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42734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袱姑。后武则天从之,由此可见影响武则天决策的因素是A. 儒家文化的影响B. 官僚政治对皇权的制约C. 宗法思想的影

2、响D. 封建伦理的强化【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描述的是狄仁杰向武则天进言,如果立武三思为太子,武则天则不能享受宗庙祭祀供奉;立李唐子孙为太子则可享受宗庙祭祀供奉,这说明传统伦理观念对武则天权力的制约,故C项正确;材料现象不是受到儒家文化影响,故A项错误;古代皇权至高无上,官僚政治不会制约皇权,故B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不是伦理强化,故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以狄仁杰向武则天的进言为背景材料考查对唐朝政治制度的特点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材料中“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袱姑。后武则天从之”是解题的关键。2.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先贤遗民,封舜的后裔于陈(地名

3、,今河南淮阳),其后子孙均以陈为姓。这表明“陈”源于A. 出生居住地B. 古代的官职C. 周朝分封制D. 父祖辈的字【答案】C【解析】【详解】周武王“封舜的后裔于陈,其后子孙均以陈为姓”,这说明陈姓源于西周的分封制,故C项正确;“陈”不是陈姓出生居住地,故A项错误;“陈”也不是古代的官职,故B项错误;“陈”不是父祖辈的字,故D项错误。3.周王朝实行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度。通过分封,周王同姓、母弟和异姓功臣于各要冲地区建立了封国。西周的分封制A. 授土授民强化了王室集权B. 加强了对广大地区的有效管理C. 使贵族政治影响边远民族D. 消除了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答案】B【解析】【详解

4、】结合所学可知,通过封建亲戚,周天子加强了对广大地区的有效管理,拓展了疆域,故选B;分封制是地方分权制,而非中央集权制,排除A;周天子对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并未采用分封制的做法,排除C;如果D项成立,则不会产生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局面,故排除。4.剑桥秦汉史指出:“在公元前221年,具有更重要的实际意义的一件事是把中央集权的行政新体制扩大到了天下。”这件有意义的事是指A. 推行分封制B. 在中央设三公九卿C. 全面推行郡县制D. 郡国并行制度【答案】C【解析】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结合所学,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排除A,选C;B是中央官制,不符合题意,排除;D是

5、西汉初年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5.陈旭麓说“自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的抨击的对象。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历史地看,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下列历史现象符合以上观点的是A.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B. 察举制代替世官制C. 三省六部制代替三公九卿制D. 内阁制代替丞相制【答案】A【解析】材料强调是的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6、,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故A项正确;察举制代替世官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代替三公九卿制和内阁制代替丞相制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制,不合题意,故CD项错误。6.高自双指出:“秦始皇心系天下,事无论大小都亲自过问并及时做出决定。他甚至用秤来称量各种用于书写文件的竹简的重量,每日给自己定下了工作量。”材料认为秦始皇A. 昏庸无能B. 勤政敬业C. 才能突出D. 专断独裁【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可知,国家的所有事情,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由皇帝决定,每天给自己制定相应的工作量,体现秦始皇勤政敬业,故B项正确;题干反映秦始皇大权独揽,勤政敬业

7、,而不是昏庸无能,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秦始皇的能力大小,而是强调其勤政敬业,故C项错误;D项与题干信息“他甚至用秤来称量各种用于书写文件的竹简的重量,每日给自己定下了工作量”不符,故错误。点睛:本题皇帝制度为切入点,首先需理解题干内涵,抓住关键信息“他甚至用秤来称量各种用于书写文件的竹简的重量,每日给自己定下了工作量”即可知道是强调皇帝勤政勤业。【详解】7.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的主要职能是A. 监察百官B. 统帅三军C. 负责治安D. 审理案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可知该官员属

8、于监察官员,负责向皇帝弹劾百官,百官对他非常敬畏,故A项正确。太尉负责军事,统帅三军,排除B。卫尉负责治安,排除C。廷尉负责审理案件,排除D。8.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道:“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制度是( )A. 皇帝制度与世袭制B. 世袭制与中央集权制C. 皇权专制与分封制D. 宗法制与郡县制【答案】A【解析】【详解】“朕为始皇帝,二世三世至于万世”说明是皇帝制度中皇位世袭的特点,体现出皇帝制度和世袭制,故A项正确。中央集权制是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举措,故B项错误。分封制是秦朝以前实行,故C项错误。郡县制属于地方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故

