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学年度浙江金华第一中学4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请把答案答在答题卷上。第I卷(选择题,每题2分,40题共80分)1、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描绘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的美景。此诗体现了A魏晋时期社会祥和安定 B当时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C山水诗朴实恬淡的特点 D追求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2、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行业图例3、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
2、诸色”;新唐书载:“组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稍(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是A在私营作坊工作 B职业世袭 C频繁地更换工种 D临时工人4、右图为安徽古代手工业分布示意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行业众多技术领先官府经营分布广泛A B C D5、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何(何即萧何。编者注)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表明,在汉代A买田置地是藏富传家的重要手段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勤俭节约是为官执政的行为准则 D土地兼并现象尚不普遍6、唐朝时,波斯和大食商人把珠宝玉石等奢侈品带到(长安)西市来卖,然后购
3、买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运回转卖,西市的繁荣超过了东市。下列诗句的描写符合右图所反映的西市场景的是A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唐长安城胡商云集的西市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C五陵少年进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 D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7、中国古代封建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下列说法与右图展现的水利工程相关的是A是东汉治理黄河的重要场景 B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C为秦军并吞六国提供了军粮 D曾是韩国采用的“疲秦计”8、下列各项中,能体现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取得明显进步并长期沿用的是A水排 B耧车 C曲辕犁 D水转翻车9、公元前3世纪,我国引湘入漓、北水南调的重大工程是A灵
4、渠 B都江堰 C郑国渠 D井渠10汉书食货志中记载“于长安及五都(即五个重要的城市)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司市称师”。这表明A五都城中划有专门的市 B专设官员强化管理C城市管理渐趋开放 D坊市界限不复存在11唐诗“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反映了当时的问题有商人众多商业繁荣农村破败,田地荒芜商业政策相对宽松A B C D12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优良传统。下列对下图所示水利工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最初起到了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的作用B促进了秦国农业发展,使东方六国难以抗衡C第一次沟通了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D加快了岭南地区
5、归入中央政府管辖的进程13成都某校历史科研小组参观了一遗址,下列是他们列出的有关宋代地层遗迹的记录,其中有误的是A遗址中有残缺的纸币“交子”B一个冶铁作坊遗址内有用煤的痕迹C一个陶瓷作坊遗址中有许多粉彩瓷器D街道遗址中住宅区与商业区交错14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1到图4所列文物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A图1铁兵器B图2陶罐C图3青花瓷D图4铜壶15王慎之在清代海外竹枝词写道“堪笑今人爱出洋,出洋最易变心肠。未知防海筹边策,且效高冠短褐装。”导致词中“爱出洋”、“短褐装”等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媚外心理的使然 B工业文明的影响C攀比世风的结果 D
6、交通运输的发展16近代中国衣食住行受西方影响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西风东渐”的趋势。下图中不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 171970年12月,毛泽东会见美国客人斯诺时说:“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走弯路,就是S形。”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在第二个“30年”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正是走了S形。这一时期“走弯路”的突出表现是()。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C社会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18德国学者韩博天说:“中国政府经常运用一种试点的方法,即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的地方经验会被吸收到中央的政策中,继而在全国推广。”这种方
7、法体现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A B C D19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A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B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C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D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20据山东东吕府馆陶县志载:清中叶“本邑男耕妇织,各务本业,大布(俗称粗布)一种输出境外,远销晋省。夏麦秋粮,每值丰收,水路可由卫河运至天津销售,尔时布缕粟麦鸡子等皆为输出
8、物之大宗。”此记载反映出当地自然经济占主导 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发达A B C D21明清时期山西外出经商者众多,达到“挟轻资牵车四方者,则十室九空”的地步,但是依旧“壮者服贾,老者归田”。这主要说明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 B重商主义观念盛行 C重本抑末观念仍影响深远D社会逐利风气不断增长22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3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该作品反映出清代A出现一
9、牛一人的耕作技术B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C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D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24汽车如今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当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和戴姆勒二人分别独立制成最早的汽车时,可以借助的机械和技术包括刨床、磨床等车床内燃机计算机石油化工技术A B CD25有人说,新航路的开辟发现了一个“新世界”。这一时期A欧亚市场商品种类增多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C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京剧艺术产生261909年9月21日冯如驾驶着由他设计制造的“冯如1号”飞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市南郊完成了属于中国人的首次载人动力飞行。“冯如1号”飞机主要得益于A工业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 B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内燃机
