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礼记 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 日常行为注重伦理道德 以思想统一促政治统一 古人重视生活技能教育 古人重视家庭教育A B C D2. 战国时法家曾经有一个比喻:“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而不争也。”这一比喻实质是主张( ) A严刑峻法 B保护物权 C奖励军功 D舍利取义3. 传入中国后的佛经译文屡遭改动,例如,“丈夫供养妻子”改成“丈夫支
2、配妻子”,“妻子体贴丈夫”改成“妻子敬其丈夫”。这种现象反映了( ) A佛教思想遭到了士人抵制 B儒学吸收了佛教基本教义C佛教借助儒学实现中国化 D理学成为了官方正统思想4. 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A.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C.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D.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5. 英语和汉语在亲属的称谓上有很大区别。在英语中,祖父、祖母与外祖父、外祖母一般不作区分,都统一使用grendpa和grendma,姑姑和姨妈在英语中也统一使用a
3、unt。汉语中这种细分的亲属称谓在形成过程中可能受到下列哪种观念的影响A. 细致精准的理学思维 B. 维护封建等级的礼法观念C. 区分内外亲疏的宗法意识 D. 辨别长幼尊卑的纲常伦理6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认为:“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富贵荣华、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以下作品符合该观点的是()7. 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国君往往有许多儿子,理论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然而国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实质上A. 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
4、 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C. 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 D. 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8. 学者王亚楠指出:“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决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经济政治大权集中于一身,他就有无上的富、无上的贵、无上的尊严,朕即国家”。材料中的“这一项根本决定”应是A. 推行郡县制 B. 规定王位世袭 C. 分封子弟为王 D. 设立皇帝称号9. 典故“李广难封”是指曾任右北平太守、前将军的西汉名将李广虽勇猛过人,却因在战场上迷路未能获得足够军功,终生不得封侯,而同时代许多中下级官员都得到了封侯的赏赐,李广为此抱憾终身。下列各项对这一典故分析正确的是A. 西汉选官制度存在重大缺陷 B.
5、 西汉军人社会地位低下C. 西汉政治观念仍有先秦残余 D. 封侯的存在不利于君主专制10.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 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 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C. 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 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11. 罗列了秦、西汉、宋、清各代的部分官职,依据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巡抚总督都统水师提督管带郡守中尉宗正将作少府监御史刺史三服官盐铁官常侍司隶校尉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知州提点刑狱司A. B. C. D. 12. 元朝中央政府重新划定了地方行政区域,原属东川
6、地区的汉中不再归属四川,划给了陕西行省。河南又与原属安徽的淮河流域地区,合并为河南江北行省。根据材料,元朝重新划定地方行政边界的目的是A.扩大行省管辖范围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防止地方割据 D.维护民族团结13在科举制度下,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这反映出科举制( )A. 造成了官员队伍的分化 B. 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 C. 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等级 D. 使儒学统治地位得到巩固14.明朝中期以后,内阁权威逐渐扩大,到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时,内阁不但掌握“票拟”,地位也凌驾于六部之上。内阁权威扩大的同时,代天子“批红
7、”的司礼监太监权力也不断上升,一度出现了宦官专权。对这一历史现象理解准确的是A. 内阁首辅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B. 内阁和宦官分权制衡,有利于民主政治C. 明朝皇权较前朝有所加强 D. 内阁和宦官权力的扩大破坏了君主专制15. 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说:“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从古希腊看,“大海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的成果,不包括A. 古希腊民主传统的形成 B.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源头C. 发达的航海业和海外贸易
8、D. 希腊各城邦长期独立自治16. 伯利克里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甚至入场观看城邦组织的戏剧会演的公民也可得“观剧津贴”。他于公元前443年起到前429年连选连任首席将军,而依照当时的制度,城邦并不给十将军提供薪俸。对于材料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利于缓和城邦内阶级矛盾 B. 有利于上层奴隶主阶层掌握政治实权C.伯利克里无私为国家服务 D. 为贫苦人民广泛参政提供了经济保证17. 虽然君主立宪的英国和民主共和的美国在政治制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两者都属于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下列各项属于英国与美国政治制度差异的是A.司法独立 B.政府掌握行政权 C.以首相为国家元首 D.