9、D项错误。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A. 太尉B. 御史大夫C. 刺史D. 监察御史【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御史大夫在秦朝就已经设立,它的主要职责是监察百官,与材料的描述及“最早”的限定相符,故选B;太尉主要负责军事,没有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排除A;刺史出现于汉代,不符合“最早”的限定,排除C;监察御史出现于隋朝,不符合“最早”的限定,排除D。10.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唐之于汉的“变动”体现在

10、( )A. 皇帝制度的确立B. 郡县制的实行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D. 三省六部制的实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目问“变动”的表现实际是问唐朝与汉朝相比不同之处,三省六部制是在隋唐才开始实行的,故选择D ,A、B、C属于汉唐两朝的相同之处,所以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11.越南黎朝绍平元年(1434年)诏曰:“第一场,经义一道,四书各一道,并限300字。第二场,制、诏、表。第三场,诗赋。第四场,策一道,1000字以上。”由此可见A. 八股取士制度推广到越南B. 越南人可参与明朝科举考试C. 越南的科举考试仿效中国D. 明政府在越南开设科举考

11、场【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这是越南封建社会所进行的科举考试题目,反映出越南的科举考试是向中国当时学习的结果,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是八股取士,只反映出有科举考试的表现,排除A;明朝政府不可能在越南开设科举考试的考场,B错误;材料是越南政府的诏令,不是中国明朝政府的诏令,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越南黎朝绍平元年(1434年)诏曰”“第一场,经义一道,四书各一道,并限300字。第二场,制、诏、表。第三场,诗赋”,结合所学科举考试的内容分析解答。12.“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

12、失;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该文字评述的是中国古代某个王朝制定地方行政制度的原则。该王朝是A 秦朝B. 汉朝C. 元朝D. 清朝【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推行行省制度,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使“黄河、长江、洞庭、钱塘”等河流之险完全消解,有利于抑制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秦朝实行郡县制,依据自然环境划分地方行政区域,A项错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依据自然环境划分地方行政区域,B项错误。清朝也是实行行省制,在元朝之后,故D项错误。13.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以下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 汉武帝任

13、用亲信,设立“内服”对抗丞相B. 唐朝时期,三省的长官均可被称为“丞相”C. 宋代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D. 明清时期,中央设有“科道”以监督相权【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内服”是商朝的行政机构,故A错误;唐朝时期三省长官均可被称为宰相,不是丞相,故B错误;宋代的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故C正确;明清时期的“科道”是地方机构,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丞相”和“宰相”的区别。丞相是是代替皇帝统帅文武百官、辅佐皇帝总理国政的最高官职;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相包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省长官、枢密使、参知政事等。也就是说丞相一定是宰相,宰相不一

14、定叫丞相。【宰相】14.据图中所示相关信息,可知当时A. 皇权受到相权极大的制约B. 专制皇权总是不断地加强C. 中枢决策权力逐渐地下移D. 相权分散有利于加强君权【答案】D【解析】图片信息反映出三省六部制下,三省之间互相牵制,这意味着相权的分散,有利于君主集权,故D项正确,A项错误;三省六部加强了皇权,但材料体现不出“不断”,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中枢决策权力逐渐地下移,故C项错误。15.“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代诗人孟郊登科后)诗中所涉及的制度A. 带来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确保了官吏的清正廉明C. 杜绝了门阀士族的选官D. 促进了科学技术

15、的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登科后”,联系所学可知,科举考试不重家世门第,一律取决于考试成绩,改变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带来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A正确;科举制选拔官吏不一定确保官吏的清正廉明,排除B;科举制不排除门阀士族参加科举,C错误;科举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D错误。点睛: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登科后”及其诗句内容,结合所学科举制的影响分析解答。16. 清顺治二年(1644年)浙江发生反对清朝统治的风潮,总督张存仁建议说:“速谴提学,开科取士,则读书人有出仕之望,而从逆之念自息。”这反映出,清朝这一时期进行科举考试主要着眼于A.

