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34019 上传时间:2025-11-06 格式:PPTX 页数:10 大小:1.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2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22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22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22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22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三 单 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直接默写。1.竹里馆:独坐幽篁里,_。深林人不知,_。2.春夜洛城闻笛:_,散入春风满洛城。_,何人不起故园情。3.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_。_,_。4.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_。杨花榆荚无才思,_。弹琴复长啸明月来相照谁家玉笛暗飞声此夜曲中闻折柳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百般红紫斗芳菲惟解漫天作雪飞二、理解默写。1.竹里馆一诗中,以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的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诗句是:_,_。2.春夜洛城闻笛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的情状的诗句是:_,_。3.逢入京使中表现诗人对亲人无限思念之

2、情的诗句是:_,_。4.晚春中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场景的诗句是:_,_。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三、阅读欣赏。A.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B.全诗用字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C.“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D.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奏、舒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一

3、)(2019咸宁)竹里馆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解析】D.诗中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而非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2.有人评价这首诗具有“以声写静、以动衬静”的艺术特色,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简述理由。_示例:赞同。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弹琴”“长啸”,这是以声响衬托出静境,即“以声写静”;以动态的景物“弹琴”“长啸”来渲染、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即“以动衬静”。(答出一个方面即可)(二)春夜洛城闻笛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B.第二句着意渲染

4、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C.此诗着重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D.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思乡之情。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u_本诗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三)逢入京使u想象一下,“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会是一种怎样的场面?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_诗人和使者在路上匆匆相逢,这是一个多好的给家人捎书信的机会呀!可惜却没有预先准备好纸笔,于是,诗人急中生智,那就干脆为我带一个平安的口信吧。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四)(2019攀枝花)晚春u_1.这首诗突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一手法。_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拟人修辞手法。把“草树”写得有知觉,知道春天将归去;百花“斗”艳,写出花儿像人一般竞相展示自己的美丽;“无才思”“惟解”赋予了“杨花榆荚”人一般的情感。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对春天将尽的留恋之情(或惜春之情)。(意思相近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