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6月实战演练冲刺试题(一)(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40301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6月实战演练冲刺试题(一)(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6月实战演练冲刺试题(一)(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6月实战演练冲刺试题(一)(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6月实战演练冲刺试题(一)(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6月实战演练冲刺试题(一)(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6月实战演练冲刺试题(一)(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6月实战演练冲刺试题(一)(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6月实战演练冲刺试题(一)(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6月实战演练冲刺试题(一)(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6月实战演练冲刺试题(一)(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6月实战演练冲刺试题(一)(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6月实战演练冲刺试题(一)(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6月实战演练冲刺试题(一)(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6月实战演练冲刺试题(一)(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6月实战演练冲刺试题(一)(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6月实战演练冲刺试题(一)(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主要”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为各项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源的物质主要是ATPB. 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C. 染色体是各种细胞中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D.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分解者主要是细菌、真菌【答案】C【解析】【分析】ATP是细胞中的直接供能物质,但不是唯一的直接供能物质。染色体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详解】A、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并且ATP是为细胞内各项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源的主要物质,A正确;B、真核细胞中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正确;C、染

2、色体是真核细胞中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C错误;D、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主要是绿色植物,硝化细菌也属于生产者,作为分解者的主要是细菌、真菌,少数动物如蚯蚓、蜣螂等也属于分解者,D正确。故选C。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结构的改变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B. 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内因色素逐渐积累而妨碍物质的交流和传递C. 细胞凋亡过程中,在溶酶体内合成的多种水解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D. 细胞癌变过程中,可能发生多基因突变,细胞膜上蛋白质含量都降低【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限增殖;细胞形态

3、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细胞易扩散转移。【详解】A、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结构的改变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错误;B、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会因色素逐渐积累而妨碍物质的交流和传递,B正确;C、细胞凋亡过程中,在溶酶体内含有的多种水解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水解酶是在场核糖体上合成的,C错误;D、细胞癌变是多基因突变的结果,因此细胞癌变过程中,可能发生多基因突变,发生癌变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但并不意味着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含量都降低,D错误。故选B3.根据下图所示的人体细胞基因表达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可知甲状腺细胞中和垂体细胞中

4、蛋白质种类不同,原因是所含基因有区别B. 过程1和过程2只有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且三个过程形成的产物完全不同C. 已知正常情况下hnRNA无法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与核孔结构具有选择性有关D. 图示启动子、终止子是转录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核糖体识别、结合和脱离的位点【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和不变性;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的种类增多,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细胞功能趋于专门化。【详解】A、由图可知,甲状腺细胞和垂体

5、细胞中蛋白质种类不同的原因是表达的基因有区别,A错误;B、过程1只有磷酸二酯键的形成,而过程2既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也有磷酸二酯键的形成,而且三个过程形成的产物不完全相同,B错误;C、已知正常情况下hnRNA无法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据此可推测与核孔结构具有选择性有关,C正确;D、图示启动子、终止子是转录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脱离的位点,D错误。故选C。4.某研究人员发现: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传出神经)后可引起尾巴上的毛竖立,同时心脏活动加速;如果将自尾巴回流的静脉结扎,再刺激该交感神经就只能引起尾巴上的毛竖立,但心脏活动不加速。下列对该实验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A.

6、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可由静脉回流至心脏B. 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使得尾巴上的毛竖立的过程不属于反射C. 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需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D. 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使得尾巴上的毛竖立过程中没有生物膜的更新【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传出神经)后可引起尾巴上的毛竖立,同时心脏活动加速,说明心脏活动加速受该交感神经支配;如果将自尾巴回流的静脉结扎,再刺激该交感神经就只能引起尾巴上的毛竖立,但心脏活动不加速,说明该交感神经支配心脏活动可能是通过分泌某种物质,通过血液运输起作用。【详解】A. 根据题意,如果将自尾

