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7 ,大小:2.78MB ,
资源ID:1338975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3897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版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第八单元 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版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第八单元 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

1、第24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考点一反射和反射弧1神经元(1)结构结构模式图如下:(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2反射与反射弧(1)“三看法”判断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2)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判断:有神经节(图中C)的是传入神经。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的结构判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反射及其类型的判断生命观念1(2020黑龙江哈尔滨六中月考)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A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

2、撞而下垂B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C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D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解析:选D。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属于应激性,A项不符合题意;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体内没有神经系统,所以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不属于反射,为应激性,B项不符合题意;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属于趋光性,C项不符合题意;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属于反射,D项符合题意。2(2020湖北罗田一中月考)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B一些反射可以

3、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解析:选B。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但排尿反射是非条件反射,无须大脑皮层的参与也能完成,A错误;条件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B正确;无论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都需要在神经中枢的参与下才能完成,C错误;脑中的神经中枢都是高级中枢,但其中的一些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如下丘脑中的呼吸中枢控制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D错误。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科学思维3(2020江西横峰中学月考)现象: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后将手

4、缩回;现象: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时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选项比较项目现象现象A反射弧的完整性不完整完整B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可以不要一定需要C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少D与缩手相关的肌细胞数量多少解析:选B。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的反射弧都是完整的,否则不能完成缩手反应;现象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现象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现象中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少,现象中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两现象中与缩手相关的肌细胞数量应相当。4.(2020河北保定高三模拟)右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表示反射弧中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是位于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B发生

5、反射活动时,兴奋传导的方向是C给b点一个足够强的刺激,不会发生反射Db点刺激适当增强,反射强度基本不变答案:A反射弧中相关结构对反射弧功能的影响反射弧的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将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既无感觉又无效应感觉神经元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既无感觉又无效应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既无感觉又无效应运动神经元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只有感觉无效应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对内、外界刺激作出相应的应答只有感觉无效应考点二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6、(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传导形式:电信号,也称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即图中ab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如图)a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b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的结构和类型(2)兴奋传递的过程(3)神经递质与受体(4)兴奋传递的特点【真题例证体验】(2018高考全国卷)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

7、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解析:选D。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为外正内负,此时细胞内K浓度比细胞外高很多倍,而Na浓度的分布与K相反,因此A、B、C错误,D正确。【考法纵览诊断】(1)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2019全国卷,T4A()(2)人体神经调节中不存在信息传递2018天津卷,T1C()(3)递质经突触小泡转运和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2017江苏卷,T8C改编()(4)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2016全国卷,T4B()(5)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2016全国卷,T4D()(

8、6)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2016海南卷,T19C()(7)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2016海南卷, T19B()(8)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属于胞吐2015全国卷, T3D改编()(9)神经纤维膜内K/Na的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2015山东卷, T4C()(10)血液中的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跳反射减弱,原因是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2015浙江卷,T4D改编()【长句特训规范】辨析下列图示,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箭头处给予刺激时,兴奋的传导方向是_。(2)图乙中为突触_神经元,为突触_神经元,判断依据是_

9、。(3)兴奋在图乙结构中传递的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_(填“快”或“慢”),其原因是_。(4)图丙中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_条最为正确,理由是_。答案:(1) (2)后前内有突触小泡,的细胞膜上有递质受体(3)慢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运输速率要慢于神经纤维上电信号的变化(4)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为双向传导,而在突触处为单向传递1膜电位的测量(1)膜电位的测量方法测量方法测量图解测量结果电表一极接膜外,另一极接膜内电表两极均接膜外(内)侧(2)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2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1)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2)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兴奋的传导与传递的基本过

10、程生命观念1如下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解析:选A。神经纤维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为外负内正。丁区域外正内负,是K外流所致;图示中乙区外负内正,则乙区兴奋,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图示神经冲动的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2.(2019高考江苏卷)右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和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B进入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C发挥

11、作用后被快速清除D与结合使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解析:选D。图中为突触前膜,为突触后膜,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A正确;为神经递质,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的方式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进入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发挥生理作用后会被快速清除,C正确;为神经递质,为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因此,与结合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或维持外正内负,D错误。膜电位变化曲线及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科学思维3(2018高考江苏卷)下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bc段N

