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42203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全国卷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语文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n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清代以来,“汉学”一词使用很广而语义不同。一是彰显于清中期的传统汉学,相对于宋学而言,偏重考据研究,近代学者多沿用此意。一是18世纪以后产生于欧洲的西方汉学,即Sinology,本意为中国学,中译时借用了“汉学”一词,内容包括

2、有关中国的历史、学术、文化和社会等所有研究,不限于考据。其后,两者在观念、方法上有所借鉴和汲取,但并未浑然一体。事实上,传统汉学也是一个变化、发展的概念。 汉代经学与宋明理学曾为儒学发展的两个高峰,也是中国传统学术的两大范式。清中期以后的学术主流是汉学,士人治经多归依于汉儒经说,在研究方法和价值取向方面也呈现出异于前代的学术风尚。关于“汉学”一词的出现,目前学术界的说法有二:多数论著认为“汉学”一词最早见于惠栋的易汉学;此外,刘师培曾说,康熙年间的藏琳“树汉学以为帜,陈义渊雅”。有的论著因此认为藏琳最先把经学研究称作“汉学”。实际上,减琳和惠栋只是加强了经学领域“唯汉是好”的趋向。“汉学”一词

3、至迟在南宋已较常见,而且均指两汉时期的学术思想。南宋刘克庄评论汉、魏学术云:“易学有二:数也,理也。汉儒如京房、费直诸人,皆舍章句而谈阴阳灾异,往往搔之前圣而不合,推之当世而少验。至王辅嗣出,始研寻经旨,一扫汉学。”他所谓汉学既指西汉之学,又包括东汉郑玄之学。宋人所谓“汉学:多侧重于两汉易学。一些学者贬评汉儒以象、数释易,而重视王弼以理求易,这与宋代理学背景密切相关。元、明时期,“汉学”不再囿于两汉易学,而涉及诸多经学领域。宋末元初的戴表元提到:“秦祸息,汉学兴,传言者杂。”他推重西汉之学,认为“儒者欲求汉学,帷齐鲁诸生训注扰近古哉”。元、明士人的著述中,“汉学”一词流传不绝。 清代学者逐渐尊

4、信和归依于汉儒经说,“汉学”的价值评判也在实证学风的辉映下发生了根本变化。康熙年间,士人多以“汉人之说”“两汉之学”指称汉学,这与当时治经不分汉、宋的氛围相关。不过,少数学者已明确崇信两汉经学,而排斤宋儒经解,从而推动了清代汉学的兴起。武进藏琳为诸生30年,生前默默无闻,读经不辍,将心得辑为经义杂记30卷。藏琳的书未刊行,即受到阎若壕的赞誉。康熙年间,“汉学”在江南学术圈中不再含有宋孺那样的贬义。惠栋为首的吴派学者归依汉儒经说,“汉学”成为其经学体现。稍后,戴震为首的皖派兴起,不单纯“唯汉是好”,而强调求是,但吴、皖学者均重视音韵训话,由考据以求义理。他们解经、注经多归依于东汉经学,一时形成所

5、谓“家家许、郑,人人贾、马”的局面。 乾嘉汉学源出于经学,但不限于经学,还包括子、史、文辞方面的考据研究。清末刘师培揭示了清代汉学的考据学本质,即以汉儒训话方法、注书条例以研究群书。梁启超称以吴、皖为中心的乾嘉汉学为“正统派”,“其研究范围以经学为中心,而衍及小学、音韵、史学、天算、水地、典章、制度、金石、校勘、辑逸等等,而引证取材,多极于两汉,故亦有汉学之目”。 (摘编自罗检秋晚清汉学的源流与衍变,有删改)1.下列有关“汉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学”在清代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可指相对于宋学偏重考据研究的传统汉学,又可 指内容涵盖有关中国的历史、学术、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西方汉学。 B

