正反交实验的结果都相同,都表现为非糯性,C错误;无论染色体缺失的花粉是否可育,A-a()A-a()的结果都表会出现非糯性和糯性,D错误。11牡丹的花色多种多样,白色的是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颜色的深浅。花青素含量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深红色牡丹同白色牡丹杂交,就能得到中等红

18、色的个体,若这些个体自交,其子代将出现花色的种类和比例分别是A3种;9:6:1B4种;9:3:3:1C5种;1:4:6:4:1D6种;1:4:3:3:4:1【答案】C【解析】分析题文: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因此深红色牡丹的基因型为AABB,白色牡丹的基因型为aabb,它们杂交所得子一代均为中等红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这些个体自交,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红色(1/16AABB):偏深红色(2/16AABb、2/16AaBB):中等红色(1/16AAbb、1/16aaBB、4/16AaBb):偏白色(2/16Aabb、2/16aaBb):白色(

19、1/16aabb)=1:4:6:4:1。根据分析可知,深红色牡丹的基因型为AABB,白色牡丹的基因型为aabb,它们杂交所得子一代均为中等红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这些个体自交,子代共有5种表现型,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红色(1/16AABB):偏深红色(2/16AABb、2/16AaBB):中等红色(1/16AAbb、1/16aaBB、4/16AaBb):偏白色(2/16Aabb、2/16aaBb):白色(1/16aabb)=1:4:6:4:1。12已知水稻的抗旱性(A)和多颗粒(B)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有抗旱、多颗粒植株若干,对其进行测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抗旱

20、多颗粒:抗旱少颗粒:敏旱多颗粒:敏旱少颗粒=2:2:1:1,若这些亲代植株相互授粉,后代性状分离比为A24:8:3:1B9:3:3:1C15:5:3:1D25:15:15:9【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水稻的抗旱性和多颗粒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对测交结果中每一对相对性状可进行单独分析,抗旱:敏旱=2:1,多颗粒:少颗粒=1:1,则提供的亲本抗旱、多颗粒植株产生的配子中A:a=2:1,B:b=1:1,让这些植株相互授粉,敏旱(aa)占1/31/3=1/9,抗旱占8/9, 少颗粒(bb)占1/21/2=1/4, 多颗粒占3/4,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代性状分离比为(8:1)(3:

21、1)=24:8:3:1。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13仓鼠的毛色有灰色和黑色,由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P和p、Q和q、R和r)控制,3对等位基因中至少各含有1个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灰色,否则表现为黑色。叙述错误的是( )A3对基因中没有任意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该种仓鼠纯合灰色、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各有1种、7种C基因型为PpQqRr 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中黑色个体占27/64D基因型为PpQqRr的灰色个体测交,子代黑色个体中纯合子占1/7【答案】C【解析】3对等位基因是独立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任意两对都不会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3对等位基因中至少各含有1个显性基因

22、时,才表现为灰色,纯合灰色个体基因型为PPQQRR,纯合黑色个体基因型有:ppqqrr、PPqqrr,ppQQrr、ppqqRR、PPQQrr、ppQQRR、PPqqRR共7种,B正确;基因型为PpQqRr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中灰色个体占3/43/43/4=27/64,黑色个体占1-27/64=37/64,C错误;基因型为PpQqRr的灰色个体测交,后代有8种基因型,灰色个体基因型1种,黑色个体基因型7种,其中只有ppqqrr是黑色纯合子,D正确。14F1全为红色鳞茎洋葱,F1自交,F2中红色、黄色和白色鳞茎洋葱分别有119株、32株和10株。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洋葱鳞茎不同颜色是由不同细

23、胞器色素引起的B洋葱鳞茎颜色是由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CF2的红色鳞茎洋葱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4/9D从F2中的黄色鳞茎洋葱中任取一株进行测交,得到白色洋葱的概率为1/4【答案】B【解析】F1全为红色鳞茎洋葱,F1自交,F2中红色、黄色和白色鳞茎洋葱分别有119株、32株和10株,即红色:黄色:白色=12:3:1,为9:3:3:1的变式,故该性状至少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为A-a、B-b-,则红色的基因型设为:A-B-、A-bb;黄色的基因型为aaB-;白色的基因型为aabb。洋葱鳞茎无叶绿体,不同颜色是由液泡中色素不同引起的

24、,A错误;根据后代红色:黄色:白色=12:3:1可知,洋葱鳞茎颜色是由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B正确;F2的红色鳞茎洋葱(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中与F1基因型(AaBb)相同的个体大约占4/12=1/3,C错误;F2中的黄色鳞茎洋葱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与aabb测交的后代中,白色出现的概率是0或1/2,D错误。15大豆子叶颜色(表现为深绿,表现为浅绿,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抗病、不抗病分别由、基因控制)遗传的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一: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F1: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浅绿抗病=

25、1:1实验二: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F1: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1:1:1: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父本的基因型不同B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四种表现型的分离比为1:2:3:6C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F2成熟群体中,基因的频率为0.75D在短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新品种常规的育种方法,最好用与实验一的父本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自交【答案】C【解析】由实验结果可以推出,实验一的亲本的基因组成为BBrr(母本)和BbRR(父本),实验二的亲本的基因组成

26、为BBrr(母本)和BbRr(父本),A正确;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基因组成为BbRr,自交后代的基因组成(表现性状和所占比例)分别为BBRR(子叶深绿抗病,占1/16)、BBRr(子叶深绿抗病,占2/16)、BBrr(子叶深绿不抗病,占1/16)、BbRR(子叶浅绿抗病,占2/16)、BbRr(子叶浅绿抗病,占4/16)、Bbrr(子叶浅绿不抗病,占2/16)、bbRR(幼苗死亡)、bbRr(幼苗死亡)、bbrr(幼苗死亡);在F2的成熟植株中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的分离比为3:1:6:2,B正确;子叶深绿(BB)与子叶浅绿植株(Bb)杂交,F2的基因组

27、成为BB(占1/2)和Bb(占1/2),随机交配,F2的基因组成及比例为BB(子叶深绿,占9/16)、Bb(子叶深绿,占6/16)和bb(幼苗死亡,占1/16),BB与Bb比例为3:2,B基因的频率为3/51+2/51/2=0.8,C错误;实验一的父本基因型为BbRR,与其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子叶深绿抗病的个体的基因组成一定是BBRR,D正确。16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转基因育种和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二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抗病(抗)与易感病(感)选取若干某红果杂合子进行转抗病基因(T)的试验后得到品种S1、S2、S3、S4分别进行自然种植得到F1,统计数据如

28、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品种F1表现型及个体数S1450红抗、160红感、150黄抗、50黄感S2450红抗、30红感、150黄抗、10黄感S3660红抗、90红感、90黄抗、160黄感S4450红抗、240黄抗、240红感、10黄感A向二条非同源染色体分别转入1个抗病基因的品种只有S2B上述品种形成F1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只有品种S1和S2CS1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红抗个体的概率为25/36DS2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15【答案】D【解析】分析表格:S1自交后代红抗:红感:黄抗:黄感=9:3:3:1,则S1为向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转入1个抗病基因,且遵

29、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S2自交后代红抗:红感:黄抗:黄感=45:3:15:1=(3:1)(15:1)则S2为向二条非同源染色体分别转入1个抗病基因,且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S3自交后代红抗:红感:黄抗:黄感9:3:3:1,说明抗病基因(T)和果实颜色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S3自交后代红抗:红感:黄抗:黄感9:3:3:1,说明抗病基因(T)和果实颜色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据分析可知,向二条非同源染色体分别转入1个抗病基因的品种只有S2,A正确;据分析可知,上述品种形成F1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只有品种S1和S2,B正确;设控制红果基因为A,S1品种产生

30、的F1红抗个体(1/9AATT、2/9AATt、2/9AaTT、4/9AaTt)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红抗个体的概率为1/9+2/93/4+2/93/4+4/99/16=25/36,C正确;S2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中纯合子(红果1/3AA、抗病1/15TTTT)的概率为1/45,D错误。17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和蓝色两种。为了研究其遗传机制,研究者利用纯系品种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杂交组合父本植株数目(表现型)母本植株数目(表现型)F1植株数目(表现型)F2植株数目(表现型)10(紫色)10(紫色)81(紫色)260(紫色)61(蓝色)10(紫色)10(蓝色)79(紫色)27

31、0(紫色)89(蓝色)A取杂交中F2的紫色植株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153:16B将两个杂交组合中的F1相互杂交,产生的后代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3:1C取杂交中F2的紫色植株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8:1D将两个杂交组合中的F2紫色植株相互杂交,产生的后代中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36:5【答案】D【解析】分析表格数据:杂交组合中,子一代全为紫色,子二代中出现蓝色,说明紫色是显性性状,又因为子二代中紫色:蓝色=260:61=13:3,所以花色性状的遗传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设基因为A、a和B、b,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杂交中F2的紫色:蓝色=270

32、:89=3:1,说明一对等位基因纯合,一对等位基因杂合,故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A_bb、aabb,蓝花的基因型为aaB_。A、杂交中F2的紫色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2:2:4:2:1:1,植株随机交配,产生AB配子的概率4/13,Ab%4/13,aB%2/13,ab%3/13,后代蓝花植株(aaB_)的比例为22/133/13+2/132/1316/169,后代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16916):16153:16,A正确;B、杂交中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杂交中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两者杂交,子代紫色和蓝色的比例

33、为3:1,B正确;C、杂交中子二代的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两者比例为2:1,随机交配产生AB配子的概率2/3,aB%1/3,后代蓝花的概率1/31/3=1/9,故产生的后代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8:1,C正确;D、杂交中子二代的紫花的基因型为2AaBB和1AABB,杂交中F2的紫色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2:2:4:2:1:1,两者相互交配,由第二对杂交中子二代的紫花的基因型为BB,确定后代的第二对基因一定是B_,故只看分离出的第一对基因中出现aa的概率即为蓝花,1/3AA、2/3Aa与4/13AA、8/13Aa、1/

34、13aa,后代aa为(2/38/131/4)(2/31/131/2)=5/39,故紫花为1-5/39=34/39,即紫花:蓝花=34:5,D错误。18玉米有早熟和晚熟两个品种,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研究发现纯合的亲本杂交组合中出现了下图两种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实验2的F2早熟植株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8/15B玉米的晚熟是隐性性状,该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若让实验1中的F2随机交配,则后代中早熟和晚熟的性状分离比是31D据实验1可知有两种亲本组合类型,则每一种亲本组合的F2中早熟的基因型有两种【答案】A【解析】由实验2的F2代的15:1即9

