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检测三“儒学为纲”下的传统文化一、选择题1.(2022广东佛山一模)对于战争的看法,孟子提出“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墨子认为“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由此可知两者()A.对战争持反对的态度B.维护百姓的根本利益C.具有一定的民本思想D.继承和发展仁的思想2.(2022四川凉山一模) 老子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孔子则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韩非子主张“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他们的主张()A.代表的阶级利益相同B.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C.维护西周的礼乐制度D.符合专制君主的政治需要
2、3.(2022安徽蚌埠二模)汉文帝与宰相陈平论治国。文帝问:如果各事都有人专司其责,那么君主何为?陈平说:天子主臣。宰相是要“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文帝称善。这段对话()A.体现了黄老无为思想B.表明社会秩序趋向稳定C.反映君相矛盾尖锐化D.说明儒家思想地位确立4.(2022河南开封一模)后汉书舆服志记载:“夫礼服之兴也,所以报功章德,尊仁尚贤。故礼尊尊贵贵,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由此可知,汉代()A.官场腐败现象得到遏止B.社会生活体现传统观念C.世家大族势力严重削弱D.皇权受到礼制思想制约5.
3、(2022安徽阜阳质检)朱熹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据此可知,与朱熹相比,王阳明的思想()A.更加维护封建伦理道德B.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精神C.更加强化封建思想统治D.具有注重实践的务实精神6.(2022广东肇庆二模)晚明思想界由“家孔孟而户程朱”的局面变为“家孔孟而人阳明”的新格局。这一变化表明()A.市民阶层的文化诉求发生改变B.理学失去官方尊崇地位C.重建儒家信仰理论任务的完成D.阳明心学的影响力扩大7.(2022江西上饶一模)清初理学家孙奇逢
4、在孝友堂家训中指出:“不耕无以为养不有耕者,无以佐读者。”清代学者焦循在里堂家训中提到:“儒者以治生为要,一切不善,多由于贫”,并主张“士农工商,四者皆可为”。从中可以看出清代的家训()A.强化了社会主流价值观B.冲击了工商皆本的思想C.体现了经世致用的观念D.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8.(2022四川乐山一模) 诗经中有不少篇章表达周人对“天”的敬畏,但也有大量诗篇宣泄怨天、反天命、抗天命的情绪,越往西周后期这种情绪越突出。这反映出当时()A.社会动荡思想消沉B.周朝分封引发民心思变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D.宗法伦理取代天命意识9.(2022江西九江一模)明末徐光启以事实经验作为科学理论的有效论据
5、,在天文学和农学等方面做出实验性努力,主持编撰了崇祯历书,撰著了农政全书。这种做法()A.顺应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B.是对中国古代传统科技的否定C.推动了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D.具有近代学术研究的思维方式10.(2022新疆乌鲁木齐一模)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解释医书名称由来时,强调人的生命,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由此揭示了中国传统医学()A.仁术济世的医德精神B.乐学践仁的医学理念C.生命至重的医学思想D.以人为本的医家风范11.(2022四川成都联考)有学者认为,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是雅文化在中国文化整体中渐趋衰落的时代变革的产物。相对于昆曲而言
6、,京剧更接近于底层和民间的趣味。由此推知,京剧在晚清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A.文人品味发生变化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C.京剧艺术发展成熟D.封建制度走向衰落12.(2022江苏南京三模)下图是北宋宫廷画家王希孟所作千里江山图(局部),画面细致,江河、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山水图画,取材广泛,构图中的山水取材自北方和南方,寄情于景。该画()A.摒弃了传统山水画的画法B.吸收了外来美术风格C.充满了对美好愿景的向往D.展现了市民生活风貌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孟子认为先王因为有善心,所以才实行仁政,仁政之所以是正确的、合理的,是因为它植根于人的本性中,是合乎人