12、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解析:选C。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K的大量外流,A项错误;bc段Na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B项错误;cd段K外流,此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小,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C项正确;动作电位的大小与有效刺激的强弱无关,只要达到了有效刺激强度,动作电位就会产生,其电位变化情况是相对固定的,但其最大值会受细胞外液中Na浓度的影响,D项错误。4(2020山东泰安期末)下图是用甲、乙两个电流

13、表研究神经纤维及突触上兴奋产生及传导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静息状态下,甲指针偏转,乙指针不偏转B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两次C刺激b处时,甲指针维持原状,乙指针偏转一次D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不偏转解析:选D。甲电流表的两极分别位于膜外和膜内,乙电流表的两极均置于膜外,静息状态下,甲电流表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甲指针偏转,而乙电流表两极没有电位差,不发生偏转,A正确;刺激a处时,兴奋传到甲电流表处时,指针偏转一次,兴奋传至乙电流表两极时,乙电流表发生两次不同方向的偏转,B正确;刺激b处时,由于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单向性,兴奋无法

14、向左传递,甲指针维持原状,电流表乙指针偏转一次,C正确;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兴奋无法传到右侧神经元,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一次,D错误。(1)膜电位峰值变化的判断K+浓度只影响静息电位Na+浓度只影响动作电位(2)“三看法”判断电流计指针偏转兴奋传递与生活的联系社会责任5.(2020河南商丘一高期中)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能破坏膜上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神经冲动的产生。如果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是()A使用蝎毒,在a处给予刺激,b处释放神经递质B使用有机磷,在a处给予刺激,b处释放神经递质C使用有机磷,在a处

15、给予刺激,c处保持静息电位D使用蝎毒,在a处给予刺激,c处产生神经冲动解析:选B。蝎毒能破坏膜上钠离子通道,导致动作电位无法形成,因此在a点给予刺激,无法形成动作电位,不会产生神经冲动,突触前膜b处没有电信号的作用,则不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后膜c处也不会产生动作电位,A、D项错误;有机磷对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没有影响,在a处给予刺激,突触前膜b处能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B项正确;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的酶活性受抑制,导致神经递质不能被分解而持续刺激突触后膜c处,如果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则c处会产生动作电位,C项错误。6某些种类的毒品可以使人产生兴奋和愉悦感,经常吸食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伤并使

16、人上瘾。下图表示某毒品的作用机理,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为_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受体蛋白存在于_上。(2)毒品分子与转运蛋白结合,导致突触间隙神经递质含量_,最终在_产生愉悦感。(3)吸毒成瘾后,吸毒者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才能获得同等愉悦感,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解析:(1)由图可知,该图含有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以及突触后膜,属于突触结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因此受体蛋白存在于突触后膜上。(2)毒品分子与转运蛋白结合,导致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不会被转运蛋白运回细胞,因此突触间隙神经递质含量增加,愉悦感是由大脑皮层产生的。(3)由图可知,吸毒会导致神经系统严重损伤,在突触后膜

17、上的受体蛋白数量会减少,为了获得同等愉悦感,就需要更多的神经递质,而增加吸食毒品的剂量可以增加神经递质的量,从而达到渴望的效果。答案:(1)突触突触后膜(2)增加大脑皮层(3)吸毒导致受体蛋白数量减少,为获得同等愉悦感需要更多的神经递质,而增加吸食毒品的剂量可以增加神经递质的量突触影响神经冲动传递情况的判断与分析(1)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或迅速被移除。(2)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的原因: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3)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从而阻断神经冲动传递的三

18、大原因考点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3人脑的高级功能(1)语言功能(2)学习和记忆(必修3 P22基础题T2改编)“开车不饮酒,饮酒别开车!”饮酒过量的人往往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人脑中受影响的生理结构依次是_。答案:大脑、小脑、脑干【真题例证体验】(2019高考全国卷)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_。(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_。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