7、巴回流的静脉结扎,再刺激该交感神经就只能引起尾巴上的毛竖立,但心脏活动不加速,说明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可由静脉回流至心脏,A正确;B. 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是传出神经,因此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使得尾巴上的毛竖立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B正确;C. 根据题意,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能调节加速心脏活动,该过程需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C正确;D. 刺激猫支配尾巴的交感神经使得尾巴上的毛竖立过程中,交感神经末梢会释放化学物质,该过程中有生物膜的更新,D错误。5.我国古代有很多符合保护生态的做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地虽瘠薄,常加粪

8、灰,皆可化为良田”表明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B. “毋覆巢,毋杀孩虫、夭”,有利于维持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C. “驱兽毋害五谷”体现了使能量持续髙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 “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樨”的思想可利用捕食关系来实现【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详解】A、“地虽瘠薄,常加粪灰,皆可化为良田。”描述通过施肥改良农田的做法,表明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A正确;B

9、、对野生动物资源利用时,应避免捕杀幼年个体,这样有利于维持种群正常的年龄组成,B错误;C、防止虫害,合理的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C正确;D、“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穉”描述了农业生产中防治虫害,利用了捕食关系,D正确故选B。6.果蝇的等位基因(T、t)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基因型为Tt的雌雄个体交配,子代雌蝇雄蝇=35。下列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 含有t的雌配子不能受精B. 含有T的雄配子存活率显著降低C. TT的个体不能存活D. ttXX的受精卵发育为雄蝇【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昆虫的等位基

10、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对基因型为Tt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理论值为=11,基因组成有1TTXX、2TtXX、1ttXX、1TTXY、2TtXY、1ttXY。【详解】A、如果含t的雌配子不能受精,则雌性只能产生T的配子,雄性产生的配子Tt=11,子代雌蝇雄蝇=11,A错误;B、含有T的雄配子存活率显著降低不影响子代性别比例,所以雌蝇雄蝇=11,B错误;C、如果雌性和雄性中TT不能存活,则雌蝇雄蝇=11,C错误;D、如果ttXX的受精卵发育为雄蝇,则雌果蝇和雄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雌性(1TTXX+2TtXX)雄性(1TTXY+2TtXY+1ttXY+1ttXX)=35,D正确

1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知识,需要考生结合选项和分离定律进行解答。二、非选择题(一)必考题7.1880年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氧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他发现好氧细菌只向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细菌则分布在所有受光的部位。请回答下列问题:(1)恩格尔曼的实验设计非常巧妙,试从实验材料的角度进行分析水绵的_,便于观察。可通过观察_准确判定光合作用进行的部位。(2)在研究不同光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时,恩格尔曼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M_光区域(填光的类型)。某同学对好氧细菌聚集在M光

12、区域有如下两种解释:好氧细菌趋氧引起的;好氧细菌趋M光区域引起的。请你补充实验排除解释,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实验思路:_。预期结果:_。【答案】 (1). 叶绿体呈带状(且螺旋状分布) (2). 好氧细菌的(集中)分布 (3). 红光和蓝紫 (4). 把载有有死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氧气的黑暗环境中,之后用透过三棱镜的光(M光/红光和蓝紫光)照射临时装片,一段时间后观察装片中好氧细菌分布情况 (5). 好氧细菌均匀地分布在死水绵周围【解析】【分析】1、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说明氧气的释放需要光照、产生氧气的场所是叶绿体。2、绿色植物

13、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细胞的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详解】(1)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分布,便于观察;水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好氧细菌因需氧而集中在水棉产生氧气部位,故可通过观察好氧细菌的分布判断水棉光合作用的部位;(2)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与蓝紫光进行光合作用,故好氧细菌会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该实验要排除好氧菌趋M光区域可能性,实验设计中要排除氧气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故设置以下实验:实验思路:把载有有死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氧气的黑暗环境中,之后用透过三棱镜的光(M光/