10、的发明C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 D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发电机的发明27科技改变生活,“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来临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促使新的工业部门兴起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城市的兴起或发展A B C D28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说:“莫斯科政体在一切方面都是对美国的否定。”他指的是A苏联反对布雷顿森林体系B苏联拒绝马歇尔计划C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D俄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29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说,当今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是速度特别是商业、旅行、通讯和革新的速度,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你与谁相连,怎样相连”?这种现象主要描述的是A区域集团化B政治多极化C经济全球化D时代信息
11、化30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说的“奇迹”主要是指A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B“全球化”市场初露端倪C工业革命兴起 D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312001年1月30日,伦敦市发布空气质量战略草案。市长肯利文斯通说,每年英国有24万人死于与空气污染有关的疾病,他将致力于进一步提高伦敦的空气质量,消除大气污染对公众健康和日常生活的影响。伦敦被称为“雾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时期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时期 D资本主义
12、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时期32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抗战时期,在工业总体发展上,1937年西北工厂有19家,占全国0.48%;资本305.2万元,占全国0.82%;工人5787人,占全国1.26%。到1942年为546家,占全国20.56%;资本16931万元,占全国8.8%;工人33074人,占全国13.7%。”材料表明()A 国民政府重视国民经济建设,但忽视西北工业发展B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失衡的状况没有本质变化C日本帝国主义对西北的侵略迟滞了西北工业的发展D国共内战严重影响了西北工业发展进程33。下图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
13、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速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34近代自然经济之所以“瓦而不解”,有人总结,是因为地主“不会废”,资产阶级“没想废”,农民“没废成”,无产阶级“没废完”,帝国主义则说,“废它个啥!”这里的“废”是指废除A封建土地私有制 B封建土地国有制 C农民土地私有制 D土地买卖制度35读下图,从1750年到1865年,这是英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获取了大量殖民地,掌握了广阔的海外市场B持续的社会政治运动推动了上
14、层建筑的渐进变革C最早开始并完成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转变D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推动36右图所示的“故障”是指A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B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关贸总协定在解决多边贸易争端时缺乏法律性强制措施371992年,欧共体各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目的是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成立欧洲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与欧盟结构特点类似的是A1787年之前的美利坚合众国B1871年建立的德意志帝国C1922年建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主义共和国联盟D1992年成立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38人类社会
15、的发展促使组织机构不断建立,且规模也越来越大,对世界的影响更加突出。1944年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一个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1945年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关于所建国际经济组织的分析正确的有()利于克服20世纪上半期世界经济的混乱状态 利于推动和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A B C D391935年5月27日,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全国产业复兴法无效。1936年1月6日,又判决农业调整法违反宪法。最高法院创立140年中,总共宣布废止的法律不过60种,但现在不过一年
16、,最高法院竟一口气把罗斯福的新法取消了11种之多。这一现象说明A美国最高法院法官不须经过总统任命 B美国最高法院的权力凌驾于总统之上C罗斯福新政在推行中受到重重阻力 D罗斯福新政的推行没有缓解经济危机40人类社会的发展促使组织机构不断建立,且规模也越来越大,对世界的影响更加突出。1944年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一个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1945年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关于所建国际经济组织的分析正确的有()利于克服20世纪上半期世界经济的混乱状态 利于推动和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适应了
17、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A B C D第II卷(非选择题)41.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香港中文大学林语堂先生勾画了某朝代中央政治机构示意图:皇帝知院 枢密院(正副使)中书禁中(平章事和参政) 三省 中书省(侍郎) 门下省(侍郎) 尚书省(卜射)六部 吏部 礼部 兵部 户部 刑部工部 请回答:(1)林语堂先生勾画了我国哪一朝代中央政治机构示意图(2分),这一套机构的创设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材料二宋朝时期,城市开始大规模出现,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
18、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2)依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城市发展呈现的特点。(6分)42. 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变化是经济变革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02年梁启超认为,“政府之义务虽千端万绪,要可括以两言,一日助人民自营力所不逮,二日防人民自由权之被侵而已。”因此他主张将“凡事业之性质,不能委诸个人者”、“凡事业为公益起见,不宜委诸个人者”、“凡国人所不欲办之公益事业”三类企业交由政府举办。1910年他又提出,“今日政府之弊,在宜干涉者而放任,宜放任者而干涉”,他举例说到,“当局者与民争利,侵入私人营业区域”、“当局者别怀私意而以
19、国帑谋其私益”。(据梁启超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等整理)(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世界历史中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宜干涉者而放任”,和“宜放任者而干涉”的两个典型事例。(4分)材料二(2)据材料三,指出1984年中国经济生活领域出现的新现象。(6分)2013学年度浙江金华第一中学4月考历史试卷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A项错误这是陶渊明想象的,而不是当时的真实情况;B、C两项材料不能体现。材料的意思是“养蚕可以收获长丝,秋收也没有赋税。孩子们纵情地欢歌,老年人也能随心游逛。”这说明没有封建剥削和压迫,追求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故选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
