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分层提升练十二 细胞的增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37561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分层提升练十二 细胞的增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分层提升练十二 细胞的增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分层提升练十二 细胞的增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分层提升练十二 细胞的增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分层提升练十二 细胞的增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分层提升练十二 细胞的增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分层提升练十二 细胞的增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分层提升练十二 细胞的增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细胞的增殖(限时30分钟)1.实验室培养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测得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细胞中丙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最长B.加入DNA复制抑制剂,停留在分裂间期细胞数量最少的是丁C.不同温度下培养以上四种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都会发生变化D.正常情况下四种细胞在分裂间期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解析】选C。四种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丙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虽然最大,但间期持续时间不一定最长;DNA复制抑制剂作用于间期,加入DNA复制抑制剂后,丁类细胞停留在间期的细胞比例最低,但数量不一定最少;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2.在“探究细

2、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用NaOH溶液浸泡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立方块一定时间后,取出立方块切成两半,其剖面如图所示,其中x为NaOH扩散的深度,y为立方块的边长,阴影代表红色。则()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x,因变量为yB.x的值随y值的增大而增大C.NaOH扩散的体积为(y-x)3D.y值越小,扩散体积的比例越大【解析】选D。题述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自变量为y,因变量为NaOH扩散的体积占琼脂立方块体积的比例,A项错误。x为NaOH扩散的深度,不随y(立方块的边长)值的增大而增大,B项错误。NaOH扩散的体积应为y3-(y-2x)3,C项错误。y值越小,琼脂立方块

3、的相对表面积越大,扩散体积的比例越大,D项正确。3.下列有关处于分裂期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纺锤体的作用是牵拉染色体,使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B.纺锤丝的作用是使着丝点分裂;核膜、核仁的消失发生在间期C.水稻根尖细胞在染色体的作用下形成纺锤体D.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细胞板,出现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解析】选B。纺锤体的作用是牵拉染色体,使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着丝点的分裂有酶的作用,是酶促反应;核膜、核仁的消失发生在前期;水稻是高等植物,无中心体,其纺锤体的形成是由染色体控制形成的;细胞板是一种真实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出现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用于形成新

4、的细胞壁。4.如图为高等植物细胞(2n)处于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模式图,图中1代表囊泡,2代表细胞壁,3代表纺锤丝。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细胞中的着丝点分裂导致DNA数目加倍B.图乙细胞中的结构2是通过结构1与赤道板融合而形成的C.若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将会阻止图丙细胞的继续分裂D.若用秋水仙素抑制结构3的形成,则图甲细胞中的着丝点不能正常分裂【解析】选C。DNA数目加倍的原因是DNA复制,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结构2是细胞板,是由结构1融合而形成的,赤道板不是真实的结构,B错误;若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将使细胞停留在间期,图丙细胞不能继续分裂,C正确;着丝点分裂与纺锤丝

5、无关,D错误。5.如图所示,a、b、c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图a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B.图b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C.图c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D.图c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解析】选D。图a细胞具有细胞壁且正逐步形成细胞板,应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A错误;图b可表示蛙红细胞的无丝分裂,人的红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B错误;图c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C错误,D正确。【方法技巧】“三看法”界定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图像6.(2019黄山模拟)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分裂间期,

6、核DNA复制、含量加倍B.在分裂前期,由中心粒周围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含染色单体D.在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加倍,不含染色单体【解析】选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的,植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的,B错误。7.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蛋白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抑制PCNA的合成,细胞不能分裂B.只有增殖细胞中含有PCNA的基因C.PCNA经核糖体合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D.检测PCNA的浓度变化,可以推

7、测细胞周期的时间【解析】选B。从PCNA蛋白的含量变化推测PCNA蛋白与DNA分子复制有关,因此抑制PCNA的合成,会抑制DNA复制,细胞不能分裂。增殖细胞和非增殖细胞中都有PCNA基因。PCNA在核糖体上合成,进入细胞核参与DNA复制。在细胞周期中PCNA的变化有周期性。8.将某种动物细胞分别进行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不同DNA含量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推测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B.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C.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D.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促进细胞分裂【解析】选B。由题图可知,正常培养时DNA含量为2n