19、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_。(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_,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解析:(1)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2)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脊髓。成年人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会受到位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的控制。(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感受器,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答案:(1)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脊髓大脑皮层(3)感受器【考法纵览诊断】(1)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2019全国卷,T4B()(2)神经

20、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2019全国卷,T4C()(3)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2019海南卷,T15A()(4)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2019海南卷,T15B()(5)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2019海南卷,T15C()(6)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的兴奋与效应器的反应同时发生2019海南卷,T15D()(7)人体神经调节不存在信息传递2018天津卷,T1C()(8)人体神经调节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2018天津卷,T1D()(9)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2018江苏卷,T20D()(10)大脑皮层

21、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2017全国卷,T5B()(11)感受器的功能是将各种不同的感觉信息转换为神经冲动并产生感觉2015上海卷,T13D()【长句特训规范】下面是排尿反射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婴儿会尿床,也就是膀胱内尿满了就会排出,没有控制的意识,那么婴儿的排尿反射的过程是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成年人在医院尿检时能主动排尿,其过程是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3)上述例子说明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之间的关系是_。答案:(1)abcde(2)ghcde(3)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1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

22、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B“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C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D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解析:选D。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而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A正确;“植物人”具有呼吸和心跳,也能排尿、排便,呼吸中枢在脑干,排尿、排便反射中枢在脊髓,B正确;大脑皮层H区是听觉性语言中枢,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C正确;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D错误。2(2019高考北京卷)为探究运动对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实验动物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

23、有氧运动(跑步/游泳)。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根据该研究结果可得出()A有氧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B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C有氧运动会减少神经元间的联系D不运动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解析:选B。本题的自变量是是否进行有氧运动,因变量是海马脑区发育水平和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据题可知,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和学习记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而学习记忆的产生离不开海马脑区神经元产生兴奋和传递兴奋,所以综合分析可知,规律且适量的运动可通过促进海马脑区神经元的兴奋,增加神经元间的联系,促进海马脑区发育,进

24、而促进学习记忆,B项正确。常见生理或病理现象及参与或损伤的神经中枢生理或病理现象参与(损伤)的神经中枢考试专心答题时大脑皮层V区和W区(高级中枢)参与聋哑人表演“千手观音”舞蹈时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言语区的V区、躯体运动中枢某同学跑步时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植物人大脑皮层损伤、小脑功能退化,但下丘脑、脑干、脊髓功能正常高位截瘫脊髓受伤,大脑皮层、小脑等功能正常易误警示易错点1误认为只要有刺激就能完成反射点拨反射的发生不仅需要完整的反射弧,还需要适宜的刺激。下图所示为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一个神经细胞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分析图示可知:(1)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

25、胞产生动作电位。(2)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动作电位基本不变。易错点2误认为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中Na、K的运输方式都为主动运输点拨(1)形成静息电位时,K外流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需载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2)产生动作电位时,Na的内流需载体蛋白,同时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3)恢复静息电位时,K的外流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属于协助扩散。(4)一次兴奋结束后,钠钾泵将流入的Na泵出膜外,将流出的K泵入膜内,需要消耗ATP,属于主动运输。易错点3突触小体突触点拨(1)组成不同:突触小体是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

26、前膜,是突触的一部分;突触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2)信号转变不同: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中完成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易错点4误认为神经递质的作用只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点拨神经递质的作用效果有兴奋和抑制两类。当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时,若能使Na通道打开,则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若不能打开Na通道,而是提高膜对K,尤其是Cl的通透性,从而导致膜内外电位外正内负的局面加剧,进而表现为突触后神经元活动被抑制。纠错体验1(2020湖北八校联考)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生物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电位计的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

27、,给予一适宜刺激后可测出动作电位的大小B将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生理盐溶液中,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C将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生理盐溶液中,适当增加溶液的NaCl浓度,其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D神经纤维膜上动作电位的峰值会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传导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解析:选C。测定动作电位应该把电位计的两电极分别放在细胞膜内侧和外侧,观察有无电势差,若表现为外负内正即是动作电位,A错误;神经细胞细胞膜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形成静息电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使细胞膜内外K浓度差变小,K外流减少,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小,B错误;发生动作电位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