6、.清朝中期出现的传统汉学与18世纪以后产生于欧洲的西方汉学相比,其内容虽然 显得狭窄,但却得到了众多近代学者沿用。 C.虽然学术界中的多数论著都认为惠栋在易汉学中首次使用“汉学”一词,但这里 的汉学实质上只是对经学领域中“唯汉是好”趋向的强化。 D.“汉学”一词最迟在南宋时就已经比较常见,那时的汉学指的是两汉时期的学术思 想,而清代汉学在中国历史上则是一个变化、发展的概念。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个高峰,即汉代经学和宋明理学,它们是我国传统学术 体系中的两大范式,其中汉代经学对清代汉学影响很大。 B.汉儒认为释易有数、理二法,京房、费直诸人舍理而

7、取数,舍章句而谈阴阳灾异,测之于前圣而不合,验之于当世又少有相符,受到宋儒的批评。 C.元、明时期,汉学研究的内容进一步扩大,冲破先前的两汉易学,进人了广阔的经 学领域,在这一时期士人的著述中,“汉学”一词得到广泛流传。 D.康熙年间,受当时治经不分汉、宋的氛围影响,汉学多指“汉人之说”“两汉之学”,同 时在江南学术圈中“汉学”也不再包含宋儒那样的贬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减琳30年读经不辍,写成经义杂记,此书尚未在世上流传就受到阎若朦和刘师培 的称赞,他们都极力肯定减琳在经义研究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B.清代汉学在等实证学风影响下,其价值评判随之发生了根本变化,虽然汉

8、学派别林 立,但他们对汉学的研究都表现出了考据学本质。 C.与以惠栋为首的吴派学者相比,以戴震为代表的皖派学者在治学中更强调求是。两 派都重视音韵训话,并在解经、注经时主要以东汉经学为归依。 D.乾嘉汉学的研究对象除经学外,子、史、文辞方面的考据研究也在其中,其以汉儒训 话方法、注书条例以研究群书,梁启超称赞乾嘉学派为“正统派”。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题。 墨药 李永生 太虚观是沫阳最大的道观,坐落在县城北侧,占地足有百亩。观内座座殿宇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太虚观兴盛了数百年,香燃磐鸣、声动四方,可惜后来由于连年战乱,逐渐冷清下来,连道人也越来越少。到了清末

9、民初,就只剩下一位姓彭的道长独守空观。 彭道长六十开外,体态清瘦,三缕长须已近花白。他那土布道衣总是洗得干干净净,鞋袜也一尘不染,人显得格外精神利落。彭道长是位书画名家,而且颇懂医术。他最擅长治儿科病,特别是小孩子常得的“疗腮”之类。药是他自己采来的,晒干后研成粉末,倒进装满墨汁的砚台里,搅匀了,使墨汁和药末合二为一,道长管这叫“墨药”。彭道长就用这墨药治病,也用它作画,所以彭道长的书画闻起来既有墨香,也有药味。彭道长主要作人物画,寒江钓史、捉鬼钟馗等各色烟岚人物无一不精。道长作画,神情专注,一画就是大半天。这时若遇父母带患有“瘁腮”的孩子来看病,他便提笔在孩子肿胀的小脸上面轻轻匀画涂抹几笔,

10、细看,画的竟是鸟儿或猫儿狗儿之类的小动物。父母看了,呵呵一笑,孩子对着铜镜一照,也呵呵笑,这一笑,病就好了一半。回家不过半天,脸蛋便消了肿,再睡一觉,保管好利落。 彭道长用的笔是他自己制的。 制笔最好的原料是狼毫,太虚观年代久远,院内自然少不了虫鼠之类野物,彭道长发明制作了一个专门捕捉黄鼠狼的竹夹。道长捉了黄鼠狼,并不伤害它,只用剪刀剪其几缕尾毛,便打开竹夹放生。他之所以自己制笔而不买笔,自有他的道理。他说:“世人取狼毫,总要伤害黄鼠狠的性命,从市上买笔,那是助封为虐。”彭道长用他自己制作的狼毫小楷饱蘸墨药创作了许多书画精品。这些作品柔中带刚,古朴大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墨药奇特的香气有