14、红光和蓝紫光)照射临时装片,一段时间后观察装片中好氧细菌分布情况由于需要实验预期结果满足好氧细菌不具有趋M光区域的性质,故有以下推断:预测结果:好氧细菌均匀地分布在死水绵周围【点睛】本题考查了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以及相关实验的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熟练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吸收光谱,并能够根据题干信息进行解答。8.盐分通过多种胁迫方式伤害植株,如渗透胁迫,离子胁迫等。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最普遍和最显著效应是抑制植物生长,降低植物生物量。细胞分裂素对提高植物抗逆性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通过丙酮将细胞分裂素渗入种子,可减轻NaCl对莴苣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提高种子发芽率。

15、(1)渗透胁迫中土壤渗透压升高导致细胞_,引起植物生理性缺水;离子胁迫造成植株细胞膜损伤,_功能降低,导致细胞内离子稳态失衡,影响植物生长发育。(2)细胞分裂素可以减轻盐分对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此外,另一种促进种子萌发的植物激素是_,该激素主要在_合成(填部位名称)。(3)研究发现,低浓度细胞分裂素处理有利于子叶有机物质积累及转运,为幼苗生长提供营养,提高幼苗抗逆性;当细胞分裂素浓度过高时,导致植株细胞内各种酶活性降低,加速幼苗衰老。据此分析,在非盐胁迫下植物幼苗移栽过程中,是否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促进植物幼苗生长?请简述理由_。【答案】 (1). 失水 (2). 制物质进出细胞/选择透过性 (3

16、). 赤霉素 (4).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5). 不需要,因为幼苗可以产生内源细胞分裂素促进生长,再添加外源细胞分裂素会导致浓度过高从而使各种酶活性降低,加速幼苗衰老【解析】【分析】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植物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合成部位是根冠、萎焉的叶片等;分

17、布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合成部位是植物体各个部位。【详解】(1)土壤渗透压升高导致细胞失水,引起植物生理性缺水;离子胁迫造成植株细胞膜损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降低。(2)促进种子萌发的植物激素是赤霉素,其主要在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合成。(3)据此分析,在非盐胁迫下植物幼苗移栽过程中,不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促进植物幼苗生长,因为幼苗可以产生内源细胞分裂素促进生长,再添加外源细胞分裂素会导致浓度过高从而使各种酶活性降低,加速幼苗衰老。【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相关知识点,掌握相关知识结合题意答题即可。9.梦湖中生活着多种浮游动植物以及锦鲤。小桥流水,风景优

18、美。每日都有游人在桥上向水中投食。梦湖中大型溞是常见杂食浮游动物,具有较强的摄食能力,能摄食藻类以及以藻类为食的小型浮游动物,可用于控制水体中藻类的过度增长。为探究大型溞对梦湖中藻类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相关实验。(1)多次釆集湖水,混匀后分别装入透明塑料桶中,将塑料桶随机分成5组(C0C4组),向桶中加入大型溞,使其密度依次为0只/L、5只/L、15只/L、25只/L、50只/L。将水桶置于适宜光照下,每三天计数一次,统计每组水样中藻类植物细胞密度,实验结果如图1。梦湖是一个生态系统,输入其中的总能量是_。第4天到第7天期间,C0、C1、C2组藻类植物细胞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有_。a水

19、体无机盐得不到及时补充 b有害代谢产物积累c浮游动物摄食量大于藻类增殖量 d输入系统的总能量减少(2)研究同学还统计了各组水体中小型浮游动物的密度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大型溞与小型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_。据此分析图1中C4组对藻类抑制效果反而不如C3组的原因_。(3)由上述实验可知,饲养大型溞可用于藻类过度生长,但需要考虑大型溞的投放_等问题。【答案】 (1). 梦湖中的生产者(主要为藻类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及人工投食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 abc (3). 捕食与竞争 (4). 大型溞密度过大,抑制小型浮游动物的生长,从而使某些藻类得以繁殖 (5). 密度(数量)【解析】【分析】本实验的目