16、 缓和社会矛盾B. 扩大官吏来源C. 重视知识分子D. 配合国家统一战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反对清朝统治的风潮”和“从逆之念自息”可看出其主要目的是为缓和社会矛盾。故选A项。BD项在题干中无从体现。C项只是表象而非主要目的。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科举制。17.下列图示呈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其主题是A. 地方制度的沿革B. 宰相制度的完善C. 选官制度的完善D. 中枢机构的演变【答案】D【解析】A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这与表格不符。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这不能说明宰相制度的完善,排除B。材料体现的不是选官制度,故C错误。上表反映的是中枢机构的

17、变化,从丞相制度的出现到三省六部制直到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立,这反映的是中枢机构的变化,故选D。18.“它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这个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符现象。”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A. 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B. 妨碍皇权高度集中C. 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制约D. 强化君主专制统治【答案】D【解析】材料中论述的是军机处职能,军机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正确;军机处并不是在六部之上,A错误;军机处是皇权加强表现,B错误;丞相此时已经不存在,C错误。点睛:一个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8、专制主义体现在决策方式上,中央集权体现在管理方式上。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三大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废除;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 力不断削弱;选官趋势逐渐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19.阅读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造成该表所反映趋势的根本原因是。A. 中国农民穷困,购买力低B. 鸦片走私泛滥,白银外流C. 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低D. 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看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由于通商口岸的开放和协商关税英国对华输出的商品数量曾一度激增但一直到185

19、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前总体趋势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商品很难在中国市场畅销。故选D。ABC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考点: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列强的经济侵略【名师点睛】本题属于表格曲线型选择题解题的一般步骤是:第一步:看表格所反映的时间空间尤其是关键的数字信息界定答题范围。第二步:高度关注提示语提示语是指题干的限定词和答题要求是解题的关键。第三步:捕捉表格中潜在的动态信息即读出表格中所蕴含的变化态势等。20.据记载:“北京同那些最富饶的省份的联系被切断时,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定叛乱。在士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是

20、以前从未有过的新事物。”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出现地方地主武装B.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C.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D.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胜利【答案】A【解析】材料中“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定叛乱。在士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就可以知道道是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曾国藩创办湘军、李鸿章创办淮军,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从此以后,地方汉族地主掌握军事,这在以前从未有过,故A正确;B时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没有切断,排除B;C时不涉及地方士绅领导的地方军事化,排除C;解放战争得到人民的支持,排除D。21.1838年6月,黄爵滋在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中称:“鸦片之害,其终

21、不能禁乎?臣谓非不能禁,实未知其所以禁也。夫耗银之多,由于贩烟之盛;贩烟之盛,由于食烟之众。无吸食,自无兴贩;无兴贩,则外夷之烟自不来矣。”由此可推知,他主张禁烟应该首先A. 厉行闭关锁国政策B. 重治吸食人员C. 防控白银大量外流D. 严惩鸦片贩子【答案】B【解析】【详解】由“贩烟之盛,由于食烟之众。无吸食,自无兴贩;无兴贩,则外夷之烟自不来矣”可知,黄爵滋认为贩烟之盛源于吸食人多,禁烟首先应重治吸食人员,故B项正确。A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提出严惩鸦片贩子,D错误。22. 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22、A. 中英战争B. 鸦片战争C. 通商战争D. 夷匪犯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从不同的立场看待历史问题,有不同的观点,鸦片战争是英国为蓄意打开中国大门,以走私鸦片被禁止为借口发动的侵略战争,当时清政府认为是“夷匪犯境”,英国人则认为是“通商战争”,故只有A项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标准。【考点定位】近代列强侵华战争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史学常识与方法历史认识立场与标准的多元化。23.清实录中“国体”的涵义有此变迁:1840年以前,“国体”的涵义多为“国家体制”;1840年以后,其涵义多为“国家体面”。“国体”涵义转变的原因是A. 社会

23、矛盾的变迁B. 国家政权的更迭C. 西学东渐的影响D. 近代外交观形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体”从国家体制到国家体面,说明“国体”内涵的变法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矛盾由阶级矛盾转变为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故A项正确。鸦片战争前后的政权依然是清政府,没有体现国家政权的更迭,故B项错误。明末清初也存在西学东渐,但是“国体”的表述没有变化,故C项错误。社会矛盾的变迁导致“国体”从国家体制到国家体面的变化,与近代外交观形成无关,故D项错误。点睛:抓住材料时间,了解1840年以前的“国体”和1840年以后“国体”的内涵,可从社会性质、社会矛盾的转变方面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24、24.中日甲午战后,列强称中国为“正躺在死亡榻上”的“远东病夫”,提出要将“分配这这个病夫的遗产”问题提到议事日程,这个“分配”活动的开端是A. 马关条约的签订B. 反割台斗争的失败C. 三国干涉还辽D.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列强”“分配这这个病夫的遗产”可知反映的不仅仅是中日之间的关系,而马关条约是中日之间的双边关系,与列强瓜分中国无关,故A项排除;材料中反映的是列强对中国的瓜分,而不是中国的反侵略,故B项排除;材料中“分配这这个病夫的遗产”说明西方列强对中国意欲瓜分中国,而“三国干涉换辽”中的三国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不希望日本独占中国,通过干涉达到自己的目的,

