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37 ,大小:240.13KB ,
资源ID:134316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431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x)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x

1、九下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复 习 内 容:九下第三单元积累运用阅读感悟写作一、积累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所恶(w)一箪食(dn)一豆羹(gng)不屑(xi)B唐雎(j)缟素(go)休祲(qn)徒跣(xin)C烨然(y)缊袍(yn)耄老(mo)裘衣(qi)D嗜学(sh)硕师(shu)曳屣(x)皲裂(jn)积累运用1234567下一栏目解析:B祲(jn)。B89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故患有所不辟也(透彻)B所欲有甚于生者(超过)C乞人不屑也(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D此之谓失其本心(人的羞恶之心)解析:A辟,同“避”,躲避

2、。A积累运用1234567下一栏目89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B以君为长者以是人多以书假余C呼尔而与之布衣之怒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万钟于我何加焉B解析:A为了/接受;B.介词,把;C.代词,他/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从/对,对于。积累运用1234567下一栏目89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A休祲降于天B徒以有先生也C万钟于我何加焉D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解析:A“休”,古义:吉祥;今义:休息。B.“徒”,古义:只,仅仅;今义:徒弟。C.“钟”,古义:古代的一种量器;今义:时钟。积累运用12

3、34567下一栏目89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无从致书以观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以衾拥覆D俯身倾耳以请B解析:例句中“以”:介词,因为。A.介词,表顺承,来;B.介词,因为;C.介词,用;D.连词,表顺承,相当于“而”。积累运用1234567下一栏目89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B对联“失马真成福 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的典故。C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

4、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D“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赠序,即临别赠言。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B解析:B“失马真成福”取材于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积累运用1234567下一栏目897古诗文默写。(5分,每题1分)(1)回首向来萧瑟处,_,_。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2)_,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3)_,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_,_,_”。(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_,_,_”一句来表达自己决心报效祖国,立功边疆的壮志。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轮秋影转金波一抹晚

5、烟荒戍垒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积累运用1234567下一栏目898名著阅读。(3分)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地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积累运用1234567下一栏目

6、89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合家大口号哭起来,准备入殓,将灵柩停在第三层中堂内。积累运用1234567下一栏目89(1)这段文字节选自讽刺小说_,作者_。(1分)(2)文中,严监生“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是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7、(2分)_儒林外史吴敬梓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说明严监生到死都不舍得多费一茎灯草的油,生动地刻画了严监生这个吝啬鬼的形象。积累运用1234567下一栏目899综合性学习。(5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精神的食粮、智慧的海洋。读书可以形成翩然之风度及卓尔之气质。前进中学学生会拟组织开展以“传统文化漫校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此次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材料一:关于读书,鲁迅认为,要多读书,但不能读死书,否则真成了“在自己的脑里给作者跑马”,并且“踏得一塌糊涂”了。钱穆认为,读书要“活”,懂得一书中所蕴含的一种活的精神;要读全书,不可割裂破碎只注意某一方面。积累运用1234567

8、下一栏目89材料二:读、重读、反复读,那些可以把自己钉牢的书,有助于理解事物,在大脑中形成有自己意义的框架;有助于理解人类社会与历史,及其背后的细节、逻辑。至于哪些书能把自己“钉牢”,值得自己一读再读反复读,除了流传的经典之外,恐怕还需要自己在茫茫书海中摸爬滚打一番,细细体悟,才能找到真爱。材料三:在“传统文化热”走向公众时,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传统的理解与尊重,避免庸俗化地、唯利是图地扭曲传统;需要坚持对传统的现代理解和当代转化。把传统文化中那些符合现代生活与现代价值的内容有机地融入生活。积累运用1234567下一栏目89(1)请从以上三则材料中,任选两则概括其主要观点。(每则不超过20字)

9、(2分)材料一:_材料二:_材料三:_多读书,读“活”书,读全书。反复读那些能把自己“钉牢”的书。吸精华,去糟粕,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结合。积累运用1234567下一栏目89(2)根据下面记者的提问作答,要求语言简明,表达得体。(不超过100字)(3分)记者:同学,你好!据说你们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漫校园”实践活动,特别注重经典的诵读。请问,你最喜欢哪本经典著作或哪首经典诗词?为什么?_略。(要指出自己喜欢的经典著作或某首诗词,从某个角度回答喜欢的理由,能结合内容讲理由更好)积累运用1234567下一栏目89二、阅读感悟(35分)(一)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分)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

10、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0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所展现的画面。(2分)_11下一栏目上一栏目阅读感悟(一)10示例:战马奔腾,像“的卢”一样飞驰而过;雷声阵阵,原来是放箭时弓弦发出的声音,让人心惊不已。11本词是一首“壮词”,词人却在结尾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你对此如何理解?(2分)_词人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甚至在梦里都念念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腐朽无能,他的理想难以实现。当梦醒回到现实,他看到自己鬓边新生的白发,不由得发出了壮志难酬的慨叹

11、。(意近即可)11下一栏目上一栏目阅读感悟(一)10(二)天平山中(4分)杨 基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12请简要赏析前两句中的“茸茸”和“树树”。(2分)_12下一栏目上一栏目 阅读感悟(二)13“茸茸”写出了春雨细密温暖的特点;“树树”写出了枇杷大片成熟的场景,描绘出一片盎然的春意。这两个词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13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送”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分)_“送”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回家路上“莺啼”相伴的情景,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12下一栏目上一栏目 阅读感悟(二)13(三)唐雎不辱使命(10分)秦王使人

