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虽然17世纪的内战和政治危机让英国尝到了宗教战争的滋味,但它从未陷入德国式的混乱。并且,尽管安立甘宗成为赢家,但这一宗派从未强大或自信到像其他成功的建制宗教新教或天主教,通常在大陆上那样通过消除异己的方式来确立自己的胜利的地步。与单一宗派设法获得近乎垄断地位的天主教和新教国家相比,英国宗教构成的多样化导致了较为宽松的法律和不太严格的执法。除了其他得益之外,这意味着英国人能把他们的不从国教者和少数派变成优良账户,这在欧洲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在成为美国的13个殖民地中,有5个的建立是为了给宗教少数派提供避难所。而宗教派别的兴起创造
2、了一系列本地管辖的私人开办的社团和组织。正式和非正式的商人协会保护共同利益。读写能力的提高和印刷业的传布与恒常的政治和宗教的不稳定相结合,导致了对当地各事务更广泛的公民参与。摘编自沃尔特拉塞尔米德上帝与黄金:英国、美国与现代世界的形成(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分析宗教改革对英国产生的历史影响。参考答案:(1)特点:比较温和、宽容;与政治活动(或世俗势力)相结合;形成多元化宗派格局。(2)影响: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有益于经济的发展,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推动英国的北美移民潮(或北美殖民地的扩大),为英国提供广阔市场与充足的原料;推动了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形成与
3、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活动。2.导学号103840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德意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1520年)材料二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4 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克利斯坦宗教改革材料三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
4、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量这么大?(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参考答案:(1)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司法权实行政教分离。原因: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印刷技术的应用。(2)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力量: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卡尔文等教会人士。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北宋建立,赵匡胤采纳了赵普“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的建议。集中军权,收回禁军统帅权;禁军配置实行“守内虚外”“内外相制”政策;设枢密院,掌调
5、军之权,与统兵的三衙相互牵制;奉行凶年饥岁,征募青壮年当兵的政策。集中行政权,收地方之权于中央,集中央之权于皇帝。在中央削弱分割宰相之权,设政事堂、枢密院、三司使、审刑院,分掌行政、军事、财政、司法四权,直属皇帝,宰相仅管行政事务;削弱地方长官事权,以文官知州事,三年一换并不得在本地任职,设通判以牵制监督;地方财权、兵权收归中央;官制方面采取官、职、差遣分离的办法,官为俸禄等级、品秩的依据,职是文官的荣誉头衔,均为虚衔,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摘编自艾国光略论北宋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利弊得失(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宋初年政治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政府
6、推行改革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思路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中央削弱分割宰相之权,设政事堂、枢密院、三司使、审刑院,分掌行政、军事、财政、司法四权,直属皇帝,宰相仅管行政事务;削弱地方长官事权,以文官知州事”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分权基础上的集权、分散地方事权,集权于中央、分散中央事权,集权于皇帝,事权分散(一事多官),众多机构或官职,相互掣肘”的角度思考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政权更迭频繁的历史教训”“庶族上升,以科举仕进,成为拥护中央集权的重要力量”“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反割据,拥护君主集权”“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充分发展”等角度思考回答;
7、第二小问“影响”从经济、政治以及社会角度思考回答。参考答案:(1)特点:分权基础上的集权:分散地方事权,集权于中央;分散中央事权,集权于皇帝;事权分散(一事多官),众多机构或官职,相互掣肘。(2)原因: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政权更迭频繁的历史教训;庶族地位上升,以科举仕进,成为拥护中央集权的重要力量;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反割据,拥护君主集权;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充分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影响:铲除了士族门阀地主与藩镇割据势力,保持了国家、社会的稳定;为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技文化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条件;造成军队激增,官员队伍庞大,出现“三冗”现象,导致北宋积贫积弱,社会危机严重。4.阅
8、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大名商人出身的北方汉族财相卢世荣主持财政期间,向忽必烈提出一条改革意见,其内容是:用官钱购南方棉帛运到北方牧区换取羊、马,然后把这些羊、马交给当地牧民按合同放牧取利。合同规定皮毛、筋角、酥酪等的十分之二给牧民,其余由官府出售。“马以备军兴,羊以充赐予”。忽必烈听罢卢氏建议后说,这是“祖宗时欲行之而未果”的计划。他要求卢世荣尽快推行。卢世荣死后他的其他许多经济管理意见在忽必烈那里并没有因人废言,这条意见也是没废弃的。卢世荣之后的财相藏族人桑哥执政间创建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至元二十四年夏忽必烈同意忻都(蒙古贵族)以新钞11.
9、06万锭,银1 593锭、金100两付江南各省与民大规模互市;次年九月桑哥请示忽必烈批准营造五个库于禁中贮币帛,当与这个农牧南北大贸易蓝图的实际实施相关。摘编自张岱年中国全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元代“农牧南北大贸易”得以实施的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代“农牧南北大贸易”的影响。参考答案:(1)条件:1276年元朝统一中国,其统治中枢已靠近南方文明区;忽必烈之前蒙元统治者的夙愿;南宋时经济重心已经移到南方,北方亟需南方物产;统一货币的推行;农牧业制度的保障;卢世荣汉人出身、商人经历;忽必烈的支持和推广。(2)影响:增加了元朝国家的财政收入;满足了统治者对财富的追求;为国家增
10、加了羊、马的来源;巩固了元朝统治;加速了蒙古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暂时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融合,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清前期的海关制度多是前代市舶制度的继续。海关全部事务由海关监督管理,此职多由内务府和户部满旗司员派充,有时由各省督抚或将军兼任,加之此时粤海关自身监督不力,各职员从中收受贿赂,中饱私囊,故建立一支近代化的海关管理机构势在必行。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利用其特权扩大侵略利益,在重要职能机构安排英员。英国人赫德从1863年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为中国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近代海关管理制度,在海关人事行政制度上也有创
11、造。他推行考试录用制,保证海关能够选拔到有真才实能的关员,促进各项业务的开展和提高。赫德把海关职员分为税务、海务两大部门,前者又分内班、外班两系,每一部门、系别内部又划分许多不同的等级。以评判项目的形式为关员树立了良性行为模式和考核标准,实行考绩报告制度,关员升迁奖惩有据有序有期,职位有保障。此外,他还在海关实行退休制度,并在中国首创推行养老储金制度。摘编自赫德与晚清海关和关于赫德评价问题(1)根据材料,概括赫德进行海关人事管理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赫德推行人事管理改革的历史作用。参考答案:(1)背景:英国扩大对华侵略;传统海关制度存在弊端;海关人员贪污严重。(2)积极方面:考试录用制度与考绩报告制度,促进了人事管理的规范化,推动了中国海关管理的近代化;各门类各等级分工合作,权责明确,保证工作高效;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税收;实行退休制度,为后来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建设提供借鉴。消极方面:他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西方国家的经济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