35、:3:3:1的变式可知,该性状至少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早熟的基因型为:A-B-、A-bb、aaB-,晚熟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1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实验2的亲本为:AABBaabb。在实验2的F2早熟植株中,纯合子有三种,为AABB、AAbb、aaBB,早熟植株中纯合子占3/15=1/5,故杂合子占4/5,A错误;由实验2中F1早熟自交后代早熟:晚熟=15:1可知,玉米的晚熟是隐性性状,该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实验1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F2的基因型为:1AAbb:2Aabb:1aabb或1aaBB

36、:2aaBb:1aabb,若让F2随机交配(按配子计算,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不变),则后代中早熟和晚熟的性状分离比是3:1,C正确;实验1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F2中早熟的基因型为1AAbb:2Aabb或1aaBB:2aaBb,D正确。19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雄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有时家蚕能进行孤雌生殖,即卵细胞与来自相同卵原细胞的一个极体结合,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WW的个体不能成活,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雄蚕细胞中最多可含有4条Z染色体B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W染色体的数量最多是2条C研究家蚕的基因组,

37、应研究29条染色体上的基因D某雌蚕发生孤雌生殖,子代的性别比例为雌:雄=2:1【答案】D【解析】雄蚕体细胞中一般含2条Z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Z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则可形成4条Z染色体,A正确;雌蚕卵原细胞中含Z、W两条性染色体,当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分别含有一条性染色体(Z或W)。若其中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W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W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形成2条W染色体,B正确;家蚕体细胞含28对同源染色体,若要研究家蚕的一个基因组所有染色体上DNA序列,应研究27条非同源的常染色体+2条性染色体(Z和W)上的全部基因,共29条染色体的DNA序列,C

38、正确;雌蚕进行孤雌生殖,产生的卵细胞有两种类型:Z和W;当产生的卵细胞含Z时,同时产生的极体的染色体类型及其比例为1Z:2W,卵细胞和一个极体结合发育成新个体,性染色体组成及比例为1ZZ:2ZW;当产生的卵细胞含W时,同时产生的极体的染色体类型即比例为1W:2Z,二者结合发育成新个体,性染色体组成及比例为1WW:2ZW;由于占1份的WW个体不能存活且两种结合方式机会均等,所以子代的性别比例为雌(ZW):雄(ZZ)=4:1,D错误。20某植物的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花粉粒非糯性(E)对花粉粒糯性(e)为显性,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

39、。现有品种甲(BBDDee)、乙(bbDDEE)、丙(BBddEE) 和丁(bbddee),,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组合一可知,基因B/ b和基因D/ d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组合一利用F1自交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由组合二可知,基因E/e和基因B/b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F1自交所得F2中,杂合子占3/4D利用花粉鉴定法(检测F1花粉性状)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用的亲本组合有甲丙【答案】B【解析】由表格可知,组合一中,品种甲(BBDDee)和品种丁(bbddee)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为BbDdee。如果B/b和D/d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1产生的

40、生殖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DeBdebDebde=1111。而表格中F1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DeBdebDebde=4114,说明B/b和D/d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组合二中,品种甲(BBddEE)和品种丁(bbddee)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为BbddEe。F1(BbddEe)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dEBdebdEbde=1111,说明B/b和E/e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由分析可知,B/b和D/d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组合一中得出结论:B/b和D/d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对等位基因E/e而言,又因为F1产生的生殖细胞只含有e基因,因此组合

41、一利用F1自交无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由分析可知,B/b和E/e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BbddEe)自交所得的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4/16=1/4,所以F2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4=3/4,C正确;可通过观察F1花粉粒的形状和花粉遇碘液的颜色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两亲本杂交后F1中应同时含有D/d和E/e,符合条件的组合有乙丁和甲丙,D正确。21某植物的花色有蓝花和白花两种,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下表是两组纯合植株杂交实验的统计结果,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亲本组合F1株数F2株数蓝花白花蓝花白花蓝花白花263075249蓝花白

42、花84021271A控制花色的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第组F2中纯合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C第组蓝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D白花植株与第组F1蓝花植株杂交,后代开蓝花和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1【答案】B【解析】蓝花白花,F1均为蓝花,组F2蓝花:白花=15:1,组F2蓝花:白花=3:1,可推知控制花色的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组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基因型为AaBb,组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F1基因型为Aabb或aaBb。由图中F2的性状分离比可推知控制花色的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第组F2中纯

43、合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分别是AABB、AAbb、aaBB,B错误;由前面分析可知,蓝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C正确;白花植株(基因型aabb)与第组F1蓝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或aaBb)杂交,后代开蓝花和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1,D正确。22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2: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A5/8B5/9C13/16D13/18【答案】B【解析】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分析基因型可知只要考虑A与a这一对相对性状个体间的自由交配

44、(因为两个亲本都是bb,后代也全为bb)。据题意无论雌性或雄性,都有Aa和AA两种类型,Aa:AA=2:1,这样亲本Aa占2/3、AA占1/3,这样亲本产生的配子中A占2/31/2+1/3=2/3,a占1/3无论雌、雄均有这两种,均为这样的比例,因此后代AA的概率为2/32/3=4/9,aa的概率为1/31/3=1/9,Aa的概率22/31/3=4/9,因此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4/9+1/9=5/9。23红花和白花是香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两株白花植株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中总是一半开白花,一半开红花。开白花的F1植株自交,F2全开白花;开红花的F1植株自交,F2

45、表现为红花1809株、白花1404株。下列哪项假设能解释该遗传现象A控制该性状的是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白花是显性性状B控制该性状的是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红花是是显性性状C控制该性状的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有两种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红花D控制该性状的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有一种显性基因时就表现为红花【答案】C【解析】两株白花植株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中总是一半开白花,一半开红花,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联,所以控制该性状的不可能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而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又因为开红花的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中出现了白花个体,据此可推知控制该性状的等位

46、基因的对数不是一对,A、B错误;开红花的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中,开红花的植株开白花的植株1809140497,为9331的变式,说明控制该性状的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有两种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红花,其余情况均表现为白花,C正确,D错误。24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色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B、b和Y、y控制,其中B基因控制产生蓝色素,Y基因控制产生黄色素,蓝色素和黄色素混在一起时表现为绿色。两只绿色鹦鹉杂交,F1出现绿色、蓝色、黄色、白色四种鹦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两只绿色鹦鹉的基因型相同BF1绿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四种CF1蓝色个体自由交配,后代蓝色个体中纯合子占1/2D

47、F1中蓝色个体和黄色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个体占2/9【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绿色的基因型为B_Y_,蓝色的基因型为B_yy,黄色的基因型为bbY_,白色的基因型为bbyy。两只绿色鹦鹉杂交,F1出现绿色、蓝色、黄色、白色四种鹦鹉,说明亲本绿色的基因型都是YyRr。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两只绿色鹦鹉的基因型都是YyRr,A正确;子一代绿色的基因型共有四种,分别是YYRR、YYRr、YyRR、YyRr,B正确;F1蓝色个体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yy:Bbyy=1:2,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By:by=2:1,因此F1蓝色个体自由交配,后代蓝色个体中纯合子占(2/32/3)(1-1

48、/31/3)=1/2,C正确;F1中蓝色个体(B_yy)和黄色个体(bbY_)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bbyy)个体占1/31/3=1/9,D错误。25有一种名贵的兰花,花色有红色、蓝色两种颜色,其遗传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现将亲代红花和蓝花进行杂交,F1均为红花,F1自交,F2红花与蓝花比例为27: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兰花花色遗传由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兰花花色遗传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控制C若F1测交,则其子代表现型与比例为红色:蓝色=1:7DF2中蓝花基因型有5种【答案】C【解析】F2中红花与蓝花比例为27:37,则红花所占比例为27/(27+37)=27/

49、64=(3/4)3,可判断兰花花色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当三对基因中同时出现显性基因时,花色表现为红色。根据分析可知,兰花花色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项、B项错误;设三对基因分别为A与a、B与b、C与c,则F1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进行测交时,其子代红花比例为(1/2)(1/2)(1/2)=1/8,表现型与比例为红色:蓝色=1:7,C项正确;F2中共有333=27种基因型,其中红花基因型有222=8种,蓝花基因型有278=19种,D项错误。26某植物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

50、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该植物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F1)出现4种类型,其比例分别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3:1:1去掉花瓣,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相互授粉,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A24:8:3:1B25:5:5:1C15:5:3:1D9:3:3:1【答案】A【解析】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的后代中,圆粒:皱粒=3: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R r和R r;黄色:绿色=1: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Y y 和y y杂交后代F1中,分别是黄色圆粒(1YyRR、2YyRr):黄色皱粒(1Yyrr):绿色圆粒(1yyRR、2yyRr)

51、:绿色皱粒(1yyrr)=3:1:3:1,说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中黄色圆粒植株为 YyRR:2YyRr=1:2,则Y的基因频率为1/2,y的基因频率为1/2,R的基因频率为2/3,r的基因频率为1/3;相互授粉,则子代中yy:Y_ =(1/21/2):(11/4)=1:3;r r的基因型频率=1/31/3=1/9,R_的基因型频率=8/9,rr:R =1:8;因此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黄圆(Y_R_):绿圆(yyR_):黄皱(Y_rr):绿皱(yyrr)=38:18:31:11=24:8:3:1。27如下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以下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AaB

52、b AB、Ab、aB、ab 受精卵 子代:N种表现型(9:6:1)AA、a 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过程B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M、N分别代表9、3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2:1【答案】C【解析】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A正确;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即受精作用,B正确;过程形成4种配子,则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的方式M=44=16种,基因型=33=9种,表现型N为3种, C错误;该植株测交后代基因型以及比例为1(A_B_):1(A_bb):1(aaB_):1(aabb),由题文“子代:N种表现型(9:6:1)”可知,A_bb与 aaB_同属一种表

53、现型,则测交表现型的比例为1:2:1,D正确。28某植物有白花和红花两种性状,由等位基因R/r、I/i控制,已知基因R控制红色素的合成,基因I会抑制基因R的表达。某白花植株自交,F1中白花:红花=5:1;再让F1中的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2:1。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基因R/r与I/i独立遗传BF1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7种C基因R纯合的个体会致死D亲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RrIi【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植株的红花基因型为R_ii,白花基因型为R_I_、rr_。某白花植株自交,F1中白花:红花=5:1,后代出现了红花(R_ii),说明亲本白花含有R和i基因,又因为红花的比例