8、的细胞数多,即处于分裂间期G1期的细胞多;药物处理后,DNA含量为4n的细胞数多,即DNA完成了复制而加倍,且细胞不分裂而DNA含量保持在4n,因纺锤体不形成时细胞就不分裂,故该药物的作用类似于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胞分裂,故选B。9.图甲是某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在不同时期核DNA含量的测定结果,图乙是此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fl段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乙图作为一个细胞周期缺少分裂间期的细胞图B.甲图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只发生在hi段,对应于乙图中的C图C.乙图中染色体数目开始加倍发生在图A所示时期,对应于甲图中的ab或gh段D.乙中D图

9、与细胞板形成紧密相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解析】选A。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即甲图中fl段;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乙图中各细胞都处于分裂期,还缺少分裂间期的细胞,A正确;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发生在分裂前期,即bc或hi段,对应于乙图中的B图,B错误;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即乙图中A细胞所在的时期,对应于甲图中的de(jk)段,C错误;乙中D图与细胞板形成紧密相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D错误。10.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3d、5d后,分别制片观察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如图所示。

10、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药物X浓度为0时有丝分裂指数只有10%,表明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B.制作装片过程中使用解离液的目的是固定细胞的形态C.高浓度的药物X严重抑制了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指数D.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呈下降趋势【解析】选B。有丝分裂指数是10%的含义是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占10%,说明90%左右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A项正确;解离液的作用是使细胞相互分离开,B项错误;据题图分析可知,高浓度的药物X使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减小,严重抑制了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指数,C项正确;据题图分析可知,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呈下降趋势,D项正确。11.(2018全国

11、卷)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解题指南】(1)由曲线图分析知:乙组细胞数增加较快,乙组应加入了促进细胞增殖的药物。(2)经曲线对比知:丙组细胞数开始一段时间内增加速度同乙

12、组,所以丙组先加入药物X(促进),培养一段时间后较乙组细胞数增加速度慢,加入药物D(抑制),继续培养。【解析】选C。本题考查细胞增殖、蛋白质变性和科学思维能力。根据图示,乙、丙两组的细胞增殖速度都大于甲组,且开始一段时间内乙、丙两组增殖速度相同,所以两组均为先加入药物X,而丙组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胞增殖速度低于乙组,说明丙组培养一段时间后又加入了药物D;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可能是药物D改变了药物X(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综合上述分析,C项叙述不合理。12.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变化和细胞核中DNA数量的变化。(1)ab与ab都是完成_过程。(2)有丝分裂的后期在甲图中的_阶段

13、,在乙图中的_阶段中。(3)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核DNA=_。如果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Cc,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开后移向每一极的基因为_(不考虑基因突变)。(4)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_,此结构的形成与细胞器_有关。【解析】(1)ab与ab处于间期(S期),完成核DNA分子的复制。(2)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此时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但细胞核中的DNA总量还是体细胞的二倍。因此,有丝分裂后期在甲图的cde段,在乙图的bc段。(3)在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因此染色体DNA=12;有丝分裂后期,移向每一极的染色体都含有一套完整的基因,因此移向

14、每一极的基因为A、a、B、b、C、c。(4)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与此有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答案:(1)核DNA分子的复制(2)cdebc(3)12A、a、B、b、C、c(4)细胞板高尔基体13.下图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图丙呈现的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一物质的形态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进行实验获得图乙结果时,_(填“能”或“不能”)利用图甲区细胞为材料。(2)在a和c两时期,_催化mRNA分子合成,在d的最后阶段,最活跃的细胞器是_。(3)丙图和表示

15、的生理变化过程分别发生在图乙的_(填文字)阶段,根据诱变育种原理,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时期是图乙的_(填字母)阶段。(4)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_。【解析】(1)图甲中细胞形态的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图甲为伸长区细胞,分化程度较高,该区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所以进行实验获得图乙结果时,不能利用图甲区细胞为材料。(2)在a和c两时期,mRNA的含量逐渐增多,说明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正在进行旺盛的mRNA合成。d的最后阶段为有丝分裂的末期,此时涉及植物细胞壁的形成,因此细胞中最活跃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3)丙图表示正在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表示染色质螺旋缠绕形成染色体,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图乙b时期DNA相对含量逐渐增多,说明正在发生DNA复制,此时DNA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基因突变,即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时期是图乙的b阶段。(4)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持续的时间长,细胞数目多,而分裂期持续的时间短,细胞数目少,所以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答案:(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能(2)RNA聚合酶高尔基体(3)间期和分裂期(前期)b(4)分裂期持续时间短 ,细胞数目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