11、驱蚊虫之功效。 这一年,袁世凯复辟当上了皇帝。这一丑剧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一致愤慨。反袁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沫阳百姓也口诛笔伐融入反衰洪流。那帮文人们,将他们的讨袁檄文贴满了大街小巷。 那天,彭道长起了个大早,洗漱完毕后,闭门谢客,研了一钵的、墨药,又搬出大挥宣纸,将狼毫放入清水浸泡。接着从身上掏出一块“衰大头”,“袁大头”银圆属新币,图案是“哀大总统”的头像。道长指捏“袁大头”,伸直胳膊望一眼,曲指将银圆弹出,那银圆飞向水盆,“当哪”一声没入水中。 彭道长吮笔理纸,蘸、墨悬腕,笔走龙蛇,匀画点描,旋即便匀勒出一幅图案,再题上两行字,一幅书画作品便完成。此时道长并不歇息,神纸再画,须臾又是一幅.如此

12、,那大挥宣纸逐渐由厚变薄,至薄暮时分,已用去十之七八。道长伸腰舒臂,掌灯,复又伏案。此时,道长那清瘦的身影被灯光映到墙上,有节奏地晃动着,空灵而又飘逸终于,几百张宣纸用尽,一钵墨药也刚好用干。道长放下笔,拍拍手,颇有些兴奋,随意神几张画排列开来欣赏一番那画面竟是一样的图案,一水的哀世凯头像,竟如同一块刻版印出的。不过奇怪而又滑稽的是,袁世凯那光溜溜的大脑袋竟长在了乌龟身子上,旁边还有两句诗:淹死袁大头,治病不用愁。 第二天早晨,沫阳数百户人家都从自家院子里检到了一张“袁大头”画像。官府闻讯,立马去抓人,然而太虚观早已人去楼空。 官府挨户搜寻,大部分袁大头画像被收墩,但也有少许侥幸保留了下来,“

13、淹死袁大头,治病不用愁”,沫阳百姓逐渐悟出了这诗句的道理。谁再得了“疗腮”,他们便把画像泡到清水里搅烂,直到清水变成黑色,用这黑水涂在肿脸上,竟是治一个好一个。 其实,“淹死袁大头”的意思还不仅仅是为了治病这点。后来,蔡愕组织护国军讨袁,只做了八十三天皇帝的衰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一命呜呼。哀大头怎么死的,还不是被全国人民的口水淹死的。 (有删改)4.下列有关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语言生动,文白相间,雅俗共赏。作者在刻画主人公彭道长时,运用了外貌、动 作、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B.文中的“墨药”含意丰富,既可指彭道长自采自制的可用于绘

14、画、包治小孩百病的药, 又暗示对治病救人、拯救社会的“良药”呼唤的主题。 C.沫阳文人们把讨袁檄文贴满大街小巷,却收效甚微,彭道长仅凭一人之力作出数百 张讽刺画,反袁效果明显,在对比中寄寓着作者对彭道长的赞颂。 D.“淹死袁大头,治病不用愁”两句意味深长,彭道长对袁世凯进行辛辣讽刺的同时又 暗示画像的药用价值,还预见到蔡愕率军讨袁及袁世凯最终一命呜呼。5.小说中的彭道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分析。(5分) 答:6.小说的主人公是彭道长,开头为何要从太虚观写起?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9题。 唐音塞上来 “一去二三里,烟