9、内阁对议会负责18. 英国法学史专家梅因曾论述道:“无论是为了罗马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把外国人完全剥夺法律的保护况且,在罗马史中从来未有一个时期忽略过对外贸易。”这一论述A. 指出了习惯法的弊端和缺陷 B. 促进了十二铜表法的诞生C. 揭示了万民法产生的必然性 D. 说明罗马法只维护奴隶主利益19. 有人认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一种共同的“精神”。这种“精神”指的是A. 彰显资本主义民主原则 B. 保留本国旧专制残余C. 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D. 避免行政权力过于集中20.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徐寿翻译了化学鉴原华蘅芳翻详了地学浅训
10、;甲午战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原富马君武翻译了卢梭民约论。这一变化A.反映了中体西用思想不断发展 B. 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C.表明对西方文化认识走向理性 D. 说明中国人找到了强国之路21图1是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的1897年的日记,由此可见()A传统华夷思想发生变化B西学己经成为社会主流C废除科举遭到基层抵制D儒学逐步被清政府废弃22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民主科学”,造 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列强的侵略和西学的涌入 C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 D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23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确立了“中国走向
11、现代化的艰难历程”的研究课题,拟分五部分搜集资料:第一部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部分,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欲变社会,先变思想;第五部分,柳暗花明,以俄为师。其中,第三部分的标题应该是A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B民主共和,三民立宪C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24. 毛泽东曾就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说过:“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有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下列能够为上述经验提供实践依据的是 ( )A. 北伐战争 遵义会议 一届人大 B. 五四运动 中共一大 三大战役C. 南昌
12、起义 遵义会议 三大战役D. 武昌起义 南昌起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25.某学者在论及西方历史上的某一文艺思潮时说:“他们或对过去充满缅怀,或对未来充满憧憬,但唯独对现实充满仇视。”此文艺思潮应属于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二、非选择题(共50分,其中26题15分、27题16分、28题19分)26.(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希腊,铁器的大规模使用是在公元前800年以后。中国经考古发现的最早铁器属于公元前6世纪,但铸铁与锻铁基本同时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也是空前的。约公元前800年以后,在希腊,人的地位从起初的单由出身来定,发展到由出身加财富来定
13、,以至在某些邦里出身和财富都不再特别强调;在中国,由出身决定贵贱的情况也有了变化。 在希腊,斯巴达、雅典等邦之间的争霸斗争十分激烈,各邦内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斗争也很尖锐;在中国,春秋时期曾有五霸的争雄,战国时期则有七雄的兼并,也存在着复杂的矛盾与斗争。材料二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至3世纪在中国、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文化传统,他称之为“轴心时代”。其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国别人物观点或名言希腊泰勒斯万物皆源于水赫拉克利特万物的本源是火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中国孔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务民之义,敬
14、鬼神而远之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材料三 到了共和晚期,罗马法律的发展可说是和其他文化形态那样在务实基础上又见进一步的坚定、开阔的演进。由于它更大的实用性与进步性,实际上就在许多方面取代了公民法,成为罗马法律的主干。到公元前1世纪,罗马法律和法学的实践已大大超越古典城邦的范围,开始具有古代世界范围的普施与通用的性质,不仅体现了罗马文化在这个时代特有的坚定开阔的气质,而且接近于希腊斯多亚派哲学家倡导的自然法的理想。 -朱龙华罗马文化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该时期希腊与中国精神觉醒共同具有的历史条件。(3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在研究方向上有何异同
15、。(2分)(3)根据材料三所学知识,指出万民法“在许多方面取代公民法”的原因(6分)(4)概括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罗马法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4分)2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秦汉实行独相制,从事实上废除了宰相的终身制和世袭制,开创了宰相任免制。发展到东汉时期,宰相权力逐渐向尚书台转移,尚书令成为事实上的最高行政长官。而隋唐开创三省六部制,变独相制为集体宰相制,变乾纲独断为集体议政,在中国制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方面,三省长官分工合作,互相监督,避免了权力过度集中导致的“一言堂”;另一方面,尚书执行、中枢决策、门下封驳所形成的决策执行监督一体化的权力运行机制,也使得