20、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产生的特点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说明了小农经济的两大特点,男耕女织和辛苦劳作,个体分工只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并非因由,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形态从春秋时期延续到整个古代中国,并未受社会制度变迁的影响,况且,上层建筑不能决定经济基础,故B项错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小农经济和铁器牛耕在古代中国始终相随,故C项正确;劳动力短缺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典型特点,因果颠倒,故D项错误。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分析材料,“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显示不得更换工种,材料中的“四年三年二年”是国家对不同工种技能学习年限的规定,故排除
21、A、C两项;新唐书例举四种工种的服务期限,最少二年,所以排除D项;由材料中的“教作者传家技”可知职业世袭,因此选B。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地图信息和准确解读的能力。由左下角图例可得出手工业的多个行业和部门,因此正确,由图中的地理分布特点,可知正确。在地图中无法体现。因此答案为A5、【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身为丞相的萧何“置田宅”选择偏僻、不显眼的地方,以防后世被兼并势力“势家”夺走,说明D项的“尚不普遍”错误,A项正确。B、C两项与题意无关。6、【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和图片信息可知,唐朝的西市胡商云集。当时波斯等国的
22、西域女子多在长安经营酒肆, C项中的“胡姬”是唐代对这些女子的称呼;“金市”即唐代的“西市”,各国商贾云集,集聚大量财富,所以当时称为“金市”。“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描写的是有钱公子哥们在西市东街游玩,符合题意。7、【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观察图片可知,右图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这一工程一方面减轻了岷江两岸的水害,同时也灌溉了成都平原的广大田地,促进了秦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故C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8、【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耧车是一种畜力条播机,西汉赵过作耧,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力鼓风装置,杜诗改用水力鼓动,称水排
23、。注意区别耧车和水排。而曲辕犁沿用至今。9、【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灵渠凿成,秦始皇迅速统一岭南。10【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据材料记载,汉代在长安及五个重要的城市设立专门的官员管理市场,故B项正确;A项材料不能体现;C与材料内容相反;D发生在宋代以后。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1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唐诗主要反映了人们纷纷去从事商业活
24、动,只是反映商业的发展情况。因此,项从材料中反映不出来。所以答案选B。1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图片中的“灵渠”开凿于公元前214年,此时,秦国早已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故B项的表述错误,本题应选B项。1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粉彩瓷器产生于清朝康熙年间,晚于题目中的时间“宋代”;其他三项的表述均发生于宋代。故本题应选C项。1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只需注意考查的时间,汉代墓葬出土的文物应该是汉及其以前的东西,而青花瓷则是明清时期手工业品,所以选C。15答案B解析晚清时期西方工业文明传入对中国社会造成深刻影响,这首词中的现象正是对这一影响的反映。16答案B解析B项所示是清
25、代官服,不能反映“西风东渐”。1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中共的第二个“30年”指的是1951年到1981年,“走弯路”即出现挫折,此阶段的挫折是指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故选C项,其余选项都不属于“走弯路”。1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解能力。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实行,之后推广到城市,对外开放先是设立经济特区进行试点,然后形成点线面一体的对外开放格局。 故选C。19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大危机时期农业方面的状况,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措施应该选罗斯福在农业方面的举措,A项符合。B、C两项属于社会保障方面;D项属于工业方面。20【答案】C【
26、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本邑男耕妇织,各务本业,”,可以看出当地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尔时布缕粟麦鸡子等皆为输出物之大宗。”,可以看出当地的商品经济发展。、两项说法均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选C。2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山西外出经商的人数众多;主要是“壮者服贾,老者归田”;这可以看出在当地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小农经济次之。故选A。B、D两项说法均从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说法与材料内容相反。22【答案】A【解析】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外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关税,中国须同外国商定,中国逐渐丧失关税自主权;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由中国政府自主确
27、定进口货物税率,中国重新收回了这项主权。2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一人一牛的耕作技术出现在唐朝,不是清朝,所以A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虽然是在南宋完成,但农业的耕作方式不能反映出某一地区是否是经济重心,所以B项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出现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只是反映了耕作技术,耕作技术不可能反映出租佃关系,所以C项错误。2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车床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可以借助,正确。内燃机石油化工技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也可借助。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出现在1946年,当时还没发明,无法借助。C正确。25【答案
28、】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的能力。考生把握住新航路开辟的大致时间即可,那是15、16世纪,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19世纪,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的结果在19世纪中期,京剧艺术产生于清初17世纪。只有A时间和内容上与题干信息紧密吻合。26【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成就是内燃机的发明和创制,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长期困扰人类动力不足的问题,进而推动了包括飞机在内的新的交通工具的研制成功。所以答案选B。27【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联系所学知识