54、为1/6(=2/31/4),说明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亲本白花的基因型为RrIi,且RR纯合致死;F1中的红花植株基因型为Rrii,其自交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RRii(致死):Rrii:rrii=1:2:1,因此后代中红花:白花=2: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基因型为RrIi,由于RR致死,因此子一代白花的基因型为RrI_、rr_,共有2+3=5种,B错误、D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基因R纯合的个体会致死,C正确。29某育种专家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自花授粉后获得160粒种子,这些种子发

55、育成的小麦中有30株大穗抗病和若干株小穗抗病,其余的都不抗病。若将这30株大穗抗病的小麦作为亲本自交,在其F1中选择大穗抗病的再进行自交,理论上F2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F2中所有大穗抗病小麦的A2/10B7/10C2/9D7/9【答案】D30荠菜的果实形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已知三角形基因(B)对卵形基因(b)为显性,但当另一圆形显性基因(A)存在时,基因B和b都不能表达。现有一对亲本杂交,后代的分离比为圆形三角形卵形611,则该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AaabbAabbBAaBbAabbCAabbaaBbDAaBbaabb【答案】B【解析】已知后代圆形:三角形:卵形,卵形基因

56、型为aabb占,说明亲本有一对基因是测交,还有一对基因是杂合子自交.三角形基因型为aaB_占,说明aa占,亲本是Aa和Aa,则另一对基因是Bb和bb,即亲本的基因型是.31已知旱金莲的花长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有叠加性。最长花长为30mm的旱金莲与最短花长为12mm的旱金莲相互授粉,子代花长均为21mnn。花长为24mm的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花长为24mm的个体所占比例是A1/16 B1/8 C5/16 D3/8【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分析,早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根据

57、最长花长为30mm,说明个体基因型全为显性基因组成,即为AABBCC,所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30/6=5mm;根据最短花长为12mm,说明个体基因型组成全为隐性基因,即为aabbcc,所以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长为12/6=2mm。由此说明,该类植物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花长增加5-2=3mm,所以花长为24mm的个体中应该含(24-12)3=4个显性基因。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花长为24mm的个体中含有4个显性基因,所以其基因型可能是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如果是前三种基因型的一种植株自交,由于纯合子不发生性状分离,后代全为含4个显性基

58、因的植株,即花长全为24mm,占比为100%,没有可选的答案;如果是后三种基因型中一种植株自交(以最后一种基因型为例分析),后代中含4个显性基因的植株的基因型有三种,即AaBbCC、aaBBCC、AAbbCC,它们所占比例是1/21/21+1/41/41+1/41/41=3/8,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32已知某异花受粉的野生植物,其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紫花(B)对白花(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对这一野生植物种群进行研究发现,其表现型及所占比例分别是高茎紫花占2/3,高茎白花占1/12,矮茎紫花占2/9,矮茎白花占1/36(已知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等于相应基因频率的乘积)。根据相关信

59、息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只考虑茎的高度,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该野生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为50%C该野生种群中,高茎紫花植株中的纯合子的概率为1/9D若让所有高茎紫花植株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出现矮茎白花的概率为1/144【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已知对这一野生植物种群进行研究发现,其表现型及所占比例分别是高茎紫花占2/3,高茎内花占1/12,矮茎紫花占2/9,矮茎白花占1/36,分别考虑两对性状,其中高茎:矮茎=(2/3+1/12):(2/9+1/36)=3:1,则aa=1/4,说明A、a的基因频率都是1/2;紫花:白花=(2/3+2/9):(1/12+1/36)=8:51

60、,则bb=1/9,因此b的基因频率=1/3,A的基因频率=2/3。A、根据题干信息已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a的基因频率都是1/2,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a的基因频率都是1/2,b的基因频率=1/3,A的基因频率=2/3,则AA=1/21/2=1/4,Aa=21/21/2=2/4,BB=2/32/3=4/9,Bb=22/31/3=4/9,即AA:Aa=1:2,BB:Bb=1:1,因此高茎紫花植株中的纯合子的概率为1/31/2=1/6,C错误;D、若让所有高茎紫花植株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出现矮茎白花(aabb)的

61、概率=(2/32/31/4)(1/21/21/4)=1/144,D正确。33某植物红花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A、a,B、b,C、c)控制,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将两个纯合的白花品系杂交,Fl开红花,再将Fl自交,F2中的白花植株占37/64如果不考虑变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上述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CC和aabbccB该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至少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C在F2红花中,有1/27的个体自交后代全部是红花D随机选择两株纯合的白花植株杂交,子代中的红花植株基因型都是AaBbCc【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

62、可知,由于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两个纯合的白花品系杂交,Fl开红花,再将Fl自交,F2中的白花植株占37/64,可推知Fl为AaBbCc, AABBCC颜色为红色,亲本都为白色,A错误;该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B错误;在F2中红花占27/64,其中有1/27的个体为AABBCC,自交后代全部是红花,C正确;随机选择两株纯合的白花植株杂交,如AAbbCCaaBBCC,子代中的红花植株基因型是AaBbCC,D错误。34人的直发和卷发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d),DD、Dd、dd个体的头发表现分别为非常卷曲、中

63、等卷曲、直发;高胆固醇血症由另一对等位基因(H、h)控制,HH个体为正常人,Hh个体血液胆固醇含量中等,30岁左右易得心脏病, 每500人中有一个Hh个体。hh个体血液含高胆固醇,在两岁时死亡。控制以上性状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双方都是卷发的夫妇,生下一直发、血液含高胆固醇的孩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该夫妇再生一个头发非常卷曲、血液正常的孩子的概率是1/16B没有亲缘关系的两个人婚配,其后代患高胆固醇的概率为1/1000000C预测人群中h的基因频率将逐渐降低D若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其可能的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有9种【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双方都是卷发的夫妇(D_H_),生下一直

64、发、血液含高胆固醇的孩子(ddhh),说明这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DdHh。A、已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DdHh,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头发非常卷曲、血液正常的孩子(DDHH)的概率=1/41/4=1/16,A正确;B、根据题干信息已知,每500人中有一个Hh个体,hh个体血液含高胆固醇,在两岁时死亡,因此没有亲缘关系的两个人婚配,其后代患高胆固醇(hh)的概率=1/5001/5001/4=1/1000000,B正确;C、由于hh个体血液含高胆固醇,在两岁时死亡,因此h在人群中的基因频率会逐渐降低,C正确;D、若该夫妇(DdHh)再生一个孩子,其可能的表现型有33=9种,基因型有33=9种,D错误。35

65、某哺乳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其控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发生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一个基因型为ddAaBb的精原细胞可产生4种精子B基因型为ddAaBb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褐色=13:3C图示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该生物的所有性状D图示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答案】A【解析】由于某哺乳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因此其遗传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一个基因型为ddAaBb的精原细胞如果不发生交叉互换可产生dAB、dab(或daB、dAb)两种类型的精子,如果发生

66、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会产生dAB、dAb、daB、dab四种类型的精子,A正确;由控制色素合成的图解可知,体色为黄色的个体的基因型为D_、ddaaB_、ddaabb,体色为褐色的个体的基因型为ddA_bb,体色为黑色的个体的基因型为ddA_B_。基因型为ddAaBb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其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A_B_:ddA_bb:ddaaB_:ddaabb=9:3:3:1,其中基因型为ddA_B_的个体表现为黑色,基因型为aaA_bb表现为褐色,基因型为ddaaB_、ddaabb的个体均表现为黄色,因此基因型为ddAaBb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褐色:黄色=

67、9:3:4;B错误;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包括: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因此图示只是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之一,并不能控制生物的所有性状,C错误;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图示说明动物的体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D错误。36某生物黑色素的产生需要如下图所示的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三对基因均表现为完全显性。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B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若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

68、aBbCc,该生物可以合成黑色素D若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Cc,该生物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含物质乙的占3/16【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黑色素合成的过程中,受到a、B、C三个基因的控制,所以基因与性状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A错误;图中的a、B、C三个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控制性状的,B错误;若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Cc时,a基因不能表达,酶无法合成,所以无法合成黑色素,C错误;若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Cc,该生物自交子代中含物质乙的基因型是aaB_的比例是 (1/4) (3/4)=3/16,D正确,所以选D。37某二倍体植物有高茎与矮茎、红花与白花两对相对性状,且均各只受一对等位基因

69、控制。现有一高茎红花亲本,其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5:3: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出现5:3:3:1的原因是可能存在某种基因型植株致死现象C出现5:3:3:1的原因是可能存在某种基因型配子致死现象D自交后代中高茎红花均为杂合子【答案】B【解析】设高茎与矮茎、红花与白花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一高茎红花亲本自交后代出现4种类型,则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又因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5331说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理论上该

70、高茎红花亲本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而实际上却为5331,若将5331拆开来分析,则有高茎矮茎21,红花白花21,说明在后代中不存在AA和BB的个体,进而推知:出现5331的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B错误,C正确;综上分析可推知:在自交后代中,高茎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均为杂合子,D正确。38某种自花传粉的植物,抗病和易感病分别由基因R、r控制,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b对抗病基因的抗性表达有影响,BB使植物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表现为弱抗病。将易感病与抗病植株杂交,F1都是弱抗病,自交得F2表现易感病:弱抗病:抗病的比分别为7:6:3

7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亲本的基因型是RRBB、rrbbBF2的弱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1/3CF2中全部抗病植株自交,后代抗病植株占8/9D不能通过测交鉴定F2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答案】D【解析】由“易感病与抗病植株杂交,F1都是弱抗病,自交得F2表现易感病:弱抗病:抗病的比分别为7:6:3“分析可知,该性状的两对控制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其中F1的基因型为BbRr;再“结合BB使植物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表现为弱抗病”可知,亲本基因型为bbRR和BBrr,F2中易感病的基因型为BB_ _、Bbrr和bbrr,弱抗性基因型为BbR_,抗性的基因型为bbR_。A、根据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

72、为bbRR和BBrr,A错误;B、F2弱抗性的基因型是BbR_,包括BbRR和BbRr两种,没有纯合子,B错误;C、F2中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是bbRR和bbRr两种,比例为1:2,所以抗性植株自交,其中bbRR的后代全部是抗性;bbRr自交,后代抗性:不抗性=3:1,因此F2全部抗病植株自交,后代不抗病的比例是2/31/4=1/6,抗病植株占1-1/6=5/6,C错误;D、F2中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包括BBrr、Bbrr、bbrr、BBRR、BBRr,它们与bbrr测交,后代都是易感病个体,因此不能用测交法判断F2易感病个体的基因型,D正确。39豌豆种子的种皮黄色(A)对绿色(a)为显性,圆粒(B