7、性的。他总结历史经验,发现桀、纣之失民,实际上是失去了民心。反之,汤、武无敌于天下,就在于“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顺从了天下民心。因此认为君主之行事,必须以民意为依归,认为民意即天意,若君主不能以人民意志为意志,人民可以把君主当作仇敌,起来推翻他。孟子希望国君能“贵德而尊士”,让“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广泛地招揽人才,达到“王天下”的目的。孟子还主张发展经济、轻徭薄赋,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对人民施行教化,以达到王道。摘编自李秋华孟子仁政思想初探材料二从唐立国到“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孟子的地位和以前一样处于不著不察之列,时人或言“周孔”或言“孔颜(颜回)”,孟子则少有人提及。
8、韩愈是最先把孟子名字升到孔子之后的人,他认为孟子是唯一得到孔子“真传”的人。对于“杨、墨行,正道废”的乱局,孟子辞而辟之,开“辟异端”之先河,因此其功甚伟。因此,韩愈认为儒家的“道统”在孔子之后,则是由孟子来承继,孟子死后,则是“不得其传焉”。摘编自王仲荦隋唐五代史(1)根据材料一,概述孟子“王道”政治思想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孟子地位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14.(2022山东新高考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584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刻印了坤舆万国全图。在这幅地图中,人们生活的世界不再是平面的、而是一个圆形的,中国不再是世界的中心,而是
9、与很多国家一样,错落地分布在这个圆形的世界上,中国也不再占据地图的大部分。利玛窦担心地图绘制的方式会引起中国统治者的不满。但出乎意料的是它被万历皇帝看中,还令太监另外绘制,而且屡被收入综合知识类书甚至专门图书中。这表明这一世界观念正在渗透和瓦解着中国人的“天下”、“中国”和“四夷”观念。清雍正帝之后中国教禁日严一日。道光时钦天监的西人为之绝迹。清四库全书指西方天文、推算、工匠制作“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所格之物,皆器数之末;而所穷之理,又支离神怪而不可诘,是所以为异学耳”。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纲等解读材料,任意提取一个观点,结合明清文化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
10、辑严密。)专题检测三“儒学为纲”下的传统文化1.C从材料中看,孟子认为进行战争的标准是“燕民悦,则取之”“燕民不悦,则勿取”,即人民“悦”可以发动战争,人民“不悦”不要发动战争,墨子则认为无论春季还是秋季,发动战争都会影响百姓耕作,两者的出发点都是百姓,都带有一定民本思想,故选C项;孟子主张百姓“悦”则可以发动战争,所以孟子和墨子不是都对战争持否定态度,排除A项;根本利益仅由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仁”是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而墨子是墨家学派代表人物,排除D项。2.D材料反映出老子与孔子希望采取愚民措施巩固统治,韩非子主张采取法治取代教化巩固统治,他们的主张都有利于君主加强专制,故选D项;老子
11、和孔子代表旧贵族利益,韩非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他们所代表的阶级不同,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老子和孔子都想采取愚民政策,而人类社会发展是朝着科学、理性方向发展的,老子和孔子的主张没有顺应人类社会发展方向,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主张法治,他的主张中没有维护礼乐制度,排除C项。3.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汉文帝认同陈平主张治理国家应该各司其职,顺其自然,体现了黄老无为思想,故选A项;材料是皇帝与宰相关于治国理念的对话,无法体现社会秩序的稳定,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君相矛盾尖锐化,排除C项;汉武帝时儒家正统思想地位确立,排除D项。4.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礼服有区别等级、显示礼仪、表彰功德的