28、增大,Na内流,适当增加溶液的NaCl浓度,使得膜内外Na浓度差增大,Na内流增多,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C正确;神经纤维膜上动作电位的峰值不受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的影响,D错误。2(2020湖北黄石大冶实验中学月考)某哺乳动物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元内、外K浓度分别是140 mmol/L和5 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K排出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K流入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过程中,K排出细胞是主动运输,流入细胞是被动运输B该过程表明,神经元兴奋时,膜两侧K的浓度差会缩小C该过程表明,神经元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D神经元细胞膜外侧,兴奋部位比未兴奋部位的电位

29、低解析:选A。K排出细胞是被动运输,K流入细胞是主动运输,A错误;神经元兴奋时,K排出细胞可使膜两侧K浓度差减小,B正确;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K排出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K流入细胞,说明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正确;外侧兴奋时由正电位负电位,而兴奋两侧还是正电位,D正确。3(2020吉林长春六中期末)甘蔗发霉时滋生的节菱孢霉菌能产生三硝基丙酸(3NP),3NP能抑制胆碱酯酶的合成。下图表示突触结构,表示乙酰胆碱,能够被胆碱酯酶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的从突触前膜释放不需要提供ATPB若3NP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可导致肌肉痉挛C与结合后,一定会导致突触后膜产生

30、动作电位D胆碱酯酶的作用是降低突触后膜的兴奋性解析:选B。图中是突触小泡,其中的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的方式是胞吐,需要线粒体提供ATP,A项错误;3NP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的合成,进而抑制乙酰胆碱的分解,使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肌肉,导致肌肉痉挛,B项正确;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不一定会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必须达到一定阈值才能产生动作电位,C项错误;胆碱酯酶的作用是分解乙酰胆碱,使乙酰胆碱失去效应,从而中断兴奋的传递,D项错误。1(2020福建福州期末)下列关于神经元生命活动的分析,错误的是()A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B膜外的Na内流导致动作电位的形成C中间神经元能释

31、放神经递质,膜上也有神经递质的受体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后膜产生持续的电位变化解析:选D。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A正确;膜外的Na内流导致动作电位的形成,B正确;中间神经元能接受传入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释放神经递质,C正确;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并起作用后可被分解或灭活或被重吸收,不能持续发挥作用,D错误。2(2020河南开封一模)利用蛙坐骨神经进行相关实验,相关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a、b点均无离子跨膜运输B图2指针偏转是由a端K外流速率增大引起的C图3指针偏转是由于b端Na内流使a、b两点间存在电位差D图4中a端K内流与

32、b端Na内流速率相等,使指针不偏转解析:选C。图1中a、b两点均为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的形成原因主要是K外流,A错误;图2中给予一定刺激后,神经冲动传导到a处,Na内流,形成了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指针向左偏转,B错误;图3指针偏转是由于兴奋传导到了b处,b处Na内流形成了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而a处已经恢复为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a、b两点间存在电位差,C正确;图4中a端和b端均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由于a、b两点膜外不存在电位差,因此指针不偏转,D错误。3(2020湖南永州一模)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能完成B条件反射和

33、非条件反射一定都需要神经中枢参与C婴幼儿缺乏生长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解析:选C。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能完成膝跳反射,A正确;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是由完整的反射弧完成的,而神经中枢是反射弧的结构之一,B正确;甲状腺激素可影响人体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C错误;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由于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因此胰腺也受促胰液素的调节,D正确。4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元之间一般通过化学信号发生联系B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受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影响C兴奋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

34、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D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后,其所在轴突末梢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恢复为“外负内正”解析:选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形式是化学信号,A正确;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会影响神经递质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B正确;兴奋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C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后,其所在轴突末梢的膜电位由“外负内正”恢复为“外正内负”,D错误。5(2020河南濮阳期末)下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未受刺

35、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解析:选C。图甲所示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指针不偏转,无法测出静息电位;兴奋传导过程中,膜内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均为ab;图乙中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a处和b处产生的动作电位,并且曲线中偏离横轴的一段均由Na内流造成,偏回横轴的一段均由K外流造成。6下图为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作用完后可被突触前膜重吸收BCa2可以促进突触前膜释放某种神经递质CCa2