25、这也是列强瓜分中国的第一次行动,符合题意“开端”,故C项正确;“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华行动的里程碑,其主要内容是在整个中国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与题旨不合,故D项排除。25.清朝官员袁昶说:“中国是礼仪之邦,春秋之时已有明约,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如今攻使馆,要开杀戒,一背礼义之道,二背国际公法。拳术不可恃,外衅不可开,杀公使,悖公法,事将不可收拾。”从材料中可得出的确切信息是A. 袁昶反对利用义和团来抗击八国联军B. 袁昶注重用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作为依据C. 袁昶的观点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支持D. 印证了当时八国联军有灭亡中国的野心【答案】A【解析】材料中袁昶认为义和团攻击使馆的

26、行为是错误的,不值得提倡。故选A。引用古代的交战礼仪,并非以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作为依据,排除B项。依据所学史实可知,统治者并没有支持其方案,排除C项。D项与题意无关。26.汉诗因其独特风格在日本代表着高雅的文化修养,包括日本军官的汉诗写作也形成热潮。期中,殿尾在汉诗告子孙中写道:“试看忠士征清绩,日本隆兴新纪元。”该诗句显示出A. 甲午中日战争对日本崛起的影响B. 日本对中国文化的仰慕C. 日本走资本主义道路源于中国D. 中日的紧密关系推动了日本发展【答案】A【解析】“征清绩、日本隆兴新纪元”等字眼强调的是甲午战争使日本振兴,即该诗句显示出了甲午中日战争对日本崛起的影响,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

27、确;材料反映的是甲午战争对日本的影响而非日本对中国文化的仰慕,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日本走资本主义道路源于西方列强而非中国,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日的甲午战争推动了日本发展而非中日的紧密关系推动了日本发展,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27.甲午战后,国际资本潮水般涌进中国,列强希望“整片开发”,减少成本,提升利润,与中国政府协商集中投资。为此列强A. 开始在中国投资设厂B. 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 强迫中国开放更多通商口岸【答案】C【解析】甲午战后,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材料中的“

28、列强希望整片开发”,即是列强瓜分中国的表现,故答案为C项。列强早已在中国投资设厂,排除A项;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排除B项;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28.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说“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这里的“迥然不同”主要是指辛亥革命A. 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 结束君主专制并建立共和国C.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 影响了社会风俗习惯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可以看出作者肯定辛亥革命在于实现了制度的变革,废除了封建帝制,建立了

29、共和国,故B项正确;A项是辛亥革命思想方面的影响,排除;C项是辛亥革命对经济的影响,排除;D项是辛亥革命对风俗习惯方面的影响,排除。【点睛】“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是关键信息;从中分析出答案。29.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关于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 “剪断一些枝叶”的表现之一是建立近代企业B. “将这棵大树砍断”指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C. “树墩还在”指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 五四运动

30、是“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表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有利于经济近代化,故是“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A项正确。“辛亥革命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指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不是封建制度,排除B。“树墩还在” 是指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排除C。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都是“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的表现,排除D。30.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 增强

31、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不允许外国人干涉中国事务和倡导所有中国人都管理自己的事务可知,在梁启超看来辛亥革命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A项正确;民主共和观念和打击帝国主义侵略两个只限于对民主和民族意识的解读,没有全面解释材料主题,B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事实上的民主自由权利,只是“觉得”,D项错误。31.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 维新变法的必要性B.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C. 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D. 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3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为本题主要考查点。从题干材料扩展,“新县长”作为民国时期的县长,仍然“诣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表明其深受传统礼教的影响,说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A、D明显错误;C与题意相反,所以应选B。32.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不仅完成了从王朝到共和国的政治变革,它还完成了种种社会变革,例如出现了新的社会集团和改変了旧的社会集团。据此对辛亥革命理解正确的是A. 完成了社会转型B. 实现了改朝换代C. 催生了社会新现象D. 颠覆了封建秩序【答案】C【解析】材料中说出现了新的社会集团,和完成了种种社会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以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很大

