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目录3古诗词曲鉴赏a2文学介绍a1原文呈现a4译文a5主旨a6对点训练a【原文呈现】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代县名,在今湖南洪江西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布谷鸟,又称“杜鹃”。啼声哀婉凄切柳絮指王昌龄。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唐代夜郎有三处,两个在今贵州桐梓,本诗所说的“夜郎”在今湖南怀化境内。今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五条溪流的合称文学介绍2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古时尊右卑左,故称贬官为“左
2、迁”,表贬官的还有“迁”“谪”(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表升官的有“陟”“简拔”“拔”。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王昌龄在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古诗词曲鉴赏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赏析】修辞: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明月”看成能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它将带着“愁心”给远行的朋友。这两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更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忧虑、关切之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译文4杨花落尽了,杜鹃鸟不停地哀啼,听说你被贬龙标,长途跋涉已经过了五溪。我把我关心、担忧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它能一直陪着你,直到夜郎
3、以西。主旨5这首诗通过对暮春景象的描写,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忧虑和关切之情。对点训练6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左迁:2.诗中没有单纯写景,而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本诗的写作背景思考: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写“杨花”“落尽”是先点时令,“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感伤的基调。“杨花”漂泊不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歌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降职.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4.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予“明月”?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5.“我寄愁心与明月”中李白因何而愁?因朋友王昌龄“左迁”(贬官)而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