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一、选择题1.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其中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是在()A.三大改造时期B.“文化大革命”时期C.十年建设时期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解析“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故选B项。答案B2.1978年,邓小平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A.法律至上原则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依法治国原则D.人民主权原则解析根据材料“为了保障人民民主,
2、必须加强法制”,强调的是法制的重要性,不能体现法律至上,故A项排除;材料并未涉及“人人平等”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为了保障人民民主”是强调加强法制的目的,而非强调人民主权原则,故D项错误;根据材料“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可知,材料强调制度化、法律化是为了治理国家时,不会因为领导人的变更而出现国家的政局动荡,故C项正确。答案C3.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总纲第二十八条修改如下(见下表),这一修改()修改前:“镇压叛国和其他反革命的活动”修改后:“镇压叛国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A.有利于法制社会的建立B.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制体系C
3、.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D.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变化解析题干中将“镇压反革命”修改为“镇压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体现了中国法制建设的进步,故A项正确。答案A4.1980年,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指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该讲话的发表()A.标志着改革开放事业的起步B.反映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C.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D.体现了党对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初步构想解析该讲话提出防止官僚主义、家长制、终身制和各种特权,体现了党对新时期民主政治建
4、设的初步构想,故选D项。答案D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该成果的核心内容是()A.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B.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D.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解析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核心内容是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故选A项。答案A6.王某某是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才吉村村民,2011年通过直接选举当选为一村之长村民委员会主任。这一民
5、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解析材料体现了村民自主选举村委会主任的情景,这一民主制度是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故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82年宪法的创制过程,实际上伴随着一次较为全面的宪政改革。1978年宪法虽然也体现了一些宪政的要求,但宪政要素严重残缺。以1954年宪法为主要参照,全面修改1978年宪法,一些十分重要的宪政原则或要素被较为系统地贯彻到了八二宪法的文本中,其中包括:宪法在中国整个行为规范体系中的至上性、违宪必究;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充实保障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
6、犯和对国家机关及其官员的批评权等基本权利;完善代议民主制即人大制度;重新确定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等属于司法独立范畴的要求;将军队领导体制纳入宪法;规定办理刑事案件有关国家机关间相互制约,部分打破了社会主义宪法不敢规定相互制约的禁忌。摘编自童之伟八二宪法与宪政(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82宪法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2宪法创制的历史意义。参考答案(1)法律制定与政治改革相配合;结合过往法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宪法内容更多体现民主宪政原则。(2)完善立法,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完善民主宪政国家的政治建设;有利于协调社会
7、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能力素养拓展一、选择题1.宣传画是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一种绘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右图宣传画(图中标语:抓革命,促生产;备战备荒为人民;打倒美帝、打倒苏修)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20世纪50年代初B.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C.20世纪60年代晚期D.20世纪70年代初期解析漫画中“革命”“打倒美帝、打倒苏修”说明中美、中苏关系恶化,应该是20世纪60年代末,故C项正确。答案C2.195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农业合作化必须依靠党员团员和贫农下中农的重要文件,此后“贫下中农”一词在各新闻媒体频繁出现。该
8、词在中国大地上使用达到顶峰应是在()A.19551957年B.19561966年C.19661976年D.19761978年解析“贫下中农”一词频繁出现,说明此时中共中央注重出身,强调阶级观念,这种观念发展到顶峰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此期间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是19661976年,故C项正确。答案C3.“我们要汲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现在就要建立一个机制,要能不断地调整政策,另外要容忍对手,就是保护对方的权利。”这表明我们应当()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和完善民主与法制C.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D.坚持文化上实行“双百”方针解析题干主要提及“文化大革命
9、”的教训,没有涉及经济问题,故A项错误;由“建立一个机制”“保护对方的权利”可知,题干强调要完善民主与法制,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外交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涉及的是政治法律方面,没有涉及文化方面,故D项错误。答案B4.据统计,2014年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以坚决果断的态度依法纠正12起重大的冤假错案,原案犯多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改判无罪。这从本质上表明新时期我国()A.坚决纠正冤假错案B.法制建设日益完善C.严格司法审判程序D.司法过程贯彻民主解析 材料中审判坚持疑罪从无,这从本质上反映出法律内容的进步,法制建设日益完善,故B项正确。答案B5.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七部法律,其中有