33、的改变,比如,采用民国纪年,中山装的出现,握手礼的出现,剪辫放足的现象,故C正确;社会转型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含义是指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辛亥革命显然没有完成这个历史任务,A错误;改朝换代的说法不准确,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是中华民国,不再是封建王朝,B错误;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封建经济基础和思想文化依旧存在,封建统治秩序没有被彻底颠覆,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辛亥革命不仅完成了从王朝到共和国的政治变革,它还完成了种种社会变革”,结合所学辛亥革命的影响分析解答。33.山西太原县前清举人刘大鹏在辛亥革命后一直以“清代遗民”自居,直到九一八事变之后,他才逐

34、步放弃“大清”和“民国”的区分,而基本以“中国人”为其身份认同。作为例证,这一变化可说明A. 传统士大夫思想保守B.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C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 国人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答案】D【解析】刘大鹏到九一八事变之后逐步放弃“大清”和“民国”的区分而以“中国人”为其身份认同,这说明民族矛盾激发其近代民族意识觉醒,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传统士大夫思想保守,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而是说明国人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问题,故B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民主共和观念,故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人”,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危机

35、和民族意识的角度分析选项,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34.“民国以来,所谓民意者,或为一二人所假借,或供一党派之利用,从未尝有真切肫恳之表示。惟此次学商界之行动,始可谓之真正民意也。”材料中的“此次学商界之行动”A. 由北洋军阀政府组织发动B. 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C. 取得了外交上的巨大成功D. 标志着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民国以来“此次学商界之行动,始可谓之真正民意也”指的是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这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是自发的,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取得了外交上的部分成功,中国没有在和约上签字,故C项错误;五四运

36、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本题中的“此次学商界之行动,始可谓之真正民意也”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五四运动。35.据郑超麟回忆:“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A. 辛亥革命推动民族意识的觉醒B.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C. 五四运动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D.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无产阶级的觉醒【答案】C【解析】“民国八年”即1919年,结合所学知识,当年发生的大事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全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因

37、此郑超麟所说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是指爱国救亡精神,故选C;辛亥革命反满独立的目标基本达到,排除A;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正统思想,与材料无关,排除B;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条件,排除D。36.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指出:“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要注意武装工人及暴动巷战等军事训练,即刻准备响应乡村农民的暴动,而推翻反革命的政权。”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共A. 以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B. 坚持“城市中心论”C. 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D. 决定发动南昌起义【答案】B【解析】“尽可能在广大

38、区城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要注意武装工人及暴动巷战等军事训练”说明当时中共仍然是坚持走城市中心暴动的道路,B正确;A是中共一大内容;C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D是1927年8月1日,八七会议是8月7日。37.1941年,日本人牟田口廉也在其中国事变爆发时之真相及前后情况一文中指出:基于他对(卢沟桥)事变之前北平军政要员的“监视”和“调查”,当事变爆发时中国军政要员既未惊慌失措,也未有任何全面行动。这一描述可以用来说明( )A. 中国政府对日本侵略毫无防范B. 日本主动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C. 国共对峙使日本加快对华侵略D. 日本已做好了战争的充分准备【答案】B【解析】“当事变爆发时中国军政要员既未

39、惊慌失措,也未有任何全面行动”说明卢沟桥事变是日本主动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故B项正确;中国政府事先对日本侵略是有防范的,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国共对峙,故C项错误;日本早就做好了战争的充分准备,但这不是材料反映的信息,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关键信息,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当事变爆发时中国军政要员既未惊慌失措,也未有任何全面行动”,由此定位答案。38.楹联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构思奇妙的对联能让人看后拍案叫绝。曾有这么一副对联: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抗战胜利B. 中日建交C. 重庆谈判D. 解放南京【答案】A【解析】上联:中国捷克日本意思是中国

40、经过八年抗战,很快速战胜日本侵略者;”捷”在这里应该是”快”的意思;”克”是”战胜”的意思;下联的意思是抗战胜利了,再次庆祝南京成为都城”,A正确;B是1972年;C是1945年;D是1949年。39.2015年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的转折点,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通过抗战A. 赢得了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彻底胜利B. 赢得了与西方大国的平等地位C. 为世界赢得和平做出了突出贡献D.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答案】A【解析】【分析】之所以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的转折点,”是因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