15、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93岁的霍松林,清晰地记得年幼时父亲教给他的第一首诗。 一首诗把从一到十的数字巧妙地组织在诗句中,有景有情,好认易记,平仄也合律。在幼年的霍松林看来,这不止有趣,甚至神奇。 就是从这里开始,他走进了诗歌,走进了文学,并与之相伴一生。 文学相伴痴迷一生 霍松林的父亲霍众特熟读儒家经典,16岁即中秀才,虽胸怀“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却生逢乱世,叹壮志未酬,所以一直希望霍松林能够“学而优则仕”。 1921年,霍松林出生后,霍众特喜欢其天资聪颖,便将希望寄予这个最小的孩子身上。 在天水中学读初中时,霍松林如鱼得水,从“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作品到外国文学作品,能借就借

16、,不能借就买,把为陇南日报写专栏领到的稿费,统统用来买书。 1945年考上中央大学中文系,胡小石讲楚辞,朱东润讲中国文学史,吕叔湘讲欧洲文艺思潮在大师级教授的熏陶下,霍松林在文学的海洋中态意驰骋,对文字学、音韵学、诗学、词学、曲学等刻苦钻研,全面了解了诗、词、曲学。 对文学知识的渴求贯穿了霍松林的一生。如今,在霍松林家中三面书橱环绕的书房唐音阁里,仍是书香四溢、卷恢高垒。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不懈求索,在文学的时空里,霍松林已然来去自如。 驰骋文场辟土开疆 1951羊,霍松林应西北大学校长侯外庐之聘,到该校中文系任教。在其接手的三门新课中,有一门文艺学,面对无教材

17、、无大纲的一穷二白之境,霍松林感觉“难于上青天”。 他一头扎进了书堆里,从头搜集和阅读有关资料,力图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拟出提纲,编写讲稿。 文艺的特质、作品的构成、文学的种类和创作方法霍松林别类分门,条分缕析。 在编写的过程中,霍松林评析过往,也直面现实难题。以“题材的看法”为例,霍松林先举出中国古典诗歌的几个高峰期都是题材多样化的事实,说明“文艺题材的多样化,是文艺繁荣的标志”;接着举孔子等人的有关言论,证实题材多样化的必要性;进而以杜甫等作家的创作实际为例,指出“肯定题材的多样性,并不等于主张题材无差别”。 在讲义的编写过程中,每次论证,无不需要查阅大量的典籍资料,而成稿

18、之后,又反复增删修改。两度春秋,1953年,40万字的文艺学概论终于脱稿,当年即被选为全国交流教材。 人们普遍认为,文艺学概论是解放后我国最早出版的一部新型文学理论专著,莫定了我国新时期文艺理论的基础。 得育英才君子之乐 孟子有言:“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乃其中一乐。 霍松林任教70余载,教过小学、中学、大学,教过硕士、博士、博士后,还指导过进修教师和访问学者。 许多人都对恢复高考后霍松林开报告会讲学时的盛况记忆犹新。不仅本校的学生涌向大礼堂,而且附近院校的学生也纷纷赶来,常常座无虚席,连走道里都挤满了人。 因为学贯古今,霍松林讲课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一旦吟诵起某篇诗文,常常神采飞

19、扬,带着西北口音的朗诵抑扬顿挫,整个人仿若沉浸在诗的意境之中,使得整个课堂也变得诗情四溢。 他的博士们均自称“霍门弟子”,在学生们自制的“霍门弟子”通讯录上,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孙明君、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尚永亮 性情之人赤子之心 “文革”之初,霍松林因曾发表试论形象思维一文,被扣上了“为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思潮提供了理论基础”的帽子。抄家、游街、挨斗,到最后关牛棚、劳动改造,其间几次因哮喘病发作昏迷,到医院打强心针才被救醒。 与此同时,夫人胡主佑及孩子均被株连,下放达十年之久。 然而,十年的“蹲牛栩”,也没能改变霍松林的学术个性。平反之后,尽管当时的学术气候尚是