16、我国古代的政治架构逐渐去除了原始的粗糙,内部的稳定性大大加强。 摘编自杨峰飞论三省六部制对当今大部制改革的借鉴价值和现实启示材料二 依照洛克的分权论,国家权力分为三种,其中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属于国王,可以否决议会的法案,联盟权亦属于君主,可见洛克的分权论是限制削弱,却又不抛弃王权,正是本着这一原则,议会在限制王权时,保留了国王的许多特权。光荣革命后,英国法律以“默认”的方式保留了国王的许多特权。对此,一位学者说的真切:“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确定了不得违反的某些规定,而对其能够怎样行动却未明确规定。阎照祥英国虚君制的逐步形成(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到隋唐政治运作的演变趋势。(6分)(2
17、)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国王仍享有特权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隋唐与近代英国的政治运作进行简要评价。(4分)28. (19分)民族和个人的性格深受社会、时代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汉学家亚瑟莱特认为中国传统性格有如下十三种特征:1.服从权威父母或长上 2.服从礼法3.尊重过去和历史 4.好学,尤其好学正統的经典5.循例重俗 6.君子不器7.主张逐渐的变革 8.中庸之道9.与人无争 10.任重致远11.自重与自尊 12.当仁不让,不妄自非薄13.待人接物,中规中矩材料二 社会学者丹尼尔勒纳在“传统者”和“现代人”之间,设定了“过渡
18、人”这个概念。中国的“过渡人”一直在新、旧、中、西中摇摆不定。他一方面要扬弃传统的价值,因为它是落伍的;另一方面,他却极不情愿接受西方的价值,因为它是外国的,他强烈地希望中国能成为一个像西方的现代化工业国家,但同时他又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护中国传统的文化。摘编自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材料三 当传统文化的特质与西方文化的特质无法合成为一时,其反应不外二途:一种是出于种族中心主义作祟,感情地拒绝西方的价值;一种是摆脱种族中心主义羁勒,理性地、痛苦地放弃腐蚀了的传统的价值。前一种反应妨害了现代化的发展,其结果是自外于世界的潮流,后一种反应则加速了现代化的发展,参与到世界的湖流中。摘编自丹尼尔勒纳传统社会的消
19、逝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人“服从权威父母或长上”及“好学,尤其好学正统的经典”的原因。(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出现“过渡人”的原因。近代中国的洋务派是否具有“过渡人”的特征?简要说明你的理由。(8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出现的材料所述的两种“反应”。(4分)综上所述,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民族和个人性格变化的认识。(4分)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 CBCAC 6
20、10 BBACD 1115 DCBCD 1620 BDCCB 2125 ADBBC二、非选择题(共50分,其中26题15分、27题16分、28题19分)26. (15分)(1) 条件: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新发展;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分裂割据,社会矛盾尖锐复杂。(3分) (2) 同:都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异:古希腊思想家还重视对自然的研究。(2分)(3) 原因:范围更广,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借鉴了外邦人法规,变得简洁灵活、实用有效,注重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接近于自然法的理想。(6分)(4) 总体趋势: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具体的法律条文到自然法产生;从繁琐到简洁务实;从侧重于国家事务和
21、法律程序到侧重于个人财产关系的私法。(任答两点,4分)27(16分)(1).演变趋势:中枢决策系统由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决策运行机制由一相独断逐步走向多相合作的集体议事;统治理念由个人集权逐步走向有效分权。(6分)(2).原因:洛克分权理论的影响;英国法律有“默认”的缺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英国君主专制传统的影响。(任意答出三点即可给6分)(3).评价:隋唐政治运作出现了一定的民主色彩但其本质仍是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英国国王虽然仍享有一定的特权,但从总体趋势上看英国已逐步实现了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4分)28.(19分) (1)原因: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封建王朝通过考试(科举制或察举制)选拔官员,考试内容主要是正统(儒学)经典。(3分)(2)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加深;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新经济因素产生;西学东渐,传统思想受到冲击。(6分)具有(1分)理由:洋务派强调“中体西用”(洋务派主张在维护封建伦理纲常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1分)(3)反应: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排斥西方文明;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否定传统文化。(4分)认识:从原因上看,是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的结果;从特征上看,由保守逐渐转向开放;从影响上看,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