41、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故A项正确;B项表述错误,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但未能赢得与西方大国的平等地位;C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错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详解】40.毛泽东1938年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必将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同年,蒋介石日记中写道:“倭寇民族特性急而短,而其军事学术非德式即法式,皆以短兵白刃速战速决为性能。我应以坚韧、忍耐、延缓、持久之道,致其死命也。”这说明A. 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B. 国共两党领袖对抗日所见略同C. 中国的抗战是持久抗战D. 国共两党的抗日政策完全一致【

4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察抗日战争,答案C。时间1938年,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发表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首先排除A项;D项是错误的,国共两党的抗日政策不可能完全一致。主要在BC项迷惑性大,两党领袖的个人主观认识不能定性中国的抗战是持久抗战,而应以战争的客观实际为依据。所以只有B项,两位领导人在抗战第二年都有对战争的判断认识是持久战。二、非选择题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国家地位变化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变化的起点。也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清政府看到了西方资本主

43、义的某些优越和先进性,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运动。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应从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是基于社会结构的转型这一角度的。彭南生一样历史多样观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及主线材料二:我是这样一遍遍问自己下决心的:我是不是有私心在里头?我是不是为自己利益?我是不是问心无愧?我敢跟你说,我做那件事情(1936年兵谏蒋介石的西安事变)没有私人利益在里头,我牺牲我自己,为什么?摘自张学良口述材料三:大体上自1938年10月到1940年10月,国民政府决定以争取美国为主的外交方针形成,国民政府多次向美国政府提出了援华要求,然而美国最高当局却没有很快作出对华贷款的决定1940年4月罗斯福签署了专门命令,批

44、准美国志愿航空队援华,同时又批准4500万美元军火器材援助中国。7月日本占领印度支那后,美国退让已到了最后关头,决定采取不再退让的方针。罗斯福随即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全部存款,禁止所有石油运往日本。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结盟共同打击日本。摘编自谢本书二战时期的中美友谊(1)试从政治结构转型的角度,说明“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相关因素。(3)依据材料三分析美国援华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局势的影响。【答案】(1)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因素:

45、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共的抗日救亡政策;民众救亡运动的推动;国民党爱国将领的努力;传统文化“以天下为己任”思想的激励。(3)原因: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日本在亚太地区的侵略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影响:增强了中国抗战的实力和信心,中日的力量对比发生改变,加快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问要抓住“政治结构转型”这个关键点,其实就是回答出辛亥革命在政治方面的意义即可,主要从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角度进行分析。(2)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相关因素是一道综合性问题,要进行多角度分析,例如,可以从民族危机、抗日救亡政策

46、、救亡运动的推动、张扬等爱国将领的推动、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国内阶级矛盾的下降等多角度分析。(3)美国援华的原因要从美国的因素、中国自身的因素两个方面综合分析,例如,美国因素主要突出援助中国其实也是援助自己,因为如果不援助中国美国在亚太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失等。42.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荀子记载西周初年71国中姬姓诸侯国比例(1)依据上述材料,描述西周分封制的特点。(2)分封制对西周统治起到什么作用?后世的统治者可以仿效西周分封治国吗?并结合后代史实说明理由。【答案】(1)特点:从分封制的对象看,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47、,其他被分封的有功臣、殷商旧族等;从封地分布看,同姓亲族封地富庶,战略位置重要。(2)作用:西周初年,形势动荡,分封制度的历史作用在于巩固西周对新占领区的控制。建立起一套比商代更加紧密、关系更加明确的分封制。不能仿效,理由:因为依靠血缘关系不能保持长久的政治稳定。如西汉初年,刘邦采取郡县制与分封制兼用的政策导致“七国之乱”发生。【解析】【详解】(1)特点:由材料“与王室的关系”这一栏信息可知,从分封制的对象看,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其他被分封的有功臣、殷商旧族等;由材料“地理位置”这一栏信息可知,从封地分布看,同姓亲族封地富庶,战略位置重要。(2)作用:结合所学从巩固统治、制度完善等角度进行作答。能否仿效西周分封治国:结合所学可知,其不可效仿,理由可从汉初郡国并行制的实施威胁中央集权、西晋初年的八王之乱及明朝时期的藩王作乱等史实来论证分封制的弊端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