20、春寒料峭,不少人喋若寒蝉,但他义无反顾,以“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气概写了再论形象思维)o而今天,形象思维已然是我们关于文学的基本认识了。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2017年2月1日,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陕西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霍松林先生在西安辞世,享年97岁。霍松林是著名的唐宋文学研究专家,著作唐宋诗文鉴赏举隅白居易诗译析等大量唐宋文学都被认为是这些领域的“开山之作”。 诗歌的创作贯穿霍松林一生。他的唐音阁吟稿唐音阁诗词集,“以诗词记录了自己一生的心路历程。举凡国家兴亡,民族奋战,人民忧患,师友交游,人生际遇,凡可兴、可观、可群、可怨者,无不记之以吟”,从中可以看到广阔而深

21、邃的“活的历史”。(摘自“搜狐教育”) 著名作家贾平凹曾说:“我父亲看霍老的书,我也看霍老的书,两辈人都是霍老的读者。在西安的空气中,到处都有霍老的味道,能与霍老生活在一个城市,真是幸运。”(摘自“文化艺术网”)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父亲霍众特虽饱读儒家典籍,但“治国、平天下”的壮志却难以实现,于是将希望寄托 在聪颖的霍松林身上,霍松林最终不负父望,替父实现了人生理想。 B.在天水中学读书期间,霍松林广泛涉猎中外文学作品,为了能读到更多的书,他大量 借书阅读,还把从陇南日报得到的稿费全都买了书,以此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 C.霍松林历时两年编写的文艺学概

22、论本是为了自己教学之用,出版后却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不但成为全国交流教材,还奠定了我国新时期文艺理论的基础。 D.霍松林把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教书育人事业,任教时间之长、教育对象之 丰富常人难及,并培养了一批活跃于高校的人才,可谓硕果累累。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霍松林在93岁高龄时对父亲当年教他读第一首诗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足见此诗 在幼年霍松林心中具有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其一生的巨大影响。 B.题目中的“唐音”既可指霍松林的书斋名称,更指他所从事的古典文学研究,特别是 在唐宋文学领域的成就,他的大量唐宋文学著作被认为是该领域的“开山之作”。 C.

23、中央大学中文系的学习对霍松林来说意义重大,在大师级教授的熏陶下,他开始真 正走近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并且在诗、词、曲方面有了深人研究。 D.霍松林授课艺术高超,讲课时总是能引经据典,吟诵诗文神采飞扬、抑扬顿挫,深受 学生喜爱,以至于他上课时往往座无虚席,连过道里都是听课的人。 E.霍松林历经磨难,追求学术真理,为此还差点送了性命。他在生活、工作之地西安影 响极大,著名作家贾平凹对霍松林推崇备至。9.在西北大学任教初期,霍松林面对要开设的文艺学课程,是如何克服困难的?你从中 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分) 答: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

24、言文,完成10一13题。 李浑,字季初,赵郡柏人人也。曾祖灵,魏钜鹿公。父遵,魏冀州征东府司马,京兆王愉冀州起逆,害遵。浑以父死王事,除给事中。时四方多难,乃谢病,求为青州征东府司马。与河间邢邵、北海王昕俱奉老母、携妻子同赴青、齐。未几而尔朱荣入洛,衣冠歼尽。论者以为知机。永安初,除散骑常侍。普泰中,崔社客反于海岱,攻围青州。诏浑为征东将军、都官尚书、行台赴援。而社客宿将多谋,诸城各自保,固壁清野。时议有异同。浑曰:“社客贼之根本,围城复逾晦朔。乌合之众,易可崩离。若简练晓勇,街枚夜袭,径趣营下,出其不意,咄磋之间,便可擒殄。如社客执擒,则诸郡可裕檄而定。何意冒热攻城,疲损军士。”诸将迟疑,浑