12、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15下一栏目上一栏目阅读感悟(三)161714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

13、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5下一栏目上一栏目阅读感悟(三)161714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以头抢地尔 ()(2)天下缟素 ()(3)请广于君 ()(4)长跪而谢之 ()碰,撞穿白色丧服增广、扩充

14、道歉15下一栏目上一栏目阅读感悟(三)1617141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虽然,受地于先王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B且秦灭韩亡魏河曲智叟亡以应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D徒以有先生也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解析:A两个“于”都意为“从”;B.使灭亡/同“无”,没有;C.听说/听到;D.因为/来。A15下一栏目上一栏目阅读感悟(三)161714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_(2)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_即使是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五百里呢?安陵国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

15、为有先生您啊!15下一栏目上一栏目阅读感悟(三)161714 17.唐雎为什么要说到专诸、聂政、要离三人行刺的故事?请简要分析。(2分)_反击秦王:面对恐吓,唐雎毫不示弱,以“士之怒”来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表达决心:唐雎表示要效法这三位有才能有胆识的人,不惜拼命与秦王斗争到底。15下一栏目上一栏目阅读感悟(三)161714(四)(10分)【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

16、濂送东阳马生序)19下一栏目上一栏目阅读感悟(四)202118【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释】孤陋:片面、浅陋。资:盘缠。审:详细。庶几:差不多。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勉:勤勉,努力。19下一栏目上一栏目阅读感悟(四)202118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

17、或遇其叱咄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3)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4)若既不出户 ()有时交往地方、区域等门19下一栏目上一栏目阅读感悟(四)20211819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既加冠 若既不出户B故余虽愚豫州军虽败于长坂C俯身倾耳以请夫以孔子之圣D益慕圣贤之道曾益其所不能解析:A等到/又;B.虽然;C.来/凭;D.更加/增加。B19下一栏目上一栏目阅读感悟(四)2021182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_(2)人之为学,不日近则日退。_曾经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人做学问,如果不

18、是天天(或一天天地)进步,那就是在天天(或一天天地)退步。19下一栏目上一栏目阅读感悟(四)20211821【甲】【乙】两文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两文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2分)_共同之处:要勤勉好学;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或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不同之处:【甲】文从为学之难的角度说勤勉,也谈了尊师之道;【乙】文谈“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也谈了要认真钻研、独立思考,要出门开阔眼界。19下一栏目上一栏目阅读感悟(四)202118【乙文参考译文】人做学问,如果不是天天(或一天天地)进步,那就是在天天(或一天天地)退步。(如果)独自学习没有学伴,见解就会片面浅显,

19、难以学成。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就会染上某些习气而自己没有察觉。(如果)不幸处于穷乡僻壤的地方,没有坐马车的盘缠,也仍要广泛地学习并详细考究,要(将自己的思想)与古人的思想相合,以便知道学问的正确与否,(这样一来,才)差不多能掌握学问的十分之五六。如果又不岀门(访师友),又不读书,就像一个面对着墙的人一样(对学问一无所知),即使是有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对国家还是没有用处的。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也仍要努力地学习,现在的人难道不该勤勉吗?19下一栏目上一栏目阅读感悟(四)202118(五)(7分)马援少时,以家

20、用不足辞其兄况,欲就边郡田牧。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遂之北地田牧。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有畜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财产,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于亲旧。闻隗嚣好士,往从之。嚣甚敬重,与决筹策。(节选自资治通鉴)23下一栏目上一栏目阅读感悟(五)2422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 蒙辞以军中多务B遂之北地田牧能以径寸之木C则守钱虏耳徒增笑耳D闻隗嚣好士,往从之客从外来,与坐谈解析:A辞别/推辞;B.到/的;C.罢了;D.投奔/自。C23下一栏目上一栏目阅读感悟(五)24222

21、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汝 大 才 当 晚 成 良 工 不 示 人 以 朴 且 从 所 好24结合选文,说说隗嚣为什么敬重马援。(2分)_因为马援:志向坚定(或常常对宾客说“穷当益坚”等);赈施钱财(或分送财产给亲友故旧)。/23下一栏目上一栏目阅读感悟(五)2422【参考译文】马援年轻时,因家庭贫困辞别哥哥马况,准备到边郡一带种田放牧。马况说:“你有大才,是大器晚成的人,能工巧匠不把未雕琢的玉石拿给人看,权且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于是(马援)到北地种田放牧。(他)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立志,穷困的时候应当更坚定,年老的时候应当更雄壮。”后来,(他)拥有数千头牲畜,数万斛粮食,不久又叹息说:“凡是增长财富,可贵之处在于能够赈济施舍,否则,不过是守财奴罢了!”于是把全部家产分送给亲友故旧。听说隗嚣礼贤下士,就去投奔他。隗嚣十分敬重(马援),让他参与筹划决策。23下一栏目上一栏目阅读感悟(五)2422三、写作(40分)2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三种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一个装满书籍的家,一个在外省乡村度过的童年,一位可以倾诉衷肠的导师。(选自英国著名诗人奥登染匠之手)亲爱的同学,毕业在即,回首往事,令你充满感激的记忆又是什么呢?请用你的生花妙笔,书写出来吧。请以“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上一栏目写作25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