29、可知,两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促使新的工业部门兴起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城市的兴起或发展。所以答案选D。28【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知识识记和再现能力。根据信息“莫斯科政体在一切方面都是对美国的否定”可判断其指的是俄国在十月革命后建立的无产阶级政权,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当时俄国已经不是资产阶级政体,故选D。29【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的关键信息“速度特别是商业、旅行、通讯和革新的速度”、“你与谁相连,怎样相连”可知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领域的问题,与题干相关的是经济全球化,故选C。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经济全球
30、化30【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揭示的是地理大发现(即新航路开辟)对商业的影响。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注意材料中的“疆界”与“奇迹”之间的联系。疆界是一个形象化的比喻,喻指商业活动范围,新航路开辟导致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初现, B项正确。A项是地理大发现本身的内涵,不是影响,排除。C、D发生在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与“挪动了自己的疆界”没有直接关系。3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由煤支撑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由于工厂大多建在市内,居民家庭又大量烧煤取暖,煤烟排放量更是急剧增加,导致伦敦被称为“雾都”。所以答案选B。32【答案】B【解析
31、】试题分析:1937到1942年西北地区工厂、资本等都增加很多,说明A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日本侵略没有到达西北;D项时间不对,国共内战开始于1946年; 西北地区工业比重虽有增加但并没有根本改变,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经济3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图表阅读理解能力。从本题的柱状图中可以看出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先升后降,A项错误;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超过了1937到1940年的发展水平,B项正确;本题材料中没有涉及大后方工业与沿海工业的比例,对题中时间段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表述也有错误,CD项排除。3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封建社会
32、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所以自然经济的瓦解就是要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以选A项35【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所给的时间大体上相当于英国工业革命这段时间。因此这一时期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C是切合题意的选项。A、B两项可以看作是工业革命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条件之一,D项是工业革命产生的一个结果。36【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从图一中可知,“故障”就是阻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贸总协定在解决多边贸易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所以答案选D。37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33、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欧盟是一个由27个主权独立的国家组成的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类似一个松散的邦联;BCD三项是联邦制。所以答案选A。38【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新成立的国际经济组织是在美国领导下展开活动的,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不是公正合理的新秩序;这些组织的出现适应了国家干预经济的需要,实际上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克服20世纪上半期世界经济的混乱状态,有利于推动和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故选B39【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罗斯福在
34、推行新政的过程中受到各种阻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最高法院法官是由总统任命的;美国实行分权制衡,司法权和行政权相互制约;罗斯福新政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所以答案选C。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40【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新成立的国际经济组织是在美国领导下展开活动的,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不是公正合理的新秩序;这些组织的出现适应了国家干预经济的需要,实际上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克服20世纪上半期世界经济的混乱状态,有利于推动和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故选B41.【答案】
35、(1)朝代:宋朝,目的:分散相权,加强皇权。(2)城市大量出现,发展迅速;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出现了街市;出现瓦肆等专门的娱乐场所。(6分,答出3点即可得分)【解析】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一中的“同平章事”与“参知政事”可以看出是宋代的政治机构,根据教材宋代设立“同平章事”与“参知政事”是为了分散相权,加强皇权得出答案目的是分散相权,加强皇权。(2)依据材料一中的“城市开始大规模出现,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可以看出宋代的城市大规模出现,其经济功能增强。“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可以看出宋代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依据图片内容可得出,
36、宋代出现了瓦肆等娱乐场所。42.【答案】(1)宜干涉者而放任: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胡佛放任自流经济政策;(2分)宜放任者而干涉:20世纪20年代初苏维埃俄国过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分)(2)新现象:经济特区发挥试验田作用(或“冲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商品经济加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2分)所有制结构多样化(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等);(2分)个人经商潮流兴起(或就业途径增多;就业观念变化等);(2分)人民追求时尚渐成风气(社会风气更加开放等)。(2分,共6分,任得3点即满分)【解析】(1)三十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总统胡佛仍然采取自由主义的放任自流政策,使美国经济坠入危机深渊;1920年苏俄经济实施军事化管理,没有发挥市场对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而不是直接考查罗斯福新政和列宁新经济政策。(2)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炼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