25、乃决行。未明,达城下,贼徒惊散,生擒社客,斩首送洛。海隅清定。后除光禄大夫,兼常侍,聘使至梁。梁武谓之曰:“伯阳之后,久而弥盛,赵李人物,今实居多。常侍曾经将领,今复充使,文武不坠,良属斯人。”使还,为东郡太守,以赃征还。世宗使武士提以入,浑杭言曰:“将军今日犹自礼贤那!”世宗笑而舍之。天保初,除太子少保。邢邵为少师,杨愔为少傅,论者为荣。以参禅代仪注,赐爵径阳县男。删定麟趾格。寻除海州刺史。土人反,共攻州城。城中多石,无井,常食海水。贼绝其路。城内先有一池,时旱久涸,一朝天雨,泉流涌溢。贼以为神,应时骇散。浑督励将士,捕斩渠帅。浑妾郭氏在州干政纳货,坐免官。卒。子湛,字处元。涉猎文史,有家风

26、。为太子舍人,兼常侍,聘陈使副。浑与弟绘、纬俱为聘梁使主,湛又为使副,是以赵郡人士,目为四使之门。 (节选自北齐书李浑传,有删改)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若简练晓勇 简:挑选B.径趣营下 趣:催促 C.将军今日犹自礼贤耶 礼:礼待 D.郭氏在州干政纳货 干:参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曾祖即曾祖父,祖父的父亲;曾孙,孙子的儿子。 B.司马,最初是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政和军赋的长官,后在各朝代所管辖范围和权 力不尽相同。 C.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的副

27、职,他们在中 国古代拥有辅弼国君的重要实权。 D.土人,既指世代居住本地的土著人,也可指发达地区的人对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 的人的称呼,文中指前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浑出身官宦,因父任职。李浑是赵郡人,他的曾祖父、父亲生前都在北魏担任官 职;后父亲被叛贼杀害,为国捐躯,他也因此被授予官职。 B.李浑洞察世事,免于灾祸。面对当时国家纷乱的局势,李浑称病辞去官职,带着老 母和妻儿到青、齐一带;后尔朱荣杀尽洛阳做官的人,他却免于灾祸。 C.李浑奉旨出使,赢得赞誉。李浑在担任光禄大夫兼常侍之职后,奉朝廷之命曾出使 梁国,得到梁武帝盛赞,被认为是一个文武

28、全能式的人物。 D.李浑得益天时,大败贼人。海州土人反叛,围攻州城,断绝取水道路,恰天降大雨, 城中干涸的池塘泉水喷涌,贼人见此四散惊逃,李浑趁机鼓励将士捕斩贼人首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社客宿将多谋,诸城各自保,固壁清野。译文:(2)社客贼之根本,围城复逾晦朔。乌合之众,易可崩离。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一15题。 秋兴八首(其七) 杜甫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族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注】该诗是大历元年(766)杜甫五十五岁旅居

29、夔州时的作品,当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但吐蕃、回绝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昆明池:位于长安,汉时所开,武帝演练水战之处。织女:指汉代昆明池西岸的织女石像。石鲸:指昆明池中的石刻鲸鱼。菰米:菰为一种草本植物,生浅水中,秋天结实,皮黑褐色,状如米,故称教米。14.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中的“武帝”指汉武帝,用来代指唐玄宗,这种借汉喻唐的手法在唐诗中比较常 见,如长恨歌中“汉皇重色思倾国”。 B.额联中的“虚”有“空对着、虚度”之意,“动”是“舞动”之意,这里通过拟人手法表现了秋夜颇有生机的景象。 C.“波漂”句是说蒸米漂浮在昆明池面,孤影倒映在水中,望过

30、去黑压压一片,像乌云 一样浓密。 D.“莲房”即莲蓬,“坠粉红”使用借代手法写秋季莲蓬成熟,荷花花瓣片片坠落的景 象,此句是想象昆明池晚秋之景。 E.“关塞”句写诗人从夔州北望长安,夔州通向长安之地遍布崇山峻岭,就是善飞的鸟 儿也难以飞过,借此抒发道路艰难之感。15.本诗结句中的“渔翁”形象与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句中的渔翁 形象有何不同?诗歌结句寄寓着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师说中,韩愈在论述了古代圣人正确的从师态度之后提出“ , , ”,这与古代圣人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