73、)对皱粒(b)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互不影响,基因组成为ab的花粉致死,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植株若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选取一植株自交能得到的种子黄色比绿色为4:1B选取一植株自交,其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所占比例为四分之一C若选取两株植株进行杂交,子代最多可有6种基因型D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存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这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对于AaBb的植株,能产生四种雌配子并且比例为1:1:1:1,而雄配子只有3种,比例为1:1:1,所以自交后得到的种子黄色:绿色为5:1,A错误;选取一植株自交,其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所占比例为四分之一

74、,B正确;若选取两株植株进行杂交,子代最多可有8种基因型,C错误;正常情况下存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可以是ab的雌配子和Ab的雄配子受精结合而产生的,D错误。故选:B。40某遗传性肥胖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例能同时体现基因对性状控制的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B可通过注射促黑素细胞激素来治疗基因型为AAeebb的肥胖患者C双方体重都正常的夫妇不可能生育患遗传性肥胖的子代D基因型均为AaEeBb的夫妇生育体重正常子代的概率是9/64【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E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b基因通

75、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A正确;据图分析可知,正常体重的个体必的基因型位A_E_bb,而基因型为AAeebb的肥胖患者主要是缺乏E基因导致的,可以通过注射促黑素细胞激素来治疗,B正确;体重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为A_E_bb,后代可能出现aa、ee的个体,所以他们可以生出遗传性肥胖的子代,C错误;基因型均为AaEeBb的夫妇生育体重正常子代的概率是3/43/41/4=9/64,D正确。二、非选择题1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有高茎和矮茎两种类型,A 基因控制高茎。研究人员将高茎玉米植株与矮茎玉米植株杂交,F1都全为高茎玉米,F1自交所得 F2中高茎玉米与矮茎玉米的比例为 3:1在连续繁

76、殖高茎玉米品系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一株矮玉米(突变体 M),研究人员将突变体 M 进行自交,发现子代中高茎玉米植株的比例只占1/4,为了解释此现象,有人提出下面两种假说。假说一:突变体 M 是由亲代高茎玉米植株体内一个 A 基因发生突变而形成的,基因型表示为 AA+;假说二:突变体 M 是由亲代高茎玉米植株体内一个 b 基因发生突变而形成的,基因型表示为 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假说一成立,突变体 M 植株自交后代出现高茎玉米和矮茎玉米,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_;突变体 M 植株与正常矮茎玉米植株杂交得 F1,F1自由交配的后代中,矮茎植株所占比例是_。(2)如

77、果假说二成立,推测 B 基因对 A 基因的作用效应可能是_;突变体M 植株自交后代中矮茎玉米植株的基因型是_。F1中所有的矮茎植株进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矮茎植株所占比例是_。(3)利用突变体 M 和正常矮茎植株为材料,设计杂交实验对假说一和假说二进行验证的实验思路见表格,请写出预期实验结果。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结论将突变体M与正常矮茎植株杂交,选取F1中的矮茎植株再自交,观察F2的表现型。假说一成立假说二成立_【答案】A 和 A+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并独立地随配子传给后代 11/16 抑制 A 基因的表达 AABB 或 AABb 5/6 若 F2代不出现高茎 若 F2代出现高茎 【解

78、析】(1)如果假说一成立,突变体 M基因型表示为 AA+,A、A+属于等位基因,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A 和 A+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并独立地随配子传给后代,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后代发生性状分离,AA表现为高茎,占1/4;突变体 M 植株与正常矮茎玉米植株(aa)杂交得 F1,F1的基因型是Aa:A+a1:1,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A+:a1:1:2,自由交配的后代中,矮茎植株所占比例是AA+A+A+A+a+aa1/41/42+1/41/4+1/41/22+1/21/211/16。(2)如果假说二成立,AAbb表现为高茎,AABb表现为矮茎,说明B抑制A基因的表达,表现为矮茎;突变体

79、M 植株自交后代中矮茎玉米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比例是1:2;F1中所有的矮茎植株进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高茎的比例是AAbb2/31/41/6,矮茎植株所占比例是5/6。(3)利用突变体 M 和正常矮茎植株为材料进行杂交,如果假说一成立,子一代矮茎的基因型是A+a,自交后代都表现为矮茎,即F2代不出现高茎 ;如果假说二成立,M的基因型是AABb,正常矮茎的基因型是aabb,子一代矮茎会出现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高茎。2某科研人员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紫外线处理某纯合的二倍体直叶植物的种植后,将该种子送入太空,返回后将其种植得到了一株卷叶变异植株。经检测发现,该植株体

80、细胞内某条染色体DNA上少了三对脱氧核苷酸。已知控制该植物叶形的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卷叶性状的产生所属变异类型最可能是_。(2)让上述卷叶变异植株自交,子代中卷叶植株为138株,直叶植株为112株。由该杂交结果可知该卷叶变异植株的基因型为_。这一结果_(填“符合”或“不符合”)孟德尔自交实验的性状分离比。(3)针对第(2)小问中的现象,科研人员以纯合的卷叶植株和纯合的直叶植株作为亲本进行三组杂交实验,统计每组实验中母本植株的结实率,结果如表所示:杂交编号亲本组合结实数/授粉的小花数结实率纯合直叶纯合卷叶10%纯合卷叶纯合直叶96%纯合直叶纯合直叶98%由表

81、中三组实验结果推断,该变异的产生可能导致_配子的可育性大大降低。(4)科研人员欲从以上三组实验的杂交后代中选择植株作亲本进一步设计测交实验,根据测交后代性状的出现情况来验证上述推断是否正确。请完善以下实验设计:设计思路:从_作父本,从_作母本,进行测交,观察并记录后代的性状。预期结果:若_,则上述推断正确;若_,则上述推断不正确。【答案】基因突变 Dd 不符合 卷叶雄(或D雄) 杂交组合或的后代中选择卷叶植株 杂交组合的后代中选择直叶植株 后代中出现少量的卷叶植株和大量的直叶植株(或后代中直叶植株显著多于卷叶植株) 后代中卷叶植株与直叶植株的比例等于或接近1:1 【解析】(1)据题干“经检测发

82、现,该植株体细胞内某条染色体DNA上少了三对脱氧核苷酸”,结合分析可知卷叶性状的产生所属变异类型最可能为基因突变。(2)根卷叶变异植株自交后代有卷叶和直叶,可知该卷叶变异植株的基因型为Dd,根据孟德尔自交实验可知,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应该为3:1,而实际上的比例为138:112=69:56。 (3)根据表格分析,实验为纯合直叶母本与纯合卷叶父本杂交,后代的结实率很低,而实验纯合直叶父本与纯合卷叶母本杂交,后代的结实率很高,说明实验亲本中的变异父本产生的配子(D雄配子)的可育性大大降低,导致后代结实率较低。 (4)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变异的产生可能导致D雄配子的可育性大大降低,可以通过测交实验加以验

83、证,即从杂交组合或的后代中选择卷叶植株(Dd)作父本,从杂交组合的后代中选择直叶植株(dd)作母本,进行测交,若后代中出现少量的卷叶植株和大量的直叶植株(或后代中直叶植株显著多于卷叶植株)则上述推断正确;若后代中卷叶植株与直叶植株的比例等于或接近1:1,则上述推断不正确。3已知果蝇的长翅和小翅、圆眼和棒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A、a表示,后者用B、b表示),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让一只雌性长翅圆眼果蝇与一只雄性小翅圆眼果蝇多次杂交,统计子一代中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圆眼309:小翅棒眼111:小翅圆眼312:长翅棒眼117.(1)在确定每对相对性状的显

84、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同学们先分别分析长翅与小翅、棒眼与圆眼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再综合得出结论。这种做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_。(2)同学们发现在上述多次杂交中有两次杂交的后代圆眼:棒眼1:1,为探究其原因,另取雌性棒眼果蝇与杂合雄性圆眼果多次杂交,结果也会偶尔出现后代圆眼:棒眼0:1的现象。同学们查阅了相关资料,认为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父本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部分_(填“初级精母”或“次级精母”)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_。你认为不是前述另一种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的理由是_。(3)分析题干所述实验结果发现:长翅和小翅在子代雌、雄果蝇中的分布没有区别,这是否就能确

85、定其基因在常染色体上?_(填“能”或“不能”)。说明理由:_。【答案】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次级精母 含圆眼基因的精子 若是初级精母细胞未完成分裂,则不会产生生殖细胞,也就无法产生棒眼子代 不能 因为不知道长翅和小翅的显隐性,如果长翅是显性,当基因在X染色体上时,一对果蝇的基因型可以是XAXaXaY,则后代雌、雄果蝇中长翅:小翅=1:1,当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一对果蝇的基因型可以是Aaaa,则后代雌、雄果蝇中长翅:小翅=1:1 【解析】(1)由题意可知,控制果蝇长翅和小翅、圆眼和棒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在确定每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86、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同学们先分别分析长翅与小翅、棒眼与圆眼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结果,这种做法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2)一只雌性长翅圆眼果蝇与一只雄性小翅圆眼果蝇多次杂交,单独统计子一代中圆眼:棒眼=3:1,说明圆眼对棒眼是显性,亲代圆眼均为杂合子,但出现了子代圆眼:棒眼=1:1,则说明某一亲本只产生一种含隐性(棒眼)基因的配子;杂合雄性圆眼果蝇多次测交也会偶尔出现后代圆眼:棒眼=0:1的现象,则进一步证明了上述推测;据题中信息可知是含圆眼基因的次级精母细胞未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产生含圆眼基因的精子造成的;而如果是初级精母细胞未完成分裂,则无法产生生殖细胞,包括无

87、法产生含棒眼基因的精子,也就无法产生棒眼子代;(3)因为无法推知长翅和小翅的显隐性关系,故虽长翅和小翅在子代雌、雄果蝇中的分布没有区别,也不能确定其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因有以下可能:如果长翅是显性,当基因在X染色体上时,一对果蝇的基因型可以是XAXaXaY,则后代雌、雄果蝇中长翅:小翅=1:1;当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一对果蝇的基因型可以是Aaaa,则后代雌、雄果蝇中长翅:小翅=1:1。4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注:AA纯合胚胎致死)。请分析回答:表现型黄色灰色黑色基因型Aa1Aa2a1a1a1a2a2a2(1)亲本基因型为Aa1Aa2,则其子

88、代的表现型可能为_。(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则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_,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_。(3)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其他各色的雌鼠(每种都有多只),请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实验思路:_。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答案】黄色、灰色 Aa2, a1a2 1/8 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黑色雌鼠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毛色 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鼠的基因型为Aa1;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黑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 【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鼠的毛色由一对复等位基因控制,因此毛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据此结合题意,依据亲代的基因型推

