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年闰土第八单元24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18年首次以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朽的杰作。毛泽东同志评价他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关于鲁迅七岁入私塾“三味书屋”,读诗书经传,但他更喜欢野史、杂记,同时又喜欢美术和民间文艺。十三岁时,祖父因科场案被捕入狱,父亲又患了重病,家庭由小康而坠入
2、困顿。十六岁那年,父亲去世,家里“几乎什么也没有了”。家庭经济地位的变化,使鲁迅饱尝了世态炎凉的况味,看到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封建道德的虚伪。鲁迅幼年及祖父下狱后常住外婆家,使他有机会接触农民的孩子,了解农民的痛苦生活和勤劳朴素的品质。所有这些,对鲁迅后来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故乡 1919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带着母亲、三弟及家属来到北京。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后来,鲁迅将这次回乡的经历,艺术地再现于小说故乡之中,并以章闰水为原型,塑造了闰土这个深刻隽永的人物形象。短篇小说故乡的素材,是鲁迅1
3、919年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但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字音字词闰(rn)土猹(ch)祭祀(s)弶(jing)竹匾(bin)秕(b)谷鹁(b)鸪(g)獾猪(hun)郑拜租厨毡羞撒缚猬伶俐窜家景郑重供品祭器讲究盼望厨房毡帽项圈刺猬伶俐经历潮汛一望无际1.闰土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2.“我”和闰土初次见面是怎样的情景?3.闰土给“我”讲了好多“希奇的事”。他给“我”讲了哪些希奇的事呢?4.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课文解读1.闰土名字的由来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五
4、行指金、木、水、火、土)2.阅读提示: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我们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3.闰土给“我”讲了好多“希奇的事”。他给“我”讲了哪些希奇的事呢?捕鸟拾贝刺猹观鱼4.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是起补充说明作用,“无端”一词是“没有理由,没有根据”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我”不仅那时,就是现在也不知道猹是一种什么动物,只是主观认
5、为它的样子像狗而且很凶猛。句段分析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是“我”抒发感想的句子。“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出了“我”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认真读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仔细观察这幅图,想象“我”和闰土是怎样话别的,可以自己说一说,也可与同桌分角色说。少年闰土头戴小毡帽紫色的圆脸项套银项圈健康可爱雪天捕鸟夏日拾贝月夜刺猹潮汛看鱼聪明勇敢见识广“我”盼望喜欢羡慕佩服向往难舍难分课文主题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艺术特色本文语言简练,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对话塑造人物形象。运用白描的手法描摹景物“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通过外貌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谢 谢 观 看!