31、中“ , ”指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现了刘禹锡虽遭遇重重磨难,但仍然对未来充满信心。第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春节期间,绵延百里的新疆尼勒克县喀什河谷次生林在冷空气的作用下,出现了难 能可贵的雾淞奇观,吸引无数游客前去参观。 李贽以其特有的胆识直抒己见,基于天地本源说提出自己的思想,从而使泰州学派 的平民儒学具有了一定的启蒙意义。 陈向群近日在湖南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站在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加 大对矿产资源等重要战略资源的保护力度,杜绝寅吃卯粮现象。 在“全民植树,再造美丽家园,建设和谐新城”目标的引领下,昔日的濯

32、濯童山,现在 已被点点绿色覆盖,当地的环境包袱终于转变为了生态资源。 作为一名阅历丰富、精力充沛的演说家,他每次面对公众所做的演讲不仅内容充 实,引经据典,而且闪烁其词,总能赢得全场观众一致的喝彩叫好。 A.B.C.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乃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满 信心,提升道德素养,立志成长成才,投身社会实践的意识行动也更加自觉。 B.近年来,扬州大力推进城市公园体系建设,把城市中心过去用来建设中央商务区的 黄金区域,打造成了运动休闲的中央活动区,供市民使用。 C.寥寥数语,浓缩了一个革命者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不懈追求

33、的生命底色,透露出 对党真挚深厚的感情,刻画出一个铁血忠魂的高大革命将领。 D.创新创业是基于需求驱动的,不能仅依靠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而是需要真正解决 蕴藏于青年人尤其是广大高校学生之中的创新原动力。19.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本书的好,不该是有限的好, 应是在岁月长流里,从书的好中更加认识到人的好。在顾随先生的文字里,能时时处处感知到学问与人的生命以及与当下社会的一种契合。读先生的诗词、书信、日记, 读其讲授中国古典诗词文的三卷, 感觉到先生站在学术与人生的高境界,以博学、容智、深思的讲述, 把东西方文化熔于一炉,把人生、社会融为一体, 有能“入”的身心体会,

34、 有能“出”的通观妙解。读过顾随作品的人都能感受到,先生的文字总能直指心灵,所以魅力隽永。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报告文学作为一个文学品种,在写作和运作过程中需要作家 :把握好结构和处理好材料。对于一部要写出百年企业前世今生的长篇报告文学来说,这两件事做得如何, 。 ,就没有一部清晰的报告文学;不对手中材料条分缕析,报告文学也将会杂乱无章。因此,报告文学作家在写作前应有全盘谋划,这 样才能化解写作中的难题。21.2018年全国将大面积推行新的高考模式(选考科目要求在七门课程中任选三科),下 面的图表是

35、对首届参加浙江省新高考的高中生的调查结果,被调查学生尚在高一年 级,请根据图表内容,概括学生在选择高考选考科目上的特点。要求内容完整,表述 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字。(6分) “文科”指具有文科意向,“理科”指具有理科意向,“未定”指没有明确的文理科意向答: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07年6月,河南人邵某在北京打工时和妻子因琐事发生争吵,一气之下抱着行李离开打工的工地,从此与家人失联。10年来,他漂泊在外四处打工,每年往两个儿子的银行卡上存钱,累计存了近40万元。两个儿子曾辗转很多城市,找了父亲10年。 今年1月18日,他再次给儿子的银行卡存钱后,两个儿子立即从郑州赶到南京父亲汇款的银行,以此为中心再次开始寻找父亲。这次他们得到了新闻媒体和南京玄武公安分局新街口派出所警方的大力帮助,终于在除夕前找到了父亲。 这一新闻,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讨论,一些人认为邵某是个负责任的好父亲,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诊释着父爱的伟大;一些人认为邵某心胸有些狭窄,太过任性和倔强,自尊心太强;有的人则认为在该事件中最值得关注的应是媒体和警方,他们向社会传递的正能量最值得点赞 对于以上事情,你有着怎样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