89、知子代的基因型及其表现型,或者依据子代的表现型推知亲代的基因型,对(1)、(2)题进行解答。检测某种动物的基因型应采取测交方案,据此,依据表中信息,确定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1或Aa2,再依据这两种基因型分别推测测交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进而对(3)题进行解答。 (1) 亲本基因型为Aa1Aa2,其子代的基因型为AA、Aa1、Aa2、a1a2;因AA纯合胚胎致死,所以其子代的表现型可能为黄色(Aa1与Aa2)、灰色(a1a2) 。(2) 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黄色(A_)、灰色(a1_)和黑色(a2a2)三种表现型,说明双亲中均有a2基因,进而推知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Aa2和a1a2。它们再生一只

90、黑色雄鼠的概率是1/2a21/2a21/2XY1/8。(3) 一只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1或Aa2。欲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可以采用测交方案,其实验思路为: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黑色雌鼠(a2a2)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毛色。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如果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1,则其与黑色雌鼠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2、a1a2,表现型为黄色和灰色。如果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则其与黑色雌鼠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2、a2a2,表现型为黄色和黑色。5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这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利用基因型为 AaBbCc 的植株进行自交、测交,F1中红花

91、植株分别占 27/64、1/8。请回答下问题:(1)自交产生的F1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自交产生的 F1中杂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种。(2)若基因型为 AABBcc 的植株与某纯种白花品系杂交,子代均开红花,则该纯种白花品系可能的基因型有_。(3)确定某一纯种白花品系的基因型(用隐性纯合基因对数表示),可让其与纯种红花植株杂交获得 F1,然后再将 F1与亲本白花品系杂交获得 F2,统计 F2中红花、白花个体的比例。请预期可能的实验结果并推测隐性纯合基因对数:_。【答案】1/8 12 aaBBCC、aabbCC、AAbbCC 若F2中红花:白花=1:1,则该纯种白花品系具有1对隐性纯合基因:若F2

92、中红花:白花=1:3,则该纯种白花品系具有2对隐性纯合基因:若F2中红花:白花=1:7,则该纯种白花品系具有3对隐性纯合基因 【解析】由题意知,AaBbCc自交,写出3个分离定律:AaAA:Aa:aa=1:2:1,BbBbBB:Bb:bb=1:2:1,CcCcCC:Cc:cc=1:2:1,自交后代红花的比例是27/64,可以写成3/43/43/4,因此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_B_C_,其他都表现为白花。(1)由以上分析可知,A_B_C_为红花,AaBbCc自交产生纯合子的比例为:1/21/21/2=1/8。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_B_C_,其他都表现为白花。则自交产生的F1杂合白

93、花植株的基因型有:当第一对基因为aa时,则后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133=9种,其中纯合的基因型有4种,同理当第二对基因为bb时,后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9种,其中纯合的有4种,另外杂合白花基因型中与第一种情况重合的有1种;同理第三对基因为cc时,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9种,其中纯合的有4种,杂合白花基因型与前面情况重合的有2种。综上所述,自交后代中杂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12种。(2)一品系的纯种白花与其他不同基因型白花品系杂交,子代均为白花,说明杂交子代不同上含有A、B、C基因,则该白花品系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cc,若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与某纯种白花品系杂交,子代均开红花,则该纯种白花品系

94、一定含有C基因,A、B不能同时含有,可能的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3)用基因对数表示,该白花基因可能是1对隐性、2对隐性、3对隐性,纯合红花3对显性(AABBCC),如果是一对隐性基因,则杂合子一代是一对杂合子,子一代与亲本白花杂交,红花:白花=1:1;如果是2对隐性基因,杂合子一代有2对杂合子,子一代与亲本白花杂交,后代红花:白花=1:3;如果是3对隐性基因,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Cc,3对杂合子,与亲本白花杂交,杂交后代。红花:白花=1:7。6斯氏鼠种类众多,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如图是某种斯氏鼠(2N=44)的一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该种成年鼠的尾

95、长受三对等位基因A-a、D-d、F-f控制(独立遗传)。这三对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AADDFF的成鼠尾最长,aaddff的成鼠尾最短)。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鼠的种群中,与尾长有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有 _ 、_ 种。用图中亲本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则F2中成鼠尾长与亲本不相同的个体占 _。(2)斯氏鼠的有毛与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 E、e控制,位于1、2号染色体上。经多次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亲本杂交得到F1后,让F1的雌雄鼠自由交配,所得F2中有毛所占比例总是25,请推测其原因是_(3)斯氏鼠的体色由两对基因控制,Y代表黄色,y代表鼠色,

96、B决定有色素,b决定无色素(白色)。已知Y与y位于1、2号染色体上,以纯合黄色鼠作母本,隐性纯合白色鼠作父本,设计实验探究另一对等位基因(B、b)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只考虑体色,不考虑其他性状和交叉互换)。第一步: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F1;第二步:_第三步:观察统计F2中鼠的毛色性状分离比。结果及结论:_,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_,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答案】27 7 31/32 E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让F1雌雄成鼠自由交配得到F2(或让多只F1雌鼠与父本小白鼠测交得到F2) 若子代小鼠毛色表现为黄色鼠色:白色=934(或黄色鼠色白色=112) 若子代

97、小鼠毛色表现为黄色白色=31(或黄色白色=11)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该品系成年小鼠的尾长受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A-a、D-d、F-f控制,且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同时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显性基因具有叠加效应。根据亲本杂交的F1的基因型分别是Ee、ee(各占一半),又由于F1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根据基因频率来计算F2代中各基因型频率。也就是E=1/4,e=3/4。根据哈代温伯格定律F2代中的EE基因型频率为1/16,Ee基因型频率为6/16,ee基因型频率为9/16,所以正常情况下F2中有毛应占7/16(大于实际情况F2中有毛占2/5),说明有毛性状

98、中存在致死现象。若EE为致死个体,去掉该部分后Ee(有毛)占6/15,即2/5,无毛ee占3/5,符合题意,故是EE纯合致死。(1)该小鼠的种群中每对等位基因的基因型有三种,即显性纯合、显性杂合、隐性纯合共三种基因型,对三对等位基因来说,控制尾长的基因型是333=27种;由于这三对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故表现型的种类有:含有6个显性基因的、5个显性基因的、含有4个显性基因的、含有3个显性基因的、含有2个显性基因的、含有1个显性基因的、不含显性基因的共7种表现型。用图中亲本杂交获得F1(AaDdFf),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则F2中成鼠尾长与亲本(AADDFF、aaddff

99、)相同的个体占1/41/41/4+1/41/41/4=1/32,所以F2中成鼠尾长与亲本不相同的个体占1-1/32=31/32。(2)由题图可知,对于有毛和无毛这一对相对性状来说,母本的基因型是Ee,父本的基因型是ee,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Ee:ee=1:1,子一代小鼠产生的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E:e=1:3,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E:e=1:3,因此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EE:Ee:ee=1:6:9,如果EE致死,则有毛的比例占2/5。所以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E基因显性纯合致死。(3)根据“Y代表黄色,y代表鼠色,B决定有色素,b决定无色素(白色)”,可知纯合黄色鼠基因型为YYBB,

100、隐性纯合白色鼠基因型为yybb,二者杂交的子一代基因型为YyBb,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即B、b等位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则子一代产生的配子为YB:yb=1:1,F1雌雄成鼠自由交配得到F2的基因型为YYBB:YyBb:yybb=1:2:1,表现型为黄色:白色=3:1。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即B、b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则F1雌雄成鼠自由交配得到F2的基因型和比例为9Y-B-:3Y-bb:3yyB-:1yybb,表现型和比例为黄色鼠色:白色=9:3:4。故实验方案为:第一步: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F1;第二步:让F1雌雄成鼠自由交配得到F2;第三步:观察统计F2中鼠的毛色性

101、状分离比。结果及结论:若子代小鼠毛色表现为黄色鼠色:白色=934,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若子代小鼠毛色表现为黄色白色=31,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7人们曾经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二者一旦混合便永远分不开,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这种观点被称作融合遗传。与融合遗传相对立的观点是颗粒遗传理论。孟德尔是第一个用豌豆杂交试验来证明遗传的颗粒性的遗传学家。(1)孟德尔提出生物的性状是由_决定的,它们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_(至少答两条)。(2)金鱼草(二倍

102、体)是一种可自花受粉的花卉。当开红花(R)的纯种金鱼草与开白花(r)的纯种金鱼草进行杂交时,F1植株都开粉红花,正好是双亲的中间型。你认为这是否违背了孟德尔颗粒遗传理论_?请设计一个简便的实验,证明你的观点。_(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3)金鱼草的花有辐射对称型和两侧对称型,这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A/a控制,A/a与R/r独立遗传。将纯合的辐射对称型红花与两侧对称型白花杂交,F1全为两侧对称型粉红花。F1自交,F2中会出现 _种表现型,其中不同于亲本的是_ ,他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 ,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_ 。【答案】遗传因子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在自然

103、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花大,容易操作 不违背 实验思路:F1自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F2中出现三种表现型,红花:粉红花:白花=1:2:1 6 两侧对称型红花、辐射对称型白花、两侧对称型粉红花、辐射对称型粉红花 3:1:6:2 1/2 【解析】(1)孟德尔提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产因子决定的,它们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花大,容易操作。(2)根据题意,金鱼草(二倍体)是一种可自花受粉的花卉。当开

104、红花(R)的纯种金鱼草与开白花(r)的纯种金鱼草进行杂交时,F1植株都开粉红花,正好是双亲的中间型,这属于共显,并不是融合现象,可以设计实验验证,实验思路:让F1自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果F2中出现三种表现型,红花:粉红花:白花=1:2:1,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现象,符合孟德尔的遗传理论。(3) 根据题意,金鱼草的花的性状和花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都独立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由于纯合的辐射对称型红花与两侧对称型白花杂交,F1全为两侧对称型粉红花,则两侧对称型花为显性性状,则F1的基因型为AaRr,F1自交即Aa自交后代出现(3两侧对称:1辐射对称)2种表现型,Rr自交后代出

105、现(1红色:2粉色:1白色)3种表现型,故F1自交后代表现型有23=6种。亲本表现型为辐射对称型红花与两侧对称型白花,则F1自交后代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有:3/16两侧对称型红花、1/16辐射对称型白花、3/8两侧对称型粉红花、1/8辐射对称型粉红花4种,他们之间的数量比为3:1:6:2,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1/41/4+1/41/4)4/16=1/2。8果蝇的气门部分缺失和正常气门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A、a表示)。请回答相关问题:(1)具有上述相对性状的一对纯合果蝇杂交,F1全部为气门部分缺失,F1相互杂交产生的F2中正常气门个体占1/4,说明该对相