20、的是探究大型溞对梦湖中藻类的影响,自变量为大型溞投入密度,因变量为每组水样中藻类植物细胞密度,共设置5组,从C0C4组,大型溞投入密度逐渐增大。分析图1曲线可知,由各组藻类植物细胞密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C3组对藻类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根据图2实验前后各组水体中小型浮游动物密度变化可知,大型溞的投入,会导致小型浮游动物的数量减少。【详解】(1)梦湖是一个生态系统,由题干信息“每日都有游人在桥上向水中投食”可知,梦湖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投食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由图1可知,第47天,C0、C1、C2组藻类植物细胞密度明显减少,可能是水体无机盐得不

21、到及时补充,有害代谢产物积累,均抑制了藻类细胞的分裂、生长,浮游动物摄食量大于藻类增殖量也会导致藻类细胞密度下降,但输入系统的总能量不一定减少,abc正确。(2)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大型溞是常见杂食浮游动物,能摄食藻类以及以藻类为食的小型浮游动物,因此大型溞与小型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由图2信息可知,从C0C4组,随着大型溞投入密度的增加,水体中小型浮游动物的密度逐渐减小,C4组大型溞投入密度最大,而水体中小型浮游动物的密度最小,根据大型溞、小型浮游动物和藻类之间的捕食关系可以推测,由于大型溞密度过大,抑制了小型浮游动物的生长,从而使某些藻类得以繁殖,所以C4组对藻类抑制效果反而不如C

22、3组。(3)根据以上实验可知,适当投放大型溞能抑制藻类过度生长,防止因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藻类爆发。但若大型溞数量过多,会导致小型浮游动物数量下降太快,所以需要考虑大型溞的投放密度。【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处理数据及图文转化的能力,属于理解层次的考查。10.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图表示一红眼雄果蝇与一红眼雌果蝇分别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再交配出一白眼雄果蝇的过程。请根据图回答:(1)写出图中A、B、E细胞的名称:A_;B_;E_。(2)图中画出C、D、G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请标出染色体上的眼色基因

23、_。 (3)若精子C与卵细胞F结合产生后代的基因型为_,表现型为_。(4)若亲代红眼雌果蝇与一白眼雄果蝇交配,则子代总数中出现雄性红眼果蝇的概率为_,出现雌性白眼果蝇的概率为_。【答案】 (1). 初级精母细胞 (2). 精细胞 (3). 次级卵母细胞 (4). (5). XWXw (6). 红眼雌果蝇 (7). 1/4 (8). 1/4【解析】【分析】根据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并结合图示可知:雄果蝇的精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A;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包括B);精细胞经过

24、复杂的变形成为精子(包括C)。雌果蝇卵原细胞的分裂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卵原细胞进行DNA复制,成为初级卵母细胞D;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次级卵母细胞E和一个小的极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次级卵母细胞分裂为一个大的卵细胞F和一个小的极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极体也分裂为两个极体(包括G)。【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A为初级精母细胞;B为精细胞;E为次级卵母细胞。(2)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可知该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WY,由图可知,与B相同基因型的精子与卵细胞F结合所得子代为白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wY,因此B中含Y,可推得C中含

25、XW,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含有数目减半的染色体,据此可得C细胞染色体组成图;该红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交配,后代为白眼雄果蝇,说明亲本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WXw,据此可得初级卵母细胞D的染色体组成图;子代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wY,说明卵细胞F中含有Xw,则极体G中含有XW,极体中同样含有数目减半的染色体,据此可得G细胞染色体组成图(见答案)。(3)由以上分析可知,精子C所含的基因为XW,卵细胞F所含基因为Xw,它们结合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XWXw,表现型为红眼雌果蝇。(4)亲代红眼雌果蝇(XWXw)与一白眼雄果蝇(XwY)交配,则子代基因型有:XWXw、XwXw、XWY、XwY。因此,子代中

