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岳阳楼记shng yn fi yo qing j tng xi“具”“俱”全、皆。“属”“嘱”嘱托。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规模。胜景,美景。水势浩大的样子。宽阔。美丽的鱼。形容草木茂盛。一起。看景象美好超过有时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连词,来两个“以”都是介词,因为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第二年。今年的下一年。详尽。准备。国都。国家。停息。泛指聚集。如果没有。微小。三、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四、写作背景宋仁宗庆
2、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根本利益,被罢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当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庆历六年(1046)九月十五日写成的。1.谈谈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及它的教育意义。点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本文的主旨句,意思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这两句表达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表现了范仲淹伟大的抱负。其中包含的“忧君”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但其强调的忧在天下人之先、乐在天下人之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思想,胸怀天下的志向,对我们今天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仍有教育意义。2.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点拨:“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触发了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核心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