36、跨膜运输受阻时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D过程都需要消耗ATP解析:选D。题图中,当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小体时,Ca2由膜外进入膜内,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该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被重新吸收利用,A、B正确;Ca2能促进突触前膜释放某种神经递质,因此Ca2跨膜运输受阻时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C正确;过程表示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过程表示Na内流,过程表示神经递质被重新吸收,Na的内流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D错误。7(2020广东深圳模拟)给脑桥(位于大脑和小脑之间)注射能阻止氨基丁酸与相应受体结合的物质后,小鼠的排尿阈值(引起排尿反射的最低尿量值)降低。下列

37、相关推理正确的是()A脑桥释放的氨基丁酸能抑制排尿B氨基丁酸使高位截瘫患者排尿顺畅C人体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脑桥D不同年龄段的人排尿阈值都是相同的解析:选A。若阻止氨基丁酸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小鼠的排尿阈值降低,说明氨基丁酸是一种抑制排尿的神经递质,A正确;高位截瘫患者位于脊髓的排尿中枢无法接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B错误;人体排尿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C错误;不同年龄段的人代谢强度不同,体内所含的氨基丁酸量不同,排尿阈值也不同,D错误。8(2020河南洛阳模拟)神经损伤后产生的信号会激活脑室下区的神经干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向脑内病灶迁移和分化,从而实现组织修复。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的说法,

38、正确的是()A组织修复的实现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组成神经细胞细胞膜的脂质包含磷脂、脂肪等C损伤信号使神经干细胞内的Na浓度高于细胞膜外D神经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为小分子,与胰岛素的分泌方式不同解析:选A。实现组织修复的过程主要是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组成神经细胞细胞膜的脂质包含磷脂和胆固醇,不包含脂肪,B错误;损伤信号使神经干细胞产生动作电位,Na内流,但细胞膜外Na浓度仍高于膜内,C错误;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一般是胞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这种大分子物质的方式也是胞吐,D错误。9(2016高考全国卷)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

39、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再到达突触后膜。(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解析:(1)图示信息显示:物质C在乙酰胆碱的合成中能循环利用;除乙酰胆碱外,多巴胺和一氧化氮也能作为神经递质。(2)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3)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递质,若分解乙酰胆碱的酶失活,则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答

40、案:(1)C能(2)胞吐突触间隙(3)兴奋10脑中风在我国疾病死亡原因中排第一位,而存活的中风患者又有近半数有偏瘫、行走困难、失语、认知障碍等神经功能残疾。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了在脑缺血损伤或受到刺激后,神经胶质细胞异常增殖导致神经元凋亡。研究还发现胶质细胞可以释放ATP,调节神经元活动,胶质细胞还可以通过直接释放谷氨酸等物质,调控神经元信号传导,主控学习记忆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中风患者虽有偏瘫、行走困难等现象,但患者膝跳反射正常,膝跳反射的中枢在_,中风患者行走困难的原因是_,若脑中风后表现为运动性失语症,表明脑缺血损伤了_。(2)缺血脑保护过程中,需要_(填“促进”或“抑

41、制”)胶质细胞增殖。胶质细胞释放的ATP、谷氨酸等物质相当于神经调节中的_,其释放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的特点。(3)中风患者记忆力下降,表明脑缺血损伤了大脑皮层下的_。认知过程离不开兴奋在神经元间通过_(结构)的传递,从这一结构分析,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取决于_。解析:(1)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在脊髓,脊髓中有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是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大脑皮层的S区受损会导致患者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表现为运动性失语症。(2)由题干分析可知,缺血脑保护过程中,需要抑制神经胶质细胞异常增殖。胶质细胞可通过胞吐的形式释放ATP和谷氨

42、酸,它们相当于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胞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3)记忆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该区域被称作海马区。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这个结构来实现的,兴奋通过突触传递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取决于神经递质的种类和受体的种类。答案:(1)脊髓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大脑皮层的S区(2)抑制神经递质流动性(3)海马区突触神经递质的种类和受体的种类11(2020山东烟台高三模拟)将蛙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中,给予适宜刺激并记录其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及膜电位变化,分别用下图、表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中某溶液可以用适当浓度的K