26、出现雄性红眼果蝇概率为1/4,出现雌性白眼果蝇的概率也为1/4。【点睛】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伴性遗传相关知识,需要考生能结合相关过程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名称,根据子代表现型推断出C和F的基因型进而推得亲本的基因型及其他相关细胞基因型是解题关键。生物选修1 11.玉米不仅是遗传学上重要的研究材料,也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深加工可生产酒精、醋酸、果糖等,相关的流程如下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传统酿酒中,发酵瓶_(是/否)需要严格的灭菌处理,理由是_。酵母菌和醋酸菌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_。(2)玉米秸秆的主要成分为_,分解这种物质的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_、_和葡萄糖苷酶,

27、其中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尤为重要,黑曲霉孢子可产生葡萄糖苷酶,为使秸秆的利用率更高,常常采用_法固定黑曲霉孢子。(3)已知玉米中淀粉的含量比较高,利用葡萄糖异构酶等酶通过一系列的转化,得到高果糖浆。生活中常用高果糖浆代替蔗糖的原因是_。【答案】 (1). 否 (2). 在缺氧、呈酸性的环境中,酵母菌可以生存,而大多数的微生物受到了抑制而不能生长 (3). 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4). 纤维素 (5). C1酶 (6). CX酶 (7). 包埋 (8). 高果糖浆不会像蔗糖诱发肥胖、糖尿病等(高果糖浆对人类更有益)【解析】【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

28、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详解】(1)在缺氧、呈酸性的环境中,酵母菌可以生存,而大多数的微生物受到了抑制而不能生长,故传统酿酒中发酵瓶不需要严格的灭菌处理。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为界

29、限的细胞核。(2)玉米秸秆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分解纤维素的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 CX酶和葡萄糖苷酶。黑曲霉孢子可产生葡萄糖苷酶,为使秸秆的利用率更高,常常采用包埋法固定黑曲霉孢子。(3)高果糖浆不会像蔗糖诱发肥胖、糖尿病等,故生活中常用高果糖浆代替蔗糖。【点睛】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果醋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条件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新冠病毒是RNA病毒,对其进行检测的方法有两种:核酸检测和抗原抗体杂交检测。下图表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部分流程。(1)以病毒的RNA为模板通过_

30、过程合成cDNA,再对cDNA进行PCR扩增,整个过程为RT-PCR。(2)进行 RT-PCR需要加入的酶是_和_。(3)一次病毒核酸检测历时需16小时,为了快速检测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这一技术的关键是要生产出能与新冠病毒结合的特异性抗体。首先向小鼠体内注射_,从小鼠的_(器官)中获取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过多次_获得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培养后分离提纯,从而获得大量抗体。该抗体的优点有:_,请举出两例这种抗体在现实中的两大具体应用:_。【答案】 (1). 逆转录(反转录) (2). 逆转录酶 (3). Taq酶(热稳定性强的DNA聚合酶) (4). 新冠病毒的抗原蛋白(

31、或灭活的新冠病毒) (5). 脾脏(免疫器官) (6). 筛选 (7).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 (8). 作为诊断试剂、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解析】【分析】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的抗体。通常采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来制备,单克隆抗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效应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用具备这种特性的单个杂交瘤细胞培养成细胞群,可制备针对一种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详解】(1)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为逆转录或反转录,故题图中以病毒的R

32、NA为模板合成cDNA的过程为逆转录,再对cDNA进行PCR扩增,这项技术称为RT-PCR。(2)RT-PCR是扩增DNA的过程,因为加入的模板是RNA,故需要加入的酶是逆转录酶和Taq酶。(3)若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行病毒检测,需要制备能与新冠病毒结合的特异性抗体,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能够大量制备的优势,故设计的思路是设法获得能产生该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步骤如下:向小鼠体内注射新冠病毒的抗原蛋白(或灭活的新冠病毒),目的是要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效应B细胞;从免疫小鼠的脾脏中提取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多次筛选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可以提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等优点。单克隆抗体可以作为诊断试剂、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等实际应用。【点睛】熟知逆转录、PCR扩增和单克隆抗体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理解题目中关于RT-PCR的关键信息是解答本题的难点,获取信息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要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