106、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定律。(2)某小组选择一只气门部分缺失果蝇和多只正常气门果蝇杂交,发现F1中正常气门个体均约占1/6。从变异来源推测出现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_(填序号)。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数目变异(3)果蝇的第号染色体为常染色体,多1条(号三体)或者少l条(号单体)都可以生活,而且还能繁殖后代,而号染色体缺2条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为探究A、a基因是否在第号染色体上,A同学将某气门部分缺失的雄蝇(染色体正常)与气门正常的号单体雌蝇杂交,子代雌雄均出现气门部分缺失:气门正常=l:1。A同学据此判断A、a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A同学的判断不一定正确,原因是_。请以A同学杂交实验

107、的子代为材料,写出进一步探究的思路,并预期结果和结论思路:_。结果和结论:_。【答案】基因分离 无论A、a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或其它常染色体上,子代气门部分缺失与气门正常的比例均为1:1 让子代气门部分缺失个体之间自由交配,统计后代性状表现及比例 若后代气门部分缺失:气门正常=4:1,则A、a基因在第号染色体上;若后代气门部分缺失:气门正常=3:1,则A、a基因不在第号染色体上 【解析】由“具有上述相对性状的一对纯合果蝇杂交,F1全部为气门部分缺失”可知,气门部分缺失显性性状,且亲本及后代的基因型为;AAaaAa3A-:1aa。 (1)具有上述相对性状的一对纯合果蝇杂交,即纯合的正常气门纯合的气

108、门部分缺失,F1全部为气门部分缺失,说明气门部分缺失是显性性状,且F1为杂合子Aa,F1相互杂交产生的F2中正常气门个体占1/4,即气门部分缺失:气门正常=3:1,说明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2)气门部分缺失果蝇的基因型为AA或Aa,和多只正常气门果蝇aa杂交,后代中可能全是气门部分缺失,也可能气门部分缺失:气门正常=1:1,但某小组选择一只气门部分缺失果蝇A-和多只正常气门果蝇aa杂交,发现F1中正常气门个体均约占1/6。由于基因突变频率较低,故最可能的变异不是基因突变;该性状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故不属于基因重组;若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则该气门部分缺失的基因型为A0,则与aa杂

109、交的后代,气门正常个体占1/2。该变异最可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即该气门部分缺失的基因型为:AAa,可以产生四种配子:AA:Aa:A:a=1:2:2:1,与aa杂交的后代气门正常个体占1/6。故选。(3)某气门部分缺失A-的雄蝇(染色体正常)与气门正常aa的号单体雌蝇杂交,子代雌雄均出现气门部分缺失:气门正常aa=l:1,说明雄性亲本的基因型为Aa。若A、a位于号染色体上,则气门正常的号单体雌蝇基因型为a,则亲本及后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AaaA气门部分缺失:a气门正常:Aa气门部分缺失:aa气门正常=1:1:1:1;若A、a不位于号染色体上,则气门正常的号单体雌蝇基因型为aa,则亲本及后代的基

110、因型及表现型为AaaaAa气门部分缺失:aa气门正常=1:1。即无论该基因是否位于号染色体上,子代气门部分缺失与气门正常的比例均为1:1,故不能确定该基因的位置。可以让子代气门部分缺失个体之间自由交配,统计后代性状表现及比例。若A、a基因在第号染色体上,则气门部分缺失个体的基因型为:1/2A,1/2Aa,产生的配子为:A:a:0=2:1:1,自由交配的后代中气门部分缺失:气门正常=4:1;若A、a基因不在第号染色体上,则气门部分缺失个体Aa,自由交配后代中气门部分缺失:气门正常=3:1。9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用一只红眼雄果

111、蝇和一只白眼雌果蝇杂交,若子代_,则可判定白眼为显性性状,红眼为隐性性状;若子代_,则可判定红眼为显性性状,白眼为隐性性状。(2)某科研团队在一个全为白眼的果蝇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只棕眼雌果蝇,经确定是白眼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所致(仅有一处突变)。为进一步确定棕眼、白眼和红眼基因的显隐性关系,该团队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材料:野生型红眼、白眼雌雄果蝇若干,该棕眼雌果蝇。实验方案:用_雌果蝇与_雄果蝇杂交得到大量的子一代个体,观察子一代的性状表现。预期结果及结论:若子一代雌果蝇中,_,则可确定显隐性关系为棕眼红眼白眼。若子一代雌果蝇中,全为红眼,则可确定显隐性关系为_。若子一代雌果蝇中,棕眼白眼1

112、1,则可确定显隐性关系为_。【答案】全为白眼或雌雄果蝇中红眼、白眼各占一半 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 该棕眼 红眼 棕眼:红眼=1:1 红眼 棕眼白眼 棕眼白眼红眼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控制眼色的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以及伴X遗传的规律;可以让具有相对性状的雌雄果蝇杂交,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判断显隐性关系。(1)已知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为伴X遗传,让一只红眼雄果蝇和一只白眼雌果蝇杂交,若子代全为白眼或雌雄果蝇中红眼、白眼各占一半,说明白眼为显性性状,红眼为隐性性状;若子代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

113、则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白眼为隐性性状。(2)根据题意分析,红眼、棕眼、白眼是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棕眼基因对白眼基因为显性基因,但是不清楚白眼基因与红眼基因、红眼基因与棕眼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可以通过杂交实验确定三者的显隐性关系,即用该棕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得到大量的子一代个体,观察子一代的性状表现。若子一代雌果蝇中,棕眼:红眼=1:1,则可确定显隐性关系为棕眼红眼白眼。若子一代雌果蝇中,全为红眼,则可确定显隐性关系为红眼棕眼白眼。若子一代雌果蝇中,棕眼白眼=11,则可确定显隐性关系为棕眼白眼红眼。10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色窄叶植株自交,

114、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注:番茄是两性花,属于自花授粉植物)(1)F1中白色宽叶的基因型为_。F1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2)通过研究发现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可以推测控制_性状的基因具有_(显性、隐性)纯合致死效应。(3)为验证(2)中的推测,请利用F1植株运用最简便的方法验证推测成立。方法_结果_【答案】aabb 1/6 花色 显性 利用红色宽叶植株自交 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且分离比接近于2:1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白色宽叶,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因而可判断红色对白色为显性,窄叶对宽叶为显性。又因为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

115、a和B、b控制,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理论上来讲,基因型为AaBb的红色窄叶植株自交,F1中出现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窄叶红花宽叶白花窄叶白花宽叶=9331,而实际上F1中出现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窄叶红花宽叶白花窄叶白花宽叶=6231,说明基因型为AA_的受精卵会致死。(1)由分析可知,这两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分别是白色和宽叶,又因为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因此白色宽叶的基因型为aabb。由于基因型为AA_的受精卵会致死,故F1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故F1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2/12=1/6。(2)由分析可知,A、a这对等位基因显性纯合时会

116、使受精卵致死,说明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3)为验证(2)中的推测,最简便的方法是让F1中红色宽叶植株自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比,且红色与白花之比接近21,则证明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11某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的花色有白色、红色、紫色和粉红色,受A/a、B/b基因控制,其花色控制途径如图所示。植株茎的高度由C/c基因控制。下表是某小组用8株植株所做的4组杂交实验的结果。请回答:(1)针对花色基因的遗传而言,该植物种群中,开粉红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是_,粉红花形成的机制_。(2)若只考虑植株茎的高度,让乙组杂交子代中的全部高茎植株自交产生子二代,

117、子二代中的全部高茎植株自交,则子三代中纯合高茎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3)在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的情况下,该小组提出的假说之一是:A、a基因与C、c基因可能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b基因在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小组最多还能提出_种合理的假说。从表中选择植株做亲本,设计一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假说一正确性(不考虑变异)。实验思路:_。预期结果及结论:若_,则假说一正确;否则,则假说一错误。【答案】AABB、AaBB 在A基因所编码的酶的作用下,白色物质转化为紫色色素,BB基因对紫色色素具有明显的淡化作用,从而使植株花色表现为粉红色 7/10 2 用丙组F1自交,统计F2的表现型

118、及比例 F2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高茎:红花高茎:粉红花高茎:白花矮茎=3:6:3:4 【解析】结合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可知,开粉红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开红花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而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根据表格中甲组杂交子代的比例,可知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根据乙组杂交结果可知,高茎为显性性状。三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可能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若要验证这一问题,可让AaBbCc自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若后代出现紫花高茎:红花高茎:粉红花高茎:白花矮茎

119、=3:6:3:4,可说明A、a基因与C、c基因可能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b基因在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据图可知,该植物种群中,开粉红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在A基因所编码的酶的作用下,白色物质转化为紫色色素,BB基因对紫色色素具有明显的淡化作用,从而使植株花色表现为粉红色。(2)乙组杂交子代中的全部高茎植株CC占1/3,Cc占2/3,自交产生子二代中,CC占1/3+2/31/4=1/2,Cc占2/31/2=1/3,即CC:Cc=3:2,子二代的高茎植株继续自交产生的子三代中,纯合高茎植株占3/5+2/51/4=7/10。(3)据表中甲组红花与红花杂交的后代紫花:红花:粉红

120、花:白花=3:6:3:4,该比例为9:3:3:1的变示,所以A/a、B/b独立遗传。三对基因的位置关系可能为:A/a、B/b、C/c可能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a基因与C、c基因可能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b基因在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b基因与C、c基因可能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a基因在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小组最多还能提出2种合理的假说。根据丙组杂交信息可知,亲代和子代的基因型为:紫花高茎(AAbbCC)白花矮茎(aaBBcc),F1为AaBbCc。可让丙组F1自交,根据其自交结果,判定假说一是否正确。若F2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高茎:红花高茎:粉红花高茎:白

121、花矮茎=3:6:3:4,则假说一正确;若F2表现型及比例未出现上述结果,则不符合假说一。12致死基因的存在可影响后代性状分离比。现有两对等位基因均杂合的个体(设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但具有某种基因型的配子或个体致死,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现型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如该个体自交后代分离比为6:3:2: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_。(2)如该个体自交后代分离比为5:3:3: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_;该个体亲本均为纯合子,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3)在某种雌雄异体生物中获得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的雌雄个体,让其相互交配.后代分离比也是6:3:2:1。能否根据后代的分离比及与性别的