12、作用,说明服饰中蕴含着儒家文化内涵,即社会生活体现传统观念,故选B项;官场腐败指官员在职位上作风、行为不正而引起的政治和社会问题,而材料强调汉代礼服体现传统等级观念,排除A项;世家大族就是那些世代高官的士大夫家族,东汉世家大族势力膨胀,且材料强调汉代礼服中蕴含儒家等级观念,排除C项;材料强调社会生活体现传统等级观念,与皇帝的权力受到礼制思想制约无关,排除D项。5.B根据材料可知,朱熹强调人们对天理的理解来自外在探究,而王阳明心学强调人的主观精神,强调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具有思想解放的色彩,故选B项;理学与心学都强调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要差别在于获得天理的途径,这充分说明二者都是同等维护封建统治秩
13、序的,排除A项;理学与心学都强调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二者也都承认天理代指的是儒家的伦理纲常,说明二者同等重视儒家思想权威的地位,排除C项;心学强调内心反省,更加体现了主观色彩和脱离实践,排除D项。6.D“家孔孟而户程朱”,即家家户户没有不知道孔孟程朱的,“家孔孟而人阳明”,即家家户户都认为可以成为孔子、孟子,每个人都能成为王阳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故选D项;程、朱、王阳明都不代表市民阶层,排除A项;南宋以后程朱理学长期居于统治地位,排除B项;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理论任务的完成,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排除C项。7.C材料所列的家训分别强调耕种、治生对
14、治学的重要性,即生活富足才能治学读书,并主张“士农工商,四者皆可为”,这是经世致用理念的表现,C项正确。当时的主流价值观是儒家思想,并不提倡材料中的观点,A项错误。追求富足的生活,士农工商,四者皆可为,与工商皆本思想一致,B项错误。家训无法起到改变传统社会结构的作用,D项错误。8.C材料表明诗经中有表达对“天”的敬畏的,但也有大量诗篇宣泄怨天、反天命和抗天命的情绪,表明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即人文意识的增强,故选C项;反对天的绝对权威不是思想消沉的表现,而是思想活跃和思想解放的表现,排除A项;分封制是周朝巩固措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并没有引发民心思变,排除B项;天命意识在中国古代一直存在,材料反
15、映了天命意识只是受到冲击,取代的说法不成立,排除D项。9.D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徐光启以“事实经验”作为科学理论的依据,这体现出徐光启具有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故选D项;徐光启的崇祯历书和农政全书反映的是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成果,排除A项;农政全书总结了中国古代的农业科技成就,并没有对中国古代传统科技进行否定,排除B项;中国早期民主思想出现在近代,且材料讲的是徐光启在历法和农学方面的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排除C项。10.C由材料信息可知,孙思邈强调人的生命至上,贵于千金,拯救生命是医学的最高追求,故选C项;材料并未提及医者仁心的医德,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医学实践,排除B项;材
16、料并未体现以人为本的医家风范,排除D项。11.B京剧更接近民间的趣味,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故选B项;京剧体现的是民间的审美,并非文人品味发生变化,排除A项;京剧艺术发展成熟并不是京剧成为主流戏曲形式的原因,排除C项;明清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期,但封建制度的衰落与京剧成为主流戏曲形式没有必然关系,排除D项。12.C根据材料可知,北宋的千里江山图充满了对美好愿景的向往,C项正确;千里江山图没有放弃传统山水画的画法,排除A项;千里江山图与外来美术风格无关,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市民生活,排除D项。13.参考答案 (1)内涵:王道政治立足于人心,合乎人性;王道政治要施仁政、以民为本,顺民心、合民意;王道政治要选贤任能;王道政治要关注民生;主张以教化来实现王道政治。积极影响:丰富发展了儒家思想;强调以民为本,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对后世国家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2)变化:由原先诸子中的一员变成仅次于孔子的圣人。原因: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圣人之道,其思想内涵适应了时代需要;安史之乱后,亟待重构封建纲纪以维护统治;佛道冲击儒家地位,韩愈借孟子建立儒家道统以提升儒家地位等。14.参考答案 示例:明清文化持续发展。思想:出现以三大思想家为代表的明清进步思潮,具有早期启蒙性质,丰富发展了儒学。文学艺术:个性化书法、文人画风俗画持续发展;明清小说走向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