43、Cl溶液代替Bab时,膜内钠离子含量增加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有关C适当提高培养液中钾离子浓度可以提高曲线上c点的值Dcd时,局部电流使兴奋部位的钠离子由内流转变为外流,再形成静息电位解析:选B。曲线为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曲线为膜电位变化。该实验中某溶液可能是适当浓度的NaCl溶液,不可用KCl溶液代替,A错误。ab时,膜内钠离子含量上升,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有关,B正确。引起曲线上升的原因是钠离子内流,适当提高培养液中钠离子浓度可以提高曲线上c点的值,C错误。cd时,局部电流使兴奋部位的钠离子内流转变为钾离子外流,再形成静息电位,D错误。12(2020河南信阳高级中学一模)下图

44、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c段Na通道开放使Na大量内流,该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cf段K大量外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C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的液体环境中,膜电位会低于30 mVDfg段细胞排出Na和吸收K的跨膜运输不消耗ATP解析:选D。a点之前为静息电位,主要是由K外流引起的,当受到刺激后,ac段Na大量内流,该过程属于协助扩散,A正确;cf段K的大量外流是神经纤维快速恢复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正确;动作电位的形成是Na大量内流的结果,若将该神经纤维置于低Na溶液中,Na内流减少,动作电位峰值会低于30 mV,C正确;fg段利用钠钾泵,使外流的K可以回到

45、细胞内,内流的Na可以回到细胞外,这个过程消耗ATP,D错误。13(2020河南洛阳联考)图甲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并连有电表、,给予适宜刺激后,电表测得的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电位变化对应于PQ兴奋传导过程B电表记录到处电位值时,Q处无K外流C电表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D若S处电极移至膜外,电表的指针将发生两次反向偏转解析:选C。图乙中表示受刺激后由静息电位形成动作电位的过程,可表示Q点的兴奋,A错误;处恢复到静息电位,此时Q处存在K外流,B错误;电表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是R点产生动作电位后又恢复到静息电位,而兴奋不能从R传递到

46、S,因此电表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C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适宜刺激P处,兴奋不能传递到S,若S处电极移至膜外,电表的指针将发生一次偏转,D错误。14. (2020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月考)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B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局部麻醉药和氨基丁酸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动作电位差增大D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解析:选C。神经细胞兴奋时,

47、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A正确;由图甲可知,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Cl通道打开,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正确;据图乙可知,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突触后膜的Na通道未打开,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D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局部麻醉药和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相同,都是使突触后膜不能形成动作电位,但局部麻醉药不是神经递质,C错误。15(2020河北石家庄一模)图一为a、b、c三个神经元部分结构组成,图二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为不同刺激引起神经元c上的电位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有_个突触。只刺激神经元a,神经元c兴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的功能。(2)若组织液

48、中Na浓度增加,神经元a受到适宜刺激后,动作电位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图二中乙曲线电位保持不变的原因是_。同时刺激a、b时,神经元c的膜内外电位是_。(4)综上可知,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引起下一个神经元_。解析:(1)突触是两个神经细胞相互建立联系的结构,根据图示可知,b和a能够形成突触,a和c能够形成突触,故图中含有2个突触。刺激神经元a,其释放的神经递质能使神经元c兴奋,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2)动作电位的形成是Na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的结果,若组织液中Na浓度增加,神经元a受到适宜刺激后,Na内流的量增加,使其形成的动作电位变大。(3)图二中,单独刺激a,c能形成动作电位,说明a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只刺激b时,c没有任何变化,说明b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故图二中乙曲线电位保持不变的原因是神经元b兴奋时,释放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神经元a抑制。同时刺激a、b时,神经元c并没有形成大于电位差0 mV的动作电位,即神经元c的膜内外电位仍然是外正内负。(4)神经递质的种类包括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答案:(1)2(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2)变大(3)神经元b兴奋时,释放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神经元a抑制外正内负(4)兴奋或抑制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