122、关系,判断致死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请写出判断的依据(要求分别写出后代雌雄个体的分离比)。_【答案】某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致死或基因型为BB的个体致死) 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致死或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致死 AAbb和aaBB 能。若后代雌性个体的分离比为2:1、雄性个体的分离比为2:2:1:1,则说明致死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雌性个体的分离比为3:1,雄性个体的分离比为3:3:1:1,则说明致死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已知A、a与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则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在不考虑致死的情

123、况下,后代理论上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1)根据题意分析,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分离比为6:3:2:1,6:3:2:1的分离比可看作是(3:1)(2:1),说明有一对基因自交产生的后代中显性纯合致死。(2)根据题意分析,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分离比为5:3:3:1,从5:3:3:1的分离比,可看出A_B_中有4份致死,考虑题干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配子或个体致死”的信息,又因为致死的不可能是AaBb,故考虑配子致死。如果AaBb做父本(或母本)时只产生了三种数目相等的配子,配子的两两结合就有34=12个组合,符合5+3+3+1=12份的信息;如

124、果致死的配子是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则符合致死的表现型出现在9:3:3:1中的9份上。该AaBb个体的亲本为纯合子,本有两种可能:AAbb和aaBB、AABB和aabb,但如亲本中有一方是AABB,与本小问推出的AB基因型的雄(或雌)配子致死矛盾,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3)根据题意分析,是可以后代的分离比及与性别的关系判断致死基因在什么染色体上的,如果致死基因在常染色体上,AaXBXbAaXBY(1AA:2Aa:1aa)(1XBXB:1XBXb:1XBY:1XbY),后代雌性个体的分离比为2:1、雄性个体的分离比为2:2:1:1;如果致死基因在X染色体上,AaXBXbAaXB

125、Y(1AA:2Aa:1aa)(1XBXB:1XBXb:1XBY:1XbY),后代雌性个体的分离比为3:1、雄性个体的分离比为3:3:1:1。13某研究小组发现一种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为探究该植物花色的遗传方式,研究小组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让花色为粉红色的亲本植株自交,F1中花色表现为白色:浅红色:粉红色:大红色:深红色=1:4:6:4:1。(1)据此推测花色至少由_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决定,并遵循_定律。(2)假设色素合成由显性基因控制,且显性基因作用效用相同,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用字母A、a ;B、b表示,只写出基因最少的情况),子代粉红色个体中,纯合个体的基因型为_和_。(3)为了进一步验

126、证花色遗传的特点,让F1中粉红色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1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 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 在所有株系中有_ 的株系F2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与F1花色的表现型和数量比相同。【答案】2 基因自由组合 AaBb AAbb aaBB 2/3 【解析】根据花色为粉红色的植株自交F1中花色表现为白色:浅红色:粉红色:大红色:深红色=1:4:6:4:1,类似与9:3:3:1的比例,推测亲本粉红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可以确定花色至少由2对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1)根据花色为粉红色的植株自交,F1中花色表现为白色:浅

127、红色:粉红色:大红色:深红色=1:4:6:4:1,可推测亲本粉红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为1白色(aabb):4浅红色(2Aabb、2aaBb):6粉红色(4AaBb、1AAbb、1aaBB):4大红色(2AABb、2AaBB):1深红色(AABB)。因此可以确定花色至少由2对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2)根据前面分析可知,亲本基因型为AaBb;子代粉红色个体(4AaBb、1AAbb、1aaBB)中,纯合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3)根据分析可知,F1中粉红色花植株基因型为2/3AaBb、1/6AAbb和1/6aaBB,由题意可知要使F2花

128、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与题中F1相同,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所以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所占比例是2/3。14某植物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已知花色有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B/b影响。现有紫花植株甲和白花植株乙和丙。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甲与乙杂交,F1全为紫花,F1自交,F2紫花:白花=9:7实验二:将实验一的F1与丙杂交,子代紫花:白花=3:5请回答:(1)分析以上实验可知,当_基因存在时会补充A基因的表达。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 _,子代白花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2)有人重复上述实验一,发现F2紫花:白花比例接近9:7,他提出假说可能是F2的分离比为9:6:1,因为受

129、到某种因素影响导致F2中双隐性的个体致死。如果将F1与_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_,则假说成立。(3)如果将紫花品系(甲)与另一白花品系(丙)杂交,F1全为紫花,F1自交,F2紫花:白花=27:37,则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_对同源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是_。【答案】B Aabb或aaBb 3/5 乙 1:2 三 F1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是(3:1)3的变式 【解析】根据实验一:甲与乙杂交,F1全为紫花,F1自交,F2紫花:白花=9:7,由于9:7为9:3:3:1的变式,可推断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且A-B-为紫花,A-bb、aaB-、aabb均表现白花。甲为紫花,乙为白花,甲和乙杂交的后代均为

130、紫花,所以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B-表现紫花,其余基因型表现白花,所以当B基因存在时会补充A基因的表达。根据分析可知实验一中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丙为白花,二者杂交的后代中紫花A-B-占3/8,即3/41/2,所以丙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实验二子代白花中杂合子为(1/21/2+1/41/2)5/8=3/5。(2)对自由组合定律的假说进行验证常用测交的方法,根据上述判断可知乙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可将F1(AaBb)与乙杂交,若受到某种因素影响导致F2中双隐性纯合子致死,则测交的子代1AaBb:1Aabb:1aaBb:1aabb(致

131、死)对应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白花=1:2,所以若测交结果为紫花:白花=1:2,可说明上述假说是正确的。(3)如果将紫花品系(甲)与另一白花品系(丙)杂交,F1全为紫花,F1自交,F2紫花:白花=27:37,即F1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是(3:1)3的变式,并且子二代紫花所占比例为27/(27+37)=27/64=3/43/43/4,所以可判断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15已知某植物的花色有金黄花(A_BB、aa_ _)、黄花(A_Bb)、白花(A_bb);叶片大小有小叶(D_XE_)、中叶(D_XeXe、D_XeY)、大叶(dd_ _),控制花色、叶片表面积的基因各自独立遗传。分析回答

132、:(1)用两株金黄花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黄花植株。F1雌雄杂交产生F2。F1植株的基因型是_,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若F2中的白花植株随机受粉后得到900株植株,则其中金黄花植株约有_株。(2)现有两株小叶植株杂交,所得F1只有小叶和中叶两种类型。亲本基因型杂交组合有_种,F1中的中叶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请设计杂交实验,探究亲本小叶雄株的基因型。实验思路:_。实验现象及结论:a_,_;b_,_。【答案】AaBb 金黄花:黄花:白花=7:6:3 100 3 1/4 用多株大叶雌株分别与亲本小叶雄株杂交,观察子代植株叶表面积的大小 若子代植株不出现大叶植株 则亲本小叶雄株的基因型是DD

133、XEY 若子代植株出现大叶植株 则亲本小叶雄株的基因型是DdXEY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植物的花色遗传,由于植物的花色有金黄花(A_BB、aa_ _)、黄花(A_Bb)、白花(A_bb);则说明控制该花色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析该植物的叶形的遗传,叶片大小有小叶(D_XE_)、中叶(D_XeXe、D_XeY)、大叶(dd_ _),显然控制叶形的基因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只位于X染色体上。(1)用两株金黄花植株(A_BB、aa_ _)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黄花植株(A_Bb),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那么F1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根据自由组合

134、定律,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9A_B_、3 A_bb、3 aa B_、1 aabb,根据花色与基因型的关系可知,F2的表现型为金黄花(3 A_BB+3 aa B_+1 aabb):黄花(4 AaBb+2 A A Bb):白花3A_bb=7:6:3。若F2中的白花植株3A_bb随机受粉后得到900株植株,F2中的白花植株3A_bb的基因型包括1/3A A bb和2/3Aabb,则F2中的白花植株产生的配子为2/3Ab、1/3ab,则随机受粉后后代有4/9A A bb白花、4/9 Aabb白花、1/9 aabb金黄花,其中金黄花植株约有:9001/9=100株。(2)根据题意,两株小叶植株(D_X

135、E_)杂交,所得F1只有小叶(D_XE_)和中叶 (D_XeXe、D_XeY)两种类型,则亲代小叶中有DD或Dd,且雄株为XEY,雌株为XEXe,那么亲代的基因型为DDXEXe、DDXEY或DDXEXe、DdXEY或DdXEXe、DDXEY共3种情况;F1中的中叶植株(D_XeXe、D_XeY)所占的比例是11/4=1/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亲本小叶雄株的基因型有DDXEY或DdXEY2种情况,若探究亲本小叶雄株的基因型,则用多株大叶雌株(dd_ _)分别与亲本小叶雄株杂交,观察子代植株叶表面积的大小。若亲本小叶雄株的基因型为DDXEY,则与多株大叶雌株(dd_ _)杂交后,后代基因型中没有d

136、d_ _,即无表现为大叶的植株出现;若亲本小叶雄株的基因型为DdXEY,则与多株大叶雌株(dd_ _)杂交后,后代基因型中有dd_ _,出现表现为大叶的植株。16已知家蚕蛾翅色受A、a和B、b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正常型家蚕蛾翅色为白色,某研究小组在家蚕突变系统中发现了黄翅家蚕蛾。为了研究家蚕蛾翅色遗传规律,某研究小组以纯合黄翅和纯合白翅家蚕蛾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1)根据此杂交结果可推测,控制家蚕蛾翅色的两对基因在遗传方式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_,其中亲本的基因型为 _。(2)表现型为白翅的家蚕蛾中,基因型最多有_种;F2白翅家蚕蛾中纯合子占的比

137、例是_。(3)甲同学选用未交配过的黄翅和白翅家蚕蛾进行杂交实验,结果 F1全是黄翅,且F2中黄翅白翅31,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答案】F2中黄翅白翅313,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分离比 AAbbaaBB或aaBBAAbb 7 3/13 甲同学实验中亲本纯合白翅的基因型(aabb)与研究小组选择的白翅的基因型(aaBB或AAbb)不相同 【解析】 (1) 以纯合黄翅和纯合白翅家蚕蛾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说明控制家蚕蛾翅色的A、a和B、b 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F2中黄翅白翅179781313,为9331的变式,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分离比,由此说明:控制家蚕蛾翅色的

138、两对基因在遗传方式上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黄翅为A_bb或aaB_,白翅为A_ B_、aaB_或A_bb、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进而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或aaBBAAbb。(2) 结合对(1)的分析可知:表现型为白翅的家蚕峨中,基因型最多有7种。F2白翅家蚕蛾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aabb1224121,其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3/13。(3) 甲同学选用未交配过的黄翅和白翅家蚕蛾进行杂交实验,结果 F1全是黄翅,且F2中黄翅白翅31,说明F1的基因组成中,含有1对等位基因,而另1对基因是相同的,进