10、三部组织法和一部选举法,对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法院、检察院的组织和职能,全国和地方人大的选举程序做了法律规定。这说明()A.依法治国的理念付诸实践B.形成了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C.政治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D.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解析题干描述的是人大通过法律,出台了对各政府部门的法律规定,体现了依法治国的理念,故A项正确。答案A6.某同学搜集了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1982年宪法、中共“十五大”决议的相关材料。从政治角度而言,这些材料可以用于研究()A.我国第二次历史性巨变B.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更替C.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D.“依法治国”方略付诸实施解析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1982年宪法、中共
11、“十五大”决议与我国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密切相关,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不能同时符合题干中的相关事件。答案C7.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更加注重“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新时期创建的“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基层民主选举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政治协商制度解析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与材料中“新时期创建的”“更加注重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相符,故B项正确。答案B8.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
12、我国农村生产大队一级干部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但需经公社任命或批准。80年代初,改由村民直接投票产生村干部。这种转变()A.增强了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B.提高了农村人大代表的地位C.体现了人民公社体制的优势D.有利于基层民主意识的提高解析生产大队并不是农村党支部,故A项错误;最低一级的人大代表是镇一级的,农村并没有人大代表,故B项错误;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的人民公社体制都已经解散,故C项错误;这种由村民直接选举基层干部的做法,是人民直接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直接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为基础和关键的一环,它必然有利于人民当家做主意识和基层民主意识的提高,故D项正确。答案D9.四
13、川省成都市金牛乡淳风桥村村委会曾公开拍卖本村的两辆公车,之所以卖掉,是因为在村民代表大会上,70多名村民代表提出:村里经济还相对落后,绝不能这么铺张浪费。会议表决通过了卖掉公车的决定。这反映了()A.直接民主更符合中国国情B.基层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C.一些领导干部专制作风严重D.中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普遍提升解析材料信息“70多名村民代表提出”“会议表决通过了卖掉公车的决定”,表明改革开放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故B项正确。答案B10.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A.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B.我
14、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C.我国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D.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解析材料反映出自1982年以来,各种法律法规相继出台,这不会必然带来人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故A项错误;B项只是表面现象,故B项错误;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体现出“有法可依”,但无法体现我国建立法律体系的完备,故C项错误;材料中各种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体现出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加快,故D项正确。答案D11.“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这种现象描述的是什么制度()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是指农村
15、基层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及村务和政务公开,“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能够体现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故A项正确。答案A12.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1957年8月3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意味着已实施50多年的劳教制度被依法废止。材料说明了()A.国务院当年的规定缺乏法律依据B.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D.劳教制度的制定与废除体现了时代的需要解析劳教制度由国务院决定制定再到全国人大废止都体现了制度必须适应时代需求,故D项正确
16、。根据材料“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可知国务院当年的决定是有法律依据的,故A项错误;B、C两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30年来,“八二年宪法”成为国家生活的重要内容,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1982年宪法规定: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恢复1954年宪法规定设立的国家主席。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改变农村人民公社的政社合一体制,设立乡政权。取消实际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1982年宪法颁行30年来,“修宪”与社会发
17、展同行。1988年(增加)“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993年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1999年(修订)“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修订)“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增加)“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依据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概括1982年宪法产生的背景以及成果。(2)阅读上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题,选出3个相关的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在这一主题下,再补充两个相关史实,并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关键词选择准确;补充史实得当;阐释说明与主题相符;逻辑清晰)参考答案(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成为新时期的指导思想。成果:完善了国家政治制度和机构;加强了基层政权和民主建设;推动了中国民主法制建设。(2)略。(基本结构提示:关键词、史实、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