139、而推知:亲本纯合白翅的基因型为aabb。可见,出现这种结果的最可能的原因是:甲同学实验中亲本纯合白翅的基因型(aabb)与研究小组选择的白翅的基因型(aaBB或AAbb)不相同。17番茄(2N=24)是二倍体植物,缺刻叶和马铃薯叶为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D、d位于6号染色体上),果实的红色与黄色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育种工作者为研究这两对遗传性状的特点,进行了如下图的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1)缺刻叶和马铃薯叶中,显性性状为_。F2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之比不符合3:1的原因是_。控制果实红色与黄色的基因位于_对同源染色体上。(2)将F2植株自交,单株收

140、获F2中马铃薯叶红果植株所结种子,每株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均表现为马铃薯叶红果,有_的株系F3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马铃薯叶红果:马铃薯叶黄果=3:1,有_的株系F3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_。(3)已知无正常6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Dd的植株A,其细胞中6号染色体如右图所示。为了确定植株A的D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作为父本与正常的马铃薯叶植株进行测交。若F1表现型为_,则说明D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若F1表现型为_,则说明D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答案】缺刻叶 显性纯合致死 两 4

141、/9 4/9 马铃薯叶红果马铃薯叶黄果=97 马铃薯叶 缺刻叶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亲本缺刻叶红果马铃薯叶黄果缺刻叶红果:无茸毛红果,淘汰马铃薯叶黄果后,让F1缺刻叶红果自交,分析在F2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之比为2:1,说明缺刻叶对马铃薯叶为显性,而此比例不是3:1,说明显性纯合子(DD)致死;分析在F2中红果与黄果之比为9:7,符合“9:3:3:1”的变式,说明这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假设为 B/b、C/c)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中红果是双显性基因控制,即(B_C_),黄果的基因型有多种(B_cc、bbC_、bbcc)。(1)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由于F1缺刻叶自交后代出现了

142、性状分离,所以番茄的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缺刻叶。由于在F2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之比为2:1,说明此相对性状受一对相对性状控制的,而此比例不是3:1,说明显性纯合子(DD)致死。由于F1红果番茄自交产生的F2中红果与黄果之比为9:7,说明控制果实红色与黄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即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2)根据题意,F2中马铃薯叶红果植株(1/9ddBBCC、2/9ddBBCc、2/9ddBbCC、4/9ddBbCc)自交得F3个体,理论上F2中,1/9的植株(ddBBCC)不发生性状分离,全为马铃薯叶红果;4/9的F2植株(2/9ddBBCc+2/9ddBbCC)

143、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马铃薯叶红果:马铃薯叶黄果=3:1;余下4/9的F2植株(4/9ddBbCc)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马铃薯叶红果:马铃薯叶黄果=9:7。(3)若D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让植株A(Dd)作为父本与正常马铃薯叶(dd)进行测交产生F1,由于无正常6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Dd个体产生的配子中只有d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F1的基因型全为dd,表现型为马铃薯叶。若D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让植株A(Dd)作为父本与马铃薯叶(dd)进行测交产生F1,由于无正常6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Dd个体产生的配子中只有D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F1基因型全为Dd,表现

144、型为缺刻叶。18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基因(用Dd、Ii、Rr表示)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如图甲所示;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他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1)若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为红花白花31,则该正常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种。(2)现有已知基因组成为纯种的正常植株若干,利用上述材料设计一个最简便的杂交实验,以确定iiDdRrr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假设实验过程中不存在突变与染色体互换,各型配子活力

145、相同)。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iiDDrr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结果预测I.若子代中红花、粉红花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_,则其为突变体。.若子代中红花、粉红花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_,则其为突变体。III若子代中红花、粉红花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_,则其为突变体。【答案】iiDDRr或iiDdRR 7 1:1:2 1:2:3 1:1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图乙三种粉红花突变体中r基因所在的位置分析三种粉红花突变体产生配子种类及其比例:突变体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均含有r基因,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判断突变体可产生含R、rr、Rr、r的4种数量相等的配子。突变体为三体, R(r)基因

146、所在的染色体有三条,减数分裂吋,两条配对的染色体分离,未配对的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可产生含R、rr、 Rr、r的4种配子,其比例为1:1:2:2。突变体为基因重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能产生两种配子:R:rr=1:1。 (1 )根据题意可知:正常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应为iiD-R-,共有4种可能的基因型,若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则该正常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中有一对基因杂合,应为iiDDRr或iiDdRR。正常情况下,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iiD_rr、iiddR_、iiddrr、I_D_R_、I_D_rr、I_ddR_、I_ddrr。其中各有一个纯合子,因此纯合白花

147、的基因型有7种。 ( 2 )为了确定iiDdRrr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 ,关键是判断其中rr基因的位置,为了避免另两对基因的干扰,可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iiDDrr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I.突变体能产生四种配子,R:Rr:r:rr=1:1:1:1,与iiDDrr植株杂交后,子代为Rr:Rrr:rr:rrr=1:1:1:1,即红花Rr、粉红花Rrr、 白花植株(rr、rrr )的比例为1:1:2。.突变体为三体,可产生含R、rr、 Rr、 r的4种配子 ,其比例为1:1:2:2 ,与含r的配子结合,子代中红花Rr、粉红花Rrr与白花植株(rr、rrr)的比例为1:2:

148、3。.突变体为基因重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能产生两种配子:R:rr=1:1,与含r的配子结合,子代中红花Rr与白花rrr的比例为1:1。19鹦鹉羽毛的颜色有蓝色、绿色、黄色和白色四种,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B、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其遗传机理如图。现有多组绿色雄鹦鹉与白色雌鹦鹉杂交(正交),后代雌、雄鹦鹉的羽毛均为绿色;反交后代中,雄鹦鹉羽毛均为绿色,雌鹦鹉羽毛均为蓝色。回答下列问题。(1)由鹦鹉羽毛颜色的遗传机理可知,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是_。(2)控制羽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_种,正交亲本中绿色雄鹦鹉和白色雌鹦鹉的基因型分别是_。若某鹦鹉蓝色羽毛出现白色斑点,是由于_。(

149、3)养鸟专家在配制鹦鹉饲料时,发现含某微量元素的3号饲料会抑制黄色物质的合成,使黄羽变为白羽。现有3号饲料长期饲喂的一只蓝色雄鹦鹉和正常饲料喂养的各种雌鹦鹉,请设计杂交实验,确定该蓝色雄鹦鹉为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实验思路:_预测结果及结论:_【答案】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一种性状可由两个基因控制 15 AAZBZB、aaZbW 体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缺失 用该蓝色雄鹦鹉与多只白色雌鹦鹉杂交,子代用正常饲料喂养,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子代雌、雄鹦鹉的羽毛都为绿色或者都为蓝色,则该个体为纯合子;否则为杂合子 【解析】由题干可知鹦鹉的性别决定是ZW型,鹦鹉的羽

150、毛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_ZbZb或A_ZbW的个体表现为蓝色,基因型为A_ZBZ_或A_ZBW的表现为绿色,基因型为aaZBZ_或aaZBW表现为黄色,基因型为aaZbZb或aaZbW表现为白色。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1)由鹦鹉羽毛颜色的遗传机理可知,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一种性状可由两个基因控制。(2)鹦鹉羽毛的颜色有蓝色、绿色、黄色和白色四种,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B、b

151、这对等位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因此基因A应在常染色体上,所以控制羽毛颜色的基因型在常染色体上有AA、Aa、aa3种基因型,在Z染色体的的B的基因型有ZBZB、ZBZb、ZbZb、ZBW、ZbW等5种基因型,因此控制羽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3515种。由题意可知正交的雄性绿鹦鹉为基因型为A_ZBZ-与白色雌鹦鹉aaZbW杂交后代雌、雄鹦鹉的羽毛均为绿色,也即后代中的雄鹦鹉都为AaZBZb,而雌鹦鹉都为AaZBW,因此正交亲本中绿色雄鹦鹉和白色雌鹦鹉的基因型分别是AAZBZB、aaZbW。蓝色鹦鹉的基因型是A_ZbZb或A_ZbW,若某鹦鹉蓝色羽毛出现白色斑点,是由于体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缺失。(

152、3)由题意可知该蓝色的雄鹦鹉可能的基因型为A_ZBZ_或A_ZbZb,要验证其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用该蓝色雄鹦鹉与多只白色雌(aaZbW)鹦鹉杂交,子代用正常饲料喂养,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雌、雄鹦鹉的羽毛都为绿色或者都为蓝色,则该个体为纯合子;否则为杂合子。20果蝇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1)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用果蝇进行实验,通过_方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摩尔根在一个灰色果蝇纯系中发现几只黑身雌、雄果蝇。让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发现无论_,F1均表现为灰身,再由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的F2中灰身与黑身分离比为3:1,由此判断黑身是位于_基

153、因控制的。(3)果蝇共有3对常染色体,编号为、。研究人员培育出果蝇甲品系,它的4种突变性状分别由一种显性突变基因控制,如下图所示,并且突变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不考虑交叉互换)。果蝇甲品系的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子代果蝇的成活率为_现有野生型各体色果蝇,若甲品系为杂合灰身,欲判断控制果蝇体色基因的位置,最好选择的交配方式是_,若后代出现8种表现型(只考虑给出性状),则果蝇体色基因位于_号染色体上。【答案】假说演绎 正交和反交(黑身果蝇做父本或母本) 常染色体隐性 1/4 甲品系与野生黑身杂交 IV 【解析】(1)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

154、)黑身果蝇和灰身果蝇杂交,未知显隐性,可以采用正反交,F1若全是灰身,说明灰身是显性性状。无论正反交,F1全是灰身,说明与性别无关,因此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黑身是位于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3)甲品系含有4种显性突变基因,且控制翅型和翅脉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刚毛和平衡棒的基因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突变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甲品系内的雌雄交配,雌配子有:AcSt、AcsT、aCSt、aCsT四种,雄配子也有四种:AcSt、AcsT、aCSt、aCsT。后代中能够存活的只有杂合子AaCcSsTt,占1/41/44=1/4。现有野生型各体色果蝇,若甲品系为杂合灰身,预判断控制体色基因的位置,最好用测交的方法,即选择甲品系与野生黑身杂交,野生型果蝇应为隐性纯合子,甲品系为显性性状,据图分析甲品系II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测交后有2种表现型,III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测交后,后代有2种表现型,即II号和III号染色体测交后总共能产生22=4种表现型,若后代出现8种表现型,说明杂合灰身果蝇测交后也能产生2种表现型,即222=8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果蝇体色基因不位于II号和III号染色体